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装”文艺?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当前中国社会最为突出的一种装,那就是装文艺。


从多年前的西祠、北大新青年到如今的豆瓣,文艺青年们势不可挡的力量已然成为了2000年之后中国青年人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及至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好像不知道《爱在午夜降临前》的人都不好意思出去社交的样子,然后是个写两行酸句子的人就要声称自己为诗人,能搞点绘画摄影之类动静的就卯着劲儿去步入艺术家行列……这些现象,让人忍不住想大喊一声,呔,你这么文艺你爹妈知道吗?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啥不管是不是真文艺,都要装一场,这么装有啥好处呢?


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的海伦·克莱格、纽卡斯尔大学的丹尼尔·奈特尔和爱丁堡大学的桃乐丝·米尔三人合着的论文《视觉艺术家的身份地位和择偶成功》或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他们通过对236个视觉艺术家的调查得出,成就更高的男艺术家情场上会更得意,而且更有可能采取短期的约会策略,呃,因为他们身边围绕着的女子实在是太多了。


早在2001年,新墨西哥大学的演化心理心理学家杰弗里·米勒在其所着的《求偶心理:性选择对人性进化的影响中就曾提出,艺术创造力最初是用来吸引异性而演化出来的,这一观点在2004年海伦·费舍尔的《情种起源》中也再一次被提及。


而丹尼尔·奈特尔此前还有个蛮有影响的研究,我觉得一定得在最后提一下,它会成为本文最意味深长的注脚。这位老兄其实是个研究精神病的专家,他于2005年在与人合着的《人类的精神分裂、创造力和择偶成功》中提出一种观点,认为精神分裂患者不少都具有相当惊人的创造力,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成为艺术家或音乐家什么的,如此保证了他们能够择偶成功,这也是这些人的基因之所以没有被人类淘汰掉的最大原因所在。


所以说,既然有这样的好处,你怎能怪小青年们不得不一个个装疯卖傻把自己搞得很文艺以求得更多异性关注呢?


用户 zhangpp 推荐自科学松鼠会。原文题目为《但求装得其所》,文章有点长,但很有趣,我们只选取了关于装文艺的桥段。

我特别不理解那些不舍得给老婆、女朋友花钱的男人。

抠门丢人,事小。

违背自然之道,事大。

我们来看看大自然为人类进化设计的这几行代码——

1,男人负责讨好女人。

2,女人根据这些表现挑选男人,决定和谁上床生娃。

3,男人负责提供女人在孕期和哺乳期的保护和用度。

4,于是,讨好成功的男人,基因得以存续。讨好失败的男人,基因被淘汰。

人类的物种特征,就是这样由女性的判断千锤百炼锻造成型的。

而男人在其中的最大贡献,就是讨好女人和为女人生养提供财富。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男人抠门,就是在和自然较劲。


罗辑思维 2015-08-23 08:41:40

[新一篇] 星光滿天

[舊一篇] 一碗家鄉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