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哲学的聚焦点——哲学发展的前提研究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1新时期以来,中国哲学经过短暂的自我反思, 正在走向全面建设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哲学发展前提研究的缺失所造成的危害已显而易见。中国哲学发展的前提研究,关键的是对中国哲学发展所面对的社会矛盾的分析研究。
  哲学发展的前提研究可以从多方面展开。关于哲学的本性、哲学的意义、哲学的样态、哲学作用于现实的方式等具有元哲学性质的理论研究,自然是哲学发展前提研究;对以往历史的哲学思想的整理研究,对其他民族的哲学的翻译、介绍,无疑地也是不可缺少的前提研究。但当我们将这些问题放到当代中国的时空背景中进行思考时,我们却发现,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认识、把握,又为另外的一些东西所左右。这些前提研究中隐藏着或自觉或不自觉的前提。这些自觉不自觉的前提的综合表现,就是近代中国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民族主义情结、浓厚的情绪化色彩。这种心态以救亡图存、改革自新为核心,成为近代革命巨大的精神动力。它的积极成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以及毛泽东思想的产生。然而它的强烈的感情色彩等也一定程度地遮蔽了冷静的理性之光。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影响了我们对自身的哲学传统和西方哲学成果真正的同情性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又推迟了对这种心态的反思。所以,这种心态仍然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制约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我们认为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心态进行深入的分析,是推进中国哲学发展的一项前提性工作。这是一项正心诚意的工作。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心态不是凭空产生的,是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矛盾的反映。这种心态在当代中国仍然起作用,一方面是由于这种心态成为一种文化后对当代人的塑造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产生这种心态的现实基础仍然存在。这种心态产生于贫弱的中国与富强的西方之间的强烈反差,这种反差经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并未消除。我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以及独特的现代化道路,造成了中华民族当下的既不同于传统又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心理矛盾。使我国的社会心理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常常处于多种多样的二律背反当中。中国哲学的发展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正视这些矛盾和消解这些矛盾。构成当代中国现实的矛盾状况的一是时间联系的经线,一是空间联系的纬线。中国的社会面貌和发展道路的可能性就是由这组经纬线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分别地看,这组经纬线构成两对矛盾,即时间联系方式的古今矛盾、空间联系方式的中西矛盾。这两对矛盾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具体规定了当代中国人的心理生活与物质文化生活之间的矛盾,即人的存在的内外矛盾。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无论是就研究的课题说,还是就制约课题解决的前提条件说,就聚焦于这三对矛盾。唯有找到消解这三对矛盾的有效途径时,中国哲学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2 中国近代以来的古今中西矛盾及对古今中西矛盾的认识是影响中国哲学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它既影响了中国近代至今的哲学面貌,对它的不同理解也必然的会影响未来中国哲学的发展。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古今问题是人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遇到、都在解决着的问题。时间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当然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不能不在历史中存在,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展开自己生活的条件都是既定的;人不能不超越历史,否则,一切发展、进步都将成为不可能。尊重历史传统与超越历史传统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是人的发展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但中国由古代社会走向近现代社会方式等的特殊性,使人们对近代以来展开的古今关系的理解发生了种种偏差。
  首先,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类型激化了古今矛盾。从发展类型看,现代化可分为“内发型”和“外发型”。内发型现代化是指某一民族或国家的现代化,是其内部因素促成的,由内部创新所引起的社会变迁。外发型的现代化是指某一民族或国家的现代化是由外部刺激或外部力量直接促成的传导性的社会变迁。显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从直接原因的层面上看,首先不是内部因素促成的,它的起始是集外部刺激引发和外部力量直接促成于一身,是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民族复兴运动而兴起的。中国的社会革命、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的转化是随着帝国主义的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打破国人“老大帝国”的迷梦同时起步的,也就是说,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是中国社会革命的助缘。在这一时空背景中,忧患意识和民族主义优先增长。爱国主义成了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的共同的思想基础。
  其次,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类型的特殊性,使国人对古今矛盾的认识走向了片面化:古今问题被归结为中西问题。西方不仅成了人们思考问题的参照系,而且也是解决所有矛盾的主要目的:抵御西方,超过西方。向西方学习,从西方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武器,成了近代以来占主导的价值取向。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方案、资产阶级革命方案再到社会主义方案。百多年来,虽然存在着国粹派与西化派之争,但主导的是向西方看齐。由此造成了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上的异常复杂的矛盾状况。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激烈的反传统文化,彻底否定历史文化的价值;二是以西方科学理性为标准检验、衡量中国文化的价值,力图把中国传统哲学同化在西方哲学的结构当中,曲解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三是肢解西方文化。就反传统而言,第一次高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爱国主义的激情鼓舞下,以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猛烈扫荡封建意识形态,以辛辣的笔触揭露愚昧落后的国民性。将中国积贫积弱、愚昧落后的原因归结为儒家文化。平心而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不是没有片面性的,就当时人们来说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当时的革命任务,不允许他们平心静气地讨论问题,反帝反封建的形势,要求激情,要求与传统决裂,所以,我们说,“五四”的片面性是时势要求的片面性;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说,是自觉的片面性。“五四”运动的反封建的精神至今仍有意义,仍是我们可宝贵的财富。但问题是激情过后,必须适时的转化为冷静的理智的全面反思,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取得了政权,此时应该以一种真正宽广的胸怀,理智的对待历史,深化“五四”的任务。但我们没有这样做,而是以比“五四”更强烈的情感化形式、彻底否定传统。可以说,直至今天,这种情感化的对待传统的倾向也未完全消除,这严重地遮蔽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的认识,阻隔了由深入传统之内实现民族文化内在超越之路。而正是由于不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内在超越,所以,越是在表面上激烈地反传统、否定传统的时候,传统的消极作用,即封建的意识形态越起作用,越泛滥。与自觉的反传统、主张西化不同,近代以来也有人主张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中哪些是精华?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标准是什么?一到这时,以西方哲学为标准的倾向又表现了出来。胡适用实用主义的框架解释中国哲学,冯友兰解释中国哲学时表现了强烈的新实在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主导地位后,原理教科书体系成了中国哲学的解释框架。正像有的中国哲学研究工作者正确指出的那样,以西方哲学为特征的解释框架成了阻隔现代人与古代人相沟通的“第三者”。在许多人那里,总觉得只有将中国古代哲学纳入西方哲学的框架当中才有资格称之为哲学,才有价值。殊不知,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不同的哲学系统,具有不同的语境、具有不同的基本精神。就对西方文化的肢解而言,由于中西近代沟通的特殊情境,西方文化被推崇的原因,首要的是它的实用价值,而不是其深层的人学内涵。所以,吸收其科学理性、借鉴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的管理方法等始终是主要内容,而对西方文化内在的人学内涵关注不够,久而久之,我们不仅误解了我们自己,也误解了资本主义,在人们的心目中,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人性中的自私自利,就是无止境的追求感官享乐的物欲,就是人类工具的进步。以上这些作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外部特征是存在的,但它远不足以反映资本主义精神。正由于我们对资本主义精神理解上的表面化,当我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时,更多看到的是它的资源配置方式对生产力发展的意义;对推进这一体制的建立完善,更多关注的是政治、法律、管理方式的作用。而对市场经济的人学意义、以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精神则关注不够。
  第三,为以上两点所决定,即由于忧患意识、民族主义情结与师法西方、推崇西方的价值取向的奇妙结合,在古今关系问题上便出现了悠久的历史与当代人历史感的缺失之间的矛盾现象。这就是许多人所说的历史的断裂。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这么讲,其实,细究起来并不准确。在自发状态中,人与历史的联系是无法割断的。特别像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以时间的连续性为特征的文化的民族,割断历史更是不可能。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较为稳固的文化——心理结构,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每时每刻都在力图占有现代人。从一般意义上说,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化只有走内在超越之路,即通过心理与文化、“质”与“文”、传统与现实的内在张力,实现传统文化的自我突破、自我扬弃和发展。起码的说,唯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时,新的民族文化的再造才是可能的。
  但是,回到现实中来,我们又时时感到一种历史断割感,同时,又时时感到传统像一只无形的手,鬼使神差地左右着我们。何以如此?这是因为,我们与历史确确实实断裂了,同时我们与历史又确确实实没有割断、历史的绳索还没有割断。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应该是进一步考察哪些方面断裂了,哪些方面还在受着历史传统的哪些方面束缚着、作用着。
  3.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多方面的,历史作用于现实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可划分为三大层次:①民族心理、习俗的层面;②社会制度的层面;③思想理论的层面。历史作用于现实的方式则可概括为自觉的和不自觉的两种方式。三个层次两种方式之间可以发生不同的组合,如自觉的心理层面,不自觉的心理层面等等。我国近代以来展现出来的古今矛盾是以社会制度的冲突为核心、实质,以理性批判为先导而展开的古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冲突。由此决定了古今矛盾解决的道路。中国近代以来的先进分子,在社会现实矛盾的作用下,经过短暂的探索,很快认识到,要想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民主共和国代替封建帝国的社会转型,必须彻底清算封建的意识形态,引进西方的民主、科学等等。古今之争以激烈的反传统、彻底否定历史文化的价值的姿态在思想理论的层面展开了,并且保持这种姿态也成为其后革命的需要。而任何形式的对传统文化的同情都可能成为反革命的口实。在这种与历史决裂的精神鼓舞下,马克思主义迅速取得了指导革命的理论基础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展现在社会制度层面的古今矛盾得到了解决。这似乎又进一步证明了思想理论层面上以激烈反传统的形式解决古今矛盾的合理性。建国以后的古今之争似乎就成了如何巩固新型社会制度,如何普及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迅速占领各个阵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灵魂。心理文化层面的古今之争上升到了主导地位。古今问题成了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灵魂深处实现社会主义化、共产主义化的问题。中国需要一场文化革命。“五四”以来的革命经验成了借鉴,所以“文化大革命”采取了更激烈的反传统的形式来解决古今矛盾。其结果适得其反,在感性层面上突出表现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所以,经过了初步的思想解放之后,很快地就把注意力转向政治、经济体制的层面。心理层面的古今矛盾并未解决。持续的反传统,使自觉层面的社会心理感到历史上的东西都是错的,都是不足凭的。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也随着“文革”的被否定、计划经济体制的被否定,在人民群众那里也变得抽象空洞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历史感的缺失。但是,在不自觉的心理层面、潜意识层面却为形形色色的封建文化所占有。心理层面的古今矛盾作用于思想理论层面,也导致了理性层面的古今之争不能真正解决。新时期以来的四项基本原则与全盘西化之争就是其表现。中国古代传统哲学资源和西方哲学资源在新的哲学创造中还不能被充分利用就是其危害之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技术理性与人本主义精神的冲突,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联姻,道德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碰撞,都说明中西矛盾交错下的古今矛盾还远未解决。如果我们不能在总结近代以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调整我们的文化心态,培养开放的心灵,树立特立独行的自主创造意识,对这些矛盾做出合理的解释,势必要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近代以来的古今中西矛盾及对这些矛盾的认识,对中国近代以业的哲学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近代以来的特殊的社会矛盾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哲学特殊的心态。其集中表现就是忧患意识前提下的激情;民族主义情结下的爱国主义;反传统、民族主义与西化的奇特结合;学习西方与设防西方的心理紧张。以此心态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满眼糟粕,去之唯恐不净;面对西方文明,偏爱其有形的物质文明及其具有功利价值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缺少对其人学根柢的深究,更缺乏从人的存在角度发出的“我何以要如此”的追问。造成了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根基的相对贫弱。
  第二,中国近代以来特殊的社会矛盾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哲学特殊的语境。中国社会革命的需要,决定了本世纪初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必然以后者的胜利宣告结束。科玄论战也必然的会显得不合时宜。再加上由苏联引进的哲学原理教科书的形式化的特点,使我国哲学的话语方式带有浓厚的本体论色彩,缺乏自我论证能力,缺少对人的心理的关照。对所有的问题都给它一个根本的解决;将所有问题都归结为本体论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哲学的基本语境。这就造成了浓厚的体系意识而缺失了问题意识。
  第三,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矛盾影响了对哲学的社会功能、作用的认同。旧哲学的抛弃、新哲学的引进是为了革命的需要。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几乎成了唯一的功能。而其他功能都被遮蔽或弱化了。
  第四,中国近代以来特殊的社会矛盾影响了中国哲学研究的操作方式。其中突出的表现是急功近利、粗放式研究和引经据典经学注疏式的研究。而在哲学传播过程中,为了达到普及的目的又有庸俗化之失。哲学向大众传播的方式应该是转化为社会习俗规范和心理引导等形式,而不应以牺牲哲学逻辑的严密性、哲学理论的严肃性为代价。哲学的深刻性离不开哲学话语方式的思辨性和逻辑严密性。
  以上种种,都有它的历史的合理性,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任务的变化,其局限性是值得注意的。
  4在古今中西矛盾作用下,中国哲学引向了对人的思考。
  古今中西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在现代化已经实现的西方,人们惊异的发现传统的现代化概念是不完备的,高度增长的生产力并没带来人的全面解放,相反却带来了全球问题、环境问题、非人性化问题、精神家园的迷失问题等等。所以,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化必须建构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交通电讯网,灵活的企业管理制度,高效的政府等硬件和开放的心灵,丰富的文化生活,健康的精神等软件的有机配合上。实质上这里提出了一个现代化的人的标准,即人的感性物质生活和心灵生活有机统一的标准。西方思想观念的进展,不能不影响中国的哲学工作者。
  从我国哲学自身的发展看,从直接性层面上看,哲学发展的要求,是原有的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但稍加反思,我们就会发现,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只是人的生存矛盾的折射、表征。人的生存矛盾才是理论和现实矛盾的根源。而古今矛盾则无非是人的生存矛盾在时间上的展开形式,中西矛盾无非是人的生存矛盾在空间上的展开形式。人的生存矛盾才是古今中西矛盾的实质。人的生存矛盾总归为心理与文化的矛盾。人的心理生活通过文化创造得以客观化,得以实现;文化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塑造心理,约束心理,心理必然又要努力冲破文化的束缚。由此构成了心理与文化之间的一种张力关系。这种张力才是人不断发展的人性根源、人性动力。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下,人在创造物质生活、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才不断发生“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关于人生、关于文化的意义等等的提问。只是由于心理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张力的存在才保证了人在创造物质财富,满足物质需要的过程中,不返归于动物,不等同于物;同时,在他陶醉于心灵体验时不把它等同于现实。
  心理与文化的张力,并不总是协调的,二者的关系需要自觉的调整。对二者关系的理论自觉,在现实生活中便展现为对人物关系和人人关系的调节。哲学从一开始就接触到了这一主题。经过历史的洗礼,人的内外关系问题又成了哲学关注的核心。我国哲学的发展尤其如此。因为,我国所面临的古今中西矛盾更凸显了人的内外矛盾,或者说更容易造成人的内外矛盾的紧张和激化,更容易引发思想和行为的片面性。*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责任编辑:赵连君)
  
  
  
长白学刊长春8-12B1哲学原理张连良/孙丽娟19961996 作者:长白学刊长春8-12B1哲学原理张连良/孙丽娟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8:40

[新一篇] 當代中國史研究與口述史學

[舊一篇] 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的多元性分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