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力度很大,编写水平太惨——初评新版初中、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新编语文课本把阅读的范文和“写作、口语和交际”平等地并列起来是一个创举。改革的成绩是可贵的,但毕竟是初步的,问题还很不老少。从编写者的水平来说,新编语言课本和旧课本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从语文教学学科建设的高度上来看,编写水平不是一般的落后,而是时代水平线上的落伍。
  基础理论和思想方法落后二十年到五十年
  第二单元的写作指导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最动情的东西》。写熟悉的东西、动情的东西,当然没有错。可是这样说了也等于没有说。
  在这里作者暴露了思想方法或者哲学修养上的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满足于现象的并列,或者用哲学的语言说,习惯于现象的统一性,而缺乏从现象的统一中揭示矛盾的自觉。
  问题的要害在于,有时熟悉的东西好写,有时正因为太熟悉了,反而熟视无睹,老师同学、父亲母亲天天见面,反而没有东西可写,来了一个新同学,旅游到了一个并不熟悉的新地方,倒可能写出一点有个性的东西来。关键在于在熟悉的东西里,找到新鲜的、不熟悉的东西,思想才会激动起来,才有文章可做。
  写熟悉的东西,这是许多人都讲过的,其中有正确的成分,说的是作家不能无限地依靠想象。但是,其中也有非常不切实际的、害人的东西。新课本的编写者,显然没有突破旧教材机械唯物论的局限,也没有具体分析矛盾的修养,连八十年代得到共识的文学理论上的审美情感价值论都很隔膜,就不能不注定使得这部“新教材”在智慧的水准上不能超越旧的。
  编者的第二个论点是要求学生写“动情”的东西。
  当他力主写“动情”的东西的时候,就完全忘记了前面所讲的“熟悉”的东西。
  一个能作起码的研究的人,都不会满足于“熟悉”和“动情”的并列。很明显,二者不但有统一的东西,而且还有互相矛盾的东西。熟悉的,有不动情的,不熟悉的、陌生的,可能是十分动情的。关键不在熟悉不熟悉,而在于能不能触动感情,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有个性的,只有自己才有的情感。中学课本中所选的张洁的《挖荠菜》,开门见山,就是:“我对荠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了特殊的感情,而不是一般化的感情,就有个性了,熟悉不熟悉,就无所谓了。《背影》的成功就不在于作者是不是写了熟悉的父亲,而是写了不一般的感情。写他起先不满意、不理解父亲的爱,以父亲的爱为羞,然后才为父亲并不浪漫、并不美妙的动作所感动。个性就是特殊性,《背影》经典性的、美好的感情,就在父亲那么煞风景的笨拙的动作中,这就叫做真正的自由之趣,自由之美。
  不分析问题,不揭示矛盾,就注定了新教材的编者,只能从现象到现象的罗列,思想在平面上舒舒服服地滑行。
  从方法论的角度,恕我直说,编写者的思维模式是落在了当代文化哲学水平之下的,和当代文学评论的一般水平相比,落后了差不多五十年。
  其文学理论水准落后于当代文学理论的成就整整二十年左右。
  对口语学术理论一窍不通
  编者把口语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部分,堂而皇之地写了那么多指导意见,选了一系列的“口语”范文,居然对于口语起码的内涵特点都没有交代一下,就算不一定要深刻的内涵定义,起码的外延定义总要明确一下吧。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有专门的“口语表达的要求”一节。开宗明义就强调:学习重点是:一,口语表达的要求,但是,只有一个题目,没有任何阐释,从下文中得知,就是“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按:这不是同语反复吗?)二,口语表达的一般技巧。在“表达指导”中说:“口语表达要做到自然而不做作,简洁而不罗嗦,明快而不含糊。”怎么才能做到,这是更关键的。编者的回答是:“要得体”,“要充实”,“要发音正确”,“姿态和表情配合”,“对话时,要看对方的眼睛;交流时,要适当环视四周;坐着说话时,姿态、视线要自然。”
  这不是太空洞了吗?太教条了吗?不看对方,不环视四周就不能对话吗?初次相见的情人,说话时眼睛不看对方,难道不更加显得含情脉脉吗?调侃讽喻对方的时候,目光故意避开,不是更为幽默吗?
  中学语言教学中的口语,作为一种素质,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语音来念自己的作文。口语是一种口头的交际。在美国大学里有一种教学生口头交际的课程,他们叫做Understandable Communication,翻译成中文就叫“易于理解的交流”。口语的关键是交流;不像书面语有独白的性质。口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的特点,是相对于书面语而言的。
  口语交流的效应现场性,不是单向的传输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
  口语现场交流时,发言者和听者物理距离是固定的,但是,心理距离是可以因口语的鲜明和强烈而缩短,而书面语言却很难有这样的功能。口语能使发言者和听者达到高度的沟通,也就是不但思想沟通而且感觉沟通,就会达到心领神会,创造出一种互动的氛围,哪怕是发言者一举手、一投足,也会发生强烈的共鸣效果。许多惊人的妙语,往往不是事先准备好的,而是在口语交流的互动氛围中创造出来的。书面语的抒情即使词藻华丽,听者也往往只是茫然、漠然,如同有一堵透明的墙体横隔在发言者和听众之间。
  口语的交流的最高境界就是互动的语境的创造。
  缺乏现场沟通、互动的训练使得我国青年在运用口语的素质上,大大落后于西方青年。
  我们的厂长、经理、官员、老师,每逢和西方同行进行口头交流的时候,往往相形见绌。
  对作为中学语文课本,编写的质量不仅表现在比较严密的口语一般理念,而且要看其在口语的句法、在口语词汇,口语语境等等几个层次上深化得如何,在操作上解决得如何。
  比如,口语比较明快,往往不用比较复合的句法,常用简单句。用书面语的句法来说:
  如果你再继续胡闹,我就把你扭送到公安局去法办。
  改成口语的句法,只要把复合句中间的连接词省略就成:
  再闹,送公安局。
  对于中学语文课本来说,重要的不仅仅在于要有比较严密的口语的理念,而且要有一定的操作性的程序,把一个书面的复合句改为几个口语的简单句可能是一种很重要的训练。
  爱因斯坦的那篇演说词的第一句,本来是一个书面语的复合句,原文是:
  看到你们这一支以应用科学作为自己专业的青年人的兴旺队伍,我感到十分高兴。
  改为口语的简单句,是不是可以这样:
  我十分高兴,看到你们选择了应用科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尤其高兴的是,你们这支队伍这么年轻,又这么兴旺。
  句子短了,不但语义明快了,而且由于突出了对于听众的称赞,和听众的心理距离也缩短了,沟通和交流的氛围就可能形成了。
  在词汇上,口语的词汇不像书面语那样文雅、正规。不但一些文言词语,就是一些华丽的形容词和专门术语,都不是属于口语的,一定要用,得把它改成比较世俗的、甚至比较流行的。
  例如:“死”这样一个词,书面语的说法是:
  死亡、逝世、归天、过世、仙逝、驾鹤西游、心脏停止跳动等等。
  而口语的说法是:
  死掉、断气、翘辫子、上西天、两脚一顿、玩儿完、上火葬场、见马克思、革命成功等等。口语交流和沟通最大的难点,就是这是现场即兴的,瞬时而过的。即兴反应,对于口语表达,对于人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现场即兴,反应的敏捷,是口语训练的基本要求。也正因为此,训练口语表达的大专辩论赛,特地设置了自由辩论,考验选手的现场即兴能力。
  这一切,也许新编课本的编写者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由于理论的自觉性的阙如,因而常常捉襟见肘。
  编者的《借鉴实例》中,选了一篇《在毕业生离别晚会上的即兴讲话》。原文较长,为了节省篇幅我选择其中第二段:
  “三年的时光,匆匆地流逝了,相聚不知珍惜,别离才显情重。此刻离别的晚会为我们而开。再回首,张张熟悉的面孔像朵朵彩云一一掠过,多姿多彩的生活如童话般的梦境,在你、在我,心头重播。可这一切,都将如轻烟一缕,缓缓地飘向白云深处。”
  这么多充满书面特点的形容词,还有对仗的句法,绝对不是即兴的,口语词汇的成分更是少得可怜。几乎可以肯定是事前书面准备、推敲的成果。
  稍微有一点语感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毫无瞬时的心灵的活跃,更谈不上激起和听者的互动和沟通,居然把它拿来当作即兴演讲的范文,这只能说明,编写者自己对于即兴、口语连起码的直觉性的语感都没有。说得不客气一点,在这方面,执笔者对于口语交流,真是像刁德一到了沙家浜,两眼一抹黑。
  这样的演说,之所以被编者看中,也许就是因为其中的华丽词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编者在审美欣赏方面,还停留在某种并不太高的层次。其实,就抒情来说,这篇文章的质量是平庸的,并没有什么编者所强调的“个性”,更谈不上什么精神的创造的“自由”。
  期待课本编写的竞争机制
  语文教学改革是如此重大的一项历史任务,它牵涉到千家万户,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年轻一代的竞争力。美国的《财富》杂志在一篇论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下一代的文章中,把具备表达顺畅,表意清晰,熟练应对的语言文字能力当作第一条。(见《新华文摘)2000年第七期,第140页)改变我国中学生民族语文水平低落的刻不容缓的大事,肩负这样重大历史任务的人员应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代表国家水平的,然而,从新编课本的情况来看,编写者的修养,从理论基础,到方法论,乃至对于经验的概括方面,很难说是够格的。这样的课本无论如何,不能代表中国的水平。长期以来语文课本编写发行的垄断体制所造成的后果,在这个课本的质量上暴露无遗。
  中国不是没有人才,只是缺乏竞争的机制。
  令人高兴的是,体制正在进行改革。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多种教科书的竞争体制正在逐步显现。不合格的、落后的教材在不久的将来,将要失去行政力量的保护。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一系列优秀的、独创的、高质量的教材在竞争中,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
《北京文学》京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孙绍振20012001 作者:《北京文学》京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孙绍振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0:51:45

[新一篇] 改造我們的思維慣性  ——兼談語文教學必須講究“語文性”

[舊一篇] 改革語文教學要用“減法思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