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白雪公主,为什么是标准的受害者?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 ~ 丹妈语 ~ ♪

私人微信:jdths1


绝大部分的女孩子在年少时都曾幻想如灰姑娘一般,有一天王子从天而降,将她带离眼下不如人意的悲惨生活。灰姑娘的故事由此深入人心,这是无数少女心底潜藏的情结,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励志故事。


但是本文的作者却告诉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里所发生的一切——灰姑娘是一个绝望、无助、害怕犯错、害怕承担责任的受害者,她只懂在母亲的坟头哭泣,寄望于拯救者突然出现来改变她的悲惨命运。而这一切是并非真实发生的故事,可能是灰姑娘承受不了母亲离世、父亲缺席的伤痛而编造出的童话,用于防御这个世界给她带来的伤害。


作为在成长过程中被忽视的姑娘,在亲密关系中常常需要源源不绝的关心和爱来填补内心的坑洞,她们渴望一种全然的、心无旁骛的关注。那么所以,你的灰姑娘情结为何而生?


灰姑娘、白雪公主,标准的受害者

作者:巫小仙



有一天王子从天而降,将她带离眼下这不如人意的生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童话与神话有接近之处,它们之所以能流传于世、经久不衰,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神话与童话故事中都揭露了人类的诸多共性,建构了各种心理原型,以及原型之间的关系,称呼它们为“集体潜意识的结晶”并不为过。


《格林童话》曾是无数孩子的枕边书,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睡美人、灰姑娘等等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数个世纪以来,大家都已默认童话就该是这样——人物简单、故事纯净,最后善恶各有报。事实上,我们所看见的《格林童话》已是删修版,最初的版本充斥着各种禁忌、血腥的情节。


譬如,《白雪公主》原本是一出同亲生母亲争夺父亲的乱伦故事,失宠的王后发现女儿在丈夫床上夜夜承欢,最终下定决心除掉她。这个故事指向的就是原生家庭中最基本的竞争关系——儿子同父亲争夺母亲、女儿同母亲争夺父亲,正是弗洛伊德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亦即众所周知的“恋母/恋父”情结。因出版商对原版的故事大感头痛,格林兄弟将故事大幅修改,来迎合市场需要,最终成就一套“完美温馨”的童话故事。故事删修之后,这些动力关系不再那么直接,但线索依然存在。


而在删修后的整套《格林童话》中,可以说灰姑娘的故事最为深入人心——它已经演化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具有代表性的励志意象与无数少女心底潜藏的情结。绝大部分的女孩子在年少时都曾幻想,有一天王子从天而降,将她带离眼下这不如人意的生活。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里所发生的一切——它并非真实发生的故事,而是灰姑娘的一场幻想,用于防御这个世界给她带来的伤害。在这个投射的世界里,丑恶是纯粹的丑恶,美善是纯粹的美善。





辛德瑞拉这位女主角如同白雪公主、睡美人一样,是标准的受害者


无论是在童话、小说,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一个无所不在的基本三角关系模型: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在《灰姑娘》的故事中,辛德瑞拉这位女主角如同白雪公主、睡美人一样,是标准的受害者;而扮演施害者角色的是她恶毒的继母和两位姐姐;母亲坟头长出的榛树、飞来的鸟雀与王子则同为拯救者。


灰姑娘具备受害者的一应特征:绝望、无助,因为害怕犯错而害怕承担责任。她在母亲的坟头久久哭泣,寄望于有拯救者来改变她的生活,将她从悲惨的困境中解放。“如果有人来帮我,如果有人替我解决问题,那就好了”,受害者的典型思维就是如此。


于是,这个故事里出现了孩子最经常幻想的拯救者:具备超自然能力的神秘人;也出现了女性最经常幻想的拯救者:英俊、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拥有足够权力的男人。他们都是灰姑娘逃离“苦难世界”的契机。


故事逐渐继续,受害者通过与拯救者建立关系,来获取他们的资源与力量。榛树与鸟雀被灰姑娘的苦痛所触动,对她伸出了援手;而王子被灰姑娘的美貌与性魅力所征服,爱上了她。最终的结局是施害者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受害者获得了拯救,“从此,王子和灰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害者回避责任,指望他人解决问题,等于交出自己的力量,只会加强自己的依赖性,令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最终的结局往往是幻灭;而拯救者一旦习惯了这个角色,也极易落入控制受害者的陷阱,摇身一变成为施害者。


在成长过程中被忽视的姑娘,在亲密关系中常常需要源源不绝的关心和爱来填补内心的坑洞,她们渴望一种全然的、心无旁骛的关注


《灰姑娘》这则故事的起点是辛德瑞拉母亲的死亡。从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编者注:在此可简单理解为“我与他人的关系”)的视角来看,母亲的去世是决定性的创伤事件,她失去了最重要的照顾者和保护者;而另一位照顾与保护者——她的父亲——在整个故事里,对女儿所遭遇的苛责与刁难竟无所作为——这意味着母爱和父爱的同时缺席。而整个故事情节,都可以理解为对这双重创伤的防御与补偿。


当儿童尚年幼时,他完全没有保护自己的实际能力。他的自我保护是通过本能的防御机制来实现的。在《灰姑娘》的故事里,出现了多种防御机制,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幻觉”与“分裂”这两种。


幼年丧母将会导致安全感的严重匮乏。幼童的全部世界几乎都是由母亲构成的,母亲的离世意味着被整个世界抛弃。幼童的认知能力远远解释不了客观事实,他会本能地认为,“母亲的离去是由我造成的”,“是我不好才导致了母亲的抛弃”,因此,陷入复杂的内疚、负罪与自卑之中。


榛树、鸟雀和王子,这一切都可能是灰姑娘承受不了母亲离世、父亲缺席的伤痛而编造出的童话——“看到或听到你想要看到或听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批评等),不经现实检验”,这正是被命名为“幻觉”的防御机制。这一防御机制使她免于面对自己的恐惧与无助,以此应对精神的受创。


在夏尔·佩罗的版本中,帮助灰姑娘的是一位仙女,这样的角色具有更加明显的补偿意味——对她失去的母亲的补偿;而王子的注意力全然被她俘获,一再追随她而去决计不肯放手,这种来自于男性的重视则是对被父亲忽视的补偿。


在成长过程中被忽视的姑娘,在亲密关系中常常需要源源不绝的关心和爱来填补内心的坑洞,她们渴望一种全然的、心无旁骛的关注。在争夺父亲时,灰姑娘输给了继母和两位姐姐。但在争夺王子时,她大获全胜,胜过的不止是她的两位姐姐,而是全国的美丽姑娘。




对于孩子而言,及时回应他需求的就是好母亲,而没有及时回应他需求的则是坏母亲


在童话世界里,好与坏、善与恶、黑与白泾渭分明,受害者是纯然无辜的,施害者是绝对邪恶的,而拯救者则是高尚慈悲的。这是属于小孩子的世界。


三岁之前,儿童尚未完成分离个体化的过程,无法清楚地区别自己与客体。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由潜意识决定,带着原始的攻击、分裂与投射。而作为主要照顾者的母亲往往承付了婴儿几乎全部的情绪投射。


对于孩子而言,及时回应他需求的就是好母亲,而没有及时回应他需求的则是坏母亲。当他感觉被拒绝、被抛弃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愤怒,在幻想中将坏母亲杀掉;矛盾的是,孩子的基本需求若想得到满足,又必须依赖母亲的照顾。孩子的认知水平还无法在同一个人身上实现“好与坏、善与恶”的统和,那么,他要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和焦虑?


潜意识会调用“分裂”这一防御机制——刚才的母亲与现在的母亲不是一个人。童话故事正好可以将这种分裂机制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灰姑娘》的开篇,分裂就已经明确发生。原本的主要投射对象(母亲)已经死去,她的投射开始转向其他人。她对女性的认知二元对立了,分裂为两个极端,死去的母亲是“好母亲”,是善良、美好的代表,承载了她的期待与怀念;而继母是“坏母亲”,是邪恶、丑陋的代表,承载了她的愤怒与攻击性。


她的亲生母亲在去世前承诺说“妈妈在九泉之下也会守护你”,而之后的拯救者榛树也是从母亲的坟头长出来的,灰姑娘更是常常与在树上筑巢的鸟儿交谈。它们在这里被赋予了原本属于人类的特质,成为“美与善”的一脉延续。


在故事的最后,两个姐姐在自己母亲的指令下,一者削去了脚趾、一者削掉了脚跟,最后的婚礼上还各自被鸽子啄瞎了一只眼睛。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残酷血腥的报复,是灰姑娘的愤怒与攻击想要的结果,是她对“杀掉坏母亲”的幻想。


最微妙的地方在于,施害者得到了惩罚,但惩罚并不是由她直接施予,继母、鸽子代替她完成了这个过程,她依然是无辜的。在孩童分裂的投射世界里,丑恶是纯粹的丑恶,美善是纯粹的美善。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作者、亲子阅读推广人、儿童心理研究者



经典图画书 2015-08-23 08:53:54

[新一篇] 曾阻止過孩子做以下一件的,你都不是合格的父母

[舊一篇] 冰冰情定大黑牛,大齡女神最后都嫁給了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