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出版追求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出版的“近忧”是市场的饱和。无论内地还是香港,最近的出版都有增长减缓、营业下降的危机。尽管看来这只是周期性的供求不平衡和出版体系原有不完善之处的后果,但都引起了一点不知出版向何处去的困惑。
  然而出版还有“远虑”。20世纪是新传播媒介层出不穷的世纪。在各种形式的媒介的生死搏斗中,传统出版的遭遇迄今不算太差。但是出版在21世纪的命运会是怎样,这是一个不能想当然回答的问题。这个“远虑”看似遥远,其实十分现实。不仅是因为世界急速变化,而且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恰恰是解决“近忧”的钥匙。
      一、媒体大战——来自出版外部的竞争
  与一个世纪以前相比,我们拥有的传播媒介的种类大大增加了。一百年前,我们只有书、报、刊。在20世纪中,我们发展了无线电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最后还有因特网。
  由于媒介种类的增多,人类的娱乐方式也大大增多了。读书和到剧院看演出、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文化消遣。20世纪下半叶崛起的娱乐方式有看电视,听录音带,听CD,看LCD、VLDEO、VCD、DVD,打游戏机,最后还有上网。
  各种媒介与娱乐本来可以相安无事。但基本的事实是:人一天只有24小时。这就开始了竞争——对人们有限闲暇时间的竞争。
  时间的竞争是终极的。这就是说,这种竞争不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缓和。不管人们的货币收入(消费力)如何提高,也不管传媒如何改进自身的质量,每个人一天的时间永远不会增加,以一个人的时间为量度的市场也永远不会扩大。这块“大饼”不会坐大,却有越来越多的媒介和娱乐形式来争夺。这样的局面已成定局。各种媒介、各种娱乐方式都必须在这个竞争中生存下来,出版也不例外。
  整个行业几乎生存不下去的例子,最典型的是电影。(大部分国家的电影工业差不多已经难以维持。美国的电影是个例外,值得特别研究。)报纸与杂志内部则经历了剧烈的兼并与淘汰。黑胶唱片已经成为绝响,现在我们又要目睹录音盒带和录像带的式微。MD的发明是想代替CD的,结果仍是CD比MD流行。但是去年以来,亚洲的音乐CD产业多数衰退,香港的下降幅度达三成,韩国是下降七成(注:IFPI的数据,至 1998年6月。)。CD-1出现的时候也是想取CD-ROM而代之的,今天CD-1 已经差不多退出历史舞台,CD-ROM仍雄踞天下, 但世界上没有几家能在光盘出版(主要是CD-ROM出版)中盈利。分辨率低、音质差的VCD本来谁也不看好,被认为必然会被DVD很快代替, 结果在中国依靠低价战略得到空前的发展。无线电广播生存下来,但收听方式已经面目全非。目前在城市中无线电广播的生存基础是汽车,在车中听(因为在车中除了听别无他法)而不是在家中听成为主流。在美国,无线电视的地盘正在迅速地为有线电视所代替。科技的发展,使得各种媒介的此长彼消十分剧烈,充满着机会,也处处有风险。媒介大战,谁胜谁负,结局诡异,难以预知。
  面对这种情况,十几年来出版人一直在问:下一个被淘汰的媒介是不是出版?图书出版有未来吗?传统的书店有未来吗?
  实际的情况是:迄今为止的局面并不令人悲观。传统出版会被这个那个代替的预言一概没有应验,以纸张为主要媒介的传统出版仍然生气勃勃。
  从出版社的角度看,1998年美国前一百个大出版社,在所有的出书领域中销售额全面报升。有的门类升幅高达20%。从书店的角度看,美国的零售数据也是上升的。
  1999年3月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图书与消费者”年会(注: Books and the Consumer annual conference,  March 1999. 由 Book Marketing Ltd组织召开。)传出同样的消息:英国1998年图书消费上升8%,其中传统书店和超级市场的图书销售是增长之冠。Onion出版社的负责人满有信心地说:“我相信我们是在又一个黄金时代的门槛前。”他指的是纸张书。
  尽管日本的出版业困难较多,书店却一样越开越大。见下表(注:桂敬一,《出版》,二十世纪的大众传媒丛书之四,大月书店,东京,1997。)。
  日本新开书店的间数与平均面积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间数    536   559   619   715   915   911 面积(坪)  30626  32363  39189  48372  70677  80018
  网上书店亚玛森(Amazon.com)是个家喻户晓的高科技创业典型。仔细一想,它的基础竟是传统出版。因为它卖的是纸张书而不是其他。
  关于传统出版长远价值的认识,恐怕没有人能超过总部在德国但海外营业额已超过本土的贝特斯曼(Bertelsmann)集团。因为在世界7个年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大众媒介集团中, 贝特斯曼排名第五(注:见The Economist,  November21  1998 的专辑《 A Survey  of Technology and Entertgainment》。),但却是图书出版发行比例最大的。贝特斯曼在去年用 10 亿美元多一点买下蓝灯出版社( Random House),而蓝灯迄今没有搞什么光盘出版或网上出版。贝特斯曼近又收购了世界着名的科学出版社Springer-Verlag的大部分股权。这些收购, 无一不是瞄准纸张书的。 贝特斯曼和美国最大的连锁超级书店Barnes & Noble投资5亿美元搞了网上书店Barnesandnoble.eom。 贝特斯曼没有独资(不是没有资金),也没有和一个网上书商合作,而是与一个最大的传统书店合资,反映出贝特斯曼正面评估实体书店的价值。
  人们的闲暇时间正被各种媒介瓜分,但人们远远不是不看书。1997年11月美国有一个调查,问卷是问:当你一人独处时做些什么?男性中有42%答复是阅读,看电视的比例是41%。女性看电视也是41%,阅读的有34%。 这个比例使出版人喜出望外(注:Roper Report,November1997,美国书商协会研究部。)。目前受网上活动冲击最大的竟然不是阅读,而是看电视。1998年有一个调查表明,各种消闲活动因为上网而受到负面影响的比例,阅读是48%,而看电视高达64%(  注: 1998Internet User Trends Study, Strategis Group.)。更有调查表明,有习惯在家中使用个人计算机的人,有71%回答闲暇时会读书,而在家不用计算机的人,只有54%回答在闲暇时会看书(注:The1998 Surveyof Public Partcipation in the Arts(SPPA),美国书商协会研究部。)。
  学生的情况也不全是像我们担心的那样。英国去年的一个调查报告给出乐观的信息(注:The Council of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Publishers,The Student Market Today. 1998.)。发现学生仍然十分需要书,并且将书本作为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工具。买书时,钱不是主要问题,尽管手头不宽裕。老师开出的参考书单起重要作用,但有时太学术化。有些书单被轻视,是因为其中的书被视为质量不高。
  看来,目前不但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图书出版这种形式有固有的劣势,相反,看来出版还有其优势。而在各种形态的出版(包括纸张出版,光盘或其他光敏、磁敏材料出版,网上出版)之中,纸张出版又有其优点。
  有什么优势呢?随意可以举出几项:纸张书是随时随处可以阅读的;解像度和色彩的传真,目前还是印刷手段最好;书有一种特殊手感。
  但是我想,这种形式上的优点固然是重要的,出版在本质上必定还有其他传媒不能代替之处。传统出版仍然在发展的事实只能给我们一个信心:纸作为一种媒介并非一无是处。传统出版究竟能否生存发展,还要看我们能不能坚持发展传统出版的不可代替之处。
      二、网上出版——出版概念的变化
  在出版内部,科技的影响远不是出几张光碟和开通一个网上书店那么简单。我认为,当前最大的变化不是科技改变了出版的手段与载体,而是改变了出版的概念和出版的环境。
  关于环境的改变,是指我们的社会结构(这是出版内容的一个源泉)、我们的读者的读书行为(这是出版的服务终点),都由于科技的变革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如果看不出这种变化,使传统的出版有所变化,出版媒介就很容易为其他的传播媒介所代替,我们的出版物就会为新一代读者所冷落。
  关于出版的概念有什么变化,我想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1995年,联合出版集团开始试验电子出版。一年多以后,在出差美国时,我茫然地在书店中找参考书。我确实买到了几本书名中包含有“电子出版”这个词的书。回到香港一看,完全不是我所需要的。我们当时讲的电子出版,只是指光盘出版。而我买来的这些书,主要不是讲怎样编辑和制作光盘出版物的。 这些书, 或者是全部(注:如  Scott Johnson, Electronic Publishing Construction Kit, John  Wiley & Sons,Ins.,1996.),或者是主体上(注:如William R. Stanek,Electronic Publishing Unleashed.Sams Publishing, 1995.),都是讲如何用HTML语言写因特网(Internet)的网页,如何将一个现成的数据库转化成因特网上的数据库,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一个网站。一句话,网上出版就是他们所讲的电子出版。我所理解的电子出版,应该是到有“多媒体”这个词的书中去找。关于电子出版的这种定义背后,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意思:光盘出版与纸张出版只是将载体从纸变成塑胶,其实本质上还是传统出版。
  顺便讲一下,日本就不是这样分。日本是一个对新名词如饥似渴的国家。什么新的概念,不论有无前途,到了日本便会很快家喻户晓,很快就会有缩写词。电子出版也是。在80年代初,日本就已经大谈电子出版,并立即有人将其缩写为EP,一时间EP在传媒上不绝于耳。然而到最近为止,在日本,电子出版仍然是指光盘出版(注:例如:西川秀南等,《电子出版的实务》,日本出版学校出版部,1997。)。日本注重技术(技术立国是日本战后多年的口号),对社会行为的深刻变化,感知上总是与欧美不同。
  传统的出版定义是:使用机械或电子的手段,将作品复制一份以上,以收费或不收费的方式向大众公布。这个定义的核心是复制而不是其他。如果不构成复制,例如只是张贴,不能认为构成了一种出版行为,当然也就不能以出版法去加以管辖。光盘出版完全符合这个定义,其实只是将纸改成了存储量更大而且可以存储多媒体效果(声像)的光盘,出版社与读者的社会关系并无本质改变。事实上,今天的光盘出版物,从出版到发行,工作方式真的还是相当接近纸张书的出版。
  但是,当我们将一项内容上网时,概念方上就出现了很大的不同。由于这种方式在传播的意义上和传统出版并无二致,我们很难不将其作为出版的一种,但它和传统出版不同的是:这时出版者没有复制,复制的人是读者(下载),而不是出版者。我们甚至可以说读者都没有复制,他只是像看公告一样看了一次。这种出版行为有点像广播,但本质区别是网上出版传播的是文字图像而不是语音。
  网上出版的出现,带来许多新问题。
  一是有关出版行为的定义需要作一些根本改变,牵涉到出版法的制定和出版的行政管理。
  二是人人都有能力做出版的时代来临。由于不再需要复制,这也使得出版更加容易。传统出版的成本是集中在信息的复制与流通上,而不是在信息的生产上,这是传统出版的一大经济特点(注:Carl Shapiro, Hal R. Varian, Information Rule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Press,1999.这是一本十分出色的描述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书。)。 而现在我们只要有一台电脑,有一套附在浏览器中的写网页和上载网页的软件,就很容易在几个小时中,将自己写的、画的、拍的东西转化成网页上网, 放在一些提供免费储存网页的网站( 如刚刚被Yahoo!收购的GeoCities)上,从而轻易地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出版。 人人都可以成为出版者,使得“作者—出版社—读者”的传统模式,演变为“作者—读者”的模式。这就对传统出版社的存在价值提出了挑战。
  三是出版的轻易,使得原来已经可称为信息爆炸的世界,变得更为复杂、拥挤和无序。现在几乎什么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由于种种原因(不成熟、不合宜、不经济)而上不了正式出版物的内容,在网上也都有,甚至只有网上有。这样,就在内容上相对于传统出版开出了第二出版渠道,而且具备了传统出版不可代替的一些功能。不要以为网上只是消遣的内容。所有统计和问卷调查都表明,网上的大部分的内容是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上网的第一目的是参考(注:例如由美国书商协会(ABA)在1997年底做的一次调查表明,上网用途答案的百分比是: 个人信息(73%),娱乐(65%),教育(60%),工作(55%),购物(40%),通讯(33%)。每个人可以回答一项以上。)。一个现代人,已经必须把因特网作为自己摄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之一。举例来说,几乎一切关于海外大出版公司的资料都可以在因特网上找到。要研究海外出版,现在的条件不知比以前好多少倍。到网上查一查,已经成为海外新一代大学生的做功课的习惯行为,但我们在四年前还不能用这种办法做功课。
  四是网上的出版使读者逐步习惯更具有互动性、更加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以雅虎等入口网站(Portal)为例,量体裁衣的服务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内容与版面(例如你所关心的那几个城市的天气,你所关心的领域的新闻),以后每次打开时,你的网页上就会只出现你所要的消息。这会使今后的读者更加不容易用划一和强加的方式去加以服务。
  五是网上的出版基本上是免费的。这很像广播。当然这是说对读者免费。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网上出版的费用一部分是作者给的。他为了要发表与分享,愿意用自己的资源在网上出版,成为自费出版。一部分是第三者给的,即登广告的个人或公司。出版者、作者、第三者付费,读者免费,已经使得读者的消费心理发生极大变化,逐步产生“信息应该是免费的,知识才是要收费的”心理。现在,相当多的杂志和报纸更进一步有网上版,还有只有网上版而并不以纸张形式出版的网上报纸、网上杂志,多数都是免费的。
  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的事。这种情况我国何时会出现?我们有理由认为会比彩色电视的普及更快一点。
  在各种网上业务(网上出版,网上营销,网上销售)中,网上出版是与传统出版关系最大的一项。从海外的情况看,目前网上出版与传统出版互不干扰。大大小小从事网上出版的,多数不是传统出版社。传统出版的市场似乎也完全没有受到网上出版的影响。如此看来,现在来谈网上出版对我们的影响似乎是早了一点。但是,由于快速、廉价、方便的特点,可以预期网上出版必然会在几年内有更大的发展。如果说,电视、游戏机等等还只是在出版范围之外与出版进行竞争的一种媒介(或娱乐),那么网上出版则是从出版范围内部来挑战传统的出版。传统的出版要不要介入网上出版?如果要,那么何时介入网上出版?以什么方式介入?这是我们不能不密切注视和细心研究的,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的战略选择问题。
      三、出版面对变化的读者
  我们面临的是变化的读者群。来自出版媒介内外的挑战,迄今都没有能动摇传统出版的根基。但是如果无视读者的变化,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就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有些变化,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简单结果。就是在这个短短的五年中,书店里的计算机图书已经比其他所有科技书的总和还要多。计算机及其相关内容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又例如,今天的读者,普遍地倾向于爱看有图的书。又是日本人,最早将这种情况概括为“文字离”。一般认为,这是电视普及影响整整一代人的后果。现在有些读者变得有点“无图不读”的趋向,似乎没有了图像便不能思维。
  有些则是读者价值观起了变化。这就不易辨认也不易分析了。举一个实际例子。
  关于日本东京的神田书店街,虽然报纸上还是正面的报道多,实际情况是在衰落。通常认为,它的衰落,有经济问题(旧书利薄),有店东的接班人问题(下一代多数不想接班),有日本出版界的病态问题。我想,最大的问题应该还是读者变了的问题:今天的神田街似乎不太能抓住今天和明天的读者。
  1997年10月,我在日本神田书店街一个店铺的台阶上看到:全23卷的《世界历史》(画册)只标价4000日元!作为一个出版人,我完全知道要出这样的大套画册,编辑、设计以至整个出版社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现在却被读者如此冷落。为什么?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解释:由于时代发展得太快,读者对汇编文化遗产的书的兴趣被淡薄,对经典的敬畏心理减弱。根本上说,也是一个时间问题:传统的题材和新知识在竞争人们不会增多的每天24小时。
  对文化遗产与经典的看法的微妙变化,导致收藏欲降低。过去读者愿意买一些最终都不会去读或者根本读不懂的书,原因就因为是敬畏经典(其实,其中有些只是打着经典的旗号而实质上不是经典)。人们最终也不会不读经典,但愿意花费的时间和读书的方式在变。新一代的读者认为:买书是为了读,读不懂就不会去买。读完后留着是为了可能再读,读过了不再读也就可以不留。经典同样是让人读的,主要不是收藏的。
  这也直接影响大部分书的出版。前些年台湾的大套书出版以及相应产生的直销方式,是基于中产读者的收藏欲之上的。我相信,在一部分购买者那里,大套书只是起了装饰客厅的作用。目前台湾的局面和十年以前已有很大的差别。欧美的书店中早已没有什么多卷集大部头的出版物,在美国的书店里,很少有超过60美元的书(包括大画册)。我们的国情不同,不可一概而论,我们动辄还是会出版千元人民币以上的书而且据说销路还不错。
  关于经典的看法,只是读者变化的一个小例子。如同冰川一样,读者的价值观就每一天而言似乎是静止不变的,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已经积累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运动。这种在读者背后支配着购书行为的价值观,实在是太重要也太复杂了,我本人也知之甚少。我只是觉得,我们出版人应该时时细心倾听和体味这种变化。不重视读者的变化,或者想当然地以为读者是凝固不变的,以昨天的成功经验来作今天和明天的出版,可能会受到严厉的市场惩罚。这并不是提倡“随俗”。出版当然有使命去引导,出版也可以在开读书风气方面有所作为。然而读者的价值取向是深植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与社会是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出版界有能力从根本上去左右读者的偏好,不是唯物主义的看法。
      四、阅读万岁——出版因阅读而存在
  目前传播媒介和娱乐方式虽然多种多样,就人们参与时的心理活动方式分类就只有两种:
  视听——广播、戏剧、电影、电视、唱片、录音、录像。
  阅读——图书、报纸、杂志、光盘书(将文字放在光盘上)、网上出版物(将文字放在网上)。
  出版是唯一与阅读相对应的传播行为,是唯一以文字为中介的传媒。出版与其他传媒的竞争,也可说是视听与阅读之争,形象与文字之争。
  对于出版来说性命攸关的问题是:我们的下一代还阅读吗?他们是否会只经过视听来接触世界?这就要说到文字有无不可代替的特点,阅读是否不可或缺。
  文字总是深刻些。人类的沟通和思想的传播通过视听也能进行。但较为深刻、系统的思想和细腻复杂的感情,文字仍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媒介,阅读仍是最好的传播方式。没有了阅读,我们不相信世界在理论方面还会进步。思想和文字是表里的关系。“思想——文字——阅读——出版”,这根环环相扣的主轴,决定了阅读应该是永恒的,出版本身应该是永恒的(注:当然反过来,视听方式也有出版方式不能代替的传播优点。一些反映历史的纪录片,就比单纯的文字书影响大得多,感染力强得多。记录片《邓小平》与该片的解说词出成书的影响力就不能同日而语。然而我们还是要提到,所有视听纪录片都要先有文字的脚本。)。
  但是,应该是永恒的东西并不一定永恒。以新技术为基础的视听手段是那么炫目,形象当然要比文字更令人赏心悦目。除非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是会更容易倒向视听的,如果幼年没有培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今后一生都很难再获得。因此,阅读的王国是需要保卫的,争夺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
  许多国家都用国家的力量来大规模地提倡阅读。英国去年发动了一个叫全国阅读年(the National Year of Reading)的活动,目的是“把英国转变为一个更为具有文字知识水平的国家”。在高科技风靡之际,他们没有把迎接新世纪的文化活动的主题放在高科技上,而是以提倡阅读作为新世纪的前奏曲,实在是令人深思。
  然而提倡阅读仍是外因。出版物本身是否满足了阅读的需求才是关键。
  在本届沪港出版年会上,我曾介绍了西方出版界的一个图书分类方法(注:赵斌:《东西出版谭》沪港出版年会,香港、1998。)。我们不妨分类看看。
  第一类,学术出版——这个领域可以说完全不受其他媒介的威胁。学术的传播,除了阅读以外,似乎还没有别的办法。学术出版因而会因其无可代替而继续存在。用光盘来出版学术杂志已经开始。威利父子(John Wiley & Sons)宣布将把旗下的科技杂志上网。 但是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光盘出版与网上出版仍是出版。
  第二类,教材教参——这也仍是出版的世袭领地。视听的方式作为辅助手段已经在教材教参市场有一席之地,但并非什么课目都适合用视听表达,更不会只用视听表达。系统性的知识仍然必须用文字记载和教学。教科书的配套服务(如问题解答)有时会上网(一些教科书出版商在网上为自己的教科书提供支援服务),然而网上出版仍是出版。
  第三类,一般图书(consumer books)——这是出版王国中最见功力也最脆弱的一块,如果说其他媒介会对出版有所冲击,主要的将是针对这一块。然而,恰恰是这一块关系到一般读者的日常阅读生活,标志着当地的文化教养程度,对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长远的和深刻的影响。
  既然出版是因满足“阅读”而存在,我们唯有经过出版不断地拓展阅读的空间,出版才最后取得了在新世纪的生存权。而“拓展阅读空间”是和“出版要有原创性”同义的。
  这几年欧美的传统出版有所发展,而日本的出版困难重重,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欧美之所以在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还能使传统出版继续发展,主要是在一般图书的选题上,在原创性方面下了工夫。出版不断地提供了其他任何传媒都提供不了的阅读空间。
  一个旁证是版权贸易的情况:欧美对全世界各地区的版权贸易都保持着顺差。换句话说,就是其他地方本地出版者营造的阅读空间,不足以满足当地读者的需求,需要在作品资源上借助欧美。
  欧美出版社究竟是如何不断拓展阅读空间的?最好的办法是解剖一些具体的选题。这在这篇文章中不可能做到,我打算在另外的场合做介绍。我想要说的是,这里面并没有什么武林秘诀。基本上仍是靠对学科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力和扎实的出版努力,不搞短期行为。读者或许可以参考我过去的一篇文章(注:赵斌:《文化需要的发掘是出版创意的不竭之源》,载《沪港出版年会论文集》,学林出版社,1998。)。
  蓝灯(Random House)现象是值得研究的。美国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不收工具书和宗教书,因而是一个真正的一般图书阅读潮流排行榜。被Bertelsmann收购、与Bantan-DoubleDay-Dell(BDD )合并后的“新”蓝灯,1998年,上榜精装书74种(占总35.57%),平装书71 种(占总32.71%),远高出第二位一倍以上。然而, 我们从蓝灯的上榜书中看不到怪力乱神,书的题目看上去都很平淡,本色。其中只有一本较大篇幅,是一本画册。蓝灯和BDD靠的不是别的, 靠的是一贯的提供阅读精品的传统。蓝灯和BDD的编辑部是蓝灯的最大财富。 他们对出版质量和创意的无一松懈的追求,缔造了蓝灯的商誉(注:关于蓝灯,可以参见Bennett Cerf, At Random:the Reminiscences of  Bennett Cerf, Random House, 1977.谢谢在蓝灯工作的赵伟女士送我这本书。关于蓝灯被收购以前的情况,可参见Thomas Maier, Newhouse,  St.Martin's Press,1994.)。
  “可读”而且具有长久阅读价值的书,未必是畅销书,往往也不是大部头。我们时时见到一些有志向有眼光的出版人,不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出版社趋之若鹜的方向上,而是细心注视一些二线的题材,发掘出阅读的价值,最后二线成为一线。因为读者的本性是在不断追求新知。正是出版人的这种努力,拓展着阅读的疆界,满足着读者的要求。
  如果只是重出、重出、再重出,汇编、汇编、再汇编,阅读空间就因为出版人的懒惰而窄小。肤浅、雷同、草率、煽情,都只会使传统出版失去存在的价值。
  一位英国出版评论家在《书商》杂志1998年11月14日的那一期中写道:“我相信在未来的网络型经济中,出版社还是需要的,只是不再会是原来的模样。
  “横亘于作者与读者中间的出版社,必须证明自己的存在是添加了价值的。
  “出版社可以起的作用有五种:一、选择作用;二、融资作用;三、组织作用;四、集散作用;五、营销作用。”
  我们发现,这些完全不是新的东西,恰恰是传统出版的优秀出版社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角色。千百年来,就是因为出版能够起到这些作用而具有价值。这就是说,出版的环境大变,衡量出版本身的标准并无大的改变。相反,出版唯有坚持自己那种经过了时间考验的价值追求才能够有未来。
  (作者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副总裁。本文是他据1999年3月16日在上海的一次报告改写的,本刊略有删节。)
  
  
  
编辑学刊沪4~11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赵斌19991999作者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副总裁。本文是他据1999年3 月16日在上海的一次报告改写的,本刊略有删节。 作者:编辑学刊沪4~11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赵斌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54:19

[新一篇] 上海浦東新區的外商直接投資及其效應分析

[舊一篇] 不同民族文化、音樂的交流及其對中國音樂發展的影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