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钱加清)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从整体上说,教学是根据教师事先作好的教学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比如,课堂上学生突然提出一个自己未曾考虑过的新问题,或者课堂上出现突然的喧哗而自己又不清楚其发生的真正原因,或者在讲述中出现了新的矛盾或新的问题而又必须予以解答,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以高超的应变能力给以巧妙的处理。
  所谓应变,是指教师在教学进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情况,敏锐地洞悉学生思维活动的势态,迅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教学艺术。它表现在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处置教学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以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主动、积极、不失时机地适应变动的情势,而不是死扣教学计划;遇到被动局面,不惊慌失措,更不能为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负责任地欺骗学生,而是增强自信心,运用自制力和应变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的教学佳境。
  应变能力是教师素质、学识和经验的综合反映。许多优秀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培养、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当然,要有效地掌握和运用应变艺术,需要在多方面付出艰辛的努力。本文着重探讨语文教学应变艺术的基础和要求。
      一、语文教学应变艺术的基础
  掌握教学中的应变艺术,并非朝夕之功。它是以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为基础的。具体说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广博的知识基础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语文教材的内容涉及广泛。要很好地驾驭教材,须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广博深厚的知识是教好语文课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中,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学生说法的正误,并作出正确的答复,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行的。只有学生所涉及的问题在教师的知识范围之内,教师才能迅速作出判断并从容应对。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自己还一无所知,那就根本谈不上应变。
  (二)良好的心理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要准备随时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基础。首先,要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只有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有广泛的求知欲,才会掌握广博深厚的知识,才会把掌握灵活的创造性的应变艺术作为自己的教学追求而不断实践和探索。其次,要沉着、冷静、自制、耐心。面对意外情况,教师的慌乱、冲动、粗暴或缺乏耐心,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处变不惊,冷静分析,因势利导,将复杂的问题和突发性情况转化为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的最佳契机。只有具备沉着、冷静、自制的心理品质,才能从容应变,化解矛盾。第三,自信、果断、毅力顽强。充分的自信,可以使教师在意外情况面前,能冷静、果断,从而影响学生情绪,增强教学的说服力量,避免因教师犹豫不决所带来的课堂混乱和学生思想上的彷徨。若没有自信、果断、坚毅的心理品质,遇到意外时就可能影响当时的教学情绪和气氛,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第四,要有幽默的性格。列宁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是人的高雅情致的流露。有幽默的心态,才有幽默的应变,才能把教学带入一种魅力无穷的境界。正如鲁特所说:“幽默力量能帮你战胜烦恼,振奋精神,在沮丧中转败为胜。”相反,若缺乏幽默感,则可能影响教学情绪,甚至出现僵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丰富的教学经验
  越是有经验的教师,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教师经验丰富,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教师有多种方法应对,自然应变自如。所以,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教材教法的研究,注意积累自身的教学经验;一方面又要注重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在这方面,象宁鸿彬、钱梦龙等许多优秀教师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范例。揣摩、研究这些经验,会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四)精通教材
  课堂上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都和教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要从容答复,就必须熟悉、精通教材。既要熟悉每册教材,更要注意把握整套教材内容。对于教材的前后联系与相关知识,要做到博学精通,心中了然。只有这样,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五)谙熟教法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方法得当,解决问题就会轻松顺畅;方法不当,则会使学生费解,使教学流程出现阻塞。因此,要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就要掌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恰当运用。同时,我们也提倡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突破。
      二、语文教学应变艺术的要求
  运用应变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总的讲,它还是有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应该遵循。这些原则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善于对症下药
  在教学中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况,或者是学生的回答与问题距离太大时,教师应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不能节外生枝,不分轻重主次地详细解说或评述。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保证集中解决主要问题,使教学按预定计划顺利进行。
  (二)善于因势利导
  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沿着学生思维的轨迹,对学生进行引导,将他们的思维引上正确的轨道。善于顺势引导,不仅可以迅速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巧妙地把学生的问题纳入教师讲课的轨道,使教学顺畅自然地进行,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善于见仁见智
  中学语文教学中一般的做法是尽量回避一些学术上尚无定论或者没有普遍认可的问题。不过,在教学中也常会遇到这类问题,或者是学生提出对教材内容或教师讲授内容的不同看法。对此类情况,应允许不同看法存在,不必强求划一。而对这类问题,许多优秀教师都十分注意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口技》一文,开头和结尾有一句类似的话:“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宁鸿彬老师有一次正在讲述这样写的好处是“反复强调,首尾呼应,突出了口技人技艺的高超”时,一个学生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这个学生认为:“只要在结尾处写‘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就行了,开头可以不写这句话。”宁老师因势利导,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口技》一文原本采用的是首尾呼应、反复强调的写法。或者采用你提出的设置悬念的写法,表达效果也很好。这就说明,学习课文,不可死学,而要活学,创造性地学。就是说,在深入领会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不同于课文的、具有创造性的正确见解。这样学习,收获会更大。”宁老师的处理很自然也很艺术。他不是唯教材是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而是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想,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见仁见智”的启发培养。
  (四)对知识要有科学的态度
  知识是无穷尽的。一个教师的业务素质再过硬,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会解答,也是正常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简单地将之视为难堪或耻辱,或者认为学生有意跟自己过不去,而采取搪塞的办法,甚至欺骗学生。每位教师都应襟怀坦白,服从真理,实事求是。对学生所提问题,一定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一时不能解决的,可留待以后解决,切忌模棱两可,或妄下论断。
  (五)对学生要有真挚的感情。
  学生喜新好奇,好胜心强,他们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尽管有时提的问题难免有些幼稚或偏颇,但这也是他们思维火花的闪现。对他们的提问、质疑,应注意爱护和重视,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珍视师生感情,机智应变,善于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要很好地运用应变艺术,应不断磨炼和探索,努力学习和掌握有效的应变艺术方法。
  
  
  
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杭州4-6G31中学语文教学钱加清19961996 作者: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杭州4-6G31中学语文教学钱加清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3:18

[新一篇] 論語文教學整體觀

[舊一篇] 論語文教學語言的示范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