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传与创新:新课程与语文教学传统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
    美国着名社会学家E·希尔斯曾经说过,任何改革都逃脱不了过去的掌心。他又说:“传统不应仅仅被当作障碍或不可避免的状况。抛弃传统应该看成是新事业的一种代价。保留传统则应算作是新事业的一种收益……传统应该被当作是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的确,任何一场改革都是针对传统而来,都是要革除传统中不合时宜的东西,但改革又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抛开传统,改革就无从谈起。作为世代相传、从过去流传下来并影响至今的东西,传统可能给改革带来阻力,但它同时也可能给改革提供助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与挖掘传统。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是在历代语文教育的演进中积淀并流传下来的教育文化成果。它既有思想、理念层面的内容,也包括原则和方法等操作层面的东西。作为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结晶,它散发着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的固有的魅力和特质,充分挖掘和阐扬我国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不仅对于认识我国古代灿烂的教育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新世纪语文教育改革无法逾越的起点。
    在传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方面,新课程作出了许多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
    新课程继承了语文课程工具说,但对工具说的内涵阐述得更为丰富与全面。它不仅继承了语文是思维的工具的传统提法,还着重强调了它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性的一面。“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新课程还充分揭示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曾几何时,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理解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在语文教育中,知识教学几乎成为课堂的主宰和不二法门。教师津津乐道的是知识的灌输,学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识的接受和累积。而语文课程中的道德陶冶、审美的愉乐和人性的阐扬,被弃置一边。新课程在扞卫语文课程工具性这个根本属性的同时,突出了人文性。平心而论,传统语文教育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并非没有充分的认识。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倡导通过“诗教”培养儒家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以及教学过程中注重“导”和“引”的方法,就是人文性的一种重要体现。当然,儒家倡导的那种温柔敦厚的君子形象与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相去甚远。新课程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倡导通过人文学科本身所独具特色的价值理性和方法去引导语文教育,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各种人文资源,从而达到塑造全球化时代新型公民的形象的目标。它不但对于矫正目前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抵制日趋低下的世风也有积极的作用。它反映了新课程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在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是课程标准研制者精心设计的内容。它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重读的传统。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它把阅读教学分为四个时段描述,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其中有关四个时段的划分,无论是阅读教学的目标,还是对阅读内涵的阐述,都很具体,富有时代的特点。首先,阅读不仅是一种包含诵读等具体行为在内的学习活动,而且是对人生价值和美好个性的追寻。新课程提出的“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其次,阅读活动不是孤立的单项的学习行为,它是质疑、对话、讨论、交流、欣赏辩证统一的综合性活动。新课程尤其注重在对话与交流中讨论与阅读。比如,在第三阶段,新课程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在第四阶段则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另一个是强调在阅读活动中对课文及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力。如第四阶段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总之,新课程初步建构起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个体阅读能力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学生是阅读能力发展的主体。
    在写作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并没有提出类似于传统语文教育的先“放”后“收”的训练原则。它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写作分做三级,分别是写话—习作—写作。这三个阶段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转化的过程及规律,而且,始终突出作为写作活动主体的学生观察、感受和表达活动。实际上,就每一个写作训练阶段而言,新课程着重强调的是如何丰富并使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问题。
    除写作阶段涉及文章的写作技巧外,“构思立意,列纲起草及修改后加工等环节”,在写话及习作阶段基本上没有涉及文章写作规范与技能、技巧问题。从实质上说,新课程把解决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源泉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这与以往写作教学片面强调文章格式及法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个角度说,新课程在写作训练中仍然延续了先“放”后“收”的原则,只是“放”的力度和范围更大。从学生的个体发展看,新课程强调写作的兴趣、自己对周围的生活、社会的认识与感想、已有角度的观察与体验生活,始终把写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统一在一起。换句话说,把写作当成促进学生成长的手段。这是传统写作训练中比较忽视的一个方面。
    关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作用的关系,传统语文教育有很精辟的阐述。概言之,比较强调教师如何启发和循循善诱的作用。《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在学习过程中,传统语文教育还十分强调要培养并融入师生良好的关系中,即所谓“乐群”。《学记》所说的“三年视敬业乐群”就是这个意思。在这里,“群”不仅具有道德的意蕴,而且,主要指让学生养成尊重别人,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的精神与能力。当然,传统的师生关系及其教学方式是封闭的传统社会及旧的知识传播的方式的产物。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传播方式及途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的传播者,一些社会性传媒,诸如书籍、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都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学校的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新课程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注重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优良传统,同时,适应时代的要求,对语文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和作用以及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阐述。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值得注意的至少有两点。第一,教师和学生被赋予了新的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的角色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实际上仍然不出传统的“导”和“学”的范畴。但是,和传统观念不同的是,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相应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是传统语文教育从未涉及的内容。其二,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提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主要是就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而言,与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同义;“合作”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在交往与对话中实现;而“探究式学习方式”则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是否有研究性及创造性而言。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所建构起来的这一目标,对于“学”的阐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网络时代社会变迁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变革及要求。
      二
    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的总和。它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所要求培养的人的素质是不一样的。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显然应该按照整个教育目标的要求来培养相应素质的人才。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是近年来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种回应。新课程提出的语文素养的目标,首先是放在现代社会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框架内阐释的,从而使语文素养成了现代社会素质的一部分。新课程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对于语文素养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作了充分的阐述。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再次,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素养的概念与内涵作了切合时代的阐述。新课程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过去我们习惯于用语文教育目标这个社会性的目的来概述语文教育的任务。包括语文教学大纲在内,一般把语文教育的目标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与语文情意。新课程则将以往被人为分割的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各方面素质整合在一起,并把它看作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所提出的诸种语文素养中,很难找到像过去那样比较明确的知识性素养,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意识很明确,就是要淡化知识教学,消除由于知识教学而带来的种种危害。比如,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些素养的提出,多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是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具体诠释,体现了现代社会对语文教学目标提出的新的要求。
    美国教育家华特·乃·科勒涅斯克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程标准一个比较突出之处,是提出并阐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在过去的语文教育中,一般将语文教学资源划分为两大块:其一是课堂资源,其二是课外教学。并强调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课外教学为辅助渠道。课内教学对课外教学具有指导和决定作用,课外教学是课内教学的辅助和补充。这种观念在实施中桂往出现一种偏向,就是片面地强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束之高阁,无人喝彩。新课程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实际上是把过去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进行了整合,从而淡化了多年来的课内与课外教学之争。
    从新课程所阐述的语文课程资源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课程的实施和组织资源,包括教学手段、教学途径,教学材料、教学媒体、教学方式、教学场所等。第二个是课程的教学和内容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新课程提出组织和实施的资源,实际上是针对信息化社会到来,以及传播方式的变革的形势,对语文课程现代化提出的一个指标,尤其是强调了在信息化社会中大众化传媒资源,如电影、电视、网络等,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作用及影响。而课程的教学与内容资源的提出,比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显然意在拓展以前教科书单一资源的不足,为语文校本课程的自主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不难看出,新课程阐述的课程资源呈现出的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封闭课程资源格局,而且,为师生突破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壁垒,进行各种微型课程设计与改革提供了指导性依据。
    课程评价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往批评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和模糊性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建立起一套大家比较认可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即使有,也只是把评价看作是学生学业与成果的一种评估与参照,其功能主要着眼于选拔和甄别功能,对于其促进学生个性与发展的功能相当程度上忽视了。
    为革除传统的评价体系的弊端,新课程标准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教育评价的成果,突出表现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实现了四个转移。第一,从评价的功能上看,从选拔和甄别功能转移到了促进与发展上。新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教育评价专家布卢姆指出,不能把学校看作是可供选拔的机关,而应把它视为以个人发展为第一功能的教育场所。教育的目的,不是选拔少数尖子,而是广泛地发现学生各自的内在潜力,并相应地定出学习时间、教授方式、动机启发、学习场合等,由此谋求个人的自我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力求适应社会的要求。显然,新课程标准吸收了美国教育专家的有关发展性评价理论。第二,从评价的内容看,由成果、文本评价转移到了过程的评价。过去语文评价实质上仅仅是一种语文知识与一部分语文能力的评价,充斥在评价文本上的多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能力、情感、过程、态度、价值观很难进入评价者的视野。新课程标准强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显然,要纠正过去“知识中心主义”的评价模式,并且使之向多样化转变。第三,从评价的方式看,重心由倡导定量评价转移到了定性评价。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第四,从评价的主体看,由教师的评价转移到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这些都吸收了近几年来语文教育界有关评价研究的积极成果,目的在于纠正和尽量减少以考试为中心的传统语文评价的负面影响,把课程的评价与学生的学业发展结合起来。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富有创新的地方。所谓综合性学习,实际上是指以语文学科为中心的语文课外活动课程,注重课外活动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语文学习的共同趋势。与纯粹的以活动为主的语文课外活动不同,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活动为主要方式的学习,如办刊、演出、讨论等富有语文学科特点的活动。新课程在阐述综合学习的概念时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阐述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学习的一般规范:(一)选择研究性的课题。(二)制定研究计划及工作方案。(三)收集资料,分析课题,撰写研究报告。新课程标准的表述是:“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作简单的研究报告。”为强调研究的规范,新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研究的规范格式,比如提出:“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第二,注重创新性。注重创新是综合性学习和以往课外活动的一个显着区别。新课程对综合性学习的创新性从三个方面阐释:主动地发现问题,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等等。
    新课程改革在承传语文教育传统、探索语文教育民族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而把新世纪的语文教育的发展置于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这是应该加以充分肯定的!但是,在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一些传统,甚至可以说颇具民族性的东西,并没有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反映,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比如,传统语文教育非常注重从汉语的最基本元素和材料入手,训练学生语感,培养其对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其中通过韵语、对偶和属对等形式的语文训练,让学生体味汉语语言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整齐错落、对仗严整、虚实相生等特点,就是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语文训练方式。陈寅恪先生曾对传统语文教育中对对子的训练方式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又多与华夏民族语言文学之特性有密切关系。”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训练,不仅可让学生充分体验汉语的语文特点,而且,本身就是一种含有深厚意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76~80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宋灏江/刘正20042004This poem was written by a terminally ill young girl in a New York hospital and was sent by a medical doctor,Dr.Dennis Shields.1.As/Since 2.because 3.for/because 4.because...because/5.Since/As/6.Because 7.because/for 8.Because 9.Since/As 10.for/because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编号D/2001/01/023阎凤桥刘Just Another Day
  by Charlotte"Charlie"Volnek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eeps a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mode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full of human concern guided by "the human orientation though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the course especially concent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need, growth, value and personality of human.赵年秀 湖南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科 作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76~80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宋灏江/刘正20042004This poem was written by a terminally ill young girl in a New York hospital and was sent by a medical doctor,Dr.Dennis Shields.1.As/Since 2.because 3.for/because 4.because...because/5.Since/As/6.Because 7.because/for 8.Because 9.Since/As 10.for/because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编号D/2001/01/023阎凤桥

网载 2013-09-10 20:51:41

[新一篇] 批判性反思與中學歷史教學改革

[舊一篇] 把小學數學教學納入素質教育的軌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