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2001年10月25-27日,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市教委承办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荷兰、印度等国家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全球化与高等教育走向
  如何把握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是时下国际高教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1.全球化与大学使命
  中外学者在讨论时一致认为:全球化不是“世界大同”,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是“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在此背景下,加强文化和文明的沟通与交往愈加重要。有学者明确提出“交往”是全球化时代大学的第四大功能,并认为教育发展当以“全球—本土化(glocal)”为发展战略。同时,由于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科技和人文这“两种文化”的交往和协调的呼声日益紧迫,所以大学要自觉加强的“交往”不仅是在各民族之间以及东西方之间架起文化和文明沟通的桥梁,还包含着推进科技和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2001年是联合国“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年”。有的学者从这一背景出发,指出大学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中所担当的重要角度,并通过实际例证阐释了大学在促进东西方文明平等对话中的潜力;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论述了女性学者的整合智慧方式对传统主导知识模式的挑战和补充,以及其在当代文明对话与文化沟通中的积极贡献。
  新世纪高等教育应当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克服功利主义的狭隘。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办学理想、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就是要在办学理想上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在课程建设上强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倡导浓郁的学术气氛,团结民主、生动活泼的精神风貌,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学风。
   2.无边界高等教育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改革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高等教育的各种边界,无论是观念上的、制度上的还是地理上的,正在逐渐消失,向无边界过渡,于是一些国家提出了“无边界高等教育”的概念,其主要表现在国内外各种教育空间、教育形式、教育机构等等之间的渗透和跨越。有学者借用“无边界高等教育”的概念着重阐述了高等教育的跨国发展趋势,包括学生国际流动的增长,高等教育机构的拓展及国际性合作的多样化,远程教育的跨国发展等;分析了无边界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商业化对学习评价和资格认证的影响,认为应对这一挑战既受制于WTO服务贸易谈判的进展,也有赖于各国质量保证和资格认证体系的适时更新。
  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改变教育投资政策,特别是改变科技教育投资政策自上而下的单一形成方式,将自上而下式与自下而上式结合起来,以便更好满足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需要。同时认为,教育自下而上的形成方式可以与知识生产模式Ⅱ(类似于“市场导向模式”)相协调。当今全球化知识生产体系的中心正在由知识生产模式Ⅰ(大体与“学科导向模式”相当)向知识生产模式Ⅱ转移,为此高等教育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使之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鼓励学科交叉,促进组织的多样性,发展更具包容性的流动网络与合作,增强社会责任感,实施更加广泛的质量保证体系。
  许多学者认为:国际化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不能超然于这个世界趋势之外,只有主动参与国际化进程,才能分享国际化带来的利益,降低变革风险。同时他们也认为,国际化是以民族间的存异为前提的交流与合作,不是西方化更不是美国化。有学者就此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保护与开放相结合、应对与超越发展相结合的三条原则。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证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前我国高教界最为关注的热点,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与会学者从理论、政策、途径、措施等多个视角、多个层面探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问题
  有学者根据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研究,指出:(1)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包括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两者呈非均衡性;发展中国家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存在一个质的局部变化先于量的总体达标的“过渡阶段”。(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核心是教育质量的多样化。(3)中国高等教育虽离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尚有很长路程,但借助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及各种培训班等教育形式,有望提前融入或部分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2.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与政策选择
  从时代变迁、国情差异、历史传统等角度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的学者把它归纳为三方面:政府的政策目标导向使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一个积极、主动过程;调动民间财力投入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方式;地区差异形成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发展的不平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速度的掌握上,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自然过程,不能完全由政府行为控制,教育需要积累,不能搞大跃进,高校扩招也要适度。也有学者主张不宜太慢或太快,提“适度超前发展”较为正确,“适度超前”就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速度而稍为超前。在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有学者对“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的提法有不同看法,认为如今仍只提“内涵式发展”,势必降低公立高校的生均教育资源,从而影响教育质量。一些学者认为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使高校类型多样化,办学制度灵活而有层次,并大力发展类似社区学院的高校。资金投入不足,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世界性问题,在中国尤为突出。有学者提出:最有效的缓解途径是吸收社会投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从我国历年人才市场上的供求总量看,总供给量并未超过总需求量。有学者就此指出,之所以仍有大学毕业生待业现象,主要是“结构性待业”与“选择性待业”。解决结构性待业问题,不仅要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更重要的是转变单一的精英教育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也有学者认为:在中国这样的二元社会,要解决好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要面向基层和农村,为农业现代化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当务之急。
  有学者着重探讨了未来几年内我国高等教育跨过大众化门槛之后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国民“全球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国家生存空间”理论,以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观念基础,建议采取以“政府逐步退出教育活动的微观领域”的“教育民营战略”和“全面开放国内高等教育市场,共享全球高等教育资源”的“教育全球化战略”,以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网络教学、民办高校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网络教学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有学者认为,与OECD国家相比较,我国在计算机普及率、网络传输速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制作、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建议:(1)中央政府应设立或指定专门的机构统筹信息产业和网络教学事业的发展;(2)对网络教学所需的资金,政府应制定明确的优惠和补贴政策;(3)有关教学内容的制作,教育部应在各试点高校中统筹,充分利用和共享优质资源,并研究、制定相关的网络教学专利、各高校学分互换和学生转学等方面的政策,等等。
  许多学者认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既要重视民办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又要加快相关立法,制定合理政策,为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适宜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同时,民办高校应当苦练内功,抓好基本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赢得社会声誉。
   4.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
  有学者建议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战略选择,尽快建立合理、公正、透明和权威的质量保证机制,建立独立、自治的专门评估、认可机构,建立分层、多元评估体系,制定相应规划、政策,形成校园评估文化。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实质上是质量建设过程,其中应当处理好质量与发展、质量与特色、质量与管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他们特别强调了教育质量决不能简化为教学质量,教育质量保证应当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于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存在于每个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中。
   三、创新与高等教育改革
  创新是新世纪的最强音。在人类跨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之际,以未来眼光审视高等教育发展,以创新精神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境界。中外学者结合本国高等教育改革谈了自己的看法。
   1.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点和启示
  有学者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比较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借鉴、模仿、融合所导致的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是其突出的特点。同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又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要处理好对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移植与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继承、改造和发扬的关系,是其另一个突出的特点。这种移植与传统的冲突、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特征。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昭示国人: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与借鉴先进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中国高等教育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阔步前进。
  2.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体制创新
  当前我国正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的学者把它归纳为六个方面,并对“十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作了展望,主要有: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调整教育结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制度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重点进行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由原先适应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转变,到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新旧体制的转轨。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完结,因为新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新任务是,在体制转轨的基础上着力于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其基本目标是架构起“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3.创新: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学者结合我国创建一流大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以创新为核心,正确处理指标与特色的关系;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以研究为抓手,多种职能协调发展。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概括出创业型大学的五个基本特征: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化的资助基地、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和一体化的创业文化。日本学者介绍了日本国立大学的改革方略,主要包括;鼓励采用多媒体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研究生院,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建立高等院校的外部评估及质量保证机制;重建国立大学,推行高等院校的合并与重组,促进国立大学向独立法人的转变;运用国际标准并通过评估和竞争分配教育资源,等等。
  此外,一些学者对中国建立创业型大学的对策,经济转型时期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制度创新及其合理性,面向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的大学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教育研究京94~96G4高等教育顾建民20022002 作者:教育研究京94~96G4高等教育顾建民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54:28

[新一篇] 高等教育思想的元研究

[舊一篇] 高等教育評估:美國的基本模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