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去年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价值、货币、价值规律的作用等
问题,国内经济学界有很多讨论。我国自1956年全面进入社会主义以后,研究这些
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作者不揣浅陋,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大家指
正。

                   一、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与两种所有制

   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首先碰到的是:目前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存在着的、全民所
有制与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这两种所有制形式,是不是典型的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
式?当“两种所有制”被“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所代替时,是不是社会性质已经转
变为共产主义社会而不再是社会主义社会?骆耕漠同志认为[注],在社会主义社会
中,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代替两种所有制可以较早完成;而分配原则上从社会主义的
“各尽所能,各取所值”转变为共产主义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过程将在
“更远更远的将来才能完成”,我认为这是正确的。
   大家知道,马克思、恩格斯论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都假定单
一的全民所有制,不考虑“两种所有制”的存在。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存在两种所有
制的历史原因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小商
品生产还没有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排除的国家内。小生产合并为大生产的过程既
没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完成,就只能由无产阶级领导,在社会主义阶段或向社
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内完成。两种所有制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联合小生产为大生
产的结果,并且是走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过渡形式。因此,实现了单一的全民所
有制之后,只要社会的分配原则还是“各尽所能,各取所值”,那当然还是社会主
义社会而不是共产主义社
   在两种所有制并存条件下,两种所有制之间仍然会有产品交换。解决下面一些
问题,例如社会主义的生产是否是商品生产,价值、价格、货币等经济范畴的意义
如何,都不免要首先去解决因两种所有制并存而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果我们承认
两种所有制并存是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过渡形式,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
的纯粹形式,那么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价值、货币等问题时,先研究单一
的全民所有制下的情形,再研究在两种所有制条件下的情形,问题的解决也许会方
便一些。由于社会主义各国,大工业生产方面已集中于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它的生
产占全部国民经济很大的比重,因而进行这样的研究也是可能的。

                        二、分配方法与核算方法

                                  1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对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作了明确的论证。
为简明起见,可以把这个分配原则用公式表示如下:
   (Ⅰ)社会总产品价值一国民收入十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的补偿
   (Ⅱ)国民收入一消费基金十积累基金
   (Ⅲ)消费基金一直接生产者所领受分配的份额十非直接生产者所领受分配的
份额十不转化为劳动者个人收入的消费
   (Ⅳ)直接生产者所领受分配的消费基金一他所创造的价值一应比例扣除的
(积累基金十公共管理基金十社会保证基金十科学教育保健艺术基金)
   关于分配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及其他着作中再三提到,在社会
主义社会中,个人交换将被废除,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不再存在,分配将利用劳
动券。    



   社会主义各国的分配原则与马克思的论证是符合的。在分配方法方面,表面上
看来,依然保存了货币,并以相对固定的工资率和物价表,作为积累基金与消费基
金,以及消费基金在不同各类劳动者之间的分配的杠杆。
   在这里,研究一下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劳动券到底是什么东西是必要的。劳
动券可以是规定领取一定种类一定数量消费品的领物凭证;也可以是不具体规定种
类数量,而以某种计量单位(如劳动小时、劳动工分,或干脆仍用元角分这种货币
单位)计算的,可以凭以自由选购各类消费品的凭证。根据恩格斯下述论证,它可
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交换的形式怎么样呢?交换是通过金属货币来实行的……可是在公社与
社员之间的交易上,这些货币,绝不是货币,绝不是尽货币的职能。它们成为真正
的劳动券……”[注]

   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利用货币为分配工具,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具体途
径如何。
   一、个别企业利用工资与价值形式进行核算。假如没有其他使产品价值与价格
差离的因素,那么产品成本、利润及企业缴纳的各种捐税之和,就是产品的价值;
   二、工资是劳动者个人领受的劳动报酬,也就是社会总的消费基金中分配给他
的部分。捐税与利润,归入国家预算体系。国家经过预算体系,将这部分预算收入
分配为积累基金及公共管理基金、社会保证基金、科学教育艺术基金等等;
   三、在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工资率与产品价格两者,决定全部
企业缴纳利润及捐税的数额,也决定社会纯收入可供再分配的数额,所以也决定了
消费基金与积累基金间、各类消费基金间分配的比例。
   利用上述分配方法,进行下述各种调节是方便的:
   (一)当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可以提高工资或减低物价,使国民收入中分配
为消费基金部分不致低于应有水平;
   (二)社会应用较大力量进行扩大再生产,因此工资的提高或物价的减低,应
低于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程度,使消费基金与积累基金间维持适当的比例;
   (三)当某部类生产的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速度,高于别的部类时,可以降低这
个部类生产品的价格,使价格的运动适合于各类产品间价值比例的变化;
   (四)当各部类生产中的工资率,不适合于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差别时,可依不
同比例调整各部类工资率。
   目前社会主义各国还存在着两种所有制,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途径比上
面所说的还要复杂一些,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要详细论到,现在姑且对此存而不论。
假定一个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社会,消费品的分配只存在于社会与劳动者之间(
“公社及其社员之间”),作为分配工具的货币,除掉保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位
名称(例如元角分)而外,按照恩格斯的原则,就是劳动券,而不是别的。

                                  2

   采取货币这个工具来分配消费品,还有下列好处,是领物凭证式的劳动券所不
能替代的。
   劳动者及其家属的消费要求可归并为若干类,如食品、衣服、居住等等,这些
种类的消费要求是可以统计出来作为计划生产的根据的。但从具体的消费品的品种、
花色而言,由于消费兴趣的多样化,人们必然要求自由选购,反对凭证领取。
   个人消费要求的满足,很大部分是用购买物品的方法,但还有不用购买物品的
形式的,如:(一)住宅的租赁;(二)个人生活服务如理发、洗澡、市内交通、
外地旅行、旅馆服务等;(三)文化娱乐;(四)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子女教育费、
托儿所费用等等。满足这些要求,不能依靠领物凭证式的劳动券,只有用货币来支
付。
   延期消费与提前消费,在我们社会中是通行的。前者,就是储蓄,后者如分期
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劳动者消费兴趣多样化的结果,延期消费与提前消费是不可
免的。这不仅需要利用货币,并且还需要一个信贷系统,利息也还保存着。社会主
义各国的经验,储蓄、信贷与利息不会造成生产资料的名存实亡的状态,因为储蓄
的数量,比之公共积累是一个微小的数额,因而是无关大局的。

                                  3

   社会主义有没有利用领物凭证式的劳动券的历史经验呢?从溜秋白同志下述记
录看来,那样的经验是有过的: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每一城市作为一共产社。又一友人告我,俄国现在无物
不集中,消费者都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用物品……譬如莫斯科公社
——市政工会之类,每月为莫斯科居民运取食粮,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
工作高下为标准分好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1921年
3月21日)”[注]
   “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唯
一的食品……现在丰富得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很不
稳。然而大概而论,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工厂工资大增,废劳动
券而今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1921年5月1日)”[注]

   这里所提到的劳动券,按所记录的情形来说,应该是指领物凭证式的劳动券,
因而也就是不经过货币(不经过交换)的产品直接分配。这种产品的直接分配,列
宁认为,在当时是“我们力不胜任的事”:

   “在1921年时,即当我们度过了国内战争中最重要的阶段,并且是胜利地度过
这个阶段之后,我们就碰上了苏维埃俄国内部很大的——我认为是极大的——政治
危机,这个危机不仅造成颇大一部分农民的不满,而且造成颇大一部分工人的不满……
原回是……向纯社会主义形式与纯社会主义分配的直接过渡,乃是我们力量所不能
胜任的事。”[注]部货币工资率也可以不变。因此,货币工资虽反映了劳动时间消
耗的量,虽已把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换算为统一的货币单位,但它确实只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反映了劳动时间的消耗。

   货币工资内,不包括劳动者提供给社会的纯收入部分。纯收人是产品转移出去
的价格与货币工资的差额,它不是货币工资的比例附加额。价格则是根据过去经验
中所知道的,生产一个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定的。因此(一)产品价格大致
上适用于不同企业所生产的同类产品;(二)产品价格是相对固定的,不是时时变
化的。就第一点来说,劳动生产力高的企业,用同样价格出售产品将获得较大纯收
入,劳动生产力低的企业,纯收入会小一些,甚至会亏本。个别企业所核算的,只
是核算产品的成本与企业的盈亏。就第二点来说,产品虽有相对固定的出售价格,
但产品成本是可以逐渐降低的。因此,一个生产企业到底能获得多少纯收入,不是
事先预定的,它只能通过定期的财务结算,相对正确的计算出来。根据这个分析,
反过来再来观察价格,就知道:(一)价格是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反映,
它是个别企业所费劳动时间的平均,但又与任一企业的劳动消耗都不同;(二)价
格是用作核算当前生产中劳动消耗的事先假定(根据过去经验作出的)的标准,不
是根据当前生产中劳动消耗的结果统计出来的。由于劳动生产力经常在变动着,价
格在任何时候也不能绝对正确反映当前生产中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力的变化,首先反映为材料消耗与生产工时的变化,它是时时变化着
的;从全社会来说,只能相对的、近似的表现在价格中。除了这种直接的变化外,
还有一些间接的因素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变化,例如设备利用率的高低,管理费用的
大小,生产周期与流通周期的长短,废品利用的程度,都对产品所耗劳动时间发生
程度不等的影响。对个别企业来说,这些因素是间接的、不确定的,即在成本核算
中也只能根据一些假定的标准进行分摊计算;对社会产品来说,它对全部产品生产
中劳动消耗量的影响更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因此,根据社会统计定出产品的价格,
或者根据所有企业的成本计算产品的平均成本,都只能相对的反映平均的劳动消耗
量,而不能绝对的反映它。
   以上还只说到了一个企业所支付的货币工资与产品出售价格两者。由于生产的
社会分工,企业产品价值的大部分是他企业转移过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生产的社
会分工愈发展,个别生产企业的产品价值中,本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加入的劳动消耗
部分愈小,他企业转移过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部分愈大。因此,某个企业的核算过
程中,假定别的企业转移过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是绝对正确的,只要新加劳动部分
计算得正确,生产资料的消耗比例计算得正确,确切核算本企业产品的价值——劳
动消耗是可能的。虽然这个企业所核算的,也还是本企业的成本与纯收入,不是直
接核算本企业所费劳动时间,更不是核算产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是前面
指出过,每个企业的核算结果都只能做到相对正确,产品转移价格也只能相对的代
表某项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全部企业的核算,也只能相对正确,不能绝
对正确。
   这样看来,利用货币工资与预先规定的价格,作为核算的工具,就是采用了一
个公共的价值尺度单位。这个价值尺度只能相对的、近似的、不充分的反映产品的
劳动消耗,可是它有两种好处:第一,它是一个公共的尺度,它反映产品生产的社
会必要劳动;第二,它经过个别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企业间成本和纯收入的差异,
比较各企业生产活动的经济效果——即比较它们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异。缺
乏这个公共的价值尺度,这个实行广泛生产分工的社会化生产中,全部核算体系是
建立不起来的。
   社会核算体系除以个别企业为其基层核算单位而外,各生产企业所提供的社会
纯收入,经过预算体系实行再分配,预算体系则是独立于各个生产企业之外的。社
会纯收入分配于多种用途,它用于购买企业的生产品,也用于支付不直接从事生产
的劳动者的报酬。这些劳动者的报酬,理论上也比例扣除应提供社会的纯收入,不
过因为他不直接从事生产,所以不表现出来而已。这些劳动者从事劳动,但他们所
从事的劳动不表现为产品价值的增加。因此,这个独立于生产企业之外的预算体系,
除掉用公共的价值尺度单位来核算纯收入的再分配之外,使用劳动时间来核算是很
难设想的。

                                  5

   不管以上所说种种困难,我们还是研究一下,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产品的劳
动消耗,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
   要直接用劳动时间计算产品的劳动消耗,首先必须解决复杂劳动换算成为简单
劳动的标准。这样的换算只能在社会平均劳动的计算中采用,它不适用于个别企业
的核算。其次,这个简单劳动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因而它也不能是一个绝对的
尺度单位。
   一个社会存在着大量普遍的一般水平的简单劳动(譬如说,我国农业中的全劳
动力或可认为是这种劳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各种复杂程度不等的劳动是可以换
算成为这种简单劳动的。但在一个生产企业范围内最简单的劳动,未必是这个全社
会水准的简单劳动。一个生产企业的技术劳动的熟练程度是逐渐的但经常在变化着
的。因之,个别企业进行核算时如采用全社会水准的简单劳动,在这个企业是已经
采用了间接的尺度了。如采用本企业范围内最简单的或最大量的劳动作为基准,各
部类企业的核算结果就是不可比的了。同时,每一个企业内部,各种熟练程度不等,
熟练程度又经常变化着的复杂劳动,要换算成为简单劳动,也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持
续不变的标准的。
   个别企业或全社会的简单劳动的熟练程度,本身也是在变化着的。譬如,按我
国目前情况,农业中全劳动力的熟练程度随着农村中文化技术知识的普及,其熟练
程度技术水平在逐渐提高;加以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运输业等职工数量的大
量增加,全社会水准的简单劳动逐渐的将不以农业中的全劳动力为基准。我们完全
可以想像,数十年后,在今天看来是复杂劳动的,那时将成为简单劳动;观察社会
主义国家工资水平的变化,可以证明这一点。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等级的工资率间的
距离,就其总的趋势来说是不断缩小的(虽然可以经历一段为了发展技术劳动而扩
大各级工资率间距离的时期),这正是反映了最普通的简单劳动逐渐发展成为熟练
劳动的过程。
   这样看来,以劳动时间作为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的尺度,它本身也不免是不确
定的、相对的。

                                  6

   以上是社会主义各国现在的分配方法与核算方法的初步分析。根据这个分析,
可以知道,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
全部细节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全部预见,也不可能全部预见的。为什么现在社
会主义各国还存在着“商品生产”与“货币经济”呢?应该从这个体系的内部关系
的分析中去找答案。
   可是,人们向我们指出,譬如像苏联这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现在还利用
货币,是因为还存在着两种所有制,因而有两种所有制之间的商品流通。这种货币
还是本身具有价值的货币商品,它是商品流通下面的一般等价物,它不是劳动券。
这与我们上面所说的就是相反的了。
   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社会主义下面的商品生产问题。

                             三、商品生产

                                  1

   关于商品生产的一般性质,马克思指出:

   “使用对象成为商品一般,只因为它是互相独立经营的私人劳动的生产物……
生产者由他们的劳动生产物的交换,才发生社会的接触,所以,他们的私人劳动所
特有的社会性质,也要在这种交换里面才显现出来。”[注]

   恩格斯指出:商品“生产者的社会联系,是通过他们的生产品的交换来实现的”。[注]而作为商品生产最高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则“在社会化的生产中,统治
着无政府状态”。[注]
   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生产资料将为社会所
占有,商品生产将被消除。这就是说,那时社会将有计划的进行生产,生产的无政
府状态将不再存在,社会的生产品将直接用为再生产的生产手段与生活资料,不再
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注]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批评了杜林的经济公社的幻想。他着重指出,企
图在实现“劳动的真正价值”的基础上,让“活的劳动……与劳动的产品相交换”,
这时,“劳动力……和它所应交换的生产品一样同是商品”,因此,杜林的方案是
企图用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除去商品生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进程的弊害。这
也就是说,像杜林那样,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劳动的“真正价值”,而
不是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于社会生产,有计划地分配社会总产品于积累基金及消
费基金,并分配消费品于劳动者之间;其结果,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仍继续,分散
于私人手中的积累终将吞没公有化了的生产资料,劳动力的价值将服从于近代的工
资规律,社会总产品也只有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所谓社会主义不过是一句空话。[注]
   这样,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公有制下面是不存在商品
生产的。

                                  2

   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在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下面,社会仍用“货币”来分配
消费品,利用货币进行核算,社会生产是否仍然是商品生产。
   骆耕漠同志认为,[注]只要实行按劳计酬与经济核算,就必须利用货币来分配
消费品,产品就必须计价,那就是商品生产与货币经济。骆耕漠同志接着说:马克
思、一恩格斯关于商品及商品生产的定义,“是就一般私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而言……
这种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已转为公共财产,除掉在集体农庄
市场上还有极个别的残迹存在外,已经是不存在了……商品生产有建立在私有制基
础之上的,也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后面这种商品生产,虽然为联合的社会
主义生产者所公有,但是他们必须将产品作真正的交换、买卖,即将他们的产品的
所有权作真正的转移,那些产品才能算是真正的商品”[注]
   我们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从未论证过公有制下的商品生产,但这是指单一
的全民所有制。说两种所有制并存时,两种所有制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者,他们之间
有商品交换,这种商品生产是特种商品生产,这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
题”中所指明的。斯大林在那里接着指出:这种商品生产“决不能发展为资本主义
生产,而且它注定了要和它的‘货币经济’一起共同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的
事业服务”。[注](参阅附注)可是为什么两种所有制之间存在着产品交换,就决
定了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是不是因为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存在
着本质上的区别呢?同书除在个别地方略为涉及这点外(参阅附注),并没有明确
指出这是基本原因。同书曾采取另一个论点,即产品成为商品的原因,是产品所有
权的转移。骆耕漠同志认为正是产品所有权的转移,构成公有制下的商品生产[注]
   可是,所有权概念是一个法律概念,法律关系只能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它
本身不是什么经济关系。[注]社会主义法制承认个人是他所获得的劳动报酬的所有
权者,是按劳计酬这种经济关系的反映,承认集体农庄是它的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
有权者,又是另一种经济关系——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反映,两者就不属同一性
质。即就个人消费品而言,劳动者用货币工资购买消费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
劳动力再生产的一个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实现他所应领受的社会生产品份
额的办法,两者也根本不属同一性质。所以,引用法律关系来解释经济关系,是未
必妥当的。

                                  3

   所以,我们应该试图分析两种所有制之间的经济关系。
   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种,它是不同于私人——资本主
义占有制度的。从分配方面说,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区别,表现在:
(一)它们的纯收入部分,除税收外,不通过国家预算实行再分配;(二)它们所
实现的收入(即产品出售价格的总和,减去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成本),构
成他们自己的劳动报酬和积累基金的限界;并且(三)它们的劳动报酬不是如同工
厂工人那样统一规定于国家工资制度中。这个区别,就使集体农庄在生产方面,虽
要按国家计划进行,假设它们积累了巨大的经济力量,就会出现一种自发的资本主
义趋势,脱离国民经济计划的轨道。但按社会主义各国现有经验来说,还没有出现
过这种情况。相反的情况是出现过的,就是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造成农业生产中
若干部门的生产低落,生产量与劳动生产力两者同时降低。同样,按社会主义各国
现有经验来说,规定正确的农业生产计划与农产品价格,使农业生产得以发展,而
又防止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发生那种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那是做得到的。
   假设一种正常状态,即农产品价格的规定是正确的,集体农庄的生产是按国家
经济计划进行的,那么全民所有制和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下的劳动者的分配原则,
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原则:按劳计酬。所不同的是:属于全民所有制的劳动者的分
配,原则上以全社会为一个核算单位:属于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下面的劳动者的分
配,不是以全社会,而是以这个生产单位本身所创造的价值,划分为积累基金、消
费基金,并进一步按照按劳计酬的原则,在劳动者之间分配它可以分配的消费基金。
但集体农庄的分配,又以税收、国家银行贷款、国家设立的农机站的报酬标准、工
业品与农产品的价格等等,与全社会的国民收入相联系着。因为有这种联系,社会
主义国家可以进行一种带有全社会性质的调节,使工农间收入的差别缩小,使农业
所获得的基本建设资金适合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
   全民所有制与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之间的交换是两种所有制之间的交换。交换
的价格由计划规定,它反映了全社会的按劳计酬原则,与国家对工农收入间的调节,
而不是按照竞争原则进行的,不是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所自发形成的。因此,我们可
以说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中的一个低级阶段,但不能说劳动人民
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交换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如像马克思、恩格
斯所指明的私有制下或资本主义下的商品交换。这种交换,在它不会造成集体农庄
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的限度内,本质上与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或国营企业与工人
之间的交换(如果那可以称做交换的话)具有相同的性质。
   自然,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经济本质,并不是每个时期、每种场合都相同的。
在某一场合或某一时期,它们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弱一些,或甚至达到接近全民所
有制的程度;在另一种场合或另一个时期,自发资本主义趋势强一些,或甚至完全
不服从国家经济计划的轨道进行生产或交换。但是,除掉那些徒具虚名的而外,在
全民所有制占国民经济极大比重的条件下,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服从国家经济计划
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只要它的内部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关系,两种所有制之
间的关系也必然是社会主义的关系。这种关系,与私有制下两个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关系是根本不同的。
   所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商品生产的性质的理论,难于得出这样的结
论:因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两种所有制,两种所有制间的交换是商品交换,社
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

                                  4

   如果承认两种所有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指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那种性
质改变了的商品交换与货币经济,那么用“特种商品生产”来指明社会主义生产的
性质,不能认为是错误的。
   困难是在于“特种商品生产”这个定义,不仅与相互进行“商品”交换的两种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有关,而且也与“经过流通过程(买卖交换过程)的产品就
是商品”这个定义有关。而据说商品流通的存在,又必然要复活资本主义(参阅附
注)。按照这个定义,只要产品经过流通过程即买卖交换过程的,它就是商品;不
经过买卖交换过程的,它就不是商品。因此,只有在实行产品直接分配时,即废除
目前广泛应用着的“货币”这种分配工具,变为采用领物凭证式的劳动券,或者不
要劳动券也可以,反正是实行产品直接分配制度时,商品生产才会完全消灭,资本
主义复活的危险才会完全消灭。
   不难看出,这不是深入分析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后所得出的结论。这是一个
从商品流通的外表所得出的结论。正因为定义从商品流通的外表上得到,所以,阐
述这个观点的人,就会依靠所有权的转移这种法律关系的论据,来支持这个结论。
   按照这个结论,也还不免产生另外一个理论上的难点,那就是:全社会生产品
有的是商品,有的不是商品,完全以其是否经过流通过程为准。可是大家知道,社
会生产是一个不断的流,所有社会产品,不论它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结局总
是变成消费品分配于全体劳动者之间;所有生产品中活劳动的消耗部分是以当年分
配的消费品抵偿的(还应该注意,全社会所消耗活劳动的一部分还是作为积累基金
而不是全部以消费品来抵偿的),所消耗的过去劳动部分结局也是以消费品抵偿的,
不过抵偿的时间有先后,抵偿的过程复杂得多而已。把这个不能分割的社会生产之
流,分割其中一部分称之为商品生产,另一部分称之为非商品生产,于是马克思主
义的再生产理论就被支离割裂,无法理解了。

                                  5

   归纳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各国现在利用货币作为分配工具与核算
工具这种制度,如果称之为特种商品生产,以标志其形式上存在货币经济,实质上
不同于私有制下的商品生产,是可以的。认为这种制度在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下也将
继续下去,也是正确的。但认为这种商品生产的特征是流通过程(买卖交换过程)
的存在,产品所有权的转移,这是可以怀疑的。
   同样,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是一个不断的流,如果承认有所谓公有制下的商品
生产的话,那么,无分消费品与生产资料,也不必追究什么所有权的转移,全部产
品既都必须计价,都有商品“外壳”,那就都是商品。如果说,这些产品因为直接
是社会产品,不是私人以私人打算生产出来,只有在个人交换下才实现其价值的,
因而它们不是商品,那么,无分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它们都不是商品。
   至于目前社会主义之所以存在着“商品生产”,应该肯定,其原因是经济核算
制度的存在,不是两种所有制并存的结果。两种所有制之间的交换,是不能拿来与
私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类比的。

                        四、计划经济与经济核算

                                  1

   既然社会主义所以存在着“商品生产”与“货币经济”,是实行经济核算的结
果,那么,在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中价值、价格与价值规律的作用之前,分析
一下计划经济与经济核算的特征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是必要的。
   大家知道,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标志,是拥有独立的资金,独立计算盈亏。在
资本主义社会内,生产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是自明之事,它是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
以俱来的。从历史发展上说,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制,在苏联是结束军事共产主义
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产物。其他社会主义各国,是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
渡时期内,保留资本主义经济核算的形式,改革其内容而形成的。不论历史发展的
过程如何,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是计划经济范围内的经济核算,这是与资本
主义“经济核算”的基本区别。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再三指明过;社会主义经济是实行
经济核算的计划经济,马克思、恩格斯从未指明过。相反,他们确切指明社会主义
社会将没有货币,产品将不转化为价值。列宁根据苏联建国初期的经验,确立了社
会主义的经济核算制度,此后,数十年来,在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各国,形成了实
行经济核算的计划经济体系,并且证明了它是不可缺少的制度,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社会主义生产,直接是使用价值的生产。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社会各部
类生产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仅借计算不同物资间物量的关系
(它表现为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物资平衡)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可是社会主义必须借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这里,姑且不引入价值这个
概念,社会主义同样必须严格核算所费劳动与有用效果间的关系。[注]假设经济计
划关于不同部类生产间的物量关系,与不同部类生产中所费劳动与有用效果的计较,
能够全面的、确切的都计划妥善了,那么,让全社会生产成为一个大核算单位,让
全部生产、分配、消费都规定在这个计划之中,原是够了的,用不着再让各个生产
企业再去实行什么独立的经济核算了。
   历史经验证明,让全社会成为一个大核算单位是不可能的。全社会必须有一个
统一的经济计划,具体的经济核算单位则必须划小,至少以每个生产企业为单位进
行核算。巨大的生产企业,其具体核算单位还必须划小(例如鞍钢的炼钢厂、炼铁
厂、耐火材料厂等都实行鞍钢范围内的独立经济核算)。这样,全社会的经济计划,
规定全社会的生产规模、积累规模、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水平、各部类物资的数量平
衡,同时也进行全部生产分配过程的价值平衡。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按照经济计划
进行生产分配,不得脱离计划的轨道。可是由于存在着经济核算制度,即令(一)
物资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没有企业间直接的购销与合同关系;(二)企业盈亏与
企业劳动者的物质报酬之间不发生任何关系,至少也将产生这么几项结果:(一)
企业间产品的转移,有了公共的价值尺度;(二)企业独立计算盈亏,推动管理部
门寻求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减低成本的因素而加以利用。这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就
已经有很多好处了。至于有了货币这个工具,对消费者来说,无论如何比实行领物
凭证式的劳动券要方便得多,有利得多,这在前面已经指出过了。
   实行经济核算制的有利结果,实质上一定远远超过前面指出的两点。(一)不
论消费品或生产资料的品种规格都千差万别,需要变化的因素也是复杂多端。如果
说它们的生产与消费及两者间的平衡,全部规定在一个经济计划中,可以不发生任
何困难,那是客观上做不到的。因此,(二)生产资料在不同企业间的转移,要由
企业间直接的购销关系或合同关系来补计划规定之不足。(三)消费品的销售,要
依赖零售市场中价格的调节来平衡供需。(四)使企业劳动者的报酬,与企业为扩
大生产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与企业出售产品的收入发生一定程度的联系,如奖励
金制度、企业基金制度等等。于是经济计划就成为这样一种计划,它规定有关生产
分配及产品转移的全局性的、关键性的项目;它规定各个生产企业的经济指标;但
它不是洞察一切的,对全部生产分配与产品转移规定得具体详明,丝毫不漏,因而
是绝对指令性的计划。经济计划因为是全局性的,关键性的计划,因此,社会经济
运行过程不再任令客观的经济规律盲目发生作用了;但经济计划又不是具体详明到
这种程度,以致任何企业(或甚至包括任何个人)只要按照计划办事,就可以万事
大吉。经济计划是用经济核算来补足的。
   经济核算所起的调节作用,又使计划获得若干种用统计调查所得不到的数据,
作为今后制订计划的根据。比如说,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资料的生产应作相
应的扩大。可是在多种消费品中,到底扩大什么,扩大多少,比例如何,无论作怎
样详细的消费调查都是得不到可靠数据的。消费品零售市场中的热销、滞销、价格
涨落,就可以使我们察知需要的变化,据以调节生产。同样,各个生产企业产品销
售情况,价格与利润的变化,也指示了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间平衡的情况,与劳动生
产力变化的程度。这对制订今后的经济计划是有极大用处的。[注]社会再生产是一
个不间断的过程,逐年再生产计划不是凭空制订出来的,经济核算制所提供的数据
是计划制订的基本根据之一,没有这些,经济计划是制订不出来的。
   必须指出,一个实行广泛社会分工的社会主义生产,只有实行计划经济,才能
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但同时也只有当它是实行经济核算制的计划经济,才能广
泛动员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力,在计划所不能细致规定的地方(事实上过
于细致的结果,一定与实际生活脱节),自动调节生产、分配、产品转移与消费之
间的关系,同时也提供许多制订再生产计划的根据。生产规模愈大,生产分工愈细,
消费水平愈高,经济核算制度就愈为必要。社会主义各国的经验,已经足够证明这
件事了。

                                  2

   实行经济核算制,就有可能利用价格与工资率,调节劳动者的报酬,本文第二
节已经述及。
   价格对于产品的生产与转移,也能起调节作用。因为既然各个企业都有核算赢
利的责任,赢利的来源又不外是提高劳动生产力与获得有利的产品价格两者,那么,
企业总是愿意进行那种价格有利的生产。所以,实行经济核算制以后,就有经过价
格结构以调节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可能。前面讲过,社会主义各国运用经济核算制度
的具体政策有所不同,经过经济核算制度所能发生作用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说
来,这种作用以价格、成本、劳动者报酬与基本建设投资四者联系紧密的程度而定,
这就是说:
   (一)如果价格、成本、劳动者报酬与基本建设投资相互间不发生联系,分开
来由企业对社会负责,经济核算制所能发生的调节作用就比较弱。例如全民所有制
的企业,如价格由计划规定,产品由国家统销,赢亏由全社会包下来,劳动者报酬
由国家保障,企业完成计划所定产量任务就可交帐,经济核算制对生产与流通所起
的影响就会很小;
   (二)如果上举因素中几项联系起来,由企业独立负责,例如,产品不由国家
包销,产品销不出,企业就有发不出工资,无法继续再生产活动的危险,自然就会
使企业考虑产品规格、花色、价格等问题。因而经济核算制自动调节价格,调节生
产与流通的程度就会提高;
   (三)如果劳动者报酬与价格成本紧密联系,生产企业追求价高、利大、好销
的产品就愈迫切。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企业,由于国家对其劳动者报酬不负保障
的责任,这种倾向就会十分强烈;
   (四)同样,一个生产中的企业,为扩大再生产或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进行的基
本建设,如果投资由全社会包下来,那么,关于投资效果的计较一定较少;如果投
资的全部或一部分要由自己的收入中筹措,投资效果的计较就不能不精密。
   实行经济核算制以后,经过价格结构以调节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社会主义各国
在这方面具有不同经验,目前所采取的实际政策也不尽相同。从已有的理论着作与
实际办法中,可以看到最低限度的做法与最高限度的做法。本文目的不是研究具体
经济政策,但为了便于研究经济核算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起见,简略的介绍一些这两
种做法是必要的。
   所谓最低限度的做法,在理论上认为经济核算制仅仅是为了使产品能够计价,
产品的计价能促使企业注意成本问题、赢利问题、价格问题,可是价格政策是不能
够也不应该发挥调节生产的作用的。生产规模,无论从全社会说,从各个生产部类
说,或从各个生产企业说(这又不论它是属于全民所有制的或属于劳动人民集体所
有制的),是由计划规定的。价格水准无论如何规定,都不能对生产起调节作用。[注]这种理论,苏联某些经济学家认为是“价格形成中的唯意志论”。这种唯意志
论“大部分表现(并且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农产品的采购价格方面,一部分表现
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方面,在生产资料的批发价格方面表现得较少”。[注]这种价
格形成方面的唯意志论,“使国民经济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注]
   我们所说的最高限度的做法,是充分发挥经济核算制的作用,办法是:使劳动
者的物质报酬与企业赢亏发生程度极为紧密的联系,使价格成为调节生产的主要工
具。因为企业会自发的追求价格有利的生产,价格也会发生自发的涨落,这种涨落
就实际上在调节着生产。同时全社会还有一个统一的经济计划,不过这个计划是
“某种预见,不是个别计划的综合”,因此它更富于弹性,更偏向于规定一些重要
的经济指标,更减少它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规定[注]。由于我们缺乏具体材料,
因而对实行这个办法后,如何维持重要生产部类的均衡发展(例如工业与农业),
如何维持价格的稳定,物资储备与对外贸易应该采取什么具体政策等等,都无法作
进一步的研究。

                                  3

   由上所述,我们或者可以达到这样的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经济核
算的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经济体系内,强调哪一方面,都会否定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经济首先是计划经济。如果它不是计划经济,任令客观的经济规律盲
目的、自发的起作用,它与资本主义经济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但是这个计划经济不
能不是实行经济核算的计划经济。如果没有经济核算制,任令全社会成为一个大核
算单位,事实上是行不通的。既然有经济核算制度,经济核算制度又能广泛动员群
众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力,并在生产、分配、消费与产品转移的调节方面补经
济计划之不足,那么,充分发挥经济核算制的长处是必要的。如果过分强调计划的
一面,达到否定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价格对生产分配与产品转移的影响,因而
达到否定经济核算所能发挥作用的程度时,企图用计划规定一切的弊病就会出现,
而这是障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反之,如果过分强调经济核算的长处,因而充分发
挥价格、成本、利润的作用,那么,经济生活中的客观规律就会自发起作用。如果
社会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去平衡控制这种自发作用,自发作用发挥到盲目程度时,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这个特征也会被否定掉的。
   研究这个问题,在这里只是为了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价格与价值规律
的作用,因此对计划经济与经济核算间的关系的分析只能到此为止。具体的经济政
策的研究,只能等待别的机会了。

                                  4

   经济核算制是存在于我们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现实因素,由于经济核算制,社会
产品全部转化为价值。可是人们常常不敢承认这一事实。据说,承认经济核算制,
承认产品之转化为价值,就是承认杜林式的经济公社。承认杜林式的经济公社,必
然将使杜林式的经济公社会复活资本主义(参阅附注)。因此,我们确实必须研究
一下,目前普遍施行于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核算制,到底与杜林式的公社有什么相
似之处。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杜林式的公社所以注定要失败的特点是:(一)
“活的劳动——劳动力——应该与其全部生产品相交换”;(二)因此,“全部生
产品,都将被分配了。而社会的一种最重要的进步职能,积累,就被剥夺,并被放
到个人的掌握之中、个人的意志之下”;(三)“各别的个人,可以任意处置自己
的‘收入’,可是社会则最多也只是和以前一样的富,一样的贫,这样,结果只是:
过去所积累的生产资料之所以集中于社会手中,只是为着要使将来所积累的一切生
产资料,重新分散于个人的手中”。[注]这与我们的经济核算制到底有什么相同之
点呢?我们的经济核算制,丝毫也不妨碍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所指出
的分配原则的实行,丝毫也不妨碍社会集中积累基金。社会主义各国实行经济核算
制的经验,不是证明它将分散社会积累于私人手中,相反,它证明经济核算制有助
于社会迅速扩大它的积累。那么,经济核算制与杜林式的公社到底有什么相同之点
呢?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评杜林是要以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除去商品生产
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进程所产生的弊害,并指出这种想法与蒲鲁东的幻想是相同
的。这是恩格斯批评杜林错误的实质所在。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制,正因为在这方
面与杜林式的经济公社有基本差别,所以社会主义各国实行经济核算制,过去没有,
将来也不会去复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各国使用货币作为分配工具,利用价值这个
公共尺度去建立整个核算体系,因此形式上存在商品流通,这也许是与杜林式的经
济公社的相似之点。但这是方法,不是本质。并且,利用货币作为“公社与其社员
之间”的交易的媒介,这时货币实质上就是劳动券,恩格斯也明白指出过,那么,
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核算制,与杜林式的经济公社,到底又有什么本质上的相似之
点呢?
   是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再三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产品将不
转化为价值,并指明,“等量劳动产品之可以互相交换”的规律,就是价值规律。[注]于是人们再也不敢设想,实行经济核算制以后,社会主义产品将转化为价值,
而价值规律则只能是商品生产的规律。谁企图用价值与价值规律来解释社会主义经
济中的现象,谁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至于我们处身其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其现实
的内部经济关系如何,则不想去进行认真的分析。我们周围每日每时大量重复的现
象,明显的与他们所坚持的见解不相符合,他们解释说,目前存在于社会主义各国
的经济制度只是过渡时期的现象,过渡时期的内部关系,不能成为理论的出发点。
于是,我们不免发生一个疑问,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出发点,到底应该是我们生活
其中的社会的经济关系呢,还是一些什么别的东西呢?
   此外,也还应该研究一个问题:实行经济核算制,推动各生产企业严格计较经
济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任令经济核算制经过价格结构自动调节生产与流通,但限制
它,使它不达到否定计划经济的程度,是否会引导到生产过剩的危机?
   作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计划经济不仅要组织各部类物资的产销平衡,
并且也要组织全社会的价值平衡。社会主义以不断提高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为其基本目的,像资本主义那样,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缺乏有支付能力的需
要,社会因生产太多而贫困的荒唐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社会因不能预料的原
因,以致某部类物资生产过多,社会也会用来扩大它的物资储备,来平衡较长期间
的供需。那么,生产过剩的危机,很明显的不可能存在。

                            五、价值及价格

                                  1

   我们已经知道,实行经济核算制的计划经济,出现价值与价格是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私的劳动与社会劳动的
矛盾统一体。因此,商品生产中的价值概念,预决着雇佣劳动,预决着经济危机。[注]社会主义直接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生产中所消耗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
动。那么,社会主义怎么能存在着价值呢?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由于社会生产实行广泛的社会分工,所以生产
的劳动作为计会劳动是经过一系列过程的。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个别产品的劳动消
耗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是从来也不能一致的,产品的价值,是它的个别价值与
它的社会价值的矛盾的统一体。
   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是近代化的生产,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它的经
济进步的基本动力。劳动生产力提高的过程,就是不同部类生产部门、不同生产企
业以至个别劳动者的生产力水平不断发生差别又不断缩小这些差别的过程。先进的
超过了中间的与落后的,中间落后的赶上先进的,而新的先进的生产水平又将鼓舞
大家前进。因此,产品的社会价值在不断变化之中,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之间又存
在千差万异的差别。价格是价值以货币计量的表现形式。如果货币是稳定的,价格
是价值的相对固定的表现形式,它将随产品社会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社会价值是个
别价值的总和,但它和每一个个别价值都不相符。
   产品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异,还表现在下述两种情况下面:
   一般的说,在一个技术装备水平很高并很普遍的社会中,用简单的手工劳动从
事生产是例外(譬如说,做特种手工艺品),每一个新的生产部门与生产企业以必
要的技术装备为其前提,这些技术装备将按照正常的折旧办法收回它的投资。但当
社会集中较大投资于技术装备很高的新的生产企业,投资额超过原有社会水平,劳
动生产力也将获得突出的提高,这些企业的产品按其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包括折旧)
来说将低于一般产品的水平,也就是说其个别价值突出的低于社会价值。当这样高
的劳动生产力尚未普遍到一般生产中时,社会必将要求在较短时间内收回这笔投资,
来加速装备别的企业或生产部门。因此,其价格水平将暂时以原有社会一般生产力
水平为标准,一直等到这种较高的生产力比较普遍,产品的社会价值以这种生产为
标准而逐渐减低时,价值与价格间的距离,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间的距离才会逐渐
缩小。社会主义的产品,以一般劳动生产力水平为标准规定其价格是合理的。如果
说,上面所说劳动生产力特别高的产品的价格,必须特别低于一般社会生产力水平,
那么,这种产品就会供不应求,不敷分配;社会积累将不能迅速扩大,普遍的劳动
生产力水平不能迅速提高。产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异是应该包括这种特殊的
更大的差异的。
   反之,由于消费兴趣的多样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中所生产的价
值,低于可以实现的价值,也是会发生的。社会主义生产是计划生产,消费资料与
生产资料是根据计划来生产的,但如果说因此就不会再有不受欢迎的消费品,技术
上陈旧的机器,技术经济上错误的建设工程,那是不符合事实,客观上也是不可能
的。至于在使用中的技术装备,因技术上陈旧而提前废弃,形成所谓无形损耗,更
是大家所公认的。
   所生产的价值实现不了,就全社会说是劳动生产力的降低,虽然它往往不表现
为个别产品劳动消耗的提高。因之,从全社会观点来说,这也是个别价值与社会价
值之间的差异。
   产品的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价值范畴的根据。

                                  2

   有些着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是被两种所有制之间的交换所引起的。他
们根据恩格斯所说“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价值,是商品的价值”[注]这个论证[注],
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作为商品的产品具有价值,不作为商品的产品没有价值,或只
具有价值形式。所谓商品,就是那些“通过流通过程”的产品。但是,说到社会主
义的国民收入性质时,具有价值的与具有价值形式的产品,又都要借价值来衡量了:

   “个人消费品既是商品,就有价值。”[注]
   “既然作为商品的消费品具有价值,那么不作为商品的生产资料就具有用以进
行成本核算、计算和监督的商品形式和价值形式。”[注]
   “既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商品生产,因而整个国民收入和它的一切要素,
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样的实物形式,都是借价值来衡量的……”[注]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在他们的着作中提起过社会主义实行经济核算制的必要,
没有提起过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矛盾,因而指明社会主义产品将不转
化为价值,这是不足为奇的。我们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把社会主义的一
切问题都给我们解决得那么妥善,只要我们去引证现成的结论就行了。重要的是要
分析我们所生存其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经济关系。
   分析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不能证明当两种所有制被一种所有制所代替时,经
济核算制度就不再存在,产品分配可以采用领物凭证式的劳动券,因而价值形式也
将不再存在。不能证明,废除经济核算制及价值形式以后,将用什么办法来充分发
掘一切足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潜在力量;也无法证明,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
价值的矛盾,如何不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因此作者认为,像上面那样
来解释社会主义的价值,是一种形式的结论,不能反映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关系。

                                  3

   如果没有特定的价格政策使价值与价格差离,又如果货币是稳定的,价格是价
值(社会价值)的相对固定的表现形式。各类物资价值比例,因其劳动生产力在不
同方向及不同程度上的变动而相对变动时,价值比例的变动决定价格比例的变动。
但比之价值,价格是相对稳定的。
   一个稳定的、能够反映各类产品价值的价格水准,与正确的工资率一样,是保
证劳动者获得应有分配的保障,同时,也是各类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按正常进行的条
件。因为产品的社会价值,代表生产这项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一种产品
的价值减低了,就表示它能够在劳动量不变时生产更多,就是它的消费可以扩大。
较低的价格,恰足以扩大它的消费;别一种产品的数量扩大了,它的社会价值未变,
这就表示社会已经增加了同比例的劳动量,因而这类产品的消费的扩大,就应低于
前一类产品。其他类推。[注]
   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各类物资的价格比例不符合价值比例时,生产与消费之间
的正常联系就会受到妨碍。这些障碍可能是不利于国民经济的。例如,粮食价格如
比价值低,并且低到这种程度,以致牲畜饲料利用牧草还不如利用粮食合算时,不
可避免会有人用粮食代替牧草做饲料,而农业则会因出售价格太低而改种别种作物。
又如钢铁价格如低于其价值,人们就会不正确的利用钢铁,减少别种可以代替钢铁
的便宜的材料,计划经济与物资分配制度会阻止这种趋势的无限制发展,但不能彻
底消灭这种不合理现象。因为经济核算制度与个人对消费品的选择,总是一种经常
存在的力量,要购买便宜的东西,生产较贵的东西。
   价格对生产的影响,在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更为敏锐,在全民所有制的
企业比较缓和。但不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报酬与它的利润如何不发生联系,
价格对生产的影响总是存在的。
   因为价格对生产与消费总会发生影响,所以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不排除利用
价格政策来达到某种经济政策的目的。例如,某类产品生产不足,可以提高价格到
它的价值水平之上,以刺激其生产。某类产品生产的数量超过它的正常需要时,可
以减低价格到它的价值以下,以扩大它的消费等等。从生产与消费问的关系来说,
价格政策可以是使两者从不平衡达到平衡的手段。这在资本主义是自发形成的,在
社会主义则可以通过计划规定价格来做到。
   但是不论个别产品的价格可以与其价值发生何种程度的差离,价格总和总等于
价值总和。因为社会总产品的价格,除去其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形成
全部国民收入,各类产品的价格,总不过是这个总和的部分,国民收入同时又是社
会劳动所加于生产资料之上的价值总和,个别产品的价值也是这个总和的部分。从
这点来说,个别产品价格高于价值,总是被别种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所抵消的。
   以上所说,是价值与价格的一般关系。它其实就是价值规律对价格形成的作用
问题。我们准备在次节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六、价值规律的作用

                                  1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为了便于弄
清问题,我们先来探索一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价值规律的定义,及其在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中的作用。
   在《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对价值规律给了下面的定义:

   “只有社会必要劳动的量,或生产一个使用价值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该
使用价值的价值量。”[注]
   “每一商品的价值,都是由它的使用价值中对象化的劳动的量,由它生产上社
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注]

   马克思把“等价物与等价物相交换”称为商品交换的规律[注]。因此,马克思
所定义的价值规律,就是价值决定的规律,价值决定是价值规律的另一个用语,其
中并不包括“等价物与等价物相交换”的涵义在内。
   在马克思全部着作中,自始就把商品交换(私有制下的商品交换)看作价值形
成的先决条件,但在上述价值规律的定义中,却把商品交换这个因素排除在价值规
律的定义之外。价值规律的定义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说法:生产中所消耗的劳动时
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一个使用价值的价值,这似乎是一件奇怪的事。但是,
如果我们细心研究全部《资本论》的论证,就会注意到正是从这个定义出发,马克
思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科学的分析。这些分析,至少包括下面一些要点:
   一、只是生产一个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一个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不再有什么别的东西(如机器的生产力、土地的丰度等等),参加进来决定价值量。
剩余价值学说,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二、尽管社会再生产过程经过一个复杂的物质替换与价值补偿过程,价值是各
种所得的唯一源泉[注]。“商品的总价值,是……各种不同的价格成分的源泉”[注]。
这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总和,永远等于它的价值总和;
   三、商品交换的规律是等价交换。在资本主义社会内,全部产品只有经过交换
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因此竞争的作用,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迫使资本家不断提高
劳动生产力。价值规律,作为资本主义的内部规律,通过竞争,调节全部资本主义
生产;
   四、价值规律调节生产,是通过价格变动来实现的。但是,“价值规律支配着
价格的运动”。“价值是一个重心,价格围绕着它变动,围绕着它的价格涨落趋向
于平衡”。[注]
   可见,价值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全部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也支配着竞争中
价格的运动。所以恩格斯说:“全部商品生产,以及价值规律不同各方面所借以发
生作用的各种复杂关系,尤其是劳动唯一得以形成价值的条件,都要由价值由劳动
时间决定这一点出发来展开。”[注]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值规律的定义是有不同了解的。下列定义,指明了商
品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但附加了一个条件:价值规律是在交换过程中显现出来的。
由此,自然可以推论,在交换过程以外,就无所谓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按照这一规律,商品的交换,同生产商品
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是相适应的。”[注]

   这个定义所代表的,实质上是等价交换的规律而不是价值规律。采用这个定义,
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与分配领域中的作用就将无法阐明。譬如说,劳动力与生产资
料同是资本家以等价换进来的,这是符合“等价交换”规律的。可是资本家购买进
来的劳动力不是在交换过程中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
完全服从于价值规律,即“产品价值是由生产它的劳动消耗所决定”的规定。如果
认为价值规律就是等价交换的规律,那么,剩余价值规律就是无法解释的了。
   社会主义是实行经济核算的计划经济。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内价值规律的作用
时,如果局限在交换范围内,那就是在研究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注],而不
是研究价值规律的作用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既及于生产分
配交换的全部过程,社会主义生产是价值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也不能不影响及于
经济生活的全部过程。因此,在以下的研究中,不采取那种把价值规律局限于交换
过程的定义,而是按照马克思的定义,来理解价值规律的意义的。

                                  2

   社会主义经济就其经济核算的一面而言,价值规律是明显的起作用的。因此,
问题首先在于:就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这一点来说,价值规律起着什么作用?
   如果按照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定义,那么,价值规律制约着经济计划,因此,社
会主义必须自觉的运用价值规律,经济核算是运用价值规律的基本方式之一。
   纵令社会主义经济只是计划经济,下述情况仍然是客观存在着的:
   一、各项产品价值,被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个别产品的
劳动消耗,如高于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有一部分劳动量是可能节省的;而
要增加物资生产,就必须
   二、全部国民收入,除劳动者当年新加到生产资料中的价值而外,没有别的来
源[注]。因此任何一个细小的、无益的生产中的劳动虚耗,都不免要减低国民收入
的量。
   这就证明了,价值规律在客观上是制约着经济计划的。
   社会主义的经济计划既被制约于价值规律,那么,要使一个计划成为正确的计
划,就必须按照下述原则调节全部社会生产:
   一、计算社会各类必须产品的量,各类产品数量间的正确比例,各类产品现有
劳动生产力水平及生产中所需要的劳动量,分配社会劳动于各生产部类之间;
   二、努力提高各类产品的劳动生产力。当使用效果相同或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
劳动生产力发生程度不等或相反的变化时,减少或停止那些不经济的产品的生产,
提高那些便宜的产品的生产;
   三、必须根据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变化情况(价值决定)来调节必需参加的劳动
量,及劳动者每日每周的劳动时间。或者也可以说,必须根据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变
化情况(价值决定)来调节社会的消费水平。
   四、为了达到正确的根据产品需要及其劳动生产力变化的程度来正确的调节生
产,统计、记录、核算是十分重要的。[注]
   这也就是马克思下述论证的意思: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止以后,但社会化的生产维持下去,价值决定就仍然
在这个意义上有支配作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不同各类生产间的分配,
最后和这各种事项有关的簿记,会比以前任何时候变得重要。”[注]

   人们总怀疑,为什么马克思再三指明社会主义的产品将不再转化为价值,却又
指明价值决定(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仍将起作用。这其实是不奇怪的。马克
思完全可能没有预见到社会主义实行经济核算的必要,但使他得以对资本主义经济
作出如此深刻的科学的分析的理论力量,不能不使他达到这样的结论:虽然资本主
义是“在价值上面建立它的生产方式”的[注],社会主义只要是“社会化的生产”[注],价值规律仍然有它的作用,运用它为劳动人民造福是必要的。

                                  3

   社会主义经济所以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上说,都只是因为
价值规律制约着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
补充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之故。
   本文第四节曾分析了经济核算制与计划经济的关系。从那里,我们看出,经济
核算制在两个方面帮助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
   (一)经济核算制提供的,关于成本、价格、利润等资料,经济计划据以调节
生产,使社会生产的经济效果是最大的;同时也帮助经济计划规定正确的国民收入
分配方案,规定各生产企业与生产部类间产品转移的合理价格。
   (二)经济计划规定一个合理的限度(这个限度因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
同而有所差别),在此限度内,任今经济核算制发挥对生产、分配及产品转移的自
动调节作用。所谓“自动”,就是不必事事规定在经济计划内,事事由经济领导机
关决定,而是由生产企业之间,或生产企业与劳动者、消费者之间,经过价格结构,
与工资率以外的劳动报酬补充规定,自动进行产品的转移或劳动报酬的分配。
   以上两种作用,都是价值规律的作用。不过在前一种作用中,计划经济借经济
核算之助提供资料,使计划本身得以正确运用价值规律。这是价值规律通过计划起
作用。后一种是价值规律在经济计划规定限度之内,而又是在计划本身之外,调节
生产与流通。而只要经济核算制度不发展到否定计划的程度,以上两种作用,不妨
归总起来,都称为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资本主义则是任令价
值规律作为自发的规律,通过竞争,自发的调节全部生产。这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的基本区别所在。

                                  4

   无论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或经过经济核算制度调节社会生产,它总是通过
价格结构的。因此,分析一下社会主义社会中,价值规律对价格形成的作用,也是
必要的。
   既然价值规律调节着社会生产,价值规律就应支配价格运动。因为价格是联系
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价格比例愈符合于价值比例[注],社会经济的发展愈是正常。
可是为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价值与价格的差离有时是必要的;社会主义经济是
计划经济这个特点,又使价值与价格的差离成为可能。我们现在不想研究各种价格
政策是否正确,我们所要研究的是价值与价格的差离如何形成,价值规律对这种差
离的关系如何。
   如果把价值规律对价格形成的作用放在一边,价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首先是
生产与消费之间联系的纽带。消费,如果是指生产的消费,与劳动者报酬的大小,
存在着间接的关系;如果是生活的消费,产品价格就直接决定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
平。生产资料的价格,在出售者决定它的收入,在购买者(生产的消费者)决定它
的产品成本。因此,假定不考虑其他一切因素,价格涨跌,调节生产,调节消费,
调节生产与消费间的关系。
   经济计划所规定的价格,就其与生产者的关系而论,如要使它脱离其价值,首
先必须使生产这个产品的生产企业,其价格、成本、利润与劳动者报酬不发生关系。
因此,凡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的,在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生产企业,生产方面的反
应必极为敏锐,它将立即转而生产别种价格比较有利的产品[注]。如为自然条件所
限,不可能转而生产别的产品时,较长期间内一定会发生生产下降,劳动力外流现
象。要恢复这类产品的生产,非使计划价格符合产品价值不可。在全民所有制的企
业,如它的价格、成本、利润与劳动者报酬完全不发生关系,这种反应就会比较迟
钝,短期间内甚至会看不出来,但它无论如何还是要受“价格总和一定等于价值总
和”这条规律(它是价值规律的一部分)的约束。因此,个别产品价格低于价值,
必为别一部分产品价格高于价值所抵消,这就使全部产品中,价格不符于价值的产
品,比例增大,因而就会对这些产品的购买方面,即消费方面发生影响。
   产品价格不符于价值,将使消费者在购买时竞相选择价低的产品,形成供销脱
节。计划经济的力量可以减低这种趋势,办法就是实行物资分配制度,限制经济核
算制所会自动产生的那种对产品产销间的自动调节。但是这种物资分配所能发生的
作用,限于生产的消费,对生活的消费不能发生很大的作用。在生产的消费之中,
物资分配制度的作用又以购买者(生产的消费者)的价格、成本、利润与劳动者的
报酬不发生紧密联系者为限。因此生产资料实行国家统一分配制度以抵消价格脱离
价值的后果,在全民所有制企业是行得通的,在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又往
往是行不通的。
   以上所说,是指各类产品价格比例不符价值比例而言。这种情况,与物资供应
及购买力间的脱节属于不同范畴。如果购买力一般高于物资供应量,那是物资价格
普遍低于理论上的价格,供应紧张的现象,趋向于逼迫价格普遍上涨。虽然这是不
同的范畴,物价趋向于普遍上涨这件事,往往导致价格比例不符于价值比例。因为
价格普遍上涨时,国家总力图使主要物资价格不过分提高。作为历史因素的积累,
它常常使价值价格之间的差离扩大、加深。
   不能忘掉价格是生产与消费间联系的纽带。社会主义经济既被制约于价值规律,
那么,使价值规律支配价格的运动,价格就会平衡供需,刺激生产(参见第五节)。
使价值与价格差高达到违反价值规律的程度,不免加深供销脱节,阻碍生产发展。
因此,不论计划规定价格也好,任令经济核算制度自动调节价格也好,使价值规律
支配价格的运动是必要的。自然,如果任令经济核算制自动调节价格的作用加强,
各个生产企业的局部利害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也会加强。经济计划从全局的、长久
的利害权衡出发加以调节是必要的,可是这又以一个雄厚的全国性的物资储备与财
政储备为前提。

                                  5

   关于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调节流通问题,必须在上面所考察过的、经济生活内
部的规律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得正确的解答。
   基本的前提是价值规律对于经济计划的制约性,价格是生产与消费间联系的纽
带也不能忽略。如果承认这两点,自然的结论就是:价值规律既调节生产,也调节
流通。既调节消费资料的生产与流通,也调节生产资料的生产及其转移过程。
   说价值规律调节消费品的流通而不调节它的生产,首先就被一件明显的事实所
否定了,那就是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由于它的产品价格与劳动者的报酬紧密相联,
因此,经济计划企图主观的规定它的产量,不使价格影响它的生产,事实证明这是
与客观实际相背离的。即在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使消费品的价格只调节流通而不调
节生产,只要这些企业的价格与本企业劳动者的报酬不发生紧密的联系,是可以做
得通的。但这只是从这些企业的生产上说。从全部国民经济生活上说,不让价值规
律既调节流通,又调节生产,结果必将割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因而将发生有
害的结果,也已经为大家所公认了。
   在生产资料方面,因为(一)它的产销双方主要都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因此
它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价格、成本与劳动者报酬都可以高度的脱离关系;(二)
因为它在全社会总的生产过程中不过是中间环节,不是直接供生活上消费之用,因
而不尖锐表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必然联系。于是表面上看来,它既不通过流通过程
(所谓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它的价格与价值之间无论有何种差离,产品的生产与
分配还是可以按计划进行。因而就有许多人再三指出说,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分配是
不受价值规律影响的。
   我们先不就理论上研究这种判断是否站得住脚,让我们来考虑我国近年来经济
生活中如下两件事的意义:(一)凡是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它的生产与流通是不受价值规律调节的么?为什么国家花了这样大的劲,供应农村
的双轮双烨犁大量退销?(二)为什么许多国营工厂堆积了大量的机械工具没有投
入生产?那些生产工具不是按计划生产,按计划分配的么?认真严肃的考虑这两件
事,我们将不仅在政策上获得有益的结论,也将在理论上获得有益的结论。
   农村所需生产资料的生产,有些为农业所欢迎,有些不为农业所欢迎,其关键
不在什么两种所有制的不同,而在按目前我国农业的具体条件,何种生产资料能够
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的提高它的劳动生产力。国家规定农业所需生产资料的生
产计划,不能不首先考虑这个问题。如果生产计划是符合这个要求的,产品将不会
销不出去,而且还将供不应求。生产这些产品的价值不仅不会实现不了,而且因为
供不应求,销售价格有时还不能不受高昂的进口价格的影响,使国家投入生产这些
产品工厂的投资迅速收回来。化学肥料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价值规律
调节着农业所需的生产资料的生产,看来是不会有什么错误的。
   反之,假设我国农业全部是国营农场,这些国营农场的投资是国家提供的,盈
亏是国家包下来的,农场工人的工资是国家保证的,那么,双轮双烨犁全部由国家
分配给农场,无论农场对这些双轮双铧犁的利用率如何,反正不会发生大量退销现
象。我国农业的情形当然不是如此,可是工业中积压大量设备,不能不承认其原因
正是如此。这种现象是不好的。避免这种现象的办法不外是:(一)国家对各个工
业企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严格核计它的经济效果;(二)在企业经济核算制度
中补充一些规定,使企业对它所需投资担负一定程度的经济责任。如果设想全部生
产资料的生产,都严格根据:(1)生产资料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或其价格;(2)
应用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在应用它们以后,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程度,或其产品成
本降低的程度;(3)应用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所需追加投资收回的速度,这三者的
计较来决定,情况就会大为改善。而这种计较与决定,如果称之为自觉运用价值规
律,使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的生产,看来也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所以,说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分配,不受价值规律的调节,那又是从事物的外观,
而不是从事物的内部关系作深刻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在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之间,生
产资料的生产与分配,确实可以不受价格与成本高低的影响,但这只是事物的外观。
事物的内部关系是:生产资料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应用它来生产所能提高劳动生
产力的程度,与应用它来生产所需的追加投资三者,永远将支配全社会生产增长的
速度,支配消费资料的丰饶的程度。无论我们实际应用的制度,生产资料的价格与
成本高低,可以完全不影响它们本身的生产与分配,它们的生产与分配可以完全由
计划决定,可是价值规律总制约着经济计划。经济计划要成为一个正确的计划,又
非自觉运用价值规律不可。
   从理论上说,认为价值规律调节那些价格涨跌会实际上影响其生产与流通的产
品生产,而不调节价格涨跌不影响其生产与流通的产品生产,那是已经肯定了下述
的前提了:(一)整个国民经济计划是不受价值规律约束的;(二)价值规律的作
用限于价格涨跌影响其生产与流通的那些产品;(三)只要经济计划做到,使某种
产品的价格涨跌不影响其流通与生产,经济计划就缩小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范围;
(四)因此价值规律作用的范围就完全是被经济政策所规定的。我对这个理论是怀
疑的。
   有些经济学者,正是根据这些前提,作出下列的结论:实行经济计划的结果,
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限制了;正因为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限制,所以我们反而应该
主动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个理论更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不可能设想,人们会追
随一个逐渐失效了的规律,要去“自觉”运用它。人们要主动的自觉的运用一个客
观规律,首先必须这个规律是客观上制约着某种事物或其关系的。

                               七、货币

                                  1

   前面我们曾多处涉及货币,因此在本文之末,有必要简单的讨论一下社会主义
的货币问题。
   在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货币起着下面各种作用:
   一、货币是社会分配消费品于劳动者的一种权利凭证;
   二、在实行生产的社会分工条件下,货币是各个生产企业间转移其产品与劳务
的流通手段;
   三、货币是共同的价值尺度,用作经济核算的工具;
   四、货币是实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工具,除支付货币工资而外,它还
用于缴税、上缴利润、预算拨款等等;
   五、由于延期消费与提前消费,由于经济核算,社会主义经济会产生一个信贷
体系,货币是这个信贷体系的杠杆。
   货币起着以上各种作用时,它的职能也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
蓄手段等等。那么,货币是否也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面那样,必须是具有价值的货
币商品呢?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货币的周转过程。
   仅仅作为流通手段,货币本身不必是具有价值的货币商品,它只起着筹码的作
用;问题是流通过程中货币会滞留在各个环节上,货币也会作为贮藏手段起作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私有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货币,必须是本身具有价值的货币商
品。社会主义制度下,流通过程中滞留在各个环节上的货币,与作为贮藏手段的货
币是国家银行发行的。国家银行发行货币,同时就存在着社会的物资储备。保证流
通过程中的货币的价值的,就是这个物资储备。设想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生产企业,
流通中的货币,无非就是发给劳动者的消费权利凭证,而未凭证兑取消费品的部分。
   社会主义的国家银行也有黄金贮藏,作为对外支付之用,那么,货币不还是与
黄金联系着,因而纸币不过是黄金的代表吗?这是不对的。黄金依然是资本主义世
界的世界货币,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世界间的国际贸易,会利用黄金支付贸易
差额,这是事实。可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贸易的国家专营,黄金的国际输送,
只是商品的国际输送的一种。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自由的外汇市场,没有长期或短期
资金的国际移动,就是这一论断的证明。
   所以,社会主义的货币首先是一种公共的价值尺度,货币具有价值,是因为它
的发行流通过程,是与产品的生产分配过程相始终的[注]。
   在并存着两种所有制时,只要假定两种所有制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劳动人民
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不致窖藏贵金属,越过国家对外贸易系统直接出售产品以获取外
汇等等,那么,上面的分析还是适用的。我们前面已经指出,两种所有制间的交换,
与私有制下两个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有本质的区别,因而根本不必借助于作为
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来媒介这种交换。

                                  2

   货币,作为公共的价值尺度,在社会主义社会有它自己的特征。
   社会主义货币的价值,直接代表一定量的劳动时间,但它不可能固定在一定量
的劳动时间上。因为劳动生产力经常在变化,一定量劳动时间所生产的有用物资的
量,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如果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与一定量的生产力变动不居的
劳动时间之间的比例固定起来,就会使定量货币对定量有用物资的“购买力”之间
的比例,成为经常变动的,不固定的。这样,以定量货币为单位的工资率的变化,
不能反映劳动者物质生活提高的程度。以货币单位计算的社会总生产额及国民收入
额,不能反映全社会物质生产增长的程度。所以,所谓稳定物价政策,除了不使货
币发行量超过流通所必要的量,以致物价上涨而外,也有这样的意义:使货币代表
各种有用物资量的综合比例,并把这个综合比例相对的固定起来。
   前面曾经说过,为了使劳动者所得报酬,与劳动生产力增长程度相适应,可以
提高工资率,也可以减低物价。提高工资率,就是使货币购买力停留在原有水准,
货币就可以维持它的“不变价格”。减低物价则使货币的购买力提高,货币就不再
维持在其不变价格水准上了。同时,不同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提高速度有差别,为
使价格不断与价值一致,经常按照变动着的各类物资间的价值比例,调节其价格比
例也是必要的。调节的结果,未必能变动个别种类的物资价格而不变更货币的不变
价格。所以,作为公共价值尺度单位的货币,不仅不能直接以劳动生产力变动不居
的劳动时间为单位,也未必能使之保持在代表一定量有用物资的综合比例的那种不
变价格之上。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货币直接代表一定量的劳动时间,但作为劳
动时间的尺度单位,仍然只是相对的,不充分的。

                                  3

   下面的说法是很难理解的:

   “苏联货币的稳定性不仅由黄金储备来保证,首先是由集中在国家手中的、按
固定计划价格投入商品流转中的大量商品来保证的。”[注]

   我们知道,当货币是由一种货币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而起价值尺度作用时,货
币商品本身价值(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将反映为全部商品的价格
的变化。因此不可能由按固定计划价格的商品来保证货币的稳定性。如果这是可能
的,那就必须随着这个定量物资综合价值比例对金价比例的变化,调整货币含金量,
或者不规定货币含金量而随时调整对外汇兑的汇率。但同书指明,1950年苏联规定
卢布含金量以后,没有因降低物价而调整卢布含金量。金,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商品,在全部货币制度中的作用如何,未曾进一步阐明。
   或者认为,以含金量、汇率等标准来研究货币,是以资本主义的货币范畴套到
社会主义货币上来了。问题的焦点正在这里。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只有本身具有
价值的货币商品才能担当起来,这本来就是商品生产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才
有的事。当作价值尺度的货币,既代表“固定计划价格”,又代表一定量金(本身
具有价值的货币商品),把互相排斥的两年事合成一个概念,确实令人难于理解。
严肃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我们的经济生活,建立一个正确的货币理论,看来也是必要
的。

   [附注]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关于产品如何成为商品的
原因,及商品流通的结果,至少有下列三个不同的论点:
   一、产品成为商品,是因为两种所有制并存。这种商品生产和它的货币经济不
能发展为资本主义,而且注定了要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事业服务(参阅该书人
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二、“在出现了有权支配全国一切消费品的一个无所不包的生产部门,来代替
两种基本生产部门即国营部门和集体农庄部门之舌,商品流通及其‘货币经济’就
会作为国民经济的不必要的回素而消失了。”(同上,第14页)
   “恩格斯在他的《反杜林论》里,批评杜林主张的在商品流通条件下活动的
‘经济公社’时,确凿证明商品流通的存在,必然要使杜林的所谓‘经济公社’去
复活资本主义。”(同上,第85页)
   三、“商品是这样的一种产品,它可以出售给任何买主,而且在商品出售之后,
商品所有者便失去对商品的所有权,而买主则变成商品的所有者,他可以把商品转
售、抵押,或让它腐烂。”(同上,第46页)
   稍稍研究一下上面三个不同论点,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下列两个逻辑上的矛盾:
   一、既然经过买卖过程转移其所有权的产品才是商品,那么,国营企业生产的、
出售给国营企业职工的产品,也是商品;但是,如果在两种所有制的生产企业间交
换的产品才是商品,那么,国营企业生产的,出售给国营企业职工的产品,并非两
种所有制企业间交换的产品,就不是商品;但是它又确实经过“买卖”过程转移了
所有权,所以又应该是商品,而这是互相矛盾的;
   二、当社会不再存在雇佣劳动时,商品流通及其货币经济,或者不会去复活资
本主义,或者必将去复活资本主义,两者必居其一。不能说,它不会去复活资本主
义,又必将去复活资本主义。不能把两个相互排斥的论断,同时并存于同一件事情
的因果关系的推论中。
   上面所说的,当然仅仅是逻辑上的矛盾。我们还必须研究,隐藏在这个逻辑矛
盾背后的还有些什么实质上的问题。
   我们知道,斯大林在同书中提出了有名的、经过产品交换制的实行,使两种所
有制并存,转变为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论点。斯大林在论证两种所有制并存局面的
前途时,指出商品流通及货币经济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而当他企图证明必须实行
产品交换制以达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时,又强调商品流通的存在,将引导到资本主
义的复活。两个论点,分开来都可以说得过去,合起来就互相矛盾。
   实行产品交换制,是不是会使两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转变为一种所有制?对于
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这里不准备详细研究。我们倒是要问,即使实行产品
交换制,集体农庄换来的工业品,怎样分配给庄员?还是利用以劳动日为单位的领
物凭证式的劳动券?还是以一定额的货币资金(银行如不供给这些资金,不妨假定
集体农庄可以自己发行某种筹码),周转于集体农庄与庄员之间,作为庄员的劳动
报酬,而庄员则凭以向集体农庄专设的商店,自由选购各类工业品?这个问题看来
是琐屑的,我认为有很大意义。因为斯大林在同一着作中并未说明国营企业职工的
劳动报酬在单一全民所有制下,是否将废除货币工资形式。假定国营企业职工继续
应用货币工资,因而有自由选择消费对象的方便,那么,有什么保证,使集体农庄
庄员不要求用货币来支付劳动日报酬?彻底的办法,只有在国营企业职工与集体农
庄庄员两者之间,全部废除以货币支付劳动报酬的办法,代之以领物凭证式的劳动
券。
   也只有实行这样彻底的办法,才真有把握的,使社会应用产品交换制,将两种
所有制并存局面转变为单一全民所有制时,商品流通及其货币经济,成为国民经济
中不必要的因素而消失了。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没有得出
这样确切的论断,却留下了无法解释的逻辑矛盾。我们没有理由推断,隐藏在他的
两个相互矛盾的相关论点背后的真正意见,就是要实行领物凭证式的劳动券。但鉴
于苏联历史上曾经实行过这种劳动券,又想到斯大林在这样重要的问题上,不应该
留下这样的逻辑矛盾;又想到如果他的本意是要普遍实行领物凭证式的劳动券,过
早提出这个意见,易于造成社会经济生活上的震动,那么推断他的本意是要普遍实
行领物凭证式的劳动券,可能是他留下这个逻辑矛盾的原因,也许也不是没有几分
理由的。
   两种所有制之间的产品交换,是商品生产的原因;消灭商品生产的办法,就是
实行产品交换制,这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的基本论点。贯
彻全书各篇的这个论断,与所有权转移是使产品成为商品这个论点固然是矛盾的,
但我们如注意到,可能斯大林的根本想法是要在国营企业职工中也实行领物凭证式
的劳动券,那么,他也许把国营企业职工用货币工资这件事,看做是暂时的过渡的
现象,而且这又是对农村的交换应用货币,存在着商品流通这个事实所造成的结果。
一旦产品交换制实行,对农村的交换不用货币了,国营企业职工工资废除货币形式
将是自然而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什1的推测不是完全没有理由,那么完全可能是,斯
大林不把国营企业职工购买消费品,比拟于私的商品生产者通过买卖过程转移其产
品所有权,视为属于同一性质。这从斯大林解释商品所有权时,对购买商品的买主
可以“转售、抵押或让它腐烂”这样的语句,也可获得若于启示。这样的语句可以
用来讽刺私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对职工购买消费品而用如此讽刺语气,不是
斯大林所会作的。如果这样去理解时,斯大林的关于产品之成为商品的原因是所有
权的转移这个论点,与其他论点间,也可以认为并不存在什么实质上的矛盾。
   如果上面的理解还有些理由的话,或者我们可以认为,斯大林关于产品何以成
为商品的几个论点之间,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可是他的关于产品何以成为商
品,与何种产品是商品的论断之间,确实存在着难于解释的逻辑矛盾。
   斯大林在同书中说:
   “这种商品生产基本上是与联合的社会主义生产者(国家、集体农庄、合作杜)
的商品有关的。它的活动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参阅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第15页)
   “为了抵偿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耗费所必需的消费品,在我国是作为受价值规
律影响的商品来生产和销售的。”(同上,第17页)
   大家知道,如果“与联合的社会主义生产者的商品有关的”产品是商品,那么,
一部分消费品是商品,一部分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不算拖拉机,那是农机站的财产。
可是肥料农药总也是生产资料,这是集体农庄向国家购买的)。不是全部消费品是
商品(出售给国营企业职工的消费品与两种所有制之间的交换无关),也不是全部
生产资料都不是商品。说商品生产的原因是两种所有制并存,同时又断定全部消费
品是商品,前提与结论之间缺乏逻辑的必然联系。
   为什么斯大林把全部消费品列为商品呢?也许日常经济生活这件事表现得太明
显了,斯大林不能不承认这件事。可是斯大林本人,并未为这个结论作出充分与必
要的解释。
   斯大林本人未作解释,阐述斯大林论点的人不能不帮助他作出解释。我们所见
到的解释方法有两种。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一版,是严格根据两种所有制并存的论点,用类推解
释法,推论全部消费品是商品,全部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参阅第129页注[注])。这
个类推解释法,在逻辑上有无可克服的困难。单从逻辑联系来说,用所有权转移这
个论点,来解释全部消费品是商品,自然较为合适;虽然这是法律关系的解释,不
是经济关系的解释,而且这样解释,也难免把职工购买消费品,与私人商品生产者
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量齐观。骆耕漠同志走的就是这条路。
   骆耕漠同志正确的指出,只要按劳计酬原则与经济核算制度继续存在下去,
“商品生产”与“货币经济”就不能废除,这是我所全部同意的(巳本文第一节、
第二节、第四节的论述)。骆耕漠同志正确感觉到了实际生活的力量,要求商品生
产与货币经济存在下去。但他要为这个宾际生活的要求,找经典着作的根据,结果
他找到了所有权转移这个论点。这个论点是马克思所排斥的,据我看,也是斯大林
所排斥的。因为斯大林虽偶然提到这一点,他的原意恐怕未必是坚持了什么法律观
点(斯大林会坚持资产阶级法制中的所有权观念,从他一生的革命与理论活动来说
是无法理解的事),而是指明社会主义下面生产资料从甲企业到乙企业的转移,与
私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斯大林又如此坚决指明了:
“商品流通的存在,必然要去复活资本主义。”(参阅《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5页)如果企图阐述斯大林的观点,而采取的解释方法又
是斯大林本人所排斥的,那就是一件不幸的事了。
   附带说及下面两件事:
   (一)我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反对杜林的经济公社的幻想,不是确凿
证明商品流通将引导到复活资本主义,而是确凿证明那种“劳动力应与其全部生产
品相交换”的幻想,必然将引导到复活资本主义。这点已在本文第四节(四)中加
以讨论。
   (二)斯大林所提出的用产品交换制来实现两种所有制并存局面向单一的全民
所有制转变,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至少是无限期推迟其实行了。第二十次代表大
会前后,苏联对集体农庄的下列经济措施,扩大了“货币经济”在集体农庄内的作
用:(甲)提高若干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乙)增大国家收购农产品的预付款,
使集体农庄有可能利用它来按月预支劳动日报酬中的货币部分;(丙)加强集体农
庄的经济核算,趋势是使货币标准成为集体农庄核算产品成本、利润与农庄内部生
产、分配、积累的唯一标准,以代替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货币、实物、劳动日三个标
准混合使用的情况。斯大林关于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的理论,如此紧密的与产品交
换制的理论相联系着,而在苏联本国范围内,实际生活的发展却向相反方向进行。
这一现象,确实值得人们深思。


网载 2015-09-02 22:20:05

[新一篇] 遠東局勢與抗戰前途

[舊一篇]  《息縣日記》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