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二十类饭局”属于矫枉过正吗?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近日,浙江某市作风办针对公职人员参与饭局问题,出台了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二十类饭局规定,并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带头遵守执行。其中包括“不准参加同学会、老乡会等带有小圈子性质的聚餐、.不准参加大操大办的婚丧喜庆宴席、不准参加各类带有敛财性质的宴席------”等涉及私人宴请的限制。(丽水网-丽水日报4月22日)


公款吃喝之风作为三公消费之一过去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成为了一种腐败常态,不但浪费了公币、也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被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因此也成为此一轮中央反腐败风暴重点要遏制的对象之一;然而有一点需要厘清,即使是过去N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关于“狠刹公款吃喝之风”的各种红头文件也几乎年年例行公事一般的下发,却成效不彰,甚至愈演愈烈;何以至此?恐怕绝非“阳奉阴违”或“上级部门决心不够”那么简单。真正的难点在哪?恐怕首先是要区分出“公款与公务”、“职权与滥权”之间的界线,并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限制举措以及针对违规吃喝严厉惩处的规定。


所谓公款吃喝,其中就涵盖一些合理的公务宴请,那么如果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公务宴请管理规定,并从根本上遏制与正常的公务宴请无关或超标准宴请等涉嫌吃喝腐败问题,首先就要正确界定必需严厉管制的范畴。这里我认为,需要严格区分的,第一是“公”字,也就是说政府或纪检机关要严格把关限制的是花费“公款”的种类宴请。其次要严格控制“公权力”,即区分拥有动用公款吃喝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与一般无职无权的普通公职人员,这很重要,文件冠名“公职人员”其实脱离了有的放矢的原则,试问一般无职无权的基层小公务员有多少机会能动用公款大吃大喝?所以需要限制是重点是各级掌握公权力的官员,将官员的嘴管严了,公款吃喝自然就正常了。再者就是文件的可操作性,一个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反腐文件,条条框框模糊不清,连制定文件的人自己都弄不明白,试问这样的文件难道与废纸有何区别?


那么我们回到本文关于浙江这起引发网民质疑的所谓“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二十类饭局”的话题上来,应当承认当地政府出台此项规定,毫无疑问是试图具体落实并细化相关操作规定,但凡事都得遵循客观规律,一但走过了头就必然成了矫枉过正,而这份洋洋洒洒的“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二十类饭局”恰恰就是典型。


照讲网民一向坚定支持政府任何反腐败举措,不至于要向一份限制公职人员吃喝的文件呛声;问题就出在这项规定的条文中,首先,为了迎合大众,文件的限制公款宴请主体界定在全体公职人员,这让广大处于最底层的基层公务员哭笑不得,他们大多数无职无权,想公款宴请也难,显然这样的文件应该将权力监控的重点聚集于各级领导干部,干部的嘴管住了,普通公职人员还敢乱来吗?


其次,“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二十类饭局”应该重点围绕“公款”吃喝和公务接待的具体要求进行界定,而此份文件中争议最大的比如公职人员“不准参加同学会、老乡会等带有小圈子性质的聚餐、.不准参加大操大办的婚丧喜庆宴席、不准参加各类带有敛财性质的宴席------”,这显然走过了头、念歪了经,作为基层公职人员,如果是8小时之外跟朋友同学老乡聚会,完全是人之常情,何谓“小圈子”?领导干部拉帮结派建立小圈子谋取私利这当然要管控限制,普通公务员就显得多此一举了,有网友就调侃说:公职人员本来是人,非要把他整成神,结果个个成了鬼;以后跟朋友同学老乡见面都得搞得象特务似的神秘兮兮,人人自危。普通公职人员作为社会成员,同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8小时之外自己花钱“私款”消费,就没必要由公家下个文件越俎代庖了。


再者,所谓不准参加大操大办的婚丧喜庆宴席、不准参加各类带有敛财性质的宴席-----,这显然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何谓“大操大办”?何谓“敛财性质”?谁来界定?不要说大多数普通公职人员,恐怕领导干部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前几天南京一位干部嫁女,因搞不清楚如何办婚事算符合清廉要求而请教纪检部门,啼笑皆非;所谓“大操大办”,恐怕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还得有个具体标准吧;至于“带有敛财性质的宴席”,这好象判断起来更不靠谱了,而且文件讲的是一般公职人员“不准参加各类带有敛财性质的宴席”,“不准参加”这还不算自己宴请,那以后公职人员参加宴请前,先得去调查请客的朋友“您是否收礼金敛财?”,那好,以后大家朋友都没得做了,公职人员按照文件规定只能“自绝于人民”了。


显而易见,文件规定赴私人宴会前要公职人员自己判断宴请的人收份子钱收礼金是否“敛财”,根本是个笑话,类似缺乏可操作性的条文在文件中比比皆是,仿佛要把公职人员打造成清教徒式的神人一般,故意忽略了真正的体制性问题,那就是针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缺位,如果干部率先垂范、媒体和群众监督跟进、出台文件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对发现问题严惩不贷,哪里还需要装模作样的规定“二十个饭局”?不合理的饭局,一种都不能要、一个也不能吃。


反腐败是大势所趋,遏制公款吃喝歪风则是彰显反腐成效让群众看得见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与此同时顺应反腐败潮流绝不能大搞形式主义,历史证明形式主义,解决不了问题。所谓“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二十类饭局”,至少让人感觉很内容条文很不严谨,缺乏可操作性,让人无所适从甚至草木皆兵,表面上好象搞的气氛很紧张,似乎当地政府在落实反腐举措,其实却走向了矫枉过正,最后必然变成形式主义的空中楼阁。



天涯观察 2015-08-23 08:50:38

[新一篇] 金正恩究竟為何缺席俄慶典?

[舊一篇] 單身社會到來意味著什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