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上实施发散思维训练的主要办法是:构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发散思维能力训练。
  创造教育理论认为创新思维是一个由发散到集中,由再发散到再集中的过程。依据这一理论和常规教学原则,我们构建了《历史“情境、思维”教学模式》,模式共包括四个教学环节,依次是:“初创情境,启动思维”“设疑导人,诱发思维”“再创情境,立体思维”“新设情境,发散思维”。四个环节与创新思维过程相对应,第一二环节对应首次发散,即诱发思维。第三环节对应思维集中,即主体认知过程。第四环节对应再发散、再集中,即训练过程。第四环节是模式的终端,也是模式的高潮、重心所在,在这一环节里要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完成模式的最高目标指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模式的构建过程来看,模式构建是比较科学的,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也是可行的。那么,怎样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呢?
    1.围绕认知主题设计合理的发散性思维问题
  (1)设计扩散性问题,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发散性思维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思维的多方向、多角度,结论的多样性,多种不同意见的并存。教师要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扩散性问题,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对于历史学科内容来说,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是比较容易的。例如:对某一历史事件,教师可提问学生从事件中“得到那些启示?”“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等;对某一个历史人物可问“学习什么精神或品质?”“怎样看待?”“如何评价?”等;学完某一课内容可问“有什么收获?”“得到什么教育?”“谈谈学习体会?”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思维空间很大,所受束缚极小,极利于思维主动性的发挥。
  (2)变换问题角度,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逆向、反向、侧向思维对学生做出新发现起重要作用,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针对学生思维顺向定势,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经常转换思维角度,可从逆向、反向、侧向等不同角度来启发提问。例如围绕“中国四大发明”知识点逆向提问:“四大发明不传播不行吗?”学生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不行,不传播世界就不会进步了……”;一种认为“行,不传播外国人就不会来侵略我们了……”学生在“行”与“不行”的争论中得到新的启示教育。这个知识点也可以反问:“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并不大,你认为这个结论对不对?为什么?”也可以侧问:“阿拉伯人为什么把火药称为‘中国雪’、把火器称为‘契丹火药’和‘契丹火箭’?”这样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开拓了学生思路,改变了思维常规。
  (3)设计质疑性问题,训练思维的独特性。
  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敢问、善问是科学人才的基本品质之一,这对于做出创造性贡献是绝对必要的,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和创造就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历史的过去性决定了史论多是经间接的方式获取的,更加时代的局限和史家的主观性,给质疑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所以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敢于用新观点、新角度去发表自己的独创见解。例如教师在讲完“十月革命”后有的同学就提出:“如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社会主义,那么能不能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又如教师在讲完“义和团运动”后学生提出:“义和团刀枪不入的功夫那么厉害怎么还会失败?”还有“百团大战作战战略是不是错误的?”“八路军为什么要在敌后抗日”等问题。我们在课堂实验过程当中经常会碰到学生提出类似问题,这样的思维问题着实让我们感到惊喜,可见学生的思维能力确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挖掘、保护、引导。
  (4)设计迁移性问题,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鉴古知今”“以古论今”是历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能够揭示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认识问题的深刻性所在。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这种初步的思维能力,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迁移性问题设计的最佳途径就是结合现实问题,贴近学生生活。例如,讲完《工业革命》一课,教师设计一题:“请用本课机器发明的实例,谈谈你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理解。”讲“南京大屠杀”可联系东史郎提问:“日本人东史郎为什么要站在中国人一边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日本最高法庭为什么又要判东史郎有罪?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经验教训?”等等,这样的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进行新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教育、提高。这是学生终身受益不尽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源泉。
    2.创设历史情境,促进发散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形象思维使用的是大脑的右半球,听觉、抽象思维使用的是大脑的左半球,如果让学生处在教学环境中边观察、边思考,左右大脑都得到使用,将利于学生的思维开发,很多历史知识内容决定历史教学有必要创设历史情境,历史情境的创设可缩短时空距离,让学生贴近历史,置身于再造的历史场景中,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感知、理解历史的人和事,因此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前提条件。
  创设历史情境的手段可谓多样,可用实物媒体,如照片、图画、文物、史料;可用电教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象、软件等,也可以虚拟情境如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形象模拟等。但要注意的是在发散思维这个环节里创设的情境尽量不要与前面的教学过程中的情境重复,因为这里的情境创设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如果和前面讲授时创设的情境重复,发散思维训练的意义就不大了。例如,我们在讲授《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一课,在新授过程中我们投影了《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图片,在此情境里教师进行“立体思维”的教学,在课尾的发散思维训练中我们又重新投影了一幅与前面不同的图片(图中一牧童骑在硕大无比的肥猪身上),在这个新设情境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发散思维问题:(1)请同学给这幅漫画起个适当的名字;(2)就这幅漫画你能设计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思维发散的空间,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扩散性都得到锻炼。在课堂实验中我们也发现很多教师善于用史料来创设情境问题,有的直接用教材中的,也有另觅史料,学生在原始的资料中思考问题,思维变得更加流畅、自然。还有的教师也很善于用录象、录音、角色扮演等,这种动态的情境问题效果更加理想。
    3.设计变式习题,强化发散思维
  在发散思维环节里除用各种形式的发散性问题来进行训练以外,还可以通过实际智能型的习题来进行训练,这是学生运用提高的重要过程,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创造性。用习题发散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教师设计智能型练习题。
  现行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题量不够饱和,题型变化小,题的难易度不平衡,偏离重点知识等,这样的练习满足不了发散思维训练的要求,因此教师不能完全照搬书后练习题。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围绕知识重点,设计一些能够提高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智能型练习题,例如我们设计《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一课的一道发散思维习题是:请同学依据黑板板书和本课学过的知识打破老师的板书结构,重新设计一个新的板书样式。原板书如下:
  1956年 中共“八大”→指明了方向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严重失误
  1957~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曲折中前进
  这道题既能检测学生是否学透了本课知识,又积极鼓励学生思维创新,既发挥了主体又尊重主体。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很高,有不少同学都设计出了类似这样的图示:
  附图G322c01.JPG
  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教师还可以一题多设,例如“三国鼎立”一处,教师可设计成一道填空题,也可设计成一道列举题或一道填表题,层次再高一些,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幅“三国鼎立”示意图。这样从不同角度设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散。
  (2)让学生自我命题。
  组织学生自我命题可谓一举几得,这时的学生思维是独立、发散的,既可以发挥学生主体又可以巩固认知、提高能力,又进行了发散思维训练。例如在讲完“瓜分狂潮”一目后投影《时局图》,让学生就此图发问,然后学生自我解决。学生结合此图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如“老鹰为什么来晚?”“蛙为什么没有头?”“此图的寓意是什么?”“看到此图你有何感想?”等,学生争先恐后抢着回答,课堂效果非常好。除问答式外也可以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些填空、选择、例举、填表等题型的练习题,让他们互相交换着做,互相进行评价。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发散——集中——再发放——再集中的思维创造过程。
历史教学问题沪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孙磊20022002孙磊 大连市旅顺口区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历史教学问题沪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孙磊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50:28

[新一篇] 歷史教學研究 兩次鴉片戰爭比較教授法

[舊一篇] 歷史新課程與教師教學行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