当经典阅读遭遇应试  ——评2007年湖北宜昌市语文中考试题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在200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湖北宜昌市语文中考试题体现出鲜明的特色,让人耳目一新。整份试卷都着意突出“经典阅读”的主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经典阅读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在人们对要不要读经典,怎样读经典众说纷纭之时,宜昌市中考命题人又将这个话题引入了考试。经典阅读遭遇应试会呈现怎样一副面目,这次考试对于经典阅读做了哪些探索,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考,这些都很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
  一、如何解决经典阅读丰富性与考试限制性的矛盾
  说起“经典阅读”,当然前提是弄明白什么是“经典”。可是“经典”的定义是含混的。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博尔赫斯在《论经典》中也写道:“经典不是指一本书拥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经典是指一本被世世代代的人们由于各种原因的推动,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所阅读的书。”众说纷纭中,人们都认可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是打败了时间的文字。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经典(一般情况下多指人文方面的典范着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都不乏经典作品,涵括文学、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就与语文学科联系紧密的文学经典而言,从先秦诸子散文到两汉辞赋,从唐诗宋词到元代杂剧,从晚明小品到明清小说,此起彼伏,构成了中国文学辉煌灿烂的壮丽图景。因此,经典内涵的包容性必然带来经典阅读的丰富性。
  然而,考试是有限制的,如限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定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式,限定的思考对象和语言表述。如何解决经典阅读丰富性与考试限制性的矛盾呢?统观试卷,命题人采用了以下做法。
  1.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选择阅读材料。
  整份试卷触及到中国古代经典的四个方面:“《诗经》撷英”由《周南·桃夭》篇生发开去,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宋词写意”选取李清照的名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描绘出她无忧无虑的前尘往事;“《论语》心得”中于丹以其睿智向世人传达先哲对世俗生活的理解;“唐诗映象”全景式地勾勒了唐诗的发展轨迹。前两则阅读材料是从具体的经典篇章入手,而后两则阅读材料侧重整体宏观的感受和了解,这样点与面相结合,对经典的把握既不失于空泛,也不至一叶障目。
  《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2007年宜昌市语文中考试题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说:“本套试题所选择的四个角度,应该说都是泱泱中华文化最突出的历史关节,触摸这些关节,便是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然而,中华文化之泱泱,经典汗牛充栋,说这四者是“最”突出的历史关节,不知根据何在?所选的经典只在诗文,没有涉及戏剧、小说,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学经典阅读的残缺。
  另外,试卷里没有一处引用或考查外国的经典作品,也让人感到遗憾。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显着的今天,“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促进不同文化间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已备受各国的关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面向世界”则是语文课程开放的重要表现。阅读外国的经典作品,能了解本民族之外人们的生活状况、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一味地只是倡导读“国学经典”是狭隘的,不可取的。
  2.实现语文基础知识与阅读考查的整合。
  和其他地方的中考试卷相比,宜昌市的试卷没有将基础知识考查单列为一个板块,而是将其和阅读整合在一起。“阅读部分既有对大意把握(7、19)、要点提炼(24)、特点概括(5、12)的考查,也有对诗词默写(2、10、22)、语句仿拟(8、22)、字词辨析(1、4、16)的考查。既有对语法修辞(3、4、17)、文学常识(15、23)、文言字词(11、13、14)的考查,也有对工具书运用(18)、语感差异(16、21)、上下文照应(6、12)的考查。”(《说明》)
  尽管如此,试卷还是存在着一些缺憾。经典之所以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在于经典是思想和艺术的结晶,而命题人似乎更注重后者: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坚持美文的取材倾向不变”(《说明》);考题的设置也是大多从语言表达的字、词、句上加以斟酌品味。语言的准确、优美的确很重要,然而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思想的内蕴,再华丽的语言也只能是苍白无力的。笔者认为整份试卷从阅读材料思想内容的角度设题的不多:只有17题和19题关涉全文内容的理解;1、4等题涉及段落内容的理解——而且题干常有“请结合本段内容”之语,顺藤摸瓜,很是方便。
  二、如何处理好经典阅读与时文阅读的关系
  经典既然是被历史打磨而成,就必然与当代生活保持着距离。有人提出,在当代只有优秀作品、流行作品,没有经典作品。施蛰存先生一向主张教材要净化。他不止一次地对所带的博士生说:“我不大主张语文教材选用解放以后的篇目,因为没有经过时间锤炼和考验的文章,说它是名着总有点牵强。”然而,学生的生活是进行时,加强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何处理好经典阅读与时文阅读的关系呢?试卷命题人的做法是:
  1.选择近年的文化热点来组卷命题。
  湖北宜昌市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以“语文课内外衔接”受到人们的关注,一直以来,“语文与生活”也是其中考命题的指导方针。看看这份试卷中阅读材料的来历吧:第一篇阅读材料的作者安意如,虽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文学新人,但在两个月内迅速推出了三本古典诗词的赏析书,很受读者的追捧;第三篇阅读材料的作者于丹,更是红遍半边天,被誉为“学术界的超女”;第四篇阅读材料选自纪录片《唐之韵——唐诗》的开篇语《千古唐诗》,这部系列片制作非常精致,独特的角度、绝美的画面、高雅的品味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热烈反响;第二篇出自“宋词写意”,虽然不知道作者,但是在网上此帖被频频转载——从这里,可以看到现在人们对古典文化推崇的热潮。“今年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近年的文化热点来组卷命题,正是要引导广大师生关注课外阅读,整合语文资源,把语文学习的触角真正指向民族文化的深处。”(《说明》)
  经典在当代文化中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经典阅读也就成了时尚的流行。可是不禁要想想,经典阅读是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唯一主题?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写道:“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不是经典的“当代文学作品”、“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就不用考、不用读了吗?如果不考不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一条语文课程总目标不就架空了吗?语文中考,作为一个学习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应该发挥它对于平时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
  2.更加注重经典阅读中的主体参与。
  与以前中考题型相比,选择的四篇阅读材料都不是经典原作本身,其中有对名篇用唯美的文字个性化的赏读,有对名篇诗情画意的想象铺写,有用当代视角探寻古人的智慧,有用现代影像技术记录千古的辉煌。虽然经典记录和保存着人类最优秀的思想,但它不是凝固的,它是开放的,它经得起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群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诠释与理解。因此经典是读不完的,常读常新,它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延伸到更为久远的历史生活中去。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倡导:“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试卷命题人正是以这四篇阅读材料作为引导者,示范着如何读出“自我的经典”,而后在写作中让学生去实践,由《论语》“生发联想”,对《使至塞上》“大胆想象”。
  可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经典文本自身的阅读理解和积累也是很有必要的考查内容。第一篇阅读材料里被大谈其美的《周南·桃夭》原诗究竟什么意思,恐怕学生知道的并不多;第三篇阅读材料是于丹的心得,对于学生,课本里学过的几则论语还记得吗?除此而外又读过哪些?无论现在经典着作的“解读”、“导读”以及影视、漫画怎样得多,都不能代替学生对于经典原作的阅读。学生应该抓紧青春的大好时光,接触经典文本,阅读积累。笔者认为,近年来中考试卷里的“古诗词默写”、“课外推荐名着阅读考查”和“文言文阅读”等题型不断发展完善,成为考查学生对经典文本自身阅读情况的比较好的方式,不能完全抛弃。
  正如命题人所说:“近年来,宜昌市语文中考改革,不仅一直走在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上,而且一直处在责难与怀疑的漩涡中,但无论兴衰荣辱,我们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索的步伐,始终没有放弃过求新的努力。”(《说明》)今年中考,命题人将经典阅读与中考应试两者结合,这是一个新颖的创意,是一个大胆的探索。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将这个创意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昭示了一些可能性,揭示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将给以后初中语文教学的“经典阅读”带来更加深入的思考。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52~53G311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付宁/刘向军20082008
付宁,湖北宜昌市第五中学。(443000);刘向军,河南宏力学校。(453000)
作者:语文教学通讯太原52~53G311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付宁/刘向军20082008

网载 2013-09-10 20:59:22

[新一篇] 當審美遭遇政治    ——葉紫小說《星》對左翼文學創作的意義與啟示

[舊一篇] 當語文課遭遇“淺閱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