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培养和教育体制改革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

  本世纪以来,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所有成功的事例背后都隐含着一个共同的奥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国富民强。所以,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如此,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因为青少年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

  “创新能力”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创新,是指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具有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和主动精神,在复杂、迷茫、艰苦的情形中有所发明、有所突破。”①它要求人们具备丰富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求异本领和顽强的探索精神。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才能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创前人不曾创成的业。它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决定人的创造性实践,而创造性实践又体现着人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创造性思维乃是人类种种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形式思维、辩证思维)高度综合的结果,是多种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

  就此而言,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而是种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过程中凸显出的一种品格和特征。因此。一方面,创造性思维从根本上有赖于人们各种具体思维能力的优质和高效;另一方面,创造性思维又有赖于各思维方式的有机整合。

  其次,各思维方式乃是在人类学习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培养、塑造而成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塑造过程,与人们从幼年开始的学习过程同步。

  在人们的印象中,学习就是汲取知识。这里,我们应该对知识作一些区分。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可分为两种:其一,陈述型知识;其二为程序型知识。陈述型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程序型知识则着重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如果说,陈述型知识告诉我们关于世界和人生的种种奥秘的话,那么,程序型知识则是让我们探索那些奥秘的知识,是产生新的知识的知识。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能产性。换言之,陈述型知识乃是一种百科全书型的知识,而程序型知识则是一种能力型、策略型的知识。这两种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某些陈述型知识经过不断的变式练习可以转化为程序型知识,而某些程序型知识也可以转化为陈述型知识。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从把握陈述型知识和程序型知识两者问区别的角度去把握“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到,陈述型知识的学习是手段,而程序型知识的学习则是目的。因为程序型知识包括:劳动生产技能,获得知识的[学习的]能力,在现有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生成新的陈述型知识的能力、创设解决问题的新的路子的能力等等。②很显然,程序型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要。

  从思维能力的培养角度来讲,思维能力培养和塑造的过程,就是知识学习,特别是程序型知识学习的过程。从学习课本上的各种知识点,到运用各种知识要点进行变式练习;从综合运用各知识要点解答学科问题,到独立地形成各种新方法解决新,老问题,在此过程中,青少年逐步发展起各种思维能力,并尝试着有机地融合各种思维方式于一炉,以解决成长中越来题复杂的各种人生难题。

  当然,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学校中进行。但毋庸置疑,学校教育在培养和塑造青少年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其创造性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学校遇过其系统开设的基础课程,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使学生习得一系列经典性的知识点和定理,命题,公式等等;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最终掌握和运用这些经典性的知识点和定理,命题,公式等等。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学校首当其冲,负有不可取代的责任。以此反观我们的教育,我们将很清楚地看到,恰恰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一些差距。

  首先,以“升学”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目标。开门几件事,都是围绕着升学这一中心而展开的。对高升学率的追求,在整个教育发展的价值理念系统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一种具有主流性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区分,教育资源的配置向重点学校倾斜等现象应运面生。而所谓重点学校,其“重点”的依据主要就是升学率,换言之就是学生的考分。由于“重点”具有天然的价值导向性,因此,“重点”学校成为人们趋之若骛的目标;高升学率成为众心所向的“中心”。

  其次,考试不仅是一种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检验的手段,更是对学生前途,命运的直接判决;同时,也是对学校声誉、发展前景的宣判。它已经远远超出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的意义,而成为一种牵涉面极广、影响程度极深的社会焦点行为。在此情况下,“应试教育”构成了我们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的一种基本模式和基本特质。

  其三,“应试教育”直接影响了教与学的全过程。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多年来,“应试教育”迫使学生面临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严酷现实,以及在这平等背后潜藏着的每个学生被模式化了的不平等的事实。这种以统一规格去制造“标准”的教育模式,严重地违背了教育的发展规律,使学习成为了无趣的知识拷贝。③

  “应试教育”模式“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掌握的精确性,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记忆。教育领域中曾经盛行“仓库理论”。“仓库理论”认为“脑子是储存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得越多,则越有学问。因此“仓库理论”十分重视记忆,因为记忆是积累知识的最佳方法。传统的知识观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相信它不仅能够解释过去,而且能够支配未来,对于知识性质的这种理解,决定了传统的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的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并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的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对教材和教案负责。”④而学生则在这狭隘,片面,畸形的教育中,形成了依赖、自卑、胆怯,呆板的个性。⑤

  很显然,在“应试教育”中,陈述型知识的灌输和对陈述型知识的死记硬背被抬到了最为重要的地位,而程序型知识能力的培养则难见踪影。按照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区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应试教育”乃是一种跛脚的教育。而所跛之脚,则恰恰是教育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让学生通过程序型知识的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

  其四,我们的教育中也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中,全面发展演变成了“智育”一花独放的畸形状况。而在智育中。人们强调得更多的只是对陈述型知识的掌握,而不是由陈述型知识向程序型知识的转化,以及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这样,学生非但不能通过完整的智育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更不能通过接受“德”、“体”、“美”等其他方面的教育,使其各种思维能力得到有机的整合,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其五,在“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教师成了从书本和教参资料到教学过程之间的“搬运工”,而无暇顾及创新工作一一进行学术和教材教法的研究。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状况令人堪忧。有人以国家教委华东地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第22期督导班学员为对象,对中小学科研工作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最大的弊端”是:“科研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有四:第一,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第二,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够;第三,教育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第四,整个国家教育科研管理体制问题。”⑥毋庸置疑,教师科研能力不高,学校科研工作水平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瓶颈”。

  其六,从教育管理体制上讲,存在着管理过于细致,微观有余,机制性运作不够的弊病。从招生到升学,从教案到课堂过程,从考试导向到教学活动的展开,都由教育管理部门统一编写“剧本”,而各教育单位则依“剧本”扮演角色。他们只能按照“剧本”的要求,循规蹈矩地“唱、念、做、打”,缺少基本的办学自主权和创新空间。

  总之,现行教育体制以升学为目标;以“陈述型知识”的考试为教与学成果的主要的。甚至于唯一的检查手段;以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研活动为“指挥棒”,难以避免“高分低能”、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在大力发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创新能力培养的今天,无疑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的。

  (三)

  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年来受到了许多学校的高度重视,产生了一些富有创新色彩的教育工作新思路和方式、方法。如着名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他们都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然而,毋庸讳言。这些探索和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效率却远远未能发挥出来;同时,在实践中,许多探索者常常感到步履艰难。其主要难处在于限于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只能在“应试教育”之余,进行创新和探索,而不能将自己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

  症结在于现行的教育体制不适应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只有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才能给探索者松绑,才能通过探索者的努力,呼唤出新的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体制。

  新的教育体制应该怎样?没有现成的答案,一切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探索。

  首先,要为“素质教育”谋得广阔的社会心理和价值空间。过去我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过分地强调集中和统一,忽视个性全面的发展。由此形成了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通过各种考试,占据社会竞争中的有利地位的社会价值理念。这必然导致“应试教育”的产生,必然影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养成。

  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通过用人机制,人才市场的充分发育等,为全面的教育,为“素质教育”谋得广阔的社会心理和价值空间。这是新的教育体制的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

  其次,要让各级学校取得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在未来社会中,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不应过于具体地介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过程,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机制,以制度和机制监控整个教育工作的进行上来。应该让各学校更加自主地。能动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可以使教育主管部门从大量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研究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机制和办法上去;同时,又可以让学校取得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创造性地开拓教育工作的广阔空间。后者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比如北京理工大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个性发展,将33个工科本科专业合并为11个学科大类组织教学,经过1年的基础教育后,允许一定比例的优秀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在全校范围内和在学科大类内调整专业。他们还制定了13个辅修专业计划的21个辅修课组,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选修跨学科专业,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这样的改革和调整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的。反之,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干涉过多,势必会束缚学校的能动发展。

  质言之,教育主管部门“掌舵”,各学校“划桨”,这应该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其三,要改变衡量学校办学业绩的固有模式。不再根据“学校的物质财力,接受资助及经费,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学生的考分”等来判断学校的教育状况,而应该以“学习者从入学到毕业在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等方面产生可以证明的进步”衡量学校办学的业绩。⑦应该说,这将是对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根本导向性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将使得学校和社会把对教育的关注从学生的分数,转移到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创新能力上来;将促使学校全而改革教育教学体系和内容,交封闭办学为开放办学;从过分针对考试而展开的教与学中解放出来,倡导“跳跃式思维”;从单纯进行“陈述型知识”的运输和死记硬背中摆脱出来,把教学的中心转移到由“陈述型知识”向“程序型知识”的转化上来;避免“满堂灌”或“照本宣科”,真正注重因材施教,注重不同人才培养规格、类型的特殊要求,实现人才模式的多样化。

  其四,要形成教师职业资格新的审核和考评制度。“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具有较强的职业特点和素养。一是认知特点:除了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外,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二是其人格特点: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①应该说,这是教师的一般特点。但在今天的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这一特点并未成为选拔和培养教师的基本标准。加上多年来教师经济状况的不如人意等社会原因,使得许多未必具有这些基本职业特点和素养的人被推上讲台。如此,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许不乏学术水准较高者,但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而且,在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笼罩下,一些教师忙于应付考试,放松了教研和科研工作,创新能力较差。

  因此,要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首先就必须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大功夫。我们以为,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师四方面的考核:

  一、政治信念和师德

  二、教师职业基本特点和素养

  三、专业学术、教研成果

  四、专业创新和实践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教育,心理科学的原理和各专业的特殊要求,制订严密、具体、可操作的考核标准,并组织严格的、机制化的考核,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实施旨在调动教师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聘任办法和计划。

  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作专业化的教师专业人才市场。这一市场不应该是教育主管部门下属的单位,而应该是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宏观指导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中介组织。这种中介组织以公司化方式运作,不是校内封闭,教育系统内部封闭而是面向全社会,帮助学校选择合适的师资。

  注:

  ①参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P44

  ②参见上海《青年学报》1998年秋季号《“知识”散论》(子行)

  ③同①

  ④《理论研究》1998年

  ⑤同③

  ⑥何光辉等《我国部分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及其分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P19

  ⑦参见:高志敏《未来社会的变化趋势与成人教育的未来》、载《外国教育研究》(长春)1998.6.14⑧参见《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8年版。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陈永弟 2012-07-26 22:33:55

[新一篇] 我國教育技術學研究的領域與主題 ——訪清華大學張建偉博士

[舊一篇] 社會性軟件與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