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企业的管理与文化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2002年9月到12月间,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邀请微软公司数位专家、学者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软件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的课程,本书就是根据这一课程的授课内容编撰、整理而来的。从课程本身来说,也许国内此前还没有哪一门类似的课程可以在十几个课时里如此全面地展示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将软件研发和营销领域里如此之多的一线专家、学者会聚到同一个课堂里来,可以如此集中地向听众介绍有关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广和高科技企业管理的知识、方法、经验和案例。就每一章而言,除了章节开头的导读和作者介绍以外,章节内容通常都是依据作者在课堂上讲述时的实际顺序与结构编排的。与课堂上的讲述相比,本书的每一章都由作者本人或编撰者补充了一些理论性的文字,以使章节内容更为连贯,理论架构更为清晰、完整。

 http://product.china-pub.com/9179

导读 iii
文化篇 1
第1章 从微软看企业文化 3
1.1 企业文化简介 5
1.2 微软的历史 6
1.3 微软的宗旨 8
1.4 微软的组织结构 9
1.5 微软的文化 10
1.5.1 舒适的办公环境 10
1.5.2 开放、随和、效率和结果 16
1.5.3 以人为本 19
1.5.4 微软的人才观 27
1.5.5 团队精神(teamwork) 28
1.5.6 交流的艺术(art of communication) 33
1.5.7 管理的风格 35
1.5.8 责任心及主人翁精神(ownership) 38
1.5.9 职业道德 40
1.5.10 激情 41
1.5.11 员工表现考核 43
1.6 总结 44
 2002年9月到12月间,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邀请微软公司数位专家、学者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软件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的课程,本书就是根据这一课程的授课内容编撰、整理而来的。作为本书的编撰者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合作者,我们有幸旁听了课程的全部内容;在全书的整理过程中,我们又通过录音、录像资料反复温习了微软公司担任课程主讲的几位专家、学者的言传身教--恐怕没有哪个听课的学生可以像我们一样对课程内、外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了。
  从课程本身来说,也许国内此前还没有哪一门类似的课程可以在十几个课时里如此全面地展示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将软件研发和营销领域里如此之多的一线专家、学者会聚到同一个课堂里来,可以如此集中地向听众介绍有关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广和高科技企业管理的知识、方法、经验和案例。暂且不谈以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张亚勤博士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科学家、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在课堂上所展现出的精深、严谨的专业素养和热情、生动的授业风范,单单是每一节课后学生们积极踊跃的课堂提问以及流露在每一位听课者脸上的欣喜和兴奋的表情就足以让我们这些旁听者激动不已了。或许,我们这些已经在IT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五六年的从业者可以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与我们上大学时经常听到的充斥着理论体系和数学公式的课程相比,这样一门凝聚了成功者的经验和智慧--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睿智和幽默--的课程,似乎更容易使人产生亲身参与的冲动和企盼成功的激情。
  把这样一门优秀的课程整理成书,无论是对听课的学生,还是对普通的读者,都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苛求一些的话,这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也许还无法构成一个逻辑谨严的理论体系,但课程中给出的每一个方法、每一条经验甚至每一个案例对于那些正在从事或者愿意从事软件企业管理的人来说,都极富实用价值:无论是软件企业的决策者还是广大的中层经理,我们都可以很容易地在日常管理实践中找到可以与课程内容相互参照、举一反三的地方。
  因此,编撰与整理本书就成了一件既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的工作。幸运的是,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微软公司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专家、学者、编辑们的大力支持:微软亚洲研究院亚太商务及高校合作总经理陈宏刚博士不仅作为主讲人,为全书贡献了三个章节的内容,还就全书的体例、风格、编排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不辞辛劳地审阅、校订了大部分书稿;微软亚洲研究院高校关系与合作技术专员马歆小姐自始至终与我们保持了紧密、良好的合作关系,全书的每一个字句、每一张图表都经马歆小姐逐一审阅、反复推敲;此次课程的所有讲师也都在繁忙工作之余,挤出宝贵的时间阅读和改定了相关章节的内容;清华大学出版社丁岭等编辑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不仅将本书的成书时间大大提前,还从编辑层面确保了本书较高的文字和编排质量。
  就像本书书名所宣示的那样,本书的主旨在于通过张亚勤、陈宏刚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和职业经理人的言传身教,让广大读者,特别是那些正在IT行业里拼搏奋斗的企业家、经理人和工程师们,还有那些在大学校园里刻苦攻读、并希望在IT行业中有所作为的莘莘学子们获得一些真正实用的、有价值的、有关软件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经验。当然,作为一本纯粹的学术性着作,书中每一章的内容都仅仅代表了作者本人的意见和看法,与微软公司的立场和观点无关。书中所举的一些小故事、小案例有时是课程的主讲人在讲台上即兴发挥的结果,并不一定都是体系严谨、内涵深刻的教学案例。我们把相当多的课堂内容编进书中,一是为了保留此次课程的原貌,二是为了让那些没有机会聆听此次课程的读者也能从本书的字里行间约略感受到演讲者在课堂上的举止和风范。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文化篇"偏重于企业文化建设、软件企业中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个人能力的发挥等方面的内容?quot;管理篇"通过介绍微软公司的运营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等不同层面揭示了软件企业中最重要的市场、销售和财务等几个领域的管理原则;"战略篇"则从战略角度出发,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了与商业发展战略、市场销售战略、行业顾问战略、技术发展战略等相关的软件企业发展蓝图。
  就每一章而言,除了章节开头的导读和作者介绍以外,章节内容通常都是依据作者在课堂上讲述时的实际顺序与结构编排的。与课堂上的讲述相比,本书的每一章都由作者本人或编撰者补充了一些理论性的文字,以使章节内容更为连贯,理论架构更为清晰、完整。
  书中使用了一些较特殊的排版格式。例如,我们用下面这样的段落表示需要强调的重点内容:
   [b]微软人必备要素之一:敬业精神[/b]
  我们用下面这样的排版方式表示作者在讲课时所举的故事或案例:
  [b]比如以前在Borland工作的安德斯·海尔斯伯格(Anders Hejlsberg),这个人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当今世上编程的第一高手,是着名的快速开发工具Delphi的创始人。他当时在Borland不受重用,一直郁郁不得志,而且在Borland之外也不太出名。微软知道这种情况以后就去跟他谈,希望他到微软来。但是第一次面谈没有成功,第二次微软提高新酬待遇还是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微软没有明白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东西。其实,海尔斯伯格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在Borland公司都没法实现,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宽松的环境。了解到他的这些想法以后,比尔o盖茨就亲自去请他吃饭,当然金钱不能打动他,他对微软许诺的高薪和股权不是很有兴趣。但是盖茨答应给他一个项目组,允许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一点真正打动了他,因为这些都是Borland所不能给予的条件。这样,海尔斯伯格终于加入了微软,并在此后主持设计了Visual J++语言,以及着名的C#语言,成了当之无愧的C#语言之父。[/b]
  书中每一章结尾处都有一段简明扼要的总结,供大家回味全章内容,加深记忆。 尽管在全书的编撰和整理过程中,经历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和艰辛,但全书能够顺利出版,微软公司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能够通过我们的工作与广大读者见面,这已经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和褒奖了。
  王咏刚、周虹
  2003年1月
 

 


网载 2012-06-28 11:27:33

[新一篇] 如何有效實施5S

[舊一篇] 翰墨春秋24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