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中间商“牙人”、“牙行”的历史演变  ——兼释新发现的《嘉靖牙帖》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牙人,是旧时代的买卖中间人,又称经纪人。牙行是牙人的经纪场所,牙行必须领到官颁的牙帖,才能合法经纪。随着封建体制的解体,多年前牙行已被淘汰。但不少商品交易,必须通过中介组织,为买卖双方说合,才能成交。因之,作为经纪人的跑街、掮客、买办一直在商品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解放初期,这类经纪人,上海还有五、六千人之多,不久销声匿迹。西方市场经济中,经纪人和医生、律师有同样的地位,美国90%的买卖,都由专业经纪人来完成。改革开放后,仅上海一地,就出现四五万地下经纪人,但还不成气候,远不能适应开拓市场经济的需要。如上海科研每年开发出新品种不下三千种。因缺乏中介环节做红娘,产生经济效益的不到三成。近年不少地下经纪人走向地上,成立事务所,因缺乏法规保障,遇到困难,有的仍回到地下,引起舆论界关心。今年3月11日《文汇报·独家采访》刊出《从地下走到地上之后》报道当前经纪人的情况,文章说:“经纪业,曾经是民族市场缓慢发育的一部秘史。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就活跃着称为牙商的大量在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而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汉代的驵侩、唐宋之时的牙商……一直到明清,牙商和官府同流合污,垄断贸易特权。”当然,现代的经纪人,不等于旧时代的牙人,但以具有专业知识,掌握信息,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获取佣金的经纪手段是一致的。因之,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研究旧时代的牙人、牙行的“秘史”不是没有意义的。
  近百年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论着不下数百篇,差不多篇篇都要谈到明、清时期的牙行。因牙行不复存在,缺乏研究资料,专论牙行的文章,寥寥可数。笔者最近在明代古法贴中,发现一张嘉靖35年总督漕运兼凤阳等处地方巡抚署发给盐城县沙沟镇柴行的牙贴。嘉靖牙贴的发现,填补了这项空白。兹将原帖介绍于下,并加以考释。
   嘉靖三十五年盐城县沙沟柴行牙帖
  钦差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地方……弊事,案奉大明律一款:凡城市乡村诸色牙行及船埠头,并选有抵业人户应充,官给印信簿籍,附写往来客商、船户住贯、姓名、路引、字号、货物数目,每月赴官查照。私充者杖六十,所得牙钱入官。官牙容隐者笞五十,革去。钦此钦遵施行。今奉前因,拟合就行,为此合行帖,仰本……等项,务须两平交易,不许抬高少沽,亏商损民,如违查出依律……须至帖者。 左帖下沙沟柴行牙人宋储收执准此。嘉靖叁拾伍年捌月拾柒日司吏丁嘉会。1  当时制度,牙帖5年一换,旧帖上缴存档,一定时间销毁或作废纸处理。帖纸又非艺术品有收藏价值,时经四百余年,明代牙帖未见海内外文博单位有收藏报道。一些研究明史的着作如南炳文、汤钢的《明史》,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提供、刊有精彩的插图,有契帖图片,但未见牙帖,论述中也未提到。台湾版《中国历史图录》卷帙浩繁,收罗宏富,也未见明代牙帖。嘉靖牙帖是在明晋藩所刻《宝贤堂集古法帖》封面硬壳中拆出的,当时是作为糊帖废纸处理。同时发现的除嘉清36年工部所颁路引(见《文物》94年2期),尚有有关嘉靖时上海县漕运的资料。因《宝贤堂法帖》为着名法贻,为藏家精心保藏,所以能历劫幸存,糊在帖中的文件,也得以保存至今。
   明帖考释
  1.牙人、牙行的历史回顾——驵侩、互人、牙人
  牙人本是商品交易的中间人(又称经纪人),职务是代买卖双方评定货物质量、秤检数量、重量和检验货币的真赝、质量,促成交易。牙人专业化后的组织称牙行。大致起于对外贸易的互市,汉代就有驵侩,驵为马贩子,侩指会集市场的人。古代汉人常以土产换取西域游牧民族的马匹,两方语言不通,评定双方货物的等价,尤须专业知识,就有说合贸易的中间人出现,称为驵侩。后来对其他行业的中间人也泛称驵侩。驵侩谙番语,有专业知识,常欺行霸市,营私舞弊,为人轻视。古代轻视商人,列为四民之末,“大款”也只是“末富”,把“驵侩”作为对商人的贬义词。清咸丰时王韬骂买办官僚吴煦、薛焕等为“驵侩”公卿,被诬通太平军,几罹杀身之祸。唐代扩疆西域,大通互市,经纪人不再称驵侩,称为互人,了是买卖中间人意思。唐代“互”“牙”二字易混,互人误为牙人,互行误成牙行,以后沿袭下来。如安禄山本为马贩经纪人,《旧唐书》称他“通六番语言,为互市牙郎。”明代中叶后苏松棉纺业衣被天下,棉花、棉布的买卖,都由牙行经纪。牙行规模很大,有堆货的栈房,有可住数十客商的客房,经手的货款,常达数万金。代办的官布,有多至数十万匹的。这是牙行的顶峰时期,明政府在明律中制定严禁私牙,保护官牙的律文。关于当时牙行的记载,屡见于地方志、文人笔记(如褚华《木棉谱》)、诗词(如吴梅村《木棉吟》)、小说(如《三言两拍》)。清代开埠以后,西方商业资本入侵,牙行制度也逐渐淘汰。
  2.牙帖的发帖单位——漕运总督兼巡抚凤阳等处地方总督衙门
  据陆容《菽园杂记》考证:明代在全国各地区设巡抚二十八。内署衔不同者,两广曰总督军务,苏松曰总督粮储,凤阳等处为总督漕运,都是代表朝廷分驻各地处理军务、粮储、漕运和其他重要政事的,有钦差身份。漕运总督兼巡抚凤阳等处地方,辖区为长江以北除安庆以外的皖北苏北广大地区。总督驻淮安,控运河中心,督理南方漕米的汇集,运输至北京和辖区内的政务。这职衔清代相沿不改,直至海运兴,废河运,漕运总督才撤销。嘉靖29年重修明律,加强市场管理,30年总督署印制本牙帖,帖中首引有关牙行管理法令,分发各具,再转发各牙行。由巡抚署六房主管司吏丁嘉会签发至盐城县,盖了县印,填写年、月、日、牙人姓名、牙行名分发至牙行。《崇明县志》赋税注:“唐建中时,市牙给印纸,为牙帖之始。”历代都有牙帖,未见实物,形制不详。嘉靖牙帖长达一公尺,阔半之,也是执帖的一种,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徽州垦荒执帖,(正统年发)形制与此同。《太平天国图录补编》符天福、钟良相发给浙江桐乡牙行的牙帖,形制已同现行的营业执照,高50公分,阔40公分。分成上下栏,上栏约占全帖五分之一,边框作覆斗形,刻大字“牙帖”二字,说明上世纪60年代,浙江还有牙行,并颁发牙帖。
  3.领帖单位——盐城沙沟镇柴行牙人宋储
  盐城位于淮盐产地中心,《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四》:“淮安府盐城县,邑地:‘县民以煮盐为业,不耕种而富饶。’‘沙沟镇在县西百四十里……商民辏集。’”按盐城以盐名县,是淮盐集散地,淮盐行于六省。长芦盐多晒盐,川盐多以煤和天然气煮井盐,滇盐烧树柴,淮盐烧荡草芦柴。沙沟镇四周多河泊、滩地,盛产芦柴荡草,为煮盐必需资料。沙沟镇又居水路中心,交通便利。沙沟柴行,掌握柴草征集、储藏、估价、运输、买卖中介的职能,于明代淮盐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因盐价由柴价而定,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苏松》说盐的“贵贱视乎薪价”。张弘说:滇南“各灶煎盐,从前柴木甚近,迩来日伐日远,柴价昂而盐本亦高。”[(1)a]
  4.官给簿籍——店历
  牙帖规定牙行要登记往来商客住贯、姓名、路引、货物等。这种登记簿,即后世旅店的循环簿,当时名店簿又名店历。据《万历会典》卷35收税条载:“洪武三年令,凡客店每月置店历一扇。在内赴兵马司,在外赴有司签押讫,逐日附写到店客商姓名、人数、起程月日,月终各赴所司查照。”《明史·食货志·商税》“凡纳税地置店历,书所止商(估)氏名物数。”牙行收住客商,代政府征税,故也须填写店簿,便于伐征商税,并稽察行商,保障治安。昆曲《十五贯》况钟为熊友兰平反冤狱,就是靠了到苏州玄妙观客店调取店历,证明熊有兰无作案时间,所携十五贯钱,确系货本,才得予以平的。
  5.路引
  路引即通行证,古代称“传”,唐代称“过所”,明代称“路引”,吴晗曾有考证。与本牙帖同时发现的有工部主事所发路引一张,钤有工部主事关防半印,是明代半印勘合的实物。另半印存发引机关,回来时要勘合半印,缴回路引。明代专制统治,把人民限制在所住地区,出门数十里就要领路引,牙行要登记客商路引字号。路引和粮长、里长制一样,都是统治人民的手段。
  6.牙帖的法律根据
  明代中叶后经济发达,商品交易增加,古老的牙行制度,已不适合新形势。私牙充斥,衡器不准,伪劣商品泛滥,物价不稳定。为整顿市场,嘉靖29年重新修订明律,制定市廛律,严禁私牙,规定牙行的职能、禁约,以便进一步发挥牙行的作用。嘉靖牙帖是30年印制,新律修订后,有关律文即载入牙帖。帖中所引《大明律》一款,系《明律第十·户律七·市廛律》,市廛共五条,第1条律目:《私充牙行、埠头》,文字与牙帖所引全同,其他4条为《市司评物价》、《把持行市》、《私造斛斗秤尺》、《器用不如法》,都是整顿市场的禁令。即不准把持行市;不准私造衡器;不准器用不如法:这些都与主持市场交易的牙行有关。第一条规定,容忍私牙,官牙要受罚。第二条市司评物价,也是对牙行而言,律文为“凡诸物行人,评估物价,或贵或贱,价不平者,所增产之价,坐赃论,入己者准盗窃论。……贩rǒng@①之徒,通同牙人,共为奸计,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者杖八十。”薛允升《唐明律合解》称“此条亦指牙行而言,律目云‘市司’,盖仍唐律之旧文耳。”笺释谓“各处县城市、乡村、镇集诸色贸易货物之处,俱有牙行,凡客商货物,皆凭籍以贸易往来者也。‘诸物行人’,谓诸色货物本行之牙人也。”《市廛律》五条,基本上都是对牙人而言,对抬高物价,把持行市,制造伪劣商品,处罚规定很具体,又很严厉,主要是防止私牙。弘治时已严申“私开牙行”之禁,[(2)a]此时形成法律。嘉靖29年新律制定此条后首先载入牙帖,可见对整顿牙行的重视。牙帖首列法规条文,这格式应该是全国统一的。
  7.牙税、牙用
  牙税是政府向牙行征收的税款。一种是颁发牙帖的帖费,相当于营业牌照税;一种是按年向牙行征收的营业税。帖费、牙行常年税元明时列为经制,征税的准则2两(白银)至3两。帖费乾隆时最高3两。有时政府征兵,军费常由牙行分担,如民国《崇明县志》载:“同治3年巡抚派员会同知集,牙户换给部帖,分上中下三等,帖银一百至二百两,”完全是摊派勒索。牙商多富裕,是拔毛的对象。这种陋习,至民国时还存在,如北京时效二十年的甲种一等帖费,竟高达2千元。与嘉靖年帖同时发现的,有工部主事颁发的路引、上海县运漕粮船户所带土产的结单,上有“工部爷爷赵”字样,应是赵文华南下防倭的档案。赵严嵩势力,南下时沿途骚扰为征集兵费,极可能收缴沿途牙行牙帖,勒令纳巨款换新帖,收缴的沙沟柴行旧牙帖,就混入工部档案中了。牙行常例5年换新帖,编审一次,每当编审时则取保加结换帖,换帖时再帖费。
  牙用,即佣金,手续费。张春华《沪城罗事衢歌》:“棉花交易中(牙人)先衡其轻重,别其优劣而定价,取百一之利。”明《世宗实录》卷409“商税中牙帖如广东每银1两扣牙银3分,1分给牙(按即牙用),余2分为代收商税,年终则由牙行俱从官阉拨。”从以上资料中看到上海、广东的牙用都是值百抽一,但也不一律。牙行职能之一是代政府收取商税,私牙不法逃税,牙行容忍,律文规定要“笞50”,打50板后,还要革职。牙帖上写明要取缔私牙,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税源,如太平天国时期桐乡牙帖说:“各处牙行,岁有增添,奸牙把持争夺,苦累商民。”规定“领换新帖,按年输税”,“务须公平交易,照例扣用,不得苛索”,如停止“要缴还印帖,继充者要领换新帖,新开集市牙行,要开名申禀。不许无帖私开”,“恃强争夺,私开漏税”等。
  8.诸色牙行
  本帖中的“诸色牙行”,即市廛律第二条的“诸物行人”,即经纪诸色货物之牙行。《安亭志》载“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此市不得,人不得rǒng@①售。”人民的生活资料,家庭手工业成品的买卖都有中介的牙行。如食品有米行、杂粮行、蔬菜行、水果行,牲畜有猪行、鸡鸭行,食盐不用盐引的地方也有盐牙,建筑材料有砖瓦行、木行,衣着有棉花行、布行、丝绸行,矿产铁有铁牙,安徽矾矿有矾牙,江西景德镇有瓷牙,广东佛山铸锅业有锅牙。对外贸易也有牙行,如着名的广州十碱行即是。海船有舶牙(盛于元代),内河有船牙。颜料有靛青行,贩卖人口的有人牙,三姑六婆中的牙婆即是。总之,360行几乎行行有牙行,不胜枚举。牙行的经纪方式也各式各样,小牙人到市场经纪小买卖,称包袱牙侩。大牙行如叶梦珠《阅世篇》所述通过牙商,布商买卖的布匹,多至数十万匹。褚华《木棉谱》:“每岁当八九月,郭东南隅,几乎比户列肆,捆载通海市。”都是牙行。上海产棉甲天下,褚华祖上,也是开棉布行的大牙商。开牙行等待买卖双方来行交易的称坐庄;拿了衡器,出外到市场为买卖双方经纪交易的称出庄。坐庄的交易情况,《醒世恒言》(卷18)有生动描写:施复到吴江盛泽丝绸牙行,“见门口挤着许多卖绸的,屋内坐下三四个客商,主人家(牙人)站在柜身里,展着绸匹,估喝价钱。施复分开众人,把绸递与主人家,主人接来,解开包袱,逐匹翻看一过,将秤准了一准,喝定价钱,递与一个客人……那客人真个只拣细丝(银两)秤准,付与施复。”(当然施复要付给牙主人百一佣金)。出庄的牙人,古日中为市,像《水浒》中张顺是“渔牙主人”,李逵要买鱼,见河边停了八九十只渔船,太阳偏西,牙子不来,就不能开秤,张顺来了,才开秤卖鱼,渔牙代为秤鱼和收付鱼款。另一种坐庄牙行“晨挂一秤于门,俟买卖者交集门外,乃为之美恶而贸易也。”[(1)b]江南农村,农民惯赶早市,天未明时,就有集市,牙行也在黎明来市经纪,真是“市桥灯火五更风,牙侩肩摩大道中。”[(2)b]后来牙行为争生意,赶市越来越早,有的牙行因“布肆列城市,售取每不便,于郭外觅屋半间,天未明,遣人收售。”[(3)b]后来竟发展为夜市。王韬《瀛rán@②于杂志》卷1有“阴冈”的记载,说近吴淞有地号阴冈,夜间交易,疑是鬼市。其实《宝山殷行志》载该地居民白天休息,夜间交易,阴冈系殷行之误。夜市弊端极多有的地方政府加以禁止。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曾访得《永禁夜市碑》。牙人经纪方式多种多样,这里略举数例而已。
   牙行的演变、消失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原理:新制度孕育于旧社会中,而在新社会出现之后,相当长的时期,保持着旧社会的残余。牙行的盛衰,也逃不出这原理。明中叶后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嘉靖中倭寇骚扰,沿海地区经济衰落,到万历年得到复苏,尤其苏松棉纺业空前发达,牙行在交易中起了重大作用。据吕坤统计,当时全国作买卖中间人的牙行、经纪有几百万。清初封锁沿海地区,人民内迁,不许片帆入海,经济又受挫折。康熙时开海禁,增海关,西方商业资本也乘机入侵,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牙行也首当其冲。各种以地区名义组织的会馆,以行业为名的各种同业公会,逐渐取代牙行的封建垄断。以后新式商行、公司、商店的出现,牙行就走完他的历史过程。当然这演变是缓慢的、复杂的,这里也只能举几个例子,说明牙行演变的轨迹。还得先从牙行自身的蜕变、堕落说起。在同行竞争中,有的牙行不择手段,在上海、江苏碑刻资料中常见,牙行把持行市,将低货诈商钱,勒收陋规,以代这完税为名,以劣钱低银代客商兑换,从中谋利。甚至假冒商号照牌,摹刻商标,贩卖伪劣商品。[(1)c]石门县丝行,牙侩造大秤高至二十余两,也有一秤三锤的。甚至牙行中人,勾结衙役、地痞、白赖(流氓),强取他人货物,说到牙行领价,结果只给半价,或一文不给。更有无耻的牙行,竟抢劫客户,如《苏州府永禁南濠牙行齐凶抢截碑》,说当地牙行“见到海蜇、鲞货船扬帆而来停泊南濠旁,就结夥蜂拥其舟,进行抢劫。”牙行已失去人民的依赖,被人骂为“奸牙”、“棍牙”、“虎牙”。商人不甘受制于牙行的约束,纷纷组织同乡会馆、同业公会保护自己。行会自设经纪,所得佣金由会馆支配。近代同业公会的组成,据《上海行会性质嬗变》一文分析:在各个按行业性质组成的商业行会中,基本上包括一种大小不同类型的商人:即外地专门从事贩运的专业批发商人;牙行商人(包括大大小小的经纪人)和商号(零售商人)。在商业社会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牙商组织的,一种是私商组织的,牙商占大多数。后来牙商逐渐被大商号取代,商号主掌握牙行的支配权。道光后浙江慈南豆商,已经摆脱牙行的约束。上海米行公所本为牙行组织,同治九年改为米店公所。[(2)c]不妨再举几例:如上海冰鲜业,本由一家牙行经纪,后增至七家,船客(冰鲜货船)也自设一行。冰鲜入港,咸就新行,而老行之生计几绝。有的老行也改为私行。同行聘请董事,重振规约,革除票子(牙行筹码)改用公钮公所秤,已变成商行性质。[(3)c]又如上海的报关业(代向海关报税),本来也是牙行性质。装货商船,遵例投牙报税,出港则具舱单,请验给牌,由牙行报关。后创立报关公所,向道、县衙门、江海关洋人税务司暨总商会备案,已不同于以前的“市舶税牙”了。[(4)c]
  互市牙行如广东十三行,“凡外夷来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领之,……其来也带方物,官设牙行与之交易,谓之互市。”后夷舟到广,货物繁多,一时不能销尽,牙行代售。后洋行成立,招商经营。李士桢《分别住行货税文》说:“今公议设之金丝行、洋货行二项货店——仰省城佛山商民牙行等知悉:嗣后如有身家殷实之人,愿充洋货行者,或呈明地方官承允,或改换照牌,呈明给帖。”洋行已摆脱牙行。丝绸业的牙行,如何转变呢?以pú@③园绸行为例:“绸行有接手,诣绸行售之,每一绸分值若干,谓之佣钱。绸行向午赴市收绸,谓之出庄。盖昔各省客帮到镇买货,绸行代为买卖。今绸庄则坐庄收货,而销售与他省,性质不同,[(1)d]牙行已变为商行。施复曾去卖绸的盛泽牙行如何呢?据调查,pú@③院的“接手”,盛泽称“载船人”,合伙组成牙行,直接与绸商往来,农民能向之出售成品,后来进一步向手工业者贷款,后来又引进银行资本,向商行转变。
  新制度孕育于旧制度,相当长的时间内,新制度中还会有旧制度的残留。牙行虽已消失多年,但牙税的征收,直到1941才停止。在内地和乡村的一些行业,牙行也“名亡实存”。如苏南过去以稻草为燃料,抗占前农民不能把稻草直接售给用户,必须先运至柴行(实为牙行),用户通过柴行中介,才能买到稻草,柴行主仍称“柴主人”。又如瓜农运瓜至城,不能直接将瓜售于用户,必须先运至瓜行前。用户(多为瓜贩)向瓜行买筹,用户持筹至瓜船取瓜,瓜农再将筹向行主结价(扣去佣金),直到解放后才归国家收购。过去上海人吃菜,大部由真如、彭浦一带菜农供给,在30年代初,菜农还受牙行剥削。农民生产的蔬菜不能直接向市场销售给费者,……必须经过牙行及地货行转手批发给菜贩向市场零售。……他们不仅向农民收取高额佣金,而且随意定价。”后来当地农民于1933年组织上海第一个菜农合作社,蔬菜都由合作社经营批发,“不但不再被人剥削和欺凌,而且合作社可享受免税优惠。”一年后社员发展至500多人。后来真如镇和杨家桥原有牙行老板,煽动商店罢市反对合作社,终档不住历史潮流。可见30年代初上海郊区,还有牙行残留。
  [(2)d]
                   (责任编辑:杨善群)
  [(1)a] 《皇朝经世文编》卷50《户政》25。
  [(2)a] 《孝宗实录》卷175。
  [(1)b] 见嘉庆《松江府志》。
  [(2)b] 见吴梅村《木棉吟》。
  [(3)b] 张春华《沪城岁事衢歌》。
  [(1)c] 《上海碑刻资料选辑》39、40等号碑。
  [(2)c] 《上海碑刻资料选辑·米业公所碑》(171号碑)。
  [(3)c] 《上海碑刻资料选辑》197号碑。
  [(4)c] 《上海碑刻资料选辑》196号碑。
  [(1)d] 《民国pú@③园志》卷14,农工商。
  [(2)d] 引自《沪城风情·上海第一个菜农合作社》,1992年黄山书社出版。
  原字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双弓中间加米字下加鬲字
  @②原字土加需字
  @③原字三点水右部加人加业下加美
  
  
  
史林沪008-013F7经济史杨其民19951995 作者:史林沪008-013F7经济史杨其民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41:10

[新一篇] 鄉村的自語  ——論莫言小說創作的精神及意義

[舊一篇] 了解讀者需求 提高服務水平  ——地方社科院圖書館讀者調查問卷分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