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年(三):共和新生(3)——辛亥革命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2月20日

武汉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清廷对此处的设防一向十分重视,早在189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就编练了两镇装备齐全、训练有素的湖北新军。1906年,按全国陆军编制序列,第一镇改称陆军第八镇,由张彪统领,第二镇改称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由黎元洪统领。从1908年开始,同盟会在武昌新军中不断宣传革命,大量新军士兵投入了革命阵营,到1911年,相当数量的新军已被革命党人所控制。

当时,湖广总督瑞澂为镇压革命而在武汉驻扎重兵,但四川保路运动的爆发使得瑞澂奉命率部分新军赶赴四川镇压,湖北腹地因此兵力空虚。1911年9月,同盟会与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拟定了武昌起义的计划,谁知瑞澂收到风声,开始四处搜捕革命党人。革命党人原计划10月6日起义,但由于湖广总督瑞澂加强了戒备,因此不得不延期。10月9日,准备工作就绪,但革命党人在汉口俄租界内配制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讯赶来,将用于起义的旗帜、符号、文告、印信及革命党人名册等全部搜去,并转交给清廷总督署,瑞澂立即下令关闭四城,出动军队搜捕革命党人。危急形势下,革命党人认为“与其坐而被捕,不如及时举义”,毅然决定当夜发动起义。可是,由于起义部队的失误和武昌军警的围捕,当夜的起义计划流产。

10月10日清晨,瑞澂加紧了对革命党人的抓捕,武昌形势十分险恶,但由于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因此革命力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10月10日晚,驻武昌城内的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打死了反对武装起义的军官,随后直奔楚望台军械库夺取弹药,军械库守军中的革命党士兵立即响应,军械库被顺利拿下,起义军得到了精良的武器装备。接着,义军向湖广总督衙门发动攻击,经过通宵激战,于次日黎明占领了总督衙门,控制全城,湖广总督瑞徵逃到“楚豫”号兵舰上,第八镇统制张彪率部逃往汉口。

10月11日,驻汉阳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在得知武昌起义获胜后,于当晚举事,占领兵工厂,击退从武昌逃来的敌人,夺占汉阳。12日,驻汉口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起义,击败瑞澂派来的清军,占领汉口。至此,武汉三镇全部为起义军占领。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各地的革命党人纷纷举兵响应,占领了很多重点城市,巩固和扩大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成果。

武昌起义次日,革命党人邀请各派人士举行会议,商议成立湖北军政府。当时,革命派领袖孙中山远在国外,黄兴、宋教仁等同盟会骨干成员也远在香港或上海,直接组织起义的领导人死的死、伤的伤、出走的出走,剩下的又都是没啥威望的小角色,实在难当大任,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实际上,这个黎元洪在武昌起义的当晚曾亲手杀害过两名响应起义的士兵,他是被革命党人搜出,用枪逼上都督席位的,他自己本来是不赞成革命的,然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黎元洪逐渐改变了原先的态度,同意出任都督,负实际责任;作为革命党人,他们推举黎元洪的目的则是想利用他的威望以号召天下,消除清军中下级军官对革命的疑虑,争取列强的中立和对革命军的承认。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主权属于民众,废除清帝年号,发布檄文声讨清廷,号召其它各省响应起义,同时致电黄兴、宋教仁等,促其来鄂,电请孙中山“从速回国,主持大计”,并照会各国驻汉口领事,告知军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权,要求外国政府不得援助清廷,其余政策法令的颁布更不用说。

武昌起义的成功在全国造成了极大影响,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发动新军和会党响应,革命风暴顿时席卷全国。首先是湖南革命党和新军起义进攻长沙,建立了湖南军政府,稳定了湖北的后方,隔绝了清廷和两广的联系;同时,陕西同盟会联络会党和新军起义占领西安,建立陕西军政府,随后还攻入山西,切断了清军与西北的联系;然后,江西九江新军和南昌新军相继起义,占领南昌城,建立江西军政府,解除了长江下游清军对武汉的威胁;接着,山西、云南、贵州、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先后宣布独立。至11月下旬,全国24个省区中已有14个省和上海脱离了清朝的统治。

武昌起义使清廷惊恐万分,立即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陆军南下平叛,海军舰队也前往增援。然而,北洋军将领大多是袁世凯的部下和亲信,荫昌根本就难以节制,再加上列强的压力,清廷最后决定重新起用回河南“养病”的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这时候,袁世凯摆起了架子,为了让清廷交出更多的权力,他说自己的“足疾”尚未痊愈,需要继续养病,不能出山,还要求清廷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授予他军事全权;与此同时,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北洋军冯国璋、段祺瑞等将领也都驻军不前,摆出观望的姿态。不久,清廷被迫召荫昌回京,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袁世凯这才满意,并开始积极部署军事行动。

1911年11月,在经过激烈的战斗后,北洋军攻克汉口;当天,清廷皇族内阁被迫辞职,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并受命组建责任内阁;不久,袁世凯又迫令摄政王载沣“不再预政”。至此,袁世凯已经取得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此间,黄兴到达汉阳,积极组织加强防务并计划反攻汉口,然而,革命军的反攻最后失败,清军趁机进攻汉阳,并于11月底占领汉阳,威胁武昌。然而,袁世凯并不急于攻占武昌,他的如意算盘是利用南北对峙的局面和自己的军政实力同时要挟清廷和革命党,促成南北停战议和,并趁机夺取全国政权。

11月,在战争激烈进行的同时,黎元洪致电独立各省,请他们派代表到武昌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但是,革命党中另一利益集团则主张将新政府建立在江浙,他们要求各省派代表到上海开会。后来,在武昌方面的多次力争下,本已齐集上海的各省都督府代表移至武昌,但随即汉阳失守,会议被迫转移到汉口英租界举行。

不久,袁世凯联络英国驻中国大使朱尔典,通过英国驻汉口总领事戈飞出面调停,向革命党人提出了停战议和的建议,正处于军事劣势的革命党表示接受。12月初,南北双方达成协议,开始停战。

发生在公元1911年的这场以武昌起义为代表的革命运动对中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关于这一点的原因,我想在讲完南北议和结果后,大家就自然明白了。所以这次被称为“辛亥革命”的运动历来被看作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后来的中华民国也把武昌起义的爆发日——10月10日,定为民国的国庆,直到今天台湾方面还会在每年的这个日子大张旗鼓的庆祝;即使是中国大陆,也完全不否认这次革命和这个日子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是非常之高。

民国百年
民国百年

三鉴斋 2010-07-20 14:58:41

[新一篇] 民國百年(三):共和新生(2)——革命勃興

[舊一篇] 民國百年(三):共和新生(4)——民國建立和北洋政府時代的開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