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文艺的生态批评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近几年来,“广场文艺”这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成长起来的新的文艺形态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并成为一种“显性”的艺术样式。从国际到国内,从官方到民间 ,五花八门的体育赛事,大大小小的节日庆典,各式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无不借助“ 广场文艺”以强化其精神象征,实现其情绪宣泄,而“广场文艺”也随之成为城市文化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然而,与热闹非凡的文艺 现象不太相称的是,理论界对此一直讳莫如深,至今未有必要的批评和指导,以致于“ 广场文艺”在盛极之时已潜伏着危机。因此,对“广场文艺”作必要的理论性“言说” ,其意义是显见的。当然,“广场文艺”又是一种极为特殊而复杂的文艺形态和文艺形 象,对其进行常规的、单纯的文艺研究是不合时宜甚至是有害的。因此,笔者倡导一种 生态批评,即将广场文艺纳入到城市文化建设总格局中去考察,以谋求其与社会环境和 文化环境的整体协调性发展。
        一、城市文化:广场文艺之生存背景
    “广场文艺”这种艺术形式其实并非今人独创,它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祭祀。在西方, “酒神祭祀”歌舞便可视作“广场文艺”的雏形。在我国,据考证,尧用以祭祀神灵的 舞蹈《大章》、《咸池》,其表演形式也接近今天的“广场文艺”。自古以来,从西方 到东方,大凡祭祀、出征、庆典多借助广场表演这种形式。但因为种种原因,这种群体 性、综合性表演艺术终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掘、研究和发展,直到20世纪后期,在日益加 速的人类“城市化”进程中,“广场文艺”才得以真正的定型和繁荣。可见,“城市文 化”是“广场文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背景和土壤,“城市文化”也理当成为“广场文 艺”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
    “城市文化”是与“乡村文化”相对应的容括城市精神气质和面貌的一切关系的总和 。城市有着与乡村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质,它的现代气息,它的市民品格,它的“物质化 ”形态,昭示着城市文化的鲜明特征,而这一切也构成了“广场文艺”生存的文化生态 。
    首先,城市文化具有极强的物质性,其“物质化”特质为“广场文艺”的繁荣提供了 外在的物质条件。城市总是代表着人类物质文明的最高成就。城市所具有的宏大、气派 、豪华、神奇的物质形象正是它区别于乡村的重要标志。“广场”是极具城市化意味的 一个词,历来有着“城市的客厅”之美誉。这就是说,“广场”是属于城市的,是城市 的产物或附件。“广场”区别于传统意义和乡村意义的“场”,除了面积大小的差别之 外,还有着其他物质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含义,比如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功能设施、艺 术设施以及现代科学等。这些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物质内容既是城市文化外在的物质显 现,又是“广场文艺”得以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当然,“广场文艺”更是城市市民精神需求的结果。城市所遵循的“快节奏”、“高 效率”原则决定了城市所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度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使城市市 民有更多的理由寻求情绪宣泄,而田园牧歌式的艺术方式似乎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 求,他们需要更为热烈的气氛并渴望参与。同时,身处高度物质文明的城市中的人们更 渴望回归自然,“回归”于是成为20世纪城市市民精神追求的主题。而“广场”是城市 中最接近自然的地方,“广场文艺”也是一种最接近自然状态的艺术表达。因此,对城 市市民来说,“广场文艺”既是一种艺术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广场文艺”迅速 融入城市文化并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应该说是城市市民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
    再者,现代城市培植出来的大众艺术趣味,也与“广场文艺”的兴起与繁荣息息相关 。20世纪以来,人类一步步走进现代、后现代,传统文化、精英艺术也一次次受到挑战 。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艺术与娱乐的距离日益拉近,缪斯女神从天上走向人间 ,艺术从圣殿走向民众,艺术越来越生活化、商业化、快餐化、娱乐化,艺术审美也由 对“含蓄”、“隽永”、“清雅”、“淡泊”的追求,转向对“率直”、“明朗”、“ 热烈”、“奔放”的趋附。城市是现代艺术的创造者、体现者、消费者。城市所引领的 大众艺术在“城市的客厅”——“广场”得到极好的发挥和体现。大众艺术所追求的“ 宏大气派”、“热烈刺激”、“鲜明时尚”、“综合多样”的审美趣味在“广场文艺” 中亦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与表达。
    总之,“广场文艺”是城市化的产物,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广场文艺”的发展 ,寄望于良好的城市文化生态环境,而“广场文艺”本身也必将作用于城市文化生态。 如何建立二者的良好关系,如何促成二者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如何使“广场文艺”得以 健康持续地发展,这是笔者热切关注的问题。
        二、生态广角:广场文艺之现实观照
    置于城市文化生态中的“广场文艺”,在目前究竟有着怎样的生存状态?笔者在对其进 行一番文化审视之后,深感其繁荣的背后,潜伏着深刻的发展危机。
    其一,发展过速、过热、过频、过滥,出现畸形繁荣态势。近几年来,“广场文艺” 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可谓“热”得炙手,大凡有聚会有活动需要造声势的地方,无不扯上 “广场文艺”,“广场文艺”常常超出自身的价值追求,超出其艺术审美和文化交流的 功能范畴,泛滥成现代社会的“文化托儿”。时下流行的“文艺搭台,政治经济唱戏” 的说法颇为意味深长,它实际指涉着一种现象,即文艺或文化常常异化为政治经济的附 庸,异化为手段和工具。而更多的时候,“广场文艺”又成为一些文化部门的“政绩工 程”、“面子工程”。有些文化部门片面追求单项文化成果,忽视文艺的文化生态环境 ,频繁组织该类活动,以数量展示其文化成果。殊不知文艺有它自身的价值规律和艺术 规律,特别是“广场文艺”这种形式,参与者众,投入高,耗费大,不易操作,也不易 出新,若过多过频,不仅有劳命伤财之嫌,还极易引起“审美疲劳”,阻碍“广场文艺 ”的健康发展,这是值得策划者们思考斟酌的。
    其二,物质元素过量,抑制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多给人以外壳漂亮、灵魂暗淡之感觉 。纵观当代“广场文艺”,越来越像是一场场物质技术大比拼,比场面、比奢华、比科 技含量,物质技术指标直线攀升,精神内质的东西却相对滞后萎缩。一场文艺活动结束 后,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还是场面的大小、人员的多少、道具的豪华程度和技术手段的 新异水平。当然,在“广场文艺”活动中,不是没有精神或主题的追求,相反,对于组 织者来说,精神主题元素常常是放在策划的首位的,但是,“城市文化”中的“物质思 维惯性”又使人们不自觉地将精神层面的东西简单化、表层化、外观化、物质化。实际 情况是,物质的膨胀往往挤占了精神的空间,对物质技术的无限追求,导致了精神内容 的相对萎缩贫乏。“文艺”作为“精神”的一种表现形态,精神的萎缩必然意味着艺术 品质的下降,这也是令人深思的。
    其三,组织性太强,“作秀”成分过浓,缺乏“人性”的内容。“广场文艺”所谓精 神内质的东西应该是“人性”和“自由”,“广场文艺”产生的初衷就是回归自然,就 是自由宣泄。“广场”区别于“剧院”也正在于它的自由性和参与性。然而,当代的“ 广场文艺”越来越失去了自由性和参与性,常常是策划多,即兴少;“作秀”成分多, 情绪宣泄少。本应狂欢的广场却显得有些尴尬有些累。要么是请明星台上表演,观众手 执道具凑气氛,这时的“广场”只不过是掀了屋顶的“剧场”,这时的观众表现为被动 的参与;要么是参与者忙着跑场子,站位子,在导演指定的格子里做虚假的表情,这时 的他们除了感到累想必也不会有太多的精神享受。当然,“广场文艺”因为是群体行为 ,很难做到纯粹的自发,它是需要组织和策划的,但必须考虑它的文化和艺术特质,必 须赋予它更多自由的空间和人性的内容。
    其四,贪大求洋,一味模仿,缺乏创造和个性。“广场文艺”起初曾以它宏大的气势 、热烈的气氛、综合多样的艺术元素以及自由性和参与性,给予人们以新异独特的美的 体验和享受,深得大众的推崇和喜爱,但在推广普及时,却由于一味追求所谓的“大气 ”,导致模仿经典成风。国内模仿国外,小城市模仿大城市,使得各地的“广场文艺” 形态看不出地域文化个性,找不到城市文化差异,大同小异甚至雷同,成为一个个缺乏 生命力的活动“拷贝”。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一样,个性往往就是存在的理由。因此, “广场文艺”只有从宏大模式中走出来,扎根于地域文化和个体城市文化之中,才能获 得艺术生命的永恒绿色,也才能给城市文化带来新的亮点。
        三、绿色修辞:广场文艺之审美期待
    文化建设是带有一定主动性的行为,人们可以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干预文化前进 的历程,因此,设想与期待就成为一种可能。“广场文艺”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对它的干预或期待是必要的,但前提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生态发展的“绿化原理” 。目前,由于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普遍存在偏差,存在片面化、表层化、简单化的倾 向,城市文化建设也存在许多误区、盲点,这就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广场文艺”发展生 态的失衡和“沙化”。因此,树立生态理念,使用绿色修辞,将是对“广场文艺”乃至 “城市文化”的一次积极而有意义的干预。笔者此处使用的绿色修辞主要有四种,一曰 “自然”,二曰“和谐”,三曰“平衡”,四曰翱拧薄?br>    第一,关于“自然”。笔者以为,“广场文艺”兴起的原因和初衷除了追求一种宏大 气势外,也本能地反映了城市市民渴望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这里所说的自然,既包括 客观自然环境,也包括自然的艺术形态,以及人的自由的精神状态。先说自然环境。正 如本文所言,“广场”是城市中最接近自然的地方,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不仅有人工 的绿草碧树、山石泉水,更有纯自然的蓝天白云、月色星空。“广场文艺”应充分重视 和运用这些自然元素,尽力制造“野趣”,须知自然元素对现代人和现代城市来说,总 是弥足珍贵的。再者,“广场文艺”还应重视创造较为自然的艺术形态。以往的“广场 文艺”多为政府组织的大型综合表演,尽管它以宏大的气势张扬了城市之美,但总体来 看,其运行机制过于呆板,表现形式过于单调,既难以持续,也容易引起审美疲劳。要 创造形态自然的“广场文艺”还应该在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多规模等方面进行思 考。具体而言就是,在层次上要能够满足从官方到民间不同群体的需求;在功能方面要 能够实现多种主题的表达;在形式和规模上要超越既有的“宏大模式”,化“大综合” 为“小综合”,变“大规模”为“小规模”,改“交响乐式”结构为“散文式”结构, 真正实现形式的灵活多样。不过,形态自然的“广场文艺”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因为 “广场文艺”是群体活动,需要组织,更因为“广场”的功能设施及管理还远远达不到 自由运用之状态和要求。当然,最根本的原因仍是文化理念和文化体制的问题。总之, 文化建设者们应彻底更新文化理念,从把文化建设当作“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 急功近利的怪圈中走出来,尽量从“人”的立场和“人性”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广场 ”真正交给市民。只有这样,“广场文艺”才可能实现其自然形态,才可能实现其特有 的自由表达的艺术精神,也才可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二,关于“和谐”。“和谐”是千古不变的美的定律。对于“广场文艺”而言,笔 者强调的还不是诗、乐、舞等元素的艺术和谐问题,而是艺术与其文化背景的生态和谐 问题。“广场文艺”用以确证自己艺术身份的是“广场”二字,“广场”决定了该种艺 术的生存背景、表现形态、审美特征、社会功能以及艺术品质,因此,“广场”是“广 场文艺”不可忽视的一个文化元素。准确说,“广场文艺”不是纯文艺,其“文化”的 含量是很高的。所以,对于“广场文艺”的实践者来说,必须把“广场”作为重要的文 化元素来考虑,必须处理好艺术元素与文化的关系。笔者在本文中曾提及“广场文艺” 重复翻版多,缺乏新意和创造的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一味追求时尚,追求与国际接轨 ,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环境优势、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优势。因此,如何将“广场文艺 ”与自然环境、物质环境特别是与城市文化个性结合起来,借文化拓展艺术空间,又借 艺术强化文化特质,是建设“广场文艺”和“城市文化”的重要思路。
    第三,关于“平衡”。“平衡”是生态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最简洁的表述莫过于《 老子》第七十七章所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界总有一只“上帝之手 ”,当一种生态因子数量过量,会由他使其减少,若相反则会使其增多。文化生态也需 要有一只手或一种力量使其平衡。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代“城市文化” 建设中存在着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严重失衡,存在着文化建设的高度“趋物 质化”倾向。这种“趋物质化”倾向不仅表现在重视纯物质文化建设上,也表现在某些 精神文化建设领域,即将精神层面的东西简单化、表层化、外观化、物质化。于是我们 看到了更加恢弘的雕塑、更加宏大的广场、更加气派的展厅、更加豪华的剧院,但这许 多项精神文化建设工程似乎并不能减少和削弱人们对于物质的依赖、对于外在的欲求。 “广场文艺”毕竟是一种艺术活动,是较为接近精神层面的“审美生活”,它应该为“ 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服务,为“对抗和拯救人的物化和精神沉沦”作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奢华”和“铺张”恰恰是现代“广场文艺”的突出表征 。中国道家早就注意到,物质的简朴是精神丰富的重要条件。因此,适当减弱物质技术 指标,注重增强“人性”内容和精神气质成分,应该成为繁荣“广场文艺”和优化“城 市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四,关于“开放”。与“乡村文化”长期形成的传统、保守、封闭的特征相比,“ 城市文化”本来就极具开放性,“广场文艺”是城市文化的体现者,也理当保持其开放 性特质。但是,多年来,它一直是以“交响乐式”的篇章结构和高度综合的宏大艺术模 式存在着,而且,其组织策划运行模式也保持经年不变。这种超大规模的固定程式,已 经让人们感到了精力的透支和审美的疲劳,变革势在必行。应该看到,“广场文艺”作 为综合性表演艺术,其本身就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它涉及的元素很多,可开掘和发展 的空间也很大,而对其形式、内容、组织手段等任何一个方面或元素进行改造,都可以 成就全新的面貌。所以,只要更新观念,开阔眼界,不断吸纳新的艺术元素和文化元素 ,“广场文艺”就将成为一门有生气、有活力、有前途的艺术,并在蓬勃开展的“城市 文化”建设事业中发挥重要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常德17~19G0文化研究成慧芳20052005“城市文化”是“广场文艺”的生存背景和理论“言说”情景,从“城市文化生态” 的角度全面审视就会发现,“广场文艺”繁荣的背后实际潜伏着深刻的发展危机。因此 ,“广场文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生态理念的建立、“绿色修辞”的装点和使用。广场文艺/生态批评/城市文化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3JZD0027)张东生/何华峰郝素玲/郭英Memories of a Friend in the Park成慧芳,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湖南 常德 415000) 作者: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常德17~19G0文化研究成慧芳20052005“城市文化”是“广场文艺”的生存背景和理论“言说”情景,从“城市文化生态” 的角度全面审视就会发现,“广场文艺”繁荣的背后实际潜伏着深刻的发展危机。因此 ,“广场文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生态理念的建立、“绿色修辞”的装点和使用。广场文艺/生态批评/城市文化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3JZD0027)张东生/何华峰

网载 2013-09-10 21:43:55

[新一篇] 廣告自身的定位尷尬

[舊一篇] 廬隱散文簡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