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世纪走向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在2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获得了近10倍的增长,并且从单一的学科体系和院校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门类齐全、层次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对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实践思路作一番探讨,就显得很有实际意义。
      一、继续推进高等教育的世纪性转型
  中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启动的教育现代化运动,集中体现为世纪性高等教育转型。这种转型旨在策应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运动之洪流,第一次从根本上转变几千年来脱离生产实践、推行文凭等同于官职的文凭主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旧教育。这场运动也第一次改变了建国以来政治斗争为纲的教育宗旨,把教育发展扎根于满足人类发展的最根本需要——生产实践之中,深刻地纳入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轨道,即:高等教育现代化运动就是要使高等教育从封建的、贵族式的封闭学术堡垒中走出来,走向与人类生产实践相结合;现代高等教育的每次成功的改革,在本质上都表现为与生产实践结合得紧一些,结合的水平高一些(注:冯增俊:《比较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111页。)。面对新世纪,中国高校将继续推进这场运动,秉承变革的宗旨,并根据新世纪人类生产实践,尤其是中国实践,努力开创有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在新世纪中,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将表现在:一是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发展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紧地与中国产业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服务。二是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彻底转变精英型高等教育,建立起高等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并向基础教育辐射,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争挤独木桥而导致的“应试教育模式”。三是转变偏重于狭窄的专业教育、书本教育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强化高等教育的效益观,注重培养知识面广、适应性强、面对多元世界的专门人才。四是注重品牌意识,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观世纪性转型的突出表现。在新世纪中,中国高等教育名流将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高等教育的世纪作用,在领会现代高等教育内在蕴义中奋力创建代表时代追求的高等教育品牌。这种“品牌”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力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完成,届时一批国际知名的中国高校将出现,并使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形象发生转变,世界由此对中国高等教育将刮目相看。中国高等教育的世纪转型也将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以下各点之中。
      二、建立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
  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区域发展已成为中国最突出的重要特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建设上,专业设置及学科体系上都存在许多重大差异。为此,中国高等教育的最突出的世纪性行动,就是要谋求一个在全国整体发展指导下建立起富有区域发展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使高等教育发展紧密地配合该区域发展的实际。从这一目的出发,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除国家必须加大力度扶持和保障的少数大学之外,基本上各地大学都应由区域加以统筹,从区域实际出发建构区域高等教育模式,以便对区域发展起更大作用。从世界大学发展史看,把一些重要大学放到区域发展之中,不仅不会削弱其发展,而且还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区域高等教育模式的核心有:一是该区域所有高等教育应在服务区域发展前提之下,形成一个层次合理、多元互助、分工合作的体系;二是根据区域实际形成相应的高等教育发展特色。如天津市建构的“一顶四梁八柱”的区域高等教育模式,广东的“箭体结构”、多元推进的高等教育区域模式。眼下各省市大力推行的“共建”正是积极朝此方向发展的重要步骤。
      三、实行梯级推进型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中国经济及社会处于重大转型的历史阶段,形成了一个层次多样、形式不一、布局复杂、速度不等的发展格局,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放弃以一种标准度量全国高校的“大一统”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实行梯级推进型发展策略(注:冯增俊:《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49页。)。 这种梯级推进型发展一是较好地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允许存在区域间的差异;二是强化了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使高校都处在相应的竞争状态之中,有利于不同层次高校按各自的方向发挥自身的作用。梯级推进型发展体系的主要内涵为:一是按不同水平使专业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欠发达地区推进,而内地欠发达地区又凭借发达区域研究型大学的骨干支撑,大力发展高等技术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适应并配套引进高尖人才,以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发达区域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将会有力地推进和带动后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各种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都逐步得到提升;三是建立层次更加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使二年制专科学校、三年制专科学院、四年制本科大学实现内在衔接,形成梯级发展态势,使其随经济发展和办学水平提高而逐步提升,以产生水涨船高的发展效应,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提拔推进办学出色高校的升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部地区如桂、黔、滇、藏、陕、甘、青、宁、新等9个省区,除新疆外,都处于低收入地区,因此要大力接受沿海地区研究型大学的辐射,而根据实际集中大力发展高等技术教育,不必为国家承担培养高尖研究型人才责任而耗财费力。目前该区域有普通院校 178所,学生33万人,分别占全国比重为17.25%和10.91%,校均办学规模仅1851人,远低于4000人的达标数,因此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注:参阅《有色金属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廖才英文。)。
      四、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办教方针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世纪性的一个重大发展选择,就是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办教方针,这是整合后发型现代化跳跃性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的重大举措。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要求在高科技条件下转变剥夺性生产模式,建立资源互换、资源再生的生产机制,使社会与自然与人之间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互动的良好循环体系。因此,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必须以高等教育作为坚强基础:一是高等教育可推发这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产和传播;二是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的人才,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工作;三是高校可利用学科齐全、专家众多的特点建立综合决策机制,综合不同学科的优势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此,中国高等教育要首先转变办教模式,走出闭门办学、一意孤行于以探求高深学问自居的旧路,努力把当前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研究和解决当前最紧迫的社会大问题。高等教育只有参与社会发展,才可能支持可持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近20年来发展迅速,但在办教方针上还未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高级人才,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建立起作用生产的办学机制,在使生产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才可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提供大量的研究课题以及提供良好生源,并为毕业生提供无穷无尽的就业机会。这是高等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之本。其次,中国高等教育要有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自觉性,积极建立相应机构,谋划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在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平衡、控制人口及消灭贫困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工作。中国高等教育只有把自身置于中国社会发展之中,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办教方略,才能真正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五、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为面对新世纪发展挑战,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也是推行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模式,启动可持续性发展策略的必然要求和顺理成章的结果。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具体表现为:(1 )放弃中央集权式的高等教育行政运作方式。新世纪将是一个多元化、弹性化及个别化的新时代。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多样,推行分级行政管理的方式有利于各地根据实际发挥积极性进行创造性管理。中央只负责教育立法、统筹、协调及执行工作。与此相适应,中国应致力于促使办学体制从单一国有体制向国办、民办和私办等多元化体制转变,建立起与地方分权适应的、以国立学校为骨干、民办和私立高校为辅,正规院校为主体,非正规高校为补充,学历高校为主渠道、非学历高校为辅助的一种系统复合、体制多元的高等教育运作方式。(2)精简过于庞大的行政管理系统: 一是坚决撤消某些无用机构;二是削减大批冗员,节约教育经费,提高办事效率;三是下放有关权限,减少审批程序。(3 )转变管理职能:一是应使以往强制的国家管理变为监督指导性管理,建立一系列完整的评估制度和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参与高校管理和高校发展决策,成立各专业咨询委员会,广聘各阶层知名人士专家参与教育咨询决策。二是应使单一行政功能向多元化功能转变,在发挥行政领导功能、督导、监督功能的同时,还应当发挥开发、应用、推广以及实验等方面的管理功能,在教育改革和推进高新科技发展,建立高等教育科技、生产开发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管理作用,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新世纪的重大历史更新。(4 )从单一行政决策向多元科学决策转变,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跨向新世纪的重大管理体制转型:一是中国高等教育将逐步放弃政治化体制,建立起独立法人体制,从而使高校能根据党的政策,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参与社会事务,更好地服务本地,服务经济。二是变党委决策为党委领导下的校董会决策的机制,从而把党的领导和行政办学区别开来,发挥多方积极性,引导民主人士参与办学,吸引海外各方的支持。把决策权与行政执行权分开,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程序,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走向新世纪的重大革命。
      六、注重高等教育人文精神建设
  高等教育人文精神是一种体现高等教育、高校精神风貌及发展状况的综合特征。它包含道德精神、艺术精神、人生态度、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办学理想、办学方向等等方面,反映于学校课程、校风、学生的具体行动以及种种办学行为之中(注:参阅《江苏高教》1997年第3 期王洪才文。)。在新世纪的推动下,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将受到格外重视,并会产生世纪性的转型,即:从重温饱、重谋生的高等教育人文精神转向重人的本性塑造和重民族精神弘扬以及重人类共同理想的新高等教育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在经历了长久的分离之后将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再次逐步走向统一,并从两者形式上的需要达到内在的协调一致。首先,新时代对人才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时代要求,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人格内涵和精神形象,把“做人”和“人格”看成是人才的最重要因素,把具有丰富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的大学生作为适应21世纪挑战、走向成功的最基本条件。目前流行的“EQ”,即情绪智力商数可看成是这一趋向的早期信号。其次,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促使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世纪性变革,重视高校人文精神建设。中国21世纪高校的人文精神建设是建立在全国系统的知识教育之上,是科技文化与人文学科内在合成的结晶。因此,高校人文精神是全部高校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综合物,又是高校自身的价值取向、伦理取向,对真、善、美的崇尚和追求的集中表现。在时代的促进下,中国高校将以各自的方式建造出一种人文关怀、人文素养、人文追求、人文抱负的校园氛围,在有形无形之中,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孕育人生并迈向辉煌。中国高校人文精神建设将克服道德教育中过度政治化倾向和知识教育中过度科技主义的弊端,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使两者都获得新的升华;不仅提高科技知识的品位,使之得到人文精神的有效支持,而且科技知识使人文精神得以充实有力,真正贯注入人生之基座中,构建成特定高校的时代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第三,在高校人文精神的推动中,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人文精神建设将受到重视,在办教的指导思想及对价值指向上突出表现为对人类发展的强烈关注及对社会进步和民族兴盛的极大重视。那时,中国高等教育对人类远大理想的热烈追求和对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将会有更清晰的理解,并对民族传统及时代使命有更深刻的把握。这时高等教育已全面走出文凭主义、功利主义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建立起培养完人的新世纪教育体系;同时,高等教育与社会已建立起相辅共进的良好机制,自觉地把弘扬民族文化精华和培养21世纪新人作为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七、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特征,这是中国图强的必由之路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首先,新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将义无反顾地面对信息化时代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更广泛地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密切联系,进入世界信息网络,大胆开辟知识经济新领域,参与国际性竞争。其次,新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也将更广泛地引进各国先进的科技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知识更新,并引导学生接触当代科技前沿,以磨练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素质。第三,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将鼓励高等教育与国外重要大学进行学术上的密切交流和合作,同时鼓励大学教育的进出口,即在引进国外大学推行“本土留学”的同时,把中国大学推向国外,在国外建立相应的分校或分部,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使中国文化得到时代性发展,也从而促进办学模式的国际化转型。第四,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将建立起多种形式的留学体制,积极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外留学,学习国际先进文明成果,同时鼓励各高校聘用外籍优秀教师和接受留学生,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
江苏高教南京49~52G4高等教育朱康全19981998作者系广东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处处长。广州 510631 作者:江苏高教南京49~52G4高等教育朱康全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2:59

[新一篇] 論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教育的影響

[舊一篇] 論中學歷史教學模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