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宝筏(寿康学会校对版)(2)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色是少年第一关。此关打不过。任他高才绝学。都不得力。盖万事以身为本。血肉之躯。所以能长有者。曰精曰气曰血。血为阴。气为阳。阴阳之所凝结为精。精含乎骨髓。上通髓海。下贯尾闾。人身之至宝也。故天一之水不竭。则耳目聪明。肢体强健。如水之润物。而百物皆毓。又如油之养灯。油不竭。则灯不灭。故先儒以心肾相交为既济。盖心。君火也。火性炎上。常乘血气之未定。炽为淫思。君火一动。则肝木之相火皆动。肾水遭铄。泄于外而竭于内矣。男子十六而精通。古者必三十而后娶。盖以坚其筋骨。保其元气。近世子弟。婚期过早。筋骨未坚。元神耗散。甚至非法之淫。损伤尤剧。是未娶而先拨其根本。既婚而益伐其萌孽。不数年而精血消亡。奄奄不振。虽具人形。旋登鬼录。此固子弟之不才。亦由父兄之失教。今为立三大则。一曰勤职业以劳其心。二曰别男女以杜其渐。三曰慎交游以绝其诱。诚如此。则内外交修。德业日进。而父兄之道尽矣。

  迪吉录云。士子读书作文辛苦。更当节欲。盖劳心而不节欲。则火动。火动。则肾水耗散。水不能制火。而火愈炽。则肺金受伤。金又不能生水。相克而传变为痨瘵。必至夭亡。

  第三章 纵欲则学业无成

  周思敏曰。人生天地间。圣贤豪杰。在乎自为。然须有十分精神。方做得十分事业。苟不先于年富力强之时。除去欲心。节省欲事。以保守精神。筑好根基。则虽有绝大志愿。想做绝大事业。往往形空质朽。神昏力倦。必至半途而废。一无所成矣。

  浮薄少年。好掩其恶。外强中干。至精尽力亏而始悔。然追悔已无及矣。可叹。

  目下纵欲宣淫。莫甚于官场之浮薄子弟。聚谈则无非闺阃。结伴则浪迹狎邪。以纵欲丧身为趣事。视败伦伤化若寻常。相煽成风。罔知顾忌。不知心无二用。色欲情深。必致抛荒正事。盖心力既分。则精神必短。气血必弱。事业必不成。考之往古。验之当今。有历历不爽者。且淫心即众恶之因也。恶因日积。罪孽日深。显则倾家荡产。一家之衣食无依。阴则削禄减年。一生之荣华尽丧。甚至精竭髓枯。神昏血尽。百疴丛起。一事无成。皆因好色一念害之也。可不畏哉。可不惧哉。

  人身之有精神。犹居家之有资财。财尽则穷。精尽则死。理之必然者也。今有中人之家。田产饶沃。畜牧盈阜。兢兢业业。称人情。循礼法以行之。自然丰衣足食。终身无穷困之忧。使务于纷华靡丽。后不能继。安有不至冻馁者。若精神之在身。其宝贵岂直资财之比哉。恣情逞欲。不自爱惜。水竭于下。火亢于上。形神交惫。阴阳并亏。参苓草木之质。安能补真元之宝。和缓刀圭之技。安能续寿命之原。纵使百计调剂。幸留残喘。而早年受病。中岁已衰。凡百事功。有心无力。皆不能任。块然待尽而已。亦如理财者。先经耗散。而后铢累寸积。一番濩落。复一番振拔。其与几何。况百年瞬息。容得几许回翔。而荏苒之间。终恐有所不及待而奄忽随之也。哀哉。

  人心如一泓秋水。着不得些子秽浊。则此心活泼泼地。所读之书。自然左右逢原。见理明切。功深养到。搦管作文。油然沛然。汨汨乎其来矣。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此之谓也。若耽于荒淫。则渐渐志识昏迷。心神衰耗。即使年少气盛。不即觉露。日复一日。终于不振。而百病随之。安所复望其学有进益乎。且此心一涉淫邪。正务必至懈弛。安肆日偷。正人自远。非类渐亲。气质委靡。举动苟且。所谓小人下达。恶得不至于三途之孽报乎。

  第四章 纵欲则子孙不蕃

  好色之人。子孙必多夭折。后嗣必不蕃昌。何则。我之子孙。我之精神所种也。今以有限精神。供无穷色欲。譬诸以斧伐木。脂液既竭。实必消脱。故好色者。所生子女每多单弱。子每像父。虽单弱而亦好淫。再传而后。薄之又薄。弱之又弱。以致覆宗绝祀者。不可胜数。尝见富贵之家。祖父并无失德。子孙每至夭亡。即有存者。亦多体气单薄。性质愚钝。不能务正。遂致败家。皆由于其祖父好色纵欲。有以自取也。呜呼。人即昏迷。不知自爱。未有不念及子孙。谋及血食者。苟一计及。则追悔不暇。举凡可娱之事。皆为可哭之端。有何快乐。而尚思逞欲耶。是在有志于久远者。以清净为基。恬淡为本。坚忍为守。持之以不动。养之以湛如。不看淫书。不萌色念。不交狎友。不说邪谈。始由勉强。久则自然。色欲之心既能摆脱净尽。方能聚精会神。图为有益。不但五福之休。毕集我躬。(洪范九五福一曰寿人有寿而后能享诸福故以为首也二曰富有精神方有事业也三曰康宁无疾病患也四日攸好德能乐养生保命之道也五曰考终命不致夭折顺受其正也)六极之惨。可以永免。(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凶者不得其死也短折者夭亡也祸莫大于短寿故先言此也 二曰疾身不安也 三曰忧心不宁也 四曰贫无精神则事业不成财用不足也 五曰恶刚愎狠厉不听善言也 六曰弱气体软怯精力衰弱不能办事也)且生子既强壮。教子有义方。可以成家。可以立业。可以承先。可以启后。从此瓜瓞绵长。椒实衍庆矣。岂不美哉。

  第五章 节欲

  伊川先生谓张绎曰。吾受气甚薄。三十而浸盛。四十五十而后完。今生七十二年矣。较其筋骨。与盛年无异。皆平日寡欲有以致之也。绎曰。先生岂以受气之薄而厚为保生耶。伊川曰。吾以忘生狥欲为深耻。

  蝶交则粉退。蜂交则黄退。可悟保身之法。

  衡门寤言曰。人咸以无病为福。究而论之。病特不可多耳。亦不可无。多病身固难保。然太无病。则流于放肆。耽淫恣欲。而不自省。身亦乌乎保。故时或病苦缠身。知所儆戒。知所保摄。长年之道。未必不自有病中来。未可即以无病为福也。

  娄水莲蕊居士曰。断欲有十种利益。反是有十害。一身心清净。往生正因。一正念历然。异诸禽兽。一气足精满。寒暑不侵。一面目光华。举足轻便。一礼佛对僧。无惭愧色。一岁省药饵所费之赀。可以周济贫乏。一屏绝女子小人。了无牵恋。一读书作字。俱有精采。一脾胃强健。能消饮食。一本地风光。自有真乐。

  畜德录曰。世人无不欲急于生子。亦知生子之道。真精交媾。气清精浓。熔液成胎。故少欲之人。恒多子。且易育。气固而精凝也。多欲之人。恒少子。且易夭。气泄而精薄也。譬之酿酒然。斗米下斗水。则酒酽。且耐久。其质全也。斗米倍下水。则淡。三倍四倍。则酒非酒。水非水矣。其真元少也。今人不能节欲。精气妄泄。邪火上升。邪火愈炽。真阳愈枯。安能成胎。即侥幸生子。亦不能育。或伤于痘。或伤于惊。痘者热毒。惊者热风。毒者父母之真精不足。风者父母之真气不固也。过此二关。稍通人道。便有火症虚损。怔忡。五痨七伤等症。皆由于邪火炽而真阳虚。色欲逞而元精竭也。

  昔有人艰于子息。医者教以节欲静摄。勿劳心神。心静则精不摇。神完则气不走。每妻经净。乃一交媾。否则各榻。如是半年。妻果有娠。娠后即异榻。足月之后,果生男子。后来天花只三五粒。彼求子而广蓄婢妾。不知节欲。岂有当哉。

  夏冬尤须固精

  人与天地相参。所谓人身小天地。天地以五行化生万物。人受五行之秀气以生。故五脏之气。即天地五行之气。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一定之理也。天地之木气。由闭藏而渐透达。是为春。由透达而渐发泄无余。是为夏。火。阳之极也。阳极则阴生。夏令已含阴气。三伏者。阴含于阳也。人身交夏。五脏之气。尽发泄于外。内里空虚。仅有微阴。为秋金收敛根本。一经走泄。必伤其阴。人于此时。宜顺天时。固精以养肺肾之阴。天地之金气。由发泄而渐收敛。是为秋。由收敛而渐闭藏至密。是为冬。水。阴之极也。阴极则阳生。冬令已胎阳气。九九者。阳胎于阴也。人身交冬。五脏之气。尽闭藏于内。外表空虚。仅有微阳。为春木透达生机。一经走泄。必伤其阳。人于此时宜顺天时。固精以养肝心之阳。

  古人自立夏至立秋。独宿固精。保养金水(肺肾)二脏。以却秋冬疾病。若不能然。则夏时常致中暑发痧。秋凉即成伤寒疟痢。古人自立冬至立春。独宿固精。保养木火(肝心)二脏。以却春夏疾病。内经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瘟疫也)盖冬令真阳潜伏。当保其真以为来春发生之本。若冬令不能藏精。则春气发动。必生百病。冬则伤风咳嗽。春则温热斑疹。

  上哲之士。于夏令三个月。冬令三个月。断嗜欲。固髓精。是以五脏平和。百病不生。身体康强。得臻上寿。其次。则于建子(十一月)建午(五月)两月内。勉力谨持。耐心静守。亦可却病延年。再其次。则于冬至夏至前七日后七日。计共十五天内。独宿固精。以求幸免疾病。盖五月十一月。乃阴阳相争之节。一有走泄。损伤最重。古云此两月内。有因犯色欲。而夫妇三年内双亡者。盖阴阳相争。五脏之气断而未续。适与触犯。其期约略三年而死。如挞人正值致命。不必当场即毙。其有不死者。幸未触犯五脏断续之期耳。可知人身气血。原与天地节气相应。倘冬夏之间。非时走泄。则气血不能合度。其伤精损气。实百倍于春秋之日。不可不于冬夏固精之理。笃信而谨守之也。

  尤须谨避时日

  一岁之中。有断宜斋戒之日。盖神明降鉴之期。而淫污冒渎。有阴被谴责而不觉者。故世有循谨之人。而阳受疾病夭折之伤。阴遭削禄减年之祸。往往皆由于此。与其追悔而莫挽。何如遵戒以自持。更可慨者。闺帏不知避忌时日。以致所生之子。非愚即夭。非邪僻下流。即凶狠恶逆。及至生子不育。或子大不才。每归咎于命运使然。而不知受胎之时。有所干犯。实以自致之也。敬录戒期。以免凶灾而育贵嗣。

  正月  初一 (玉帝较正人间善恶祸福犯者削禄夺算 又天腊)初三(万神都会)初七(上会)初九十四十五十六(三元下降,犯者得祸。又十五上元节诸神校会,犯者夺纪)廿三廿八(六神在阴,宜于廿七日先戒。廿七廿八,犯者得病。每月同)三十(如月小以廿九为晦,犯者损寿)

  二月 初一(月朔每月同)初三(斗母诸斗神降,每月同)十五(月望,每月同)十九(观音诞)廿七廿八(同上)三十(同上)

  三月 初一 初三(元天上帝诞)初九(牛鬼神出,犯者产恶胎)十五(玉帝诞)廿七廿八 三十

  四月 初一 初三 初四(犯者失喑)初八(犯者血死)十四(吕祖诞)十五 廿七廿八 三十

  五月 初一 初三 初五(地腊)十三(关圣诞)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此名九毒日,犯之者夭亡,奇祸不测。若十五夜,犯者男女三年内必亡。十六为天地万物造化之神,犯者同上)廿八 三十

  六月 初一 初三 初九(准提诞)十五 十九(观音成道)廿三(火神诞)廿七廿八 三十

  七月 初一 初三 初七(道德腊)初九(大忌)十五(中元节)廿七廿八 三十(地藏诞)

  八月 初一 初三(灶君诞) 初五(雷尊诞)十五(太阴朝元) 廿七廿八 三十

  九月 初一 初三 初九(斗母诞)十五 廿七廿八 三十

  十月 初一(民岁腊)初三 初五(下会)初十(犯者得病)十五(下元节)廿七廿八 三十

  十一月 初一 初三 十一(太乙诞)十五 十九(太阳天尊诞)廿五(掠刷大夫降,犯者大凶)廿七廿八 三十

  十二月 初一 初三 初七(犯者得恶疾)初八(王侯腊,又诸神降坛) 十五 二十(犯者促寿)廿三廿四(司命奏事)廿五(玉帝三清同降)廿七廿八 三十(除夕,犯者必死)

  以上日期。每月中之一定者。更有四立前后共三日。二分前后共五日。冬至夏至前后共十五日。社日。下弦上弦日。三伏日。甲子日。庚申日。丙丁日。父母诞日忌日。夫妻本命日。宜查明清楚。于历本上逐日注明。或暗用圈记。以备查点。是日即宜清心。断除色念。此乃要紧之事。不可忽视也。

  房事禁忌日期。儒者未经道及。因是笑为迂拘。不知礼记所云。散斋七日。致斋三日。斋之日。不饮酒。不茹荤。不御内。即此谓也。少年性浮。往往不能自检。今既不知古人斋戒之期。幸有此编。以为模范。即宜于历本上开注。深信确遵。依日谨守。不畏人讥笑。不听人摇惑。庶令此心常时敬畏。不敢丝毫放纵。则自有所管束。亦养生保命之一大端也。

  又凡大寒。大热。大风。大雨。大雪。大雾。日蚀。月蚀。地动。雷震。皆天忌也。日月之下。井灶之侧。庙宇之内。墓柩之旁。皆地忌也。大醉。大饱。甚怒。甚忧。悲哀。愁惧。劳行力乏。疾病初痊。皆人忌也。犯者。损人致病。贻祸不浅。

  尤宜谨守限制

  孙真人曰。人身非金铁铸成之身。乃气血团结之身。人于色欲。不能自节。初谓无碍。偶尔任情。既而日损月伤。精髓亏。气血败。而身死矣。盖人之气血。行于六经。一日行一经。六日而周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谓六经 )故外感之最轻者。必以七日经尽而汗解。盖气血一周也。人当欲事浓时。无不心跳。自汗。身热。神迷。盖因骨节豁开。筋脉离脱。精髓既泄。一经之气血即伤。一经既伤。必待七日气血仍周至此经之日。方能复元。易云七日来复。即休养七日之义。世人未及七日。而又走泄。经气不能复元。一伤再伤。以致外感内亏。百病俱起。人皆归咎时气。指为适然之病。不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于未能谨守七日来复之义也。今立限制。以为节欲保身之本。二十岁时。以七日一次为准。三十岁时。以十四日一次为准。四十岁时。则宜二十八日一次。五十岁时。则宜四十五日一次。至六十岁时。则天癸已绝。不能发生。(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十六岁也。八八而癸水绝,六十四岁也。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十四岁也。七七而天癸绝,四十九岁也。天癸者,天一之水,谓精髓血脉流通宣泄可以发生也。天癸绝则不能发生矣。) 急宜断嗜欲。绝房事。固精髓。以清净闭藏为本。万不可走泄矣。以上限制日期。专指春秋两季而言。若冬夏两季。一则火令极热。发泄无余。一则水令极寒。闭藏极密。即少年时。亦以断欲为主。否则二十岁时。或可十四日一次。三十岁时或可二十八日一次。四十岁时或可四十五日一次。至五十岁时。血气大衰。夏令或可六十日一次。冬令则宜谨守不泄。盖天地与人之气。冬令闭藏至密。专为来春发生之本。尤重于夏令十倍也。依此者。可却病延年。违此者。必多病促寿。

  问人于多欲时走泄。反不觉劳倦。节欲时偶有走泄。反觉困乏者。何也。答曰。天下凡有余者。方能自知不足。节欲而知困乏。尚系有余之时。今以治产业者喻之。譬一保家之子。田产金银。时时查检。衣服箱柜。刻刻防闲。深虞消乏。不敢放纵。或意外妄费。别致破财。便觉心内不安。歉然终日。此节欲而知困乏之故。尚系有余也。譬一败家之子。朝鬻一田以资酒食。暮质一屋以供狎游。甚至卖及小衣。亦所不惜。但求取携之便。不顾家业之消。并不自知其窘也。一旦百物皆空。而一蹶不可复振。此纵欲亡身者。当时反未觉劳倦之故。及精尽髓枯。而医药不能救命矣。世人愿为保家之子。愿为败家之子。可以憬然悟矣。

  又曰。人于银钱。皆知吝惜。不肯妄用。独于色欲。则不知吝惜。岂爱自身骨髓。反不如身外之银钱乎。不知银钱本于事业。能办事业。方有银钱。而事业本于精神。能有精神。方成事业。色欲者。骨髓之漏卮也。骨髓者。精神之根源也。保养骨髓。方有精神。精神强。则事业成。而财用足。先须吝惜自身骨髓。以节欲为本。

  少年中年俱以节欲为本

  少年力能节欲。如富家先能勤俭。不但田产租息日见赢余。兼可别置产业。少年保养。不但体气充盈。可免疾病。兼且心思灵活。气足神完。可以做出绝大事业。亦如富家先俭。更可积财也。中年已不如少年。然力能节欲。尚亦未晚。如富家已遭破耗。非复旧规。赶紧量入为出。去奢崇俭。谨守余赀。虽比大富不如。究胜贫者十倍。中年及早回头。正在有为之日。可节则速节之。可绝则速绝之。虽不取效于一时。自能见功于日后。及至体气已衰。疾病时作。则如既穷之后。衣食渐亏。急宜俭之又俭以敛财。勤之又勤以生财。方可度日。方可救命。凡于少年中年时。自觉神气疲乏。精力不足。即系体气已衰之实据。速宜清心保养。自延性命。二十岁以外者。能绝欲六个月。不令走泄。自然一切复元。绝欲一年。则更为强固。中年能绝欲一年半。不动欲心。不泄精髓。亦可精神复振。事业必成。绝欲能至三年。则尤为健足。此乃的确不易之理。灵效异常。慎毋游移以致自误。且人鬼分途。生死岔路。俱在此间。不可不笃信谨守也。若体衰而尚不能节欲。则如贫穷无以谋生。而又暴殄天物。必至一败涂地。不可复救矣。可不惧哉。

  得意时不可不节欲

  得意之时。事事称心。既无忧患。每贪安逸。因此恣情色欲。不能自节者多矣。不知今日之得意。皆由从前艰难困苦。深谋远虑而得之。得意而忘失意。已非载福之相。若不能节欲。则精神一散。事业即空。将又要不得意矣。故得意时。不可不节欲。

  失意时不可不节欲

  失意时。忧闷无聊。以色欲自娱者甚多。不知所以失意者。皆因精神疏忽不及防。心思笨拙不及虑。才至机缘阻。事业败。而成失意。推其所以疏忽笨拙之原。无不由多欲而起。今既失意。肝木已郁。郁极生火。易动欲心。速宜竭力防检。强持硬守。庶可清心寡欲。保养日久。则气血强。精神足。心思灵。而机缘可以复得。事业可以复兴。将又可得意矣。否则始而藉以自娱。继即因以自杀。不但事业无成。而多病身亡。终成失意矣。故失意时不可不节欲。

  仕宦者不可不节欲

  古人云。心坚石穿。精神一到。何事不成。又云。万物可爱惟精神。人生事业。无一不赖精神以成之。而仕宦一途。尤以精神为贵。有精神。方有心思。精神足。心思灵。则事业成。精神弱。心思钝。则事业败。一定之理也。嗜好之端。如赌。如酒。如玩好。如游戏。无一不耗神而败事。而惟好色不节者为尤甚。善相以面色光华为交运。面色光华之现于外者。乃精血充足之积中而发也。即如未经得意之人。举止端重。心思透澈。言语和正。神色焕采。未几即将得意矣。既经得意之人。举止草率。心思呆滞。言语粗狠。神色晦暗。未几即将失意矣。以此推之。历历不爽。盖心无二用。二则无成。一心在好色。一心在办事。是二用矣。以我力之半。当彼力之全。已万不能敌。况再有甚者。则更不若也。仕宦最为险途。精神一不周到。即酿祸端。人以全副精神办事。我以耗散精神当之。则应前者不能前。应避者不能避。应虑者不能虑。应防者不能防。因而窥伺者有之。排挤者有之。阴陷密害者有之。凡中途覆辙偾事者。无不嗜欲害之也。故欲仕宦者。不可不节欲。

  治生者不可不节欲

  治生之道。以勤为本。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筋力强。体气壮。能起早睡晚。能忍饥受冻。方能勤于治生。而其原则总在少年早节欲。中年早断欲耳。如或不然。其因色败家者。固无足论。即知勤谨之人。未能节欲保身。亦足害事不浅。盖多欲则伤生。多病则废事。人能往。我不能往。人能为。我不能为。事事后人。即事事折本。故治生者。不可不节欲。

  坤道尤不可不节欲

  妇道无欲可节。只在清心。为最要事。幽闲贞静。女德也。心之不清。不但误夫。兼致疾病。乡间力作之女。四体疲乏。终日勤劳。上枕即眠。无暇他想。心不乱动。病亦不多。衣食稍足之妇。常与疾病相连。动称肝郁。不知所郁何事。特医者未便明言耳。且清心则气机调畅。血脉流通。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天癸绝。既不及四十九岁。天癸早断者。清心之验也。经期既断。腑脏充盈。虽有疾病。亦无妨碍。否则自贻伊戚。非但误其夫也。细玩色念尤足伤身各条。可以知之。

  妻必劝夫节欲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为妇者无不知之。夫多疾病。妻必受苦。夫或夭亡。其苦尤甚。男子疾病。无一不由于多欲。所谓伤生之事不一。而好色必死。今日恣情之乐。即日后致死之苦也。凡夫妇间。每因恩爱而不忍劝。又不明其害而不知劝。或博贤惠之名。任夫恣纵色欲。而不肯劝。或系刚愎成性。不听人言。因而不能劝。又复不敢劝。及至气血亏损。致病致死。己身独守空闺。举目一无依靠。悔既晚矣。为妇者。须以好色必死之害。时时劝诫其夫。笃守冬夏固精以顺天时。(见冬夏尤须固精节内)恪遵七日来复以安经脏。(见谨守限制节)谨避时日以守斋戒。不犯三忌以合天人。(均见尤须谨避时日节内)即使夫怒难遏。夫兴正浓。总须婉色和言。详为规劝。持之以不动。惕之以危言。期于见听而止。夫既见听。清心节欲。自身即有依靠。齐眉偕老。岂不美哉。且妇人怀孕三月。即宜断绝房事。生育自能容易。生子亦少伤痘。若将足月而犹犯房事者。必有产难。致丧性命。非专为男子保身。实妇人以此自救也。

  此一则。为有子有女之父母所必读。

  节欲须先清心

  不但妇女以清心为上。男子亦何莫不然。大凡人之欲事。必先有欲心。而后欲事随之。先清其心。清其本也。清心之法。勤四体。则心有镇伏。勤职业。则心有专一。勤读书。则心有归宿。上床未能即睡。则将昼之所为。夜更思之。某事合宜。某事不合宜。某事如何而成。某事如何而败。推本穷源。细心理会。再则吟咏诗歌。以恬养其心。默数鼻息。以调和其心。自然沉沉睡去。夜间偶醒。则深思报应感召之理。如有鬼神在旁鉴察。以摄其心。则自有管束。早间一醒。即速披衣而起。不许片刻停留。些须依恋。此最足误人。不可不防。日间心或偶动。则速办别事。速思别事。心之为用也最灵。一两次管束之后。自能渐入规矩。不致走闪。始虽勉强。久则纯熟。淫书万不可看。淫语万不可听。淫事万不可想。即遇匪友强聒。狎言既说。过后不可再为深想。留于心目。总以斩钉截铁为要。此皆清心之大端也。心不清。则少年时。难以节欲。中年时难以断欲。此乃人生第一紧要极大关头。不可不勉强而力行之也。

  节欲尤须淡意

  淡意之诀。惟在远色二字。色能远。则意能淡矣。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人不能无色。特不可近而好之耳。近则好之。好则必浓。浓则必伤身毙命。故清心寡欲者。以淡为本。深信好色必死一言。而细推其理。细绎其故。考古证今。潜心体察。自知畏惧。即可约束。则自然远而避之耳。凡人之好色。为可乐也。不知可乐者在一时。可哭者在一世。深明可乐之事。即可哭之事。自然色心渐渐淡去。毒药置于美馔。知者万不敢尝。何也。深知其必死而此心淡也。总之人生世上。专以事业为重。浓于色欲。必致懒于事业。勤于事业。即可淡于色欲。得失成败枢机。不可不察也。淡之之功。其初甚难。须于难处力加持守。始终不移。方可一生得力受用。今立箴言三则以自制。一曰看得破。二曰忍得住。三曰拿得定。看得破者。确信好色必死之理也。忍得住者。临时力加持守之功也。拿得定者。凛遵始终不移之节也。能此者。方是真正英雄。可以办大事业。

  节欲断欲以早为贵

  笃守冬夏固精之理。(见冬夏尤须固精条内)恪遵七日来复之义。( 见尤须谨守限制条内 )谨避斋戒。(见尤须谨避时日条内)不犯三忌。(同上) 乃节欲之实也。色心不萌。(见色念尤足伤身条内)清淡自守。(见先须清心,尤须淡意两条内)毫无欲事。乃断欲之实也。少年急宜早节欲。中年急宜早断欲。少年如已损伤。急宜断欲一年或二年以补其陷。中年体已觉衰。急宜断欲三年。以充其体。从此永无色事。自可得臻上寿。蒲传正知杭州。乡老李觉来谒。年已百岁。色泽光润。有同婴儿。蒲公问摄养之术。李觉曰。某术至简易。但绝欲早耳。张翠九十余。耳聪目明。尚能作画。人问之。答曰。平生无他能。惟欲心淡。欲事节耳。包宏斋年八十八岁。拜登枢密。精神老健。首相某意其必有摄养之术。问之。包宏斋曰。予有一服丸子药。乃不传秘方。首相某欣然叩之。答曰。幸吃了五十年独睡丸。盖三十八岁而即断欲也。

  第六章 制心

  卜锡范戒淫论曰。未见时贵有定力。一见时贵有慧力。方乱时贵有忍力。平日存心诚正。日日语善行善视善。是定力也。勘破欲火之为魔障。欲事之为空花。干犯之为祸根。是慧力也。念到苟合之时。司过之神在旁。三台北斗之神在头上。三尸灶神在我身我家。记录者。瞋视者。纠察者。如电之目。都无躲避。乃既晓此理。旋自掩护。主人翁本自惺惺。而故意自加扑灭。性灵何在乎。是忍力也。人能具足此三者。为圣贤仙佛有基。幽明神人。钦敬尊礼。本身身后。福寿与俱矣。其得失岂可以片时衾枕之乐相衡也哉。

  迂叟曰。淫念从几微而起。遏淫之法。亦必从几微。邪念方起时。旋自扑灭。略一宽放。即炽盛难灭矣。初起即灭之诀有四语。曰律极重。报极近。趣极澹。名极丑。

  陆桴亭曰。色之所在。动天地。感鬼神。学者能察识乎此。则不期谨而自谨矣。又曰。人能常知此身之重。则自能不淫于色。又曰。色之迷人。如水荡舟。当牢着舵。自不迷所向。

  一草堂曰。凡人生得美貌多情。是大不幸事。试想邪缘适凑时。若被颠倒沉迷。失足败行。空花一过。横陈嚼蜡。两败俱伤。人孰无一点良心。试于行邪才毕之后。还一内照。有不自悔自恨者乎。中心恐惧疑惑。举止踞天蹐地。即此便自生入地狱。若能当境执持。慧剑自斩。片时之后。神清气爽。明日心广体胖。举止安泰。即此便是成佛作仙境界。不必说到报应地位。

  一生患好色。问王龙溪先生。先生曰。有人设帷帐一所。指谓汝此中有名妓。汝可褰帷就之。汝从其言。入视。乃汝妹汝女也。汝此时一片淫心亦顿息否。曰息矣。先生曰。然则淫本是空。汝自认作真耳。

  省心录曰。经云一切惟心造。夫心为身之主宰。变动不拘。灵蠢迥判。升天入地。毫厘俄顷。克治则精莹澄澈。如玉映冰壶。何处尘埃可到。为圣为贤为仙为佛。自不难也。纵之则颠倒纵横。如风中落絮飘扬。到处黏留。为愚为不肖为鬼为禽兽。又何异焉。此养心之所以莫善于寡欲也。操之之道。可不制于外以安其内乎。昔李伯时善画马。心心注意于神骏。摹想其驰驱踯躅卧立嘶鸣之状。时时在念。后遂堕入马腹。人道绝而兽类近也。今之好色者。心心注意于所私。摹想其娇妍窈窕。妩媚轻盈。以至于枕席情形。衾裯狎昵之态。时时在念。后必堕入女身。为异常淫乱之物。阳气消而阴气盛也。如在畜生道中。必是猪犬猿猴鸳鸯鹑鸽之类。总之积想所致。淫根未断耳。故禅家云。三点如星象。一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佛也由他。

  见美色时。而起心私之。其心田即暗。中正之心已邪。则光明正大之神遂失。若人时时存邪念。积久而邪气蛊惑于身心。即小人矣。袁了凡曰。感应篇云。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亦可转祸为福。夫改过最难。日复一日。因循不觉。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来。欲改无及。故第一要发耻心。思平日所犯。不可对天地鬼神。便是庸凡。岂不惭愧。第二要发畏心。天道昭明。我犯淫恶。将来沉沦地狱。何日出头。岂不可畏。第三要发善心。夫一息尚存。虽有罪恶。犹可改悔。古人有一生作恶。而末路移心易志。遂得善终者。正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识得此意。如毒蛇啮指。速与断除。无丝毫凝滞。又如溺海登岸。远刀兵而得衽席。岂不快哉。嗟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同归善域。永出迷津。则成仙作佛。皆以此基之。

  廉耻二字。即羞恶之心。本自性天中来。子弟天真未凿。何遽沦亡。盖有由渐而然也。大凡淫念之萌。初亦甚暂。用力遏之。则萌者消。暂者绝矣。无如情不自禁。暗长潜滋。又或昵比淫朋。谑浪笑傲。传奇佳话。以导引其窔奥。诗歌艳曲。以推助其波澜。向之刺耳而拒于心者。渐且怡然而乐听之矣。向之碍口而呐于言者。渐且油然而肆谈之矣。向之匿于袖中而背人以私窥者。渐且公然置诸案头矣。闻嘉言善行。未必存向往景行之心。一观夫风流佳遇。则津津有味。艳羡之而无已。斯即无有邪缘相值。而缠绵结想。梦构神驰。疾病因是而生。精魅乘之而入。事至于此。已如顺风扬帆。快马纵辔。自亦不能遽收缰而回棹矣。故君子所谓暗室不欺。所谓昭质无亏者。必自一念之遏欲始。

  玉颊黛眉。美色固为可爱。愉颜软语。柔情更自可怜。顾亦思一人蒙垢。三族含羞何。忍以爱之怜之者。污之而辱之乎。纵彼以一念之差而奔我。或以一时之爱而就我。犹当如狄梁公之遇寓妇。拒之即以悟之。使出迷津而登觉岸。斯为爱人以德。断不忍旋乱之而旋弃之也。至若积日累时。百端挑诱。或以利饵。或以势胁。巧设机阱。以求必陷。但顾当前之快意。不恤在彼之疚心。罪大恶极。宜其生罹宪网。死堕泥犁也。

  善莫大于成人之美。奔女来而我拒之。斯时不过瞬息间耳。谕以正论。格其非心。既以全我清操。亦以完彼贞体。使竟玷之于瞬息之间。在彼诚无所怨。而事后追悔。已补救无门。嗟其何及。夫人莫不有一时之昏昧。猝然动心而失足者。片言以发其羞恶之良。自必愧奋而痛自湔洗。从此遂为完人。故一举而两善着焉。反是以观。有本无心而故卖风情。微词引逗。逆以启其怀春之心。因邂逅以成其窃香之行。即不失身于我。而原所自起。罪有攸归矣。


汉阳别樵居士编纂 2012-08-20 17:28:17

[新一篇] 家庭寶筏(壽康學會校對版)(1)

[舊一篇] 家庭寶筏(壽康學會校對版)(3)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