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变革,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积极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浙江省于2005年12月中旬在杭州举办了一次研讨会。对此,笔者感触颇深,希望能与一线地理教师共同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问题。
变革的地理课堂,呼唤智慧型的地理教师
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引的变革的地理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有效互动的舞台。这样的课堂,相比教师按照教参或教案亦步亦趋地展示自己行为的传统课堂而言,充满了变数。它需要地理教师充分展现自身高超的教育智慧,时刻关注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因学生而动,因情境而变,让课堂显现真正的活力。
1. 变革的地理课堂,需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智慧型教师
教学案例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最想了解有关台风哪些方面的知识?”教师面带笑容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台风与飓风有什么关系?”……学生的学习热情顿时上扬。
“老师,我最想了解的是,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台风的?对它认识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正当开课教师胸有成竹地对学生的问题频频点头,并将它们一一列在小黑板上时,一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令人备感意外的话题。但可惜的是,教师对这一问题予以了回避。
智慧型的地理教师,应始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核心地位。在认真备课的同时,善于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在给予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的同时,更应对学生闪烁的智慧火花,进行积极引导,促成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让课堂教学中的勃勃生机真正得以焕发。
2. 变革的地理课堂,需要能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对原有知识进行积极建构的智慧型教师
教学案例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发下来的材料(美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图、气候分布图、地形图、农业带的分布图等),讨论分析美国国内的人口迁移原因。”在10多分钟的小组讨论之后,教师请了一位学生呈现小组分析结论。该生的语言表述并不十分规范,且有多处知识点错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教学观念上认同“每位学生均以自己的方式构建对事物的理解”,同时承认“学生有出错的权利”,这是可取的。但是,学生错误的观点往往又是一种教学资源。一声“错了”使学生感觉尴尬,固然不可取,但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发展何从谈起?
智慧型的地理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并依据学生的错误设置巧妙而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冲突所在,从而对自身的知识重新进行更合理的建构,得到有效发展。
变革的地理课堂,追求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主张变革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不仅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教学形式,更应该追求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即探究中,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
1. 教学案例的“魅力”,是学生有效探究的起点
有“魅力”的教学案例,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它往往能创设颇具诱惑力的教学现场,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是成功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探究中转变学习方式的起点。
本次研讨会上,教师选取的案例普遍具有贴近学生生活、有趣味、时代感强的特点,例如,以青藏铁路的铺设为案例,引导学生探究交通运输中线的选取;以2005年影响浙江的台风麦莎为案例,引导学生探究有关台风的知识等等。这些案例的切入丰富了学生经验系统,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问题求索的欲望,为最终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问题的思维含量,是学生有效探究的关键
教学案例
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4组,每组5~6名学生;向每位学生分发材料:“材料一”——苏门答腊岛附近两次地震的相关资料,近几年全球大地震数据资料;“材料二”——台风麦莎、飓风卡特里娜的相关资料。[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主动地开始进行资料的研究交流]
上课铃响后:教师布置任务——1、4两组阅读“材料一”,2、3两组阅读“材料二”,从材料中寻找恰当信息,讨论教师预设的问题。
15分钟之后:教师呈现问题,请各小组成员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回答。[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最初的兴趣已不复存在,几乎很难感受到学生闪动的思维火花和情感体验]
学生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对比等加工,更不需要同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只需从材料中寻找信息,就可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一过程,难以让学生感受到智慧的挑战、内心的震撼,难以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想象的神奇。所以,学生认知参与度不足,课堂气氛沉闷,地理探究活动的无效性便不言而喻。
有效的探究,关键在于:教师能依据教学案例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创设出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利用颇具智慧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和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并使之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推进探究活动的层层深入。
3. 为探究搭建平台,是学生有效探究的保证
教学案例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进藏铁路的四大方案)
“为什么进藏的铁路最终选择青藏线?”教师设问。
(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面面相觑——尽管青藏铁路他们很感兴趣,但对西藏毕竟了解太少,手头又没有相关资料。迫不得已,他们一个个埋头去课本中寻找答案。)
“难道无话可讲吗?”教师显然有些急了,反问一句。
(教室里仍是一片寂静,学生的头埋得更低了。)
“因为……”大概怕影响教学进度,教师自己进行了回答
……
本堂课中,教师依据青藏铁路的铺设这一案例,设计了一系列颇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研究。但是,高一学生由于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再加上生活中很少有同学去过青藏高原。所以,这些问题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致使学生出现思维空白,无法深入探究。此时,开课教师急于自己回答,只会导致探究活动的无效。因此,有必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如,向学生提供有关西藏道路建设、西藏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分布图等资料(或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教学中,在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自由度的基础上,教师巡视,进行个别单独的指导和点拨。这样,学生会满怀信心地进行问题的深层次分析与研究。
变革的地理课堂,注重信息技术使用的科学性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新课程对变革的地理课堂提出的必然要求。要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地理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教师除了能娴熟运用之外,更应注重信息技术使用的科学性。
1. 科学地选取媒体信息
“板块的撞击只会在断层发生,因此全球地层的分布并不均匀……拥有1.7万个岛屿的印尼位处俗称为‘火环’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刚好在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及印度—澳洲板块三大板块之间……”
运用网络能够搜寻到大量信息,将这些信息引用到教学上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但是,信息的海洋中,有不少是伪信息。如上述开课教师分发给学生的资料就有不少知识点的错误(笔者在错误之出加上了下划线)。用错误满篇、满是漏洞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材料只能误导学生。所以,笔者以为,运用信息技术,广泛获取信息教学时,教师必须具备一双慧眼,去伪存真,保证教学中引用信息的科学性。
2. 科学地呈现教学信息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只要轻轻按动鼠标,就可实现大量信息之间的切换,这将有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但是,教学中,有的开课教师在信息呈现的时候,页面容量过大,还没等学生细细品味、回过神来,甚至有时还没看完所有的信息,页面就已经切换了。这样对学生而言,上课如同走马观花,缺乏对信息的分析,深层次的思考。所以,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信息,应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安排信息容量、呈现速度,讲求科学性。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西安12~13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王燕20062006
王燕,浙江绍兴市第一中学。(312000)
作者: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西安12~13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王燕20062006
网载 2013-09-10 20: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