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新闻转型    ——兼作对李良荣教授《中国的新闻改革》的回应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新闻转型:作为一种新话语的提出
    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中国新闻事业在改革的旗帜下发展最快、变化最大、因而也最引人瞩目的时期。进入21世纪后,面临中国“入世”的全新环境,新闻事业的改革显示出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推进的良好态势。总结过去20年的历程,探索新闻事业在新形势下的运行规律和走向,是新闻学研究中的一个崭新课题。而以何种姿态进行探索,则势必涉及一个话语适用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将这段改革历程纳入一个新的话语体系——新闻转型——之下来探讨。
    Tim o’sullivan等人在其所着“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2001)中说,“话语的概念,在表明自己无论对表达一种非常普遍的理念,还是体现许多具体的话语都是很有用的”(李彬/2002)。“新闻转型”这个话语的概念正具有这样的意义:它表达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理念——新闻改革,尤其是能体现与另一个话语——“社会转型”——之间的对接。新闻改革的进程是与社会转型过程交织在一起的,探讨新闻改革的进程,就不可能超越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
        二、社会转型:新闻转型的背景
    社会转型作为一个新话语概念,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加快而进入学界视野的。学界在回答什么是社会转型的问题上,迄今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界说。例如:
    陈晏清(1998)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的整体性变迁即结构性变迁。”
    邴正(1997)认为,“社会转型被描述为‘一种整体性发展’和‘特殊的结构性变动’。”在华中师范大学1995年10月底举办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代表指出,“社会转型是社会整体的变迁”;还有些代表则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社会形态的更迭”(楠升/1996)。
    尽管如此,学界对关于社会转型特征的探讨已经形成共识:以上界说可见,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变迁;其属于整体性结构变迁。另外,社会转型过程的涵盖领域是广泛的,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所有领域(邴正/1997,楠升/1996)。由此可以确定,社会转型具有动态性、整体(结构)性和广泛性、复杂性等特征。
    学界之所以创造这个新的话语,其基本用意在于创造一种新的语境和一套新的语言规则,以便为讨论具有普适性的社会变革命题搭建一个新的更“有用的”意义平台。学界因此认定,人类社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社会转型史。例如,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发展,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等(杨学功/2001)。而根据社会结构方式的变化,可以把自文明时代以来的社会划分为社会分工和交换不甚发达的非市场经济社会和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陈晏清/1998)。马克思依据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发展境况,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他指出:“人的依赖性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在新的语境中,这三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便都是发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的。
    不过从上述学者比较普遍的研究旨趣看,他们所谓的社会转型——当然也是我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指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发生的整体性社会结构变迁。具体地说,就是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过渡、集权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封闭型一元文化形态向开放型多元文化形态过渡——亦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和转型(过程)。
        三、新闻转型:话语解构、转型特征与分类 
    (一)新闻转型的话语解构既然新闻转型是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发生的,那么就可以将新闻转型界定为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新闻事业的整体性变迁即结构性变迁。其中所包含的话语意义是:新闻不仅见证和记载着社会变迁的轨迹,而且还参与和推动着社会变迁的进程。新闻欲有效地履行这些职能,势必要不断地调适自己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转型产生互动,并在社会转型中实现自身的转型。
    (二)新闻转型的特征与社会转型一样,新闻转型也具有动态性、整体(结构)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此外,新闻转型还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整体上的跨越性。李良荣教授从新闻媒介改革的角度阐述这一时期的变化,将其概括为“20年的三次跨越”。其中,第一次跨越——“高扬新闻规律旗帜”,否定了在“文革”中曾经极度盛行的“阶级斗争工具”论,恢复了报纸作为“新闻纸”的本来面貌。第二次跨越——“引进信息概念”,导致新闻媒介功能的重新定位:不但要从事宣传,还必须提供信息、介绍知识、提供娱乐等。从而引发了新闻媒介的巨大变化。
    2.体制上的二元性。即李教授所说的“第三次跨越——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它使新闻媒体突破了单一事业体制的藩篱,走上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二元轨道。其重要意义是,将新闻媒体的改革推向了市场化发展的不归路。
    3.受众的分化性。大众传播媒体是以广泛的大众基础走向它的繁荣期的。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单一封闭的文化形态向多元开放的文化形态的转型,受众群体出现分化的趋势:由大一统走向小型化、大众化走向“分众化”。这为近年来媒体的专业化奠定了新的受众基础,也为媒体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
    4.报道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进入社会转型期后,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新闻报道领域已经不再人为地设置禁区。都市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乃至过去被视为高级机密的国家领导人的身世背景新闻,已经很便捷地进入主流媒体的版面/栏目。大众的分众化、文化形态和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丰富化,使新闻媒体的报道内容呈现出异彩缤纷的多样性。
    5.媒体技术上的革命性。社会转型期,也是媒体技术的革命时期。其中,计算机和数字传输技术的普及结束了记者靠“一支笔一张纸打天下”的历史;因特网作为“第四媒体”的崛起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三大媒体一统天下的媒体格局。
    (三)新闻转型的分类 当下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全方位的,其对新闻的影响也必然是全方位的。新闻转型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1.新闻理念转型。指新闻人对关于新闻特性的认识的转变。
    2.新闻体制转型。指新闻体制从单一的事业单位体制向“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二元体制的过渡。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2年12月国内已经组建52家报业和广电集团这一最新趋势看,新闻媒体目前正朝着从二元体制结构向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3.新闻媒体转型。指新闻媒体的结构性变迁。媒体结构业已出现的三种变化:其一是从单一功能的“新闻纸”向整合了新闻、广告、企业公关功能的多功能媒体的转型。其二是从报纸或者广播电视单质媒体向多质媒体转型。其三是从区域性媒体向跨地区媒体的转型。
    4.新闻行为转型。指新闻人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出现的行为方式变化。也有三种变化:其一是从被动接收新闻线索向主动出击转变,新闻策划行为因此浮出水面。其二是从回窥式报道向前瞻式报道转变,预测性新闻随之出现。其三是从纯报道型向报道一服务型转变,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媒体报道内容的最大增长点。
    5.新闻学科转型。从新闻学向新闻传播学转型。1997年,国务院学科委员会正式确定新闻传播学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是为新闻学科转型的标志性成果。
        四、新闻理念转型:新闻转型的先导
    新闻转型,理念先行。新闻理念属于认识的范畴,它是人们对新闻这一事物的规定性的认识。事物的规定性指构成该事物之所以成立以及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性。新闻的规定性可以笼统地通过新闻的定义反映出来,即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要求新闻人(传播者)经由新闻媒体把新闻事实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对它有需求的社会群体(受众)那里去。将其纳入新闻运行的过程中考察,它在不同的环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包括:时间上的及时性、事实内容上的真实性、报道形式上的客观性、媒体通道上的便捷性、以及新闻人在对新闻事实选择上和对受众兴趣变化上的敏感性等。这些方面的要求就构成了具有新闻规定性即新闻特性的原旨意义。对这些特性的意义的认识和把握,乃至对“及时性”、“真实性”等特性的界定本身,即是生成新闻理念的过程。
    附图G6O201.JPG
    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看,新闻理念既然从对新闻特性原旨意义的阐释中获得它的立足根基,也就意味着它同时获得了作为后者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地位,对其形成理论观念上的直接支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理念由此成为一成不变的东西。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认识一样,新闻理念是相对的。它与特定社会形态下的新闻运行过程相适应,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事实上,新闻理念在其生成和演化过程中一直受到两种关系的制约。其一,如上所述,新闻理念与新闻运行过程结成的互动关系。构成新闻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有时候,其中一个环节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各环节的连动,由此而改变人们对原旨意义上的新闻特性的认识。例如,媒体形式的变化——典型的变化如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甚至在构成对新闻操作流程的革命性影响。相应地,传统媒体的新闻人对发生在互联网上的诸如新闻报道时间上的“及时性”的激变和事实内容“真实性”的畸变等变化,正在作出迅速后应。
    其二是新闻理念与社会环境结成的互动关系。新闻人一只眼睛看新闻,一只眼睛看社会,通过大脑对二名进行整合,就形成了关于新闻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理念准则。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是在渐变和骤变的不断交替中推进的。这种交替变化必然在新闻理念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反映出来。在社会相对平稳的渐变时期,新闻的理念是通过及时、客观地报道新闻,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最新面貌。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意愿,也是社会环境条件所允许的。而在社会发展的骤变时期——这里的骤变被看作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变量,社会环境充满若干复杂的变数或不确定性。此时,新闻运行过程被宏大的社会潮流所裹挟,新闻特性中更多地掺杂了社会权力集团的意志,新闻理念必然出现失衡。而当社会骤变以极端状态——如两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文革”——出现时,新闻理念则还会遭到严重的扭曲。
    我们知道,人类自从有新闻活动以来,新闻运行过程就一直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环境)中推进的。尽管如此,也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仍然可以把上述两种互动关系中的新闻理念形态作不同属性的界定。第一种为新闻理念的自然属性,第二种为新闻理念的社会属性。于是,二者结成的对应关系就形成了新闻理念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张力。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或者处于社会转型的不同阶段,二者呈现为要么相辅相成、要么相反相成的关系状态。在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依赖性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尽管由于受传媒技术低下、受众兴趣淡漠等因素的制约,而使新闻理念的自然属性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伸张,但那时人的新闻活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也弱,因此二者的关系状态仍然是相辅相成的。相比之下,在改革开放前,尤其是在“文革”期间的中国社会中,尽管传媒技术和受众需求等因素都居于能基本伸张新闻理念的自然属性的较高层次,但由于新闻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新闻理念的社会属性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强力政治手段得到极端的张扬,而其自然属性却受到了强烈的抑制。因此二者的关系状态是相反相成的。这必然导致新闻理念失衡,甚至一度被严重扭曲。体现在报道层面,则新闻内容无需真实,因有“四无”之说,即无中生有、无需论证、无限拔高、无限上纲。报道方式也无需客观,便有“毛主席语录加例子”的二段式新闻盛行(刘海贵/2002)③。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是世间万物的两种基本关系状态。在新闻理念失衡甚至被严重扭曲的情况下,而“文革报刊文体”仍能盛行达10年之久,即是相反相成关系使然。不过,如同我们不能认定“文革”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形态一样,我们不能认定这种新闻理念与新闻价值严重背离的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978年后,中国社会开始转型。作为纯粹宣传工具或阶级斗争工具的新闻媒体开始向新闻本位回归,新闻改革的步伐渐行渐远。进入90年代,包括新闻理念更新在内的整体性新闻转型终于全面融进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
        五、结语:“转型新闻学”新闻学研究的新起点 
    与社会转型一样,新闻转型是具有当下意义的新话语。Tim O’sullivan等人认为,话语分析关心的不仅是一个人说的复合语句,而且更常涉及的是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用来操持和控制特定语境下的话语之语言规则与准则(李彬/2002)。
    当新闻转型不仅仅作为一个新话语概念,而且作为一种新闻改革实践的活生生的现实和丰富的成果出现在新闻学界面前的时候,新闻学研究需要转型。体现一种新的语境和话语规则的全新的“转型新闻学”应是当下新闻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兰州45~49G6新闻与传播孔祥20042004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管理的共存状态有双套制和双轨制两种类型,两种共存状态下电子文件的社会属性和功能有所不同。电子文件的管理推动了纸质文件管理的改革,如文档一体化和实体管理的简化;纸质文件管理的经验和信息技术促成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完善。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共存的二元格局将会持续相当长时间,趋向是纸质文件管理功能的弱化和电子文件管理功能的强化。电子文件/纸质文件/双轨制/前端控制“因特网之传播学研究:主题元分析”(Communication research about the internet:athematic metaanalysis)摘自英《新媒体与社会》2002年第4期(New Media and Society,No.4,2002)。作者S.T.金(s.T.Kim),芝加哥德保尔大学传播学助理教授;D.韦弗(D.Weaver),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新闻学院教授。——译者注罗峰
    罗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讲师。    罗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讲师。

网载 2013-09-10 22:00:37

[新一篇] 試論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政治文化變遷

[舊一篇] 試論經濟科學的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