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铁血军事鸦片战争,我们输了!但我们的武器真的落后么?我们当时真的是用长枪对火枪么?这些都是谎言!看看鸦片战争真实的武器对比。关注“铁血军事”,有趣有料内容几十分享!最迷恋火器的军队是清朝提起鸦片战争,我们就想到挥舞着大刀长矛的清军,会想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厉炮,甚至我们都会假设,如果我们能够有先进的武器,我们不会输。事实上!如果我们抛开传统的观点,仅从武器装备演变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清军竟然是迷恋火器到极致的军队,全球都别无二家。后世史家往往据此将武器装备落后,作为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缘何?作为前期清军统帅李鸿章,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之于武器装备的落后,称:"行军制胜,海战惟恃船炮,陆战惟恃枪炮,稍有优拙,则利钝悬殊。倭人于近十年来,……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敢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故而,战争失败,"因由众寡之不敌,亦由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也"。前线战将宋庆、依克唐阿等人,也屡屡谈到武器量少质劣,以至战败。这里出现矛盾了,那么清朝的武器到底如何?咱们往下看。一、 世界的兵器发展没有拒绝中国军队武器的发展,只能使战争变得容易。事实上,战争的本质就是追求更高的杀戮效率,只要战争存在,对杀人方法的研究就永无止境。下面先来看下中国火器的发展史!13世纪末,中国最早发明了金属管型射击火器——火铳。15世纪西班牙的“穆斯科特”火绳枪,俄罗斯的“皮夏里”火绳枪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产物在16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依靠带发条的钢转轮摩擦燧石发火的燧石枪同样中国人对火器的研究并没有停下,火药的力量同样领国人痴迷。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自然也就最早把火药投入战场。火药武器的出现是在北宋时期,当在11世纪;这种最古老的火药武器,简单来说就是炸弹,以及借助火药推力把箭发射出去的“火箭”——其后,一直到13世纪末,在中国战场上占主流的火药武器都是炸弹。中国把火绳枪,称之为“鸟铳”,《武备志》说:“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装的弯形枪托形似鸟喙而被称为“鸟嘴铳”,也有人称其为鸟枪,成为当时明军战斗中的“利器”。明朝鸟枪射击阵法16世纪当火绳枪的技术从欧洲的商人那里传到日本去之后,日本人将其玩到极致,甚至出现了长2.5米,重量超过40公斤、由两个人抬着的大型火绳枪----抬枪。并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将其传入中国。抬枪,大型鸟枪,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以后的清湘军还在继续使用)。明军主力火炮“红夷炮”,号称“净重三千斤,射程十里,每发可毙敌千人”,当时倭国和后金的大炮射程才一里(500 米)。在1626年至1627年,明军在宁远、锦州守卫战中凭恃火炮重创清军后,清廷才认识到利用火炮的重要性,自此开始组建火器部队。1691年(康熙三十年)设立八旗火器营,给每名士兵发鸟枪一支,并于每旗设子母炮五尊。由于康熙帝的重视,火炮专家辈出,火炮业发展很快,在吸收西方佛郎机炮等枪炮的先进技术后,对中国古炮进行改进或重新制造,从而大大提高了炮弹的命中率和杀伤效能。“清代以弧矢定天下,而威远攻坚,亦资火器。故京营有火器营鸟枪兵之制,屡命各省防军参用枪炮。”可见清军喜爱火器达到痴迷程度,威力大,操作轻松,莫说达官贵族喜爱,连八旗子弟也乐于习练,毕竟不操练弓弩要容易。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特别喜欢炫耀武功,所以他的前期历次会战,特别是平定大小和卓要求绘图珍藏,从图中能看出清军火器装备状况。郎世宁画的 《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1762年(清军大量列装火炮和火枪)王致诚画的《阿尔楚尔之战》1765年(清军大量列装火炮和火枪)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的时候,火枪虽然已经在英军普及,由于射程有限,火药容易受潮等原因,刺刀依然是最后决战的利器。清军没有装备刺刀,对于大量装备鸟枪和抬枪的清军来说,刀枪弓弩都是非常好的辅助。这一阶段不存在武器代差的问题。至于有关清军用实心弹打英舰,而英军回击开花弹来说明清军落后一说,只能怨作者不懂军事。简单说,打装甲目标用穿甲弹,打软目标用开花弹(高爆弹),这样的常识,清军和英军都是懂的。《英军在华作战记》中,英军对虎门炮战中的清军链弹的描述:“他们的铁链锁弹特别优良,乃是一个空球,切成两半,用药18寸的锁链盘在中空部分,使半球相连紧,因此当半球栓紧在一起,以便装进去时,就像一个炮弹一样。”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靖逆将军弈山等奏:“又将空心炮子,分作两半,炼成熟铁,中系铁链,约长尺许,用时将铁链收入空心,仍旧折合,无异寻常炮子。一经轰击出口,则两半飞舞,形如蝴蝶,击中夷船桅索,即行钩挂焚烧,名为蝴蝶炮子。”二、1862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的火器已经很先进这段时间,是西方火枪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由前膛装弹发展到后膛装弹时期。1779年,英国人发明了雷汞。1807年,英国人福塞斯发明了含击发药(雷汞)的火帽,打击火帽即可燃膛内发射药,继而出现了将弹头,发射药,和带金属底火子弹壳连成一体的定装式枪弹,使用定装弹大大简化了从枪管尾部填装枪弹的操作,便于封闭火药燃气,为后装枪普遍使用创造了条件,是枪械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这对枪械来说,是在定装弹出现前最大的两个进步;从此以后枪手不用再担心因为潮湿、下雨而无法击发的情况出现,只需要将火帽套在火门上,然后扣动击锤打击就可以点火。1851年,金属壳子弹发明,淘汰了沿用150年的纸壳子弹。在1866年7月3日,普军以击针枪为代表的击败了奥地利的老式燧发枪。世界进入后膛枪时代。经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人对火器的偏爱只增不减。1851年国内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金田起义”,此后的13年间,中国的交战双方在火器的拼杀中,逐步奠定了武器现代化的变革。影视剧中情景再现1855年左右出版的《行军总要》规定,太平军早期最基层的战斗单位“两”(有25个人),装备抬枪两杆,鸟枪5杆,抬枪是由两人操作的,照此计算,太平军步兵装备火器与装备刀矛的比例为9∶16,考虑到太平军一般不让新兵直接上阵,实际比例要更高。与太平军对敌的湘军,一个营分四哨,每哨八队,其中四队刀矛,两队抬枪,两队小枪(鸟枪),另有亲兵六队,其中三队刀矛,两队劈山炮,一队小枪,冷热兵器比为1∶1,两相对比,差距固然有,但不算大。1855年湖口之战时,汪海洋等太平军“先锋队”就使用洋枪突击,1858年的繁昌之战,太平军刘官芳部已大量使用洋枪。后期太平军装备的洋枪洋炮数量极多,如忠王几千人的卫队都以洋枪为武器,苏州城里装备洋枪的士兵更多达20000人。后期太平军一些部队也采取了将洋枪集中编组的形式,如陈炳文、邓光明部的洋枪队分别多至7000杆和4000杆,许多太平军枪手可以“隔数间屋击灭油灯”;1862年雨花台大战,忠王李秀成率领十多万人猛攻曾国荃湘军,更是将所能搜集到的几万杆洋枪和几百门新旧洋炮“悉萃于此一枝”,还摸索出用弹幕转移替代兵力进行压制的方法,起到了一定作用。淮军在1864年6月进攻苏、常太平军时,郭松林、杨鼎勋、刘士奇、王永胜四军万余人,已有洋枪万余枝,刘铭传部7000多人,有洋枪4000枝。到次年底与捻军作战时,"计出省及留防陆军5万余人,约有洋枪三四万杆"。其炮兵到1864年也建立了6个开花炮队,装备了12磅至l08磅不等的火炮。已经基本上淘汰了冷兵器和土枪、土炮。淮军在1865年有5万余人,装备洋枪三、四万杆,并建立了六个开花炮队,装备了12磅至108磅不等的火炮。据记载辛酉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夏历七月廿三日)安庆之战,一日一夜,湘军共用火药至十七万斤,铅子五十万斤〔二〕,当时战争,已大规模地利用火器,可以想见。此时我们都会明白,发生在1862年的清军与英法联军的战斗,肯定不是大刀长矛对战火枪。三:中法战争中清军的已经开始装备当时最先进的机枪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清军的已经开始装备当时最先进的机枪。1862年美国人理查德·乔丹发明加特林转管机枪,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枪输入中国,当时称其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1884年(清光绪十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始仿制。1885年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战,有“重炮机枪交轰,药烟迷漫,至不辨旗帜,弹积阵前逾寸,墙后大营且被毁。”的记载,“弹积阵前逾寸”就是描述当时的格林炮(加德林机枪)打剩下的纸质弹壳。南京金陵制造局1872年(蒙蒂尼机枪)约翰逊在南京金陵制造局1872年(蒙蒂尼机枪)这张照片取景和前一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照片里的人,他们不再是工厂里的工人,而是约翰逊自己跪在地上,好像在进行武器测试,这也是汤姆逊中国之行中仅有的几张有自己的影像的照片。旁边的两个站立者也不在是上一照片的工人和官员,很可能汤姆逊雇佣的中国“苦力”。画面显示清军进行了“特色创新”,把机枪装在独轮车上,为了怕机枪被日晒雨淋,清军还特意在车上加装了一把油布伞。四: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军的装备更是远超日本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举办专造子弹火药的军械所以来,到1899年,洋务派人士共创立了30家兵工厂。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一经出现,很快就会传到中国,被清军或买或仿制。这使清军武器与西方相差不到10年。客观地说,这种差距并不算大。火药方面:1884年,法国工程师维列制成膨胀率高出黑火药3倍的硝化棉无烟火药。而后881年,这种火药还在研制中时就出现在李鸿章的奏折中。1895年,江南制造总局试制成功,"洋匠自谓不及,现在每年可造6万余磅" 。步枪方面:德国1888年推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连发枪――1888年式毛瑟枪。11年后,汉阳枪炮厂即根据购自日本的仿制品自行仿制完成,即着名的"汉阳造"。而此前,能够5连发,性能与"购自外洋者无殊"的快利枪已经大量装备部队。美国林明敦滚轮式步枪枪膛德国毛瑟1888 后来仿制的叫“汉阳造”江南制造局仿造的快利枪奥地利曼利夏1888直拉式步枪火炮方面:清朝于1875年就已仿制成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阿姆期特朗前装炮,江南制造局还于1889年仿制成功大型的阿姆斯特朗后装炮。淮军主要有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鲁森式和德国的克虏伯式后膛炮。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购置了德国克虏伯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0多门。自1886年起。广东又陆续拨解北洋钢炮100多门,其中"光绪十二年(1886年)粤解八生脱钢炮四十八尊,十七年粤解七生脱钢炮一百二尊,十八年粤解八生脱七钢炮三十尊"。这期间北洋自购者尚不在内。另外,到甲午战争前,江南制造局共造出后膛大炮145门,大部分用来装备了淮军。淮军火炮中,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鲁森式钢炮还是西方80年代末才发明的快炮(速射炮)。由此可见,淮军的装备无论是质与量,都是堪称一流的。清军在九连城使用过的格鲁森37mm行营炮清军在平壤遗弃的格林炮马克沁重机枪,中国称赛电枪,该枪为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管退式自动机枪。该枪还在试制阶段时,清政府即对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早在1888年就由金陵制造局开始引进仿制,从此,中国开始进入重机枪的制造时期。由于当时该枪尚处在雏形,使用黑药铅弹,经仿制后发觉不甚适用,于1893年停造,仅生产了30余挺,部分用于朝鲜战场。当李鸿章看完马克沁机枪射击表演后竟然说"太快、太快"、"太贵、太贵"、"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不过后来还是引进了。李鸿章参观马克沁重机枪聂士成的清军以武卫军中装备最精良的聂士成武毅军为例。这支13000人的部队,拥有的武器包括:11毫米口径的后装单发和连发毛瑟枪1万支、7.9毫米口径的后发毛瑟枪200支、8毫米口径的后装连发曼利夏枪1万支、8毫米口径的后装连发曼利夏骑枪1400支,还有军官用6轮连发左轮手枪和少量的温彻斯特、哈齐开斯等步枪与骑枪。此外,武毅军还有7.9毫米口径的马克沁机枪2挺,75毫米口径的12磅克虏伯炮16门、60毫米口径的7磅后装炮32门、57毫米口径的6磅格鲁森速射炮32门,这些炮每分钟都可以发射10发以上的炮弹。另外还装备了37毫米口径的2磅克虏伯速射炮、87毫米口径的20磅后装炮等。这些火炮发射的开花弹、子母弹、葡萄弹、实心钢弹等,可以分别摧毁城墙和炮台工事、击杀密集进攻之敌、杀伤敌冲锋散兵、击穿敌舰钢甲等。不仅如此,大量直接购自西方的武器弹药也补充到清军队伍中。这使清军基本结束了冷兵器、火绳枪炮、击发枪和前装滑膛炮并用的状况,从而进入现代火器时代。图为谢家所炮台。甲午战争清军在战场的野战火炮和要塞大炮实际上可以达到1000门以上,而且口径更大,是日本陆军师团的炮力的至少20倍以上,超过抗战时中国军队火炮的总和,甚至达到抗美援朝战争后期中国军队火力的总和。刘公岛东南炮台的德制重炮。日军撤离时曾破坏清军炮台,但是放开了拆,仅凭自己的力量竟然没有办法摧毁。当时西方各国都认为大清要塞牢不可破,是当时全球工事最坚固,火力最强大的要塞。以至他们得知日军要去进攻清军环渤海黄海各要塞时都认为日本人是去找死。反观日军方面,当时其陆军使用的主要是国产的青铜炮和村田式单发枪(只有少量部队装备了村田式连发枪),性能上远不如中国进口的西方新式连发枪和后膛钢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数量更比清军少得多。日本村田式步枪最后只有少量轻型火炮的日本军队,并没有使用什么超级武器去攻击清军的炮台要塞群和坚固设防城市,而就是这么徒手爬上城墙的。如果真是大刀长矛去迎击日本军队,可能真不会被称为“东亚病夫”了。也正是清军如此拙劣的表现,1900年的八国联军才狠狠的在中国这块大蛋糕上撕下一口。
明军主力火炮“红夷炮”,号称“净重三千斤,射程十里,每发可毙敌千人”,当时倭国和后金的大炮射程才一里(500 米)。
铁血军事 吃狼的火鸡 2015-08-23 08:55:4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