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儒家文化是文化现代化的倒退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存在决定意识,观察当代需要时间
  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是个精英社会,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与现在相比,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东西。今天,中国社会包括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好像都掉进了物欲。到2008年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人们对这段历程甚至自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评价和反思,开头提到的观点应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如何看待中国近代以来的变迁?我本人是学历史的,感受深切的是:我们看中国社会的变化,应该以一个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分子的眼光来看。对于一个时代的变化,在当时往往会有很多人认为这个社会变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整个没有章法,整个没有底线,像春秋战国时候、像魏晋时候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但是,以我们今天的人的眼光,回过头再去看那个时代,显然就会跟当初的人的看法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可能有更综括的历史观察的角度,这使得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变革究竟把社会指向何方,而不是像当时的人那样只能以自己直接的、经验化的感受去看当时。我想,把这点移到今天可能也是有些参考的意义的。我个人是77届毕业的,算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惠者,我插队时间很短,然后就直接上了大学。我个人通过这30年中国的变化以及我个人身上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的变化,来观察我的同龄人,发现:无论是批评今天的物欲横流的人,还是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更快地加速改革的人,其实,他们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包括他们的价值观。马克思说的“存在决定意识”,确实是至理名言,改革开放30年在每个人身上都会以不同的形式或者方式表现着。
  回到我个人,我对中国改革开放这30年的发展,可以说是发自内心地感觉到很喜悦,因为我们看到中国近代以来的路程是非常艰难的。中国有两个近代化发展较好的时期——一次是洋务运动,再一次是国民政府上个世纪30年代时候的发展——都被我们东边的恶邻日本给干扰了。所以我们的近代化就是被一种外在的东西破坏了,尽管从我们国内本身、文化本身来说也肯定有它内在的东西阻碍着我们的发展,但是这两次较好的发展被直接打断,是由于外部的力量。然后到了共和国建立后近30年中又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和曲折,终于到30年以前也就是改革开放开始,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社会才算摸索到了一点儿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当然,改革开放这30年也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最早开始存在的贫富分化的加剧,紧接着就是我们曾经认为的高尚的道德、高尚的情操没有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再加上传统的信仰以及一些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信仰也都出现了危机,使得我们回头去向我们的传统文化诉求,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能给予我们帮助。后来发现:传统文化能给予我们的也是很有限的,我们不可能直接从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的精神的东西中直接拿出一些为我们所用。为什么?我自己的感觉是,因为我们面临新的问题——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面对的问题,今天也是不例外的。
  二、儒家文化不能应对现代化的挑战
  回头看,诉求传统,历史上不乏先例。就像春秋战国的时候,礼崩乐坏。礼崩乐坏之后,人们就想向更早的周的文化去寻找他们的根源,孔子就说过嘛,“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们想通过周的礼制来恢复道德的信念,实际上最后实现的一个结果并不是周的回归,而是在新的发展中他们探索到一种新的东西。魏晋时期也是如此,汉代的今文经学崩溃以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信仰也产生了很大危机,但当时的人并不是从传统文化中直接搬过来,而是改造了传统文化,改造了祖先留给的东西,提出了“魏晋玄学”,作为思想上的主流,从而使他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支撑点增加了。
  今天也是如此。像以前的新儒学,包括今天依然有人提到通过儒家文化来使得中国人的精神得到重生。对于这种出发点,我个人觉得是好的,因为在我们文化的根中,儒家文化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儒家文化给予的力量和文化的各种因素。但是儒家的文化,在面对现代化挑战时,不能直接地完全对应。那么,我们吸纳的儒家文化应该是什么呢?主要还是一种比较抽象的东西,就是道德方面的东西,甚至可以说主要还是个人修养的东西。那么,在出现现代世界、现代社会挑战的时候,我们再用儒家文化来应对,有时候就显得比较可笑了。
  三、社会发展缺乏法的规范仅凭道德是靠不住的
  在今天的中国,一些人为现实中的道德滑坡心有所忧,其中的一些人为此提出了以尊孔读经来挽救世道民心的想法。对此,我觉得:道德的东西是会变化的,中国文化中最缺乏的东西是法、法律、法制。
  我们从一开始走的路就跟西方不一样。西方的文明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他们那个时代无论是在雅典或是斯巴达,因为商业社会比较发达,社会需要用法的方式进行规范,而中国不是这样的。对中国社会,很多研究者都做过很好的讨论。我们史学界有一个老前辈侯外庐先生(早就不在了),是研究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古代社会的,他把中国古代社会叫作“早熟型”的社会,他认为西方社会是比较完整、比较好的“成熟型”社会,当然,对这种说法我们可以有不同意见。
  我有一种感觉,我们第一颗纽扣就扣得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更偏重用道德、人情、人际方面的形式来规范行为,而西方一开始就是通过法律,古希腊的传统被古罗马直接继承下来,古代罗马法可以说是现在的主要法系即大陆法系的主要框架。而中国就没有这样的东西,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国家法律的意识包括法律本身的规定,都是非常需要完善的。我们中国现在的法典缺得太多,非常粗糙,规定得不具体不详细,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在我们今天的法律里面找到相反的答案,比较含糊。我们这个社会,特别需要一种法制来健全:一个社会的发展如果缺乏法的规范,仅凭道德是根本靠不住的。
  比如,面对社会道德滑坡,不少人呼唤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我觉得,这样的道德我们当然要去讲去提倡,包括每年央视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都是很好的。但是我们不能指望人人都成为那样,这是不现实的,像这种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正如极端作恶的人也是少数一样的,大多数人是有善有恶,人性中的两面他都具备。所以怎么规范人的行为主要应靠法律,而道德虽然有时候可以见效,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见效的,而且本质上也是靠不住的。法律的问题需要法律来进行,这不是通过道德可以替代的,所以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法律。
  四、用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倒退
  现在有人讲,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回归中华道统。说实在的,我现在不太明白他这个道统到底指的是什么,一般来说道统指的是儒家,但儒家是在变化的。至于有的人想把儒家文化作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基本东西,我认为不可能,我觉得儒家文化主要是一种抽象层面的,它没有实践意义,尽管它作为个人修身养性是可以的。前年我在曲阜参加了一个儒学文化的国际讨论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很多的五湖四海的、各色各样的人,很好玩。有一个人号称他是儒教的教主,穿得奇形怪状的。还有一位香港的先生,他好像还是咱们的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他居然极端到了什么程度?他就说要把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取下来,换成孔子的像。那个会上,大家什么话都说,什么话都有,但是给我直接的感觉就是:儒家文化中其实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完全还是在个人道德的修炼和修养上,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像“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而这样的东西在早期儒家里是有很多的,即使到了明清也依然还有。这些东西作为个人修炼、修养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应付、应对现代化挑战,那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实际价值了。
  儒家文化一个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就是说它和现代化是不适应的,它讲尊尊卑卑,它讲等级性、讲尊君,这一点就是阻碍现代化发展的,因为现代化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的平等,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儒家文化在这一点上跟西方不一样,跟西方提供给我们现代化的挑战不一样。因此,如果把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那是历史的倒退。
  注释:
  ①本文在本刊编辑曹春玲对作者访谈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未经作者审阅。

绿叶京87~90G0文化研究彭卫20082008
中国近代以来的路程非常艰难,直到改革开放这30年,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社会才算摸索到了一点儿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中国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比起希望用儒家文化对之修正来说,规范人的行为主要还得靠法律,而不是道德。讲等级的儒家文化无法回应求平等的现代社会,儒家文化有益修身养性,若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历史的倒退。
作者:绿叶京87~90G0文化研究彭卫20082008

网载 2013-09-10 21:56:30

[新一篇] 回到自身:世紀之交的哲學重建

[舊一篇] 回顧與前瞻  “中國版畫百年”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