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开展很长一段时间了,在经过多种形式的课改培训后,语文教师对中学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及其指导思想均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们很快进入了课程改革状态。各个学校纷纷开设了课改研究公开课,听课后,我深感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有了初步的转变,在课堂上的地位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正在努力建立一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体验。
  然而,欣喜之余,我感觉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现举其中一节《行道树》的语文公开课为例。
  这节公开课的简要环节是:
  1.教师用电脑投影出课题《行道树》。2.让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3.教师用电脑投影出一组行道树的图片。4.让学生讨论行道树的作用。5.让学生列举见到过哪些行道树。
  这节课能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改变了过去过分地或单纯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的形式;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讨论。但也暴露了课改中所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偏重授课技巧,忽视了教学内容,即偏重“怎样教”,而忽视了“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学目标作了如下的界定:在识字与写字方面,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 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这堂课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讨论占用了很多时间,实际上学生却没有多大收获,学生连一些基本的词语都没有学会,连一些基本语句的意义都没有搞懂。听课中还发现许多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这本来是值得提倡的,因为这样形象直观,既减轻了学习的难度,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问题是在一堂课45分钟内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展示课件,导致图像展示代替了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教师不写一个字,学生不读课本,不记笔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落实。因此,我总觉得这是一种教学浮躁、教风花哨的形式主义,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浅薄和低俗,是一些教师迎合教育时尚的抽劣表演。这样的语文教学,教师当讲的没讲,教材该挖掘的没有挖掘,学生该掌握的没有掌握,缺少了深度,缺少了厚重,缺少了语文教学应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二、偏重学生的讨论,忽视教师的讲解。这堂课学生的列举和讨论占用了近20多分钟,然而讨论的却是学生并不陌生的问题,他们对行道树的作用早已明白,至于学生见到过哪些行道树,也根本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作详细的列举。而《行道树》这篇文章借对行道树的描写表达作者独特的感情,作者赋予行道树以一定的象征意义,学生却不一定都很明白,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而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一问题却根本没有涉及。因此学生对本文的内容没有得到深层次的理解。毋庸置疑,“满堂灌”的教学确实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应当摒弃的,但是,讲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满堂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知道,只让学生抒发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解和适时的点拨,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富于开启智慧的思想、方法的引导,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缜密的思维和亮丽的思想以及优美的语言在课堂上的闪光,学生的心灵世界就缺少了一缕明媚的阳光!
  三、偏重学生的答问,忽视了教师的评价。这堂课在讨论行道树的作用时,几个学生从不同角度作了回答,可也有的学生放羊似的随便乱说,很显然,其中有的回答有道理,有的没有道理,而教师对每个人的回答都说好。这是不恰当的,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作正确的评价,要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使学生有明确的是非观。
  四、偏重学习的形式,忽视实际效果。在听课中,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是给了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机会,这说明教师已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怎么看”。小组的合作学习包括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共同任务中的个人分工、小组成员间对所要完成任务的补充和评价等,而我所看到的几乎所有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讨论只是一种形式,并不具备合作学习中应具备的几个要素,因而大大削弱了讨论的实际效果。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它既要求广大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求教师走进新课堂中去,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在学习——实践——反思的循环中,进一步全面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才能努力使每一堂课都成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好课。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由此可见,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把握:
  一、课堂教学中能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使之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正确地把握文本中提供的知识情感和技能因素,把握编者的思路,认真考虑从哪儿教起,怎样教,教学中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教学设计既要走进文本又要走进学生,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关注个体差异。
  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中主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体验程度和学生的收获程度。参与程度可以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参与品质、参与方式、参与时间、参与广度、参与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评。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学须有疑。不怀疑,不发问,是不能进入教学情境的,也就不能主动求知。参与了高水平认知学习的学生,不仅能够解决复杂的、综合的问题,提出自己有创造性的见解,而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主动提问、质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鉴别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可以考察下述六个指标。
  ①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到的知识;
  ②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
  ③学生参与解决的开放性问题数量或一题多解的问题数量;
  ④学生提供多种解题方法或答案的次数;
  ⑤学生的回答有创造性的人次;
  ⑥学生能否综合运用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综合问题,学生自己解决的综合问题有多少。
  第二,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广度。
  学生主动参与了语文学习活动,但只是偶尔一次,或只是班级一小部分学生参与,这样的课也不能算是好课。衡量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与广度,包括:①学生主动活动的总时间。主动参与的时间应该占整节课的大部分。一般要求学生参与的时间为一半以上,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学生参与的时间应该是2/3以上。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长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②学生个别学习的时间。学生的个别学习包括他的独立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和解题,不包括学生的个别发言时间。课堂发言应该算作集体交流的时间。③回答问题与示范的人次。即有多少学生参与了教师的提问,以及准确回答问题的人次。
  第三,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时间、数量和质量。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应该仅回答教师的问题,或只作独立思考,而应积极与他人合作。因此“好课”要重视下面两件事:①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次数和时间;②小组学习和讨论有实质性的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小组的学习和讨论,不应该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确实起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的作用。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够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的想法。
  第四,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投入了浓厚的情感,不仅会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下课以后,甚至放学以后,还会自觉地继续学习,直到完成了学习任务自己感到满意为止。
  四、考察教师能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一份报告中,将传统的教育目标与新的教育目标作了对比,认为传统的教育目标是按知识——实用技能——态度和能力的顺序排列的;新的教育目标则是将传统的顺序完全颠倒过来,按态度和能力——实用技能——知识的顺序排列。我们衡量一节语文课,了解教学质量,其核心也应该是考察其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好课与差课的区别之一。

语文教学之友廊坊6~7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张以民20072007
作者:语文教学之友廊坊6~7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张以民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2:09

[新一篇] 新課程呼喚新型的師生關系    ——兼論師生交感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構建

[舊一篇] 新課程實施中的中小學教師自我評價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