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课程:从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这表明地理课程的导向也由纯粹的“科学世界”回归到与学生发展紧密联系的“生活世界”。作为地理课程重要组成之一的地域文化,能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民创造的文化类型,理解不同地区文化现象的地理成因及背景,鉴赏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人文品质。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各种地域文化资源,对于满足不同学校和教师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课程与生活、社会的联系,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地域文化是某个地域的人们在特定范围内,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又会影响当地人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使其深深烙上当地地理环境特征的印记。地域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因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表现在农业与工业、建筑与交通、饮食服饰、居民心理、风土习俗、民族节日、宗教活动等方面。一般来说地域文化有这样几个特点:
  1. 地域性 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哺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组合出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的世界遗产。虽然对于我国究竟有多少种地域文化尚无公论,但地域文化具有相对明确的空间范围和特定的内涵是肯定的。
  2. 亲缘性 当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参与其中的地域文化与当地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地域文化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水乳交融、息息相关。每当人民谈起自己的地域文化总会油然而生出亲切感、认同感与自豪感。
  3. 潜在性 尽管地域文化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地区,为各地人民所创造、传承和发展。但和主流文化相比,地域文化总是或多或少地被忽视,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长期没有被课程开发者和地理教师所重视。地理课程标准重视开放式地理课程资源的构建,提倡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个人体验开发课程资源。普遍存在的地域文化,是地理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宝库。地理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地域文化的特点,因地制宜,灵活设计,开发出适合本地学生的地理课程资源。
  二、地域文化是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多民族的融合,不同地区的各个民族创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岭南文化、秦晋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类型。地域文化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是一种地域文化资源,而且也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在当前地理课程中积极开展地域文化教学,其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1. 有利于体现地理学的学科价值
  进入21世纪,地理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地理学微观研究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和技术日益现代化、多元化。地理学所涉及的许多领域相互联系、交叉,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地域文化的起源、分布及特点,开发地域文化课程教学,学生不仅因之进行文化空间感知,而且据此解读各种地域文化景观。并且能够将地理学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实用价值,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和提高环境审美能力。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对于本地的地域文化,学生感到既亲切又熟悉。对于这样的课程资源,学生乐于接纳,容易响应,可以真正体会到地理就在身边,文化就在生活之中,在感知和亲身体验中学习。对于异地的地域文化,随距离增加而加大了学生的陌生感和探究心理,吸引学生去探索、去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开展地域文化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本土地域文化的热爱,和对异域文化的向往。
  3. 有利于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地域文化特别是学生生活所在地的本地文化,时时刻刻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依据地域文化组织的课程,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文化事物和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形成学校、社会、个体相互联系的开放型学习方式,既拓宽了学生地理学习的空间,又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 有利于培养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学习地域文化,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爱家乡和爱故土做起,而地域文化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研究、挖掘、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无疑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和开发地域文化既丰富了地理新课程的内容,又是进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形式。①
  三、怎样汲取地域文化的营养
  1.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地域文化校本课程
  地域文化之所以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各种地域文化类型;另一方面是因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使得地理课程资源呈现出多样性、具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课程资源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适应层次。使用乡土地理教材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地域文化资源,结合当地的教育实际,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对这些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地域性特点突出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更便于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更紧密联系学生个人经验与生活环境,更容易体现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课程意识。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也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地理课程理念。下面的案例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②
  [案例]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中学编写的校本课程《我们的家园——北仑》部分课程设计③
  课程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运用学科知识,通过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感性经验。
  2、运用学科知识,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它们,并具有环保意识。
  3、运用学科知识,接触社会,了解认识家乡土特产,家乡特色农业、家乡的民间文艺、民间传说等。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与事物产生认同感、亲切感。接触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4、培养认识、操作、探索的兴趣,并尝试、探索和运用。
  (二)情感目标:
  1、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感受集体生活快乐。
  2、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周围的同伴及成人的劳动,会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
  3、养成愿意与人交往,待人文明大方有礼貌的好习惯。
  4、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5、促进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他们为振兴家乡而学好本领的热情。
  (三)技能目标:
  1、激发、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
  2、自主地选择各种材料、器具,喜欢摆弄、操作和实验,尝试用简单的科学方法探究问题,并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探究心、动手尝试与操作能力。
  4、良好社交技能的培养与形成。
  5、发展学生的自理生活能力。
  6、具有健康身体,健康心理。
  课程内容:
  (一)北仑的自然环境方面:(略)
  (二)北仑的人文方面:
  1、北仑的历史沿革(包括北仑的革命历史及革命烈士)
  2、北仑的行政区域
  3、北仑的人口
  4、北仑的文化
  (1)北仑的历史名人
  (2)北仑的民间文化
  ①北仑的山名、地名等传说
  ②北仑的聚落文化
  ③北仑的菜系
  ④北仑的民间艺术
  (三)北仑的经济:(略)
  这份课程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并结合地理学科有关的内容进行课程开发,使乡土校本课程更好地为地理教学服务。
  2.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地域文化学习
  地理网络教育包含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源,教师可以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的强大优势和地域文化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发本地地域文化资源和世界各地的地域文化资源,来丰富地理教学内容,以促进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当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旅游、网络已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两大话题,网络中的旅游资源介绍丰富多彩,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一个主要方式。利用网上的旅游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内容,又使同学们热爱自己家乡,为自己家乡而自豪。下面是遵义四中田霞老师设计的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遵义红色旅游》地域文化教学的案例。④
  [案例]
  在《遵义红色旅游》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上课前两个星期,就在班上告诉学生我将利用地理课介绍长征文化,并且召集了部分“志愿者”同我一起做前期筹备工作。参与的学生们热情非常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有的同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借到了相关的书籍,收集有关遵义长征文化的图片;有的同学通过上网收集遵义红色旅游的网络资源;还有的同学到书店去收集反映遵义风土人情的图片;甚至有同学到旧书市场上收集遵义红色旅游的相关图片;还有同学联系了遵义红色旅游旅行社,让我收集到了遵义红色旅游的主要线路;一些学生还同我一起在遵义市区实地拍摄遵义红色旅游景点,遵义交通现状、市容市貌等。由于学校的学生来自遵义市十三县市不同的地方,我安排同学们利用五一长假回家的时间,去收集各县市主要的红色旅游景点或风景区,在课堂上让部分学生介绍家乡主要的旅游景点。通过参与课前准备工作,学生们在课前就潜移默化地开始关注、了解和感受长征文化了。这样一来,教学就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了,通过学生切身参与课前准备和课后考察,使课堂教学得以向课外拓展和延伸,为最终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3. 开设地域文化研究性学习课程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开展专题研究、参与社会实践、亲历社会生活,获得了在书本和课堂上得不到的收获。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周围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它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拥抱自然. 他们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与社会接触,进行交流、沟通和协作。感受地域文化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感受经济发展给当地带来的新面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地域文化。下面提供一个义乌中学关于地域文化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简介)。
  [案例]义乌桥文化的研究(义乌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⑤
  (一)研究性课题的提出
  1、课题名称:义乌桥文化的研究
  2、背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桥更是历经沧桑,如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等等,都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缩影。我们组六位成员来自义乌各地,对义乌桥有着深厚的感情。义乌古代桥梁跨越悠悠的岁月,安卧依然,新建桥梁宏伟壮观,神态不凡。多姿多彩的桥姿,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浓浓的乡土气息吸引了我们,我们把义乌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对象。
  3、意义:通过对义乌桥文化的研究,了解桥梁的分布、建造时间、发展历史,附近的地理特征、造型、主要功能,概括出其中的共性,讨论其特殊性。了解义乌人民对桥梁品味的变化,以及深层的内涵,从而得到感悟:
  (1)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及总结论文的撰写门径;
  (2)从实地探访桥梁、查找资料及分析过程中,我们将体会另一种学习途径。
  (3)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各成员间的默契,团结协作的团队风貌。
  (4)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切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感悟义乌的桥文化,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为义乌的建设成就收集一片美丽的花瓣,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义乌。
  (二)实施流程
  1. 组织分工
  确定组长、成员,分配课题任务
  2. 活动步骤(略)
  (三)成果展示
  1. 义乌名桥简介
  2. 分析义乌桥梁的变迁
  3. 研究过程的小插曲
  4. 总结论文
  (四)研究成果的利用(略)
  (五)教师点评(略)
  总之,地域文化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无论作为国家开发的共同课程,还是地方开发的校本课程,都可以加以充分利用。但总的看来,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远远不够,这是当前新课程地理教学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
全球教育展望沪51~53,57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夏志芳/闫龙20062006
地域文化/地理新课程
作为地理课程重要组成之一的地域文化,能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民创造的文化类型,鉴赏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人文品质。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各种地域文化资源,有利于满足不同学校和教师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作者:全球教育展望沪51~53,57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夏志芳/闫龙20062006
地域文化/地理新课程

网载 2013-09-10 20:50:39

[新一篇] 地理教學語言的“地理性”

[舊一篇] 地理課堂教學變革中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