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形而上学在当代的命运笔谈  形而上学的情结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3)01-0010-13
  如果有人一定要我简要地回答,什么是哲学?那我会告诉他,这就是形而上学,即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形而上。意思是说,哲学不是一门实证的或应用的学科,而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虽然到目前为止,形而上学的名声在学术界还不很好,也就是说,形而上学在某些人的眼中,仍然是反科学的代名词。但我以为这是一种糊涂观念。人要生存和发展,没有科学不行,抛弃了形而上学也不行。科学与形而上学绝不是不相容的,相反地,科学要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形而上学。
  有人把形而上学与科学对立起来,犹如把宗教与科学对立起来似的,不仅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形而上学,更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科学。他们以为,科学是只研究经验中直接给定的东西,或者说,他们以为只有能在经验中给定的世界才是惟一真实的存在,其他都是虚伪的。形而上学既然以超经验的存在为主要研究对象,它当然是反科学的了。其实,在这里,前提和结论都是错误的。
  早在康德那里便已经指出了,单靠经验中的给予,还不足以获得知识,要获得知识还要有主体的综合能力。不过,他错误地以为这种综合能力是先天的。其实,这种综合能力并不是与感觉经验绝对对立的;它既是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却又超越于感觉经验。这种能力的集中表现即自我意识。在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史上,感觉经验和自我意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互为中介地发展起来的。没有感觉经验中的给予,便不可能有自我意识(即思想)。但是,仅靠感觉经验中的给予,还不足以有思想。只有超越了这种直接的给予,使外在的对象转化为内在的对象,才会有思想。黑格尔说得很好,思想的简称即是“我”。
  就此而言,我以为思想的本性便具有形而上的性质。也就是说,从现象上看,认识似乎是对感觉经验中给予的个别对象的直接反映。其实不然,只有当自我意识把这种个别对象当作某种一般,即超越这种个别对象时,人们才会对之获得某种认识。正因为如此,黑格尔才会产生误解,认为思想仅仅是以自身为对象的。其实,认识在形式上似乎完全是独立的,可在内容上却仍然受制于客观对象。
  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为自身的实践活动服务的,而且它正是在这种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人类在主观世界活动中的形而上学性,来源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因为,这种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要超越感觉经验中已经给定的实在,实现思维中的某种设定(理想)。大体上说,各种自然动物都是以感觉中直接给予的为满足,而人则不然。人类之所以要肯定感觉经验中直接给定的东西,恰恰是为了要否定它、超越它。一句话,肯定是为了否定,以便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肯定它。例如,人们所以要努力去认识和把握客观对象的自在规律,便是为了要超越这种规律对自身的限制,使客观对象服从自身的目的。
  当然要达到此目的是很困难的。人不仅会经历各种挫折和失败,甚至还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但为什么人还要去自找烦恼、自找苦吃呢?那是因为人的存在方式和自然动物的存在方式不同,不是人的主观上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客观存在方式的内在要求所规定的存在之路。这条存在之路,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之路。人和自然动物不同,他总不满足于现实中已有的,而要去追求现实中还没有的、仅仅是理想中的东西,并且永不满足。20世纪30年代,我生活在苏南农村时,常听到农民形容人心永不满足时的话:有了千钱盼万钱,做了皇帝盼登仙。其实,这种永不满足,不是贪心不贪心的问题,而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本性。人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他永远要去追求经验世界中尚不存在的东西,而且一旦追求到了,他又不满足了。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在于它还不是现实;一旦它经由人们的努力而实现了,它便不理想了,人们又会由此设定超越它的新的理想。反之,现实之所以是现实,永远是不理想的,需要不断地去超越它。对自然动物而言,现实既满足了它,便是美好的了;对人而言,恰恰相反,现实满足了他,便又产生了更多的不满足,所以必须超越它,必须追求新的理想。
  满足为什么会造成更大的不满足呢?这是由人的存在方式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人的生活资料,既然要由他自己来生产,因而也就改变了人的消费欲望的本性。例如,古人有所谓“食色性也”之说,就是说食色都是动物的自然本性。饿了便要吃,饱了便满足了。这似乎是不用教育的天生的本能。但是,这些在自然动物那里是本能的消费欲望,在人这里便成了社会性的了。自然的消费是一个有限的常数,吃饱了,便不能再吃了,社会性的消费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复数。例如,吃饱了,还要求吃好;这个好便没有绝对标准了。所谓人的消费欲望不是天赋的,是社会性的,即是说,它是自己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没有电视机的时代,人们就没有看电视的欲望;有了电视机了,人们又觉得黑白的不好,不如彩色的;有了彩色的,又觉得最好是高清晰度的;……如此等等,永远没有最终满足的时候。总之,生产在满足原有需要的同时,又生产了新的不满足(新的需要),或者说,消费在完成生产的同时,又不断地对生产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法。所以,不断地要求超越现实,永不满足地为理想中的东西去奋斗,这就是人类的历史。
  因此,我们完全有根据说,人本性上便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动物。有人有一种误解,以为形而上的,便是虚无飘渺的。这一误区是由于缺乏理论常识而造成的。古人云,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在这里,道和器并不是绝对对立的。道之为道,它当然没有器那样的经验实在性;它超越于器,却又来源于器。这种辩证关系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理想的便是不现实的,一旦它实现了便不理想了,但是,如果理想永远不能转化为现实,它就不成其为理想,是空想了。现实永远是不理想的,它必须不断被超越;如果人们安于现状,不懂得去超越现状,便等于丧失了做人的自觉,放弃了做人的价值。
  正因为人有这种追求超经验的实在的形而上的本性,人才会从自然动物中分化出来,上升成了文明的人。正因为人有了这种形而上的追求,人的存在才和自然动物的存在发生根本的区别。正如费尔巴哈所看到的,自然动物的存在是一种有限的感性存在,人的存在则是自由的感性存在。因而在人这里,产生了在自然动物那里不可能产生的所谓意义问题和价值问题。20世纪80年代理论界开始重视长期被忽视的价值问题,甚至成了一个热点,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一大进步。但是,这个进步又包含着一个十分有害的混乱,即对价值的这种或那种理解,大多离不开经验主义意义上的有用性,按照这种理解,“良心值多少钱”的提法也是对的了。其实,哲学所说的价值判断是相对于事实判断而言的。经验意义上的有用性正是事实的特点。与其相对的价值,恰恰就在于要超越事实意义上的有用性。或者说,相对于事实而言,价值之所以叫价值,正在于它没有用。不过,这种没有用并非是实证主义者所了解的,即是没有意义的空话了。其实在这里,正用得着“无用之为大用”一说了。因为,这种“无用”,在现实生活中,却在规范着“有用”。人们常说的所谓“价值取向”,不正是此用吗?
  人的自然生命虽然是有限的,却没有妨碍人去创造永恒的业绩。司马迁、曹雪芹等都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但是,《史记》、《红楼梦》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这是司马迁、曹雪芹的自然生命的无止境的延续,通过《史记》、《红楼梦》,人们不仅认识了司马迁和曹雪芹,而且还认识了他们生活的时代。因此,他们的有限的小我,变成了无限的大我,而且是越来越充实的大我。由此可见,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化小我为大我 ,小我是生活在特定的时空中的,有经验的实在性;大我则超越了特定时空的限制,失 去了经验的实在性。但是,人们对它并不因而失去了真实感,相反地,却认为它更真实 了,这就是所谓不朽。
  不论从主观上看,还是从客观上看,人是在立足形而下的世界,追求形而上的世界的过程中才成为人的。既生而为人,却又只满足于形而下的世界的物欲,那么,即使身为百万富翁,也只是人生的一个悲剧。相反地,既没有文化而又贫困的工农,当他们说出知足常乐、安居乐业等谚语时,倒是不自觉地悟到了一点人生的真谛。社会为每一个成员提供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是极不相同的,甚至可以说是极不平等的。百分之百平等的社会只存在幻想中。所以,每一个人的具体生活道路是不一样的。不过,条件再好,个人不努力,不认认真真学点做人的道理,也仍然会沉沦在自然动物式的物欲中,甚至不如自然动物,因为自然动物的物欲是有限的,人的物欲却是无限的。物欲本身并不是悲剧,而在人这里却会引发悲剧。
  所以,在通向形而上学世界的道路上,荆棘丛生,险滩处处。最危险的是自我设置的陷阱。例如,我小时候便听到一种说法,为人不能流芳百世,也得遗臭万年。有这种观点的人,似乎也在追求生命的永恒意义,只不过他们的原则是:只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形式上他们也在追求超越自我,实际上,他们是把大我化解成了小我。这充分说明了理论教育和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便不可能自觉地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可能误用人所特有的聪明才智。
  还有一个经验教训,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的。在一个不短的时间里,由于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我们曾经自觉不自觉地以为,理想与现实正在逐步重合,因而失去了对现状的批判眼光。其实,要是理想与现实能重合,历史便终结了。
  正是由于历史上的失误,几乎使人们对理想的世界、形而上的世界完全丧失了信心。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所谓信仰危机。什么“跟着感觉走”,“现实的就是一切”等等,一时成了时尚的口号。于是物欲第一、金钱至上的思想便泛滥了起来,不择手段地敛财的大款成了时代的英雄,人格、良心被人鄙视地问值多少钱一斤,有组织的贪污盗窃成了几乎难以扼制的公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哲学家难道还能满足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坚定立场”,而不作一点辩证的反思吗?难道还不应该多提倡一点超越物质利益的形而上学精神吗?
  当然人不是神,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不能不讲利。古人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并不是超历史的,而是从取财中总结出来的。一旦它被总结出来了,便又高于“财”,而且要指导和规范财。显然,此“道”即为人之“道”,人生之“道”。所以,我认为,哲学是对人的存在方式及其生存意义的反思。所谓形而上学的情结,也就是对人类的关爱。
  收稿日期:2002-10-15
  
  
  
求是学刊哈尔滨10~22B1哲学原理朱德生20032003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者:求是学刊哈尔滨10~22B1哲学原理朱德生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0:42:34

[新一篇] 關注我們這個時代的哲學:形而上學在當代的命運筆談  形而上學的“真實”與形而上的“真實”

[舊一篇] 關注我們這個時代的哲學:形而上學在當代的命運筆談  西方形而上學史的啟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