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音像出版工作探析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党的十五大召开后,高校音像出版单位都在探讨和研究改革和发展问题,我们仅就高校音像出版单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管理体制和机制、定位与特色、问题与措施等谈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机遇与挑战
  从总体看,高校音像出版单位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
  1.形势有利。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有繁荣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提高了包括出版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地位。近两年来,新闻出版署加强了对音像出版工作的管理力度,使音像出版工作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2.技术发展。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出版业和视听传播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新技术革命。新型载体的出现,新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为音像出版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3.市场需求。随着音像出版物品种的日益丰富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音像出版物市场新的消费层正在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VCD的拥有量已超过2000万台,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将以1000 万台以上的速度进入家庭,各种视听设备的迅速普及,需要音像出版单位出版大量的音像制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4.教学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与教学手段的革新,教学的可视性、直观性要求越来越强,音像教材逐步走上课堂,需求量日益增多。
  面临的挑战:
  1.来自同行的竞争。我国现有296家音像出版单位, 虽然各单位的专业分工不同,但部分量大面广的教育类出版物,由于效益好,大家纷纷涉足。
  为破除计划经济条件下载体分割、均衡发展带来的弊端,新闻出版署已出台新的政策,规定无音像出版权的图书出版社也可一事一报出版音像制品。
  2.来自出版界外的非法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社会上公司大量制作、挂版出版;一是来自非法出版活动的冲击——盗版音像带、CD和VCD。
  3.来自载体的竞争。高校音像出版单位出版的制品,大多为音像带,CD、VCD较少(1998年的选题中CD占3%,VCD占10%), 而其他单位却大量制作、出版光制品,在产品结构上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二、体制与机制
  高校音像出版单位的管理体制呈现多样化。我们认为不管采取何种体制,均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出版规律,适应本校本社实情。高教音像出版单位最初都是在电教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教中心有较强的制作力量、技术与设备,使出版社在建立之初就能迅速开展工作,及时出版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学音像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版体制改革和高教体制改革的深化,音像出版社的管理体制出现多样化,一些单位日益感到转变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90年代初率先独立出电教中心,随后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音像出版社1997年从电教中心分离出来,与图书出版社合并。目前高校音像出版社共有20家(另有图书社音像部16家),其中属独立法人的出版社有6家,音像出版社与图书出版社合一的5家,音像出版社与电教中心合一的9家。出版社作为独立的单位,或与图书社合一, 实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体制有利于实行集约化经营,避免机构重复,减少人员编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图书选题和音像选题互为补充,出版资源可得到充分的利用;可增强出版社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符合出版规律,符合教育规律,也适合学校的实情。
  在转变运行机制方面,音像出版社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观念方面还应加大力度。音像出版社应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注意提高出版社的组织合理化水平、出版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选题的方式须由坐等向主动策划、组稿转变;发行的方式须由行政发行向主动到市场拓宽发行转变。出版社应遵循市场规律,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的同时,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根据出版产业的特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动适应和发挥市场的激励或约束作用,增强在市场经济中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目的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三、定位与特色
  高校音像出版单位的宗旨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多年来,我们出版了多种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制品,尤其在为改革开放服务、普及外语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由此确立了在音像出版界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高校音像出版单位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已基本确定了在音像市场上的定位,在规模上绝大多数应办成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出版社;在制品上主要应是学习与普及性的和提高人民各方面素质的教育制品;在结构上应是重在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制品;在载体上应努力做到品种多样化和载体的互相转化。
  我们大多数音像出版单位均有十多年的历史,应创有自己的名牌产品,确立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也才能占领市场。特色有学科特色、选题特色、载体特色,每个出版单位应认真分析和判定自己的优势,根据市场需求找准定位与特色。
      四、问题与措施
  高校音像出版单位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发展缓慢  部分高校的音像出版单位实力不强,发展速度较慢,达不到新闻出版署规定的指标,不具备办出版单位的基本条件(按新闻出版署的有关规定,音像出版社应有12人,年生产品种30个;音像部应有5人,年生产品种10个),生产能力低下。 一些出版单位没有充分利用现有出版资源,如大量的教学素材、丰富的教学成果、人才优势、读者优势、地域优势等,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2.内容雷同  出版物内容重复,缺乏特色,质量平平,缺乏精品。
  3.机制僵化  部分出版社的运行机制与当前的出版形势不相适应,管理上基本采用行政管理模式;有的单位的机构没有按照出版规律设置,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经营者对出版社的发展缺乏规划,选题策划能力薄弱,经营、竞争意识淡薄;发行没有进入市场,销售渠道不畅,出版物大量积压。
  4.管理不够规范  一些出版单位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规律和出版规律的整套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规范。
  党的十五大提出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我们要把这十二个字落在实处,抓管理,促繁荣。
    (一)促进繁荣
  繁荣音像出版事业,是高校音像出版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不断拓宽教育音像出版物的市场,用优秀的作品去占领市场,引导市场。
  1.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多出优秀作品。认真按时完成好列入“九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中的选题。在选题的策划、组织,作品的制作、出版、复制上精益求精,层层把好质量关。
  2.优化出版物结构。认真调查教育改革进展,分析市场需求情况,多出版适销对路的制品,减少重复、平庸之作;反映本社品牌、特色的制品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要努力开拓新的选题,出版创新之作。
  3.1998年与新闻出版署共同做好第二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出版物的评奖工作。通过优秀作品的评奖,起到导向、示范作用和激励、鼓舞作用。
  4.狠抓出版物质量。举办质量管理培训班,落实《教育音像出版物制作质量规范》,不断提高出版质量,保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是促进繁荣的保证,也是出版单位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管理出效益,管理促发展。
  1.加强法制建设。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认真落实《出版管理条例》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按章办事,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2.积极探讨并实践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教育规律和出版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用符合市场规律和出版规律的有效方法管理音像出版工作。
    (三)加速发展
  1.走内涵发展之路。理顺社内外的关系,调整优化有关结构,加大内部管理改革的力度,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出版规律、适合本校本社实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走联合之路。充分利用出版资源,可与图书出版社联合,可在某一项目上(出版、发行)与其它音像出版单位联合,提高集约化程度。
  
  
  
大学出版京30~31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魏小波/林丽19981998作者工作单位:教育部 作者:大学出版京30~31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魏小波/林丽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4:29

[新一篇] 高等院校教學評估工作的分析與思考

[舊一篇] 高考“半開放型”問答題的特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