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思维惯性  ——兼谈语文教学必须讲究“语文性”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问:魏老师,您好!在我刊今年第1期上,您在点评强红权老师的课例时就曾提到了“语文性”,怎么理解“语文性”,能否具体谈谈?
  答:在观看“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时,不断听到评委对参赛选手“要有音乐性”的规劝。由于本人研究工作的需要,近来得以亲近中国的木刻艺术及其理论,方知木刻艺术的发展始终来自尊重其特有的“版性”。我想,“音乐性”也好,“版性”也罢,为的都是强调自己学科的“个性”,彰显自己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质的规定性”。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也必须讲究“语文性”。这儿所说的“语文性”指的就是语文教学的特性,俗称“语文味儿”,即在字、词、句、篇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最重要的标识。然而,当一些学科在力争坚守自己特有个性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有离自己的学科特性渐行渐远的趋势,“去语文性”的现象似乎也愈演愈烈。比如,小学一年级短短的课文:“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教师执教时竟然拿出中国地图给孩子们大讲中国的版图形状,祖国的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变化。结果,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竟连“家”和“蓝”也不认识,更谈不上会琅琅读书。这样的语文课就没有语文味儿。
  问:课文是充满异常灵性的东西,它的每个词语、每个句子都隐含着作者对自然、生命、社会的理解。我们的阅读教学是否应力求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心理图式和作者的心理图式同形同构,从而创造出更新的意义?
  答:是的,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在充满“语文性”的教学中才能完成。强红权老师执教的《船长》(详见本刊2007年第1期,编者注)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他通过“涌”和“流”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了“诺曼底”号面临灾难的可怕,使学生从书本中体会到环境、事件、人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把握住了船长的英雄本色。强老师没有强加的说教,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重点句段的朗读,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情景,使学生在强烈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读书,学会了做人。
  问:回望语文教坛,现今“五彩缤纷”的教学模式颇多,有“诗化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快乐教学模式”“诵读教学模式”等等。现在不少老师感到语文教学复杂,变化太快,已经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为好了。您对此怎么认为?
  答:首先我们应该说,教学模式多样化这是好事,起码说明大家在想问题,在做事情。另一方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说,多样性丰富着人和自然生存的多种可能性。人类虽然比大自然有思想,能组成社会,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在本体上都必然遵循“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规律。计划经济的单一性思想破灭了,一元化的文学理念瓦解了,单一化的教育模式无法支撑下去了……我们固然可以找到其他具体的理由为此解释,但“单一化”作为破坏生态规律的杀手,具有跨范畴的本体相似性,却是否认不了的。所以,我认为多样性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稳定的教学天地。我读了唐韧在2003年第2期《读书》上发表的《单一性:生命活力的杀手》的文章后,这种体会愈加深刻,大家不妨也可以去读一读。
  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为教学对象有差异,教师素质有高低,教学环境有优劣。模式只是一种样式,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自己的活化变通。现在有的老师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上了,这实际上就是没有抓住“语文性”的基本底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其“质的规定性”。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你只要弱化“工具性”,它就没有了“语文味儿”:“文革”时期的语文教学遭遇“非学科化”,语文变成了政治口号;上世纪80年代的语文教学遭遇“科学主义化”,语文落入了实证主义繁琐分析的窠臼……历史始终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语文教学去掉“语文性”就会无“根”地生长,无“魂”地飘游。
  问: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在操作层面上出现了一种“放任自流式”的“非指导性”习作模式:不讲审题,因为流行学生自主命题;不讲立意、技巧,因为这有涉“重文轻人”之嫌;不作讲评,因为要“自由地写作”,每篇习作都是最“棒”的。对此您怎么看?
  答:这种习作模式,是随着“童心所及,处处皆文章;情感所至,下笔可成文”这一理念的盛行而出现的。大家都知道,为文者首先得有生活,并会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我们的小学生本就是个生活土壤不肥沃的“苗”,还需要老师给他们“创造生活”,引导他们“观察思考生活”。其次,为文者还得有起码的知识积累。小学生是正在学着读书识字的人,你又怎么能使他们做到“情感所至,下笔可成文”?就算以上两点都没问题,那我们也常常会有“心乖于内而笔拙于外”的时候,不是天生“慧于心”就能“秀于笔”的。这是因为思想、动机要外化为自然语言需要经过一个“言语化过程”。“言语化过程”是美国的语言学家切夫(Chafe)通过实验得出的研究成果,苏联学者鲁利亚(A. R. Luria)也认为:语言生成过程,要经历两次转换,即:动机→图式→扩展性语言。
  言语化过程的速度如何,和言语化通道是否畅通有关;习作人言语知觉是否敏锐,提取储存的语言、激活相应的词语并组成言语单位的过程是否迅捷,这和反复实践有关。对于习作刚起步的小学生而言,言语化过程和教师科学的习作指导、有目的地讲评有关,教师是打通小学生言语化通道的必不可少的引路人。如果我们仅仅需要学生“成文”,学生既不会谋篇又不会布局,而这“文”既不通也不顺,这样的习作教学又有什么“语文味儿”?观念再先进,也要靠一定的技术去支撑。这如同空有跳水的先进理念,却没有掌握先进的跳水技术一样,那是永远也登不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
  问:这些道理说起来极为简单,稍有一点分辨能力的人都能感觉到。可在实践中我们为什么还会犯糊涂呢?
  答: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惯性在作怪。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惯性去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理解方式和心理逻辑。这种心理逻辑把给出的每对概念之间的关系都看成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并具有普适性的绝对和唯一。其公式就是“非A即B”或“非B即A”:有了新课程理念,就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只要你稍和传统教学的东西沾一点边,那就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用这种二元对立的惯性思维作出的虚假的并非真实的判断,遮蔽了A、B两者关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相对的联系性,从而造成了人们对一些问题的偏见和误解,常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惯性,还集中体现在对语文性质理解的偏颇上。新课标和以往教学大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使我们很多人把兴奋点转移到了“人文性”上,错误地认为突出“人文性”就必须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把“人文性”和“工具性”看成是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代表了新旧两套不同的追求方向,从而导致了这组概念的相互分割。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附着在“字、词、句、篇”上的,而不是靠凭空的说教。强老师对《船长》一课的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我在小学课堂上学到的“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跟随了我一辈子,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当年我的启蒙老师并没有讲什么,只是指导我们如何识字诵读,却让我感到了秋天的“凉意”和天空“灵动”的美丽;稍大些,却又让我从中感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再后来,书斋生活让我体会到大雁从众的热闹和安全,苍鹰盘旋高飞的孤独和高贵;而现在,我只觉得人生还是像大雁,就是这么一个飞来飞去的“过程”。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这篇课文还会让我悟到很多很多。
  问:现在还有这样一种观念:“语文教学不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修辞等知识。”所以,我们有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连基本的分段都取消了,文体的基本常识也不谈了,甚至一些必要的修辞手法都不敢讲了。您对此又有何看法?
   答:这些做法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形而上学的一种“惯性”表现。“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段落的分析不仅是思维的锻炼,也是学习写作的必要手段;认识文体犹如认识不同的建筑,建筑的类别、样式不同,使用的建筑材料也不相同,我们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的遣词造句也就不同;学习修辞能增强我们的表达效果,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如果语文教学连这样的“语文性”都没有,那还姓“语”吗?我们只要不把这些知识当作教条不变的东西,而是带领学生参与这些知识的建构,仍是不违背课改精神的。我们向来重内容轻形式,殊不知再先进的理念,再丰富的内容,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形式来体现的。从美学的层面看,形式的反作用力对内容的表达还具有极强的塑造力和摧毁力。
  问:现在“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测试也成为了一个难点。有些地方把“口语交际”的内容也列在了书面考试中,这种做法是否妥当?
  答:新课标将“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强调教学实施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有一定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人与人的沟通。而把“口语交际”的内容也列在了书面考试中,这恐怕也是出于思维惯性。
  口语和书面语虽都是“表达”,但其基本的特性还是不一样的:口语表达是一种面对面的人际交流,这种交流要受场合、对象、时间诸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场合、对象、时间的不同,表述的语气语调、甚至选词用句都不一样,而书面语表达是“背对背”的交流,当然也讲究对象,但这对象不一定是具体的,可以是虚拟的某一个或某一群人;口语表达具有即时性特征,话语稍纵即逝、不大更改,而书面语表达具有延时性特征,话语可以不断修改;口语表达不仅有声还有形,即需要一定的非语言因素诸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来进行辅助,以增强表达效果,而书面语表达却不具备这一特征。像这种把“口语交际”列入书面考试的方式严重地颠倒和违反了两种言语的表达规律,消失了各自的“语文性”,也远离了新课标的改革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太原10~12G39小学各科教与学魏南江20072007
作者:小学语文教学太原10~12G39小学各科教与学魏南江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1:44

[新一篇] 改良父母的雙語教育思想

[舊一篇] 改革力度很大,編寫水平太慘——初評新版初中、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