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融不进朋友圈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当今之世,很少有人一辈子待在少小养育之地;而那地方又偏偏无甚变化,住家周围始终是自幼熟悉的邻居。我们不断遇到新人,不断进入新环境,暂时甚至长期地融不进朋友圈,简直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收到读者来信:“我是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从《南方周末》专栏开始,一直关注您。最近有个很困扰我的问题,想向先生讨教。可能是性格原因吧,我更喜欢一个人做些事情。读的是工科学校,自己喜欢文学类书籍,爱好和周围朋友有差距,感觉怎么都融入不进朋友圈里去(但也没有格格不入,能够正常说笑)。毕业之后要去国企工作,很担心自己人际交往的技能,想听听先生您的建议。”

这位同学,似乎以为融不进朋友圈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其实,当今之世,很少有人一辈子待在少小养育之地;而那地方又偏偏无甚变化,住家周围始终是自幼熟悉的邻居。我们不断遇到新人,不断进入新环境,暂时甚至长期地融不进朋友圈,简直就是成长的一部分。比如,2014年9月里入学的大学新生,如果来自农村,现在已经顺利融入城里同学圈了?只怕共同语言尚在互相探索与合力构建之中。

又如,笔者经常听到国内革命同志和爱国青年说:不管怎样努力,你也不可能融入美国人的圈子,美国人永远不会平等对待你。这种论调,当然是对的。张三英文很好,来美国留学,上课和日常交往一点问题都没有,和美国同学也关系很好。下个月就感恩节了,美国同学邀请他去家里一起过。人家弟兄姊妹四、五个,酒足饭饱之余,开始回忆往事,醉醺醺唱儿歌。张三傻眼了。身为独苗苗,从无这类经历;能唱英语流行歌曲,但儿歌,谁教过?此时此刻,连英语很溜的张三都觉得无法融入他人的喜庆。

这种论调,是基于鲁迅先生嘲笑过的“合群的自大”(《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而在当今之世,毕竟时代不同了,你完全可以奉行鲁迅赞赏的“个人的自大”。美国人有句话说得好:Why blend in when you were born to stand out? ——天生奇质难自弃,安可泯然众人矣?

张三无法再有兄弟姊妹众多的乐趣,但儿歌有什么不能唱的,管他合调不合调。“从前有个聪明的傻瓜,拿着一把飞快的钝刀,追赶年青的老太婆……”“咦,你在唱什么?”“这是汉语儿歌,译成英语是这样的意思,帮助儿童学反义词的。”“哈,你唱的儿歌真有趣!”——张三哼叽哼叽就 stand out。

笔者自己,其实就是那种见了美国人讲汉语、见了中国人讲英语的典型。虽然是取巧,却也两边都能stand out。

而且有的时候,正是因为外人身份,讲话才方便。奥巴马声称要彻底摧毁伊斯兰国,也不怕牛皮吹大了闪了舌头。没有足够地面力量,空中再轰炸,也无法彻底剿灭极端分子。如果伊斯兰国成了主要敌人,那就与现在成了次要敌人的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合作。而在合作过程中,或许能劝动阿萨德给美国一点面子,接纳反对派,组成联合政府。当年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很多美国议员反对出兵,他们觉得恢复科威特王室的统治,不符合美国民主传统。但也正因为老布什总统出兵驱逐了萨达姆,科威特王室才愿意在战后重选已解散五年的议会,并给予媒体较大自由。这类低等《三国》权术,不能改变长程结局(诸葛亮智计再多,蜀国仍被魏国吞并);但谋点短期利益,还是管用的。只是1960年代民权运动后成长起来的美国外交官,已经听不懂这类话。他们的前辈如基辛格等,能想到却不敢说——“政治正确”的舆论压力太大了。倒是笔者这般的外国人可以讲,可以让美国同事觉得:虽然不同意你的看法,但作为一种对比参考,还是很有价值。

上述所言,并不是反对融入。要是能够融入朋友圈,自然皆大欢喜。本人只是说,融入不融入,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不值得为此过于委屈自己。那位来信的读者,可以改变性格,努力融入;也可以利用喜欢文学类书籍的特色,让别人觉得你的看法对他们来说很有新鲜感,值得尊重;要是觉得,Stand out有风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也可以藏藏拙,但是适当提供些免费公共产品,比如参与组织文体活动,或帮小青年写写情书,博个“面冷心热”的评价,国企里的日子,也应该过得去。

(作者为旅美学者)



这里是南方周末

微信号:nanfangzhoumo


南方周末 2015-08-23 08:41:45

[新一篇] 法國攝影師街拍中國1970年代

[舊一篇] 孔子又“紅”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