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建立在这一世界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共产党员维护党的纪律、履行党的宗旨、实现党的任务的客观需要。张岱年先生作为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着名学者,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通过比较、选择,坚定地走上了信持辩证唯物主义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先生在治学上收获颇丰,在操守上堪为典范。最后,记者就当前现实中的“信仰”问题,采访了年已九旬的张岱年先生。
记者:作为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资深学者,您不仅对中国古典唯物主义有着独到而精深的研究,而且还坚定地信持辩证唯物论。您曾说过“在比较之后,我肯定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您能否给我们谈一谈您是如何走上坚定地信持辩证唯物论的道路的?
张岱年:我少年时期,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激情。深知爱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30年代之初,我二十几岁,开始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着作,如《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等等。又读了李达翻译的《辩证唯物论教程》,深喜其中引述的列宁《哲学笔记》的条文。当时我阅读了古今中西的哲学着作,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现代西方的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生命哲学、尼采哲学、新黑格尔主义等等作了比较。在比较之后,我认为,在许多哲学理论问题上辩证唯物论都做出了正确的解答,只有辩证唯物论最符合真理。在宇宙观方面,辩证唯物论正确解决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唯心论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实无确证;绝对精神之类实属虚构。主观唯心论否认外界实在,更属谬误。机械唯物论将精神归结于物质,亦属失当。惟有辩证唯物论既肯定“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又承认精神对于物质的反作用,这是最符合实际的学说。在认识论方面,辩证唯物论解决了经验与理性的关系问题。经验论肯定认识来自经验,唯理论以为真理出于理性,康德试图综合两者而走入先验论与不可知论,表面上是两者的综合,实际上并未解决问题。惟有辩证唯物论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才正确解决了认识论的问题。因此,我肯定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购得恩格斯、列宁着作的英译本,重加研读,有进一步的理解。中国的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解决了民族危机的问题。这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编译局出版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列宁《哲学笔记》的中译本,我读后益感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博大精深、正确切实。50年代以后,因教学工作的专业化,遂专心研究中国哲学史,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的探讨。对学术理论问题存而不论,惟对于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坚信不移。
记者:近些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很大,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中,加上受到某些西方思潮的影响,有些人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失败了”等等论调。对此,您作何评价?
张岱年:近年来,有些青年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真正理解,对于中国近百年来的斗争过程更缺乏明确认识,因而思想发生了动摇,说什么“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更有坚持原则的必要。我认为,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确实出现了一些失误,但是这些失误的根源不在于马克思主义,而是在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例如,失误之一是个人崇拜。事实上,个人崇拜是唯心史观的表现,正是违反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通过对一百多年来中国近代史的考察,我还是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仍然相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消灭阶级、取消阶级压迫,这是人类几千年来的崇高理想。如何能说保持阶级压迫的资本主义比废除阶级压迫的社会主义更优越呢?
近些年出现的所谓“信仰危机”,其中就有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信仰危机”,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感到厌倦。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打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旗号,但实际上推行的是唯心主义路线,因而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声望。第二,许多在学校里专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人,不注意已经变化的实际,不能结合最新的科学知识来丰富这一理论,从而使人感到陈旧。第三,一些人过去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不过是简单地认同而已,并没有真正理解,并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正确性之所在。缺乏理解的信仰是容易发生危机的。所以,现在有必要在加强唯物主义研究的同时,广为宣扬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真正意义,让信仰者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我们研究学术问题、处理实际事务,都要努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就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就要下艰苦的功夫。采取唯心主义则不费力气,“想当然耳”就行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唯心主义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损失实在够惨重的了。
记者: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从您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出发,您认为这一建设的前景怎样?马克思主义在其中将居于何种地位、发挥什么作用?
张岱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华民族的文化将如何发展呢?这是今日必须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成就,同时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唯一正确的方针。在这方面,我提出“文化综合创新论”。所谓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化之综合,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与近代西方的文化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吸取、学习西方的科学成就和同科学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哲学思想。二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包括儒、墨、道、法各家的精粹思想的综合以及宋元明清以来理学与反理学思想的综合。诸子百家各有所长,儒学定于一尊的时代已过去了。尤其是对于墨家的贡献应该继承下来。文化的综合创新有一个理论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文化综合创新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结合。
记者:从主流文化形态上讲,可以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度,那么,数千年来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不止的精神纽带又是什么呢?
张岱年: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值得注意。“以人为本”即反对“以神为本”,可称为人本主义观点。《论语》记载:“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务民之义”即重视道德教化;“敬鬼神而远之”即对鬼神持存疑态度,虽没有否定鬼神但不求助于鬼神。这是儒家学说的根本宗旨。我特别推崇孟子的“良贵”学说,孟子宣扬人的独立人格,特别重视人的人格尊严,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儒家承认人是天地所生的,肯定人本身具有优异的价值。这是儒家学说的一个特点。以人事为重,而不祈求上帝鬼神的保佑,从而确定了中国文化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的传统。中国的一些群众虽然信仰原始多神教和佛教,但是知识分子的宗教意识非常淡薄,这主要是由于孔子学说的影响。
记者:您能否结合您多年的研究成果,比较具体地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问题?
张岱年: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富内容究竟应当如何估价呢?在应该给予肯定和发扬的几个方面,如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传统、辩证思维的传统、人本主义的传统、爱国主义的传统等里面,结合当前的形势,我想着重谈谈前两个方面。
其一,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传统。我认为中国自古以来有一个唯物论和无神论的传统,每一个时代都有宣扬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哲学家,不过其所采取的形式有所不同。孔子不看重生死问题,他认为生死是不足措意的,不必留心的。子路问死,孔子答道:“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反对追问死后的事情,他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无神论,然而已经接近无神论了。儒家决不讲“来世”,决不追求死后的“极乐世界”,而明确地重视现世,要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儒家一贯的态度。道家提出了生死自然的学说。讲的最显豁的是庄子。在他看来,由无而有,由生而死,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庄子也不承认灵魂不灭。“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也有不芒者乎!”他是肯定形神俱化的。荀子宣扬“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王充《论衡》以“疾虚妄”为宗旨,高扬“自然”观点,反驳了种种迷信,对唯物论作出了贡献。南北朝时,范缜着《神灭论》提出形为质而神为用的深湛观点,反驳了佛教的神不灭论。北宋张载坚决地否认了宗教思想中所谓鬼神的存在,他提出“太虚即气”、“凡象皆气”,反驳“有生于无”及“天地幻化”的观点,开创了近古时代的唯物论。在张载的哲学体系中,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是密切结合的。明代的罗钦顺、王廷相,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清代的戴震,都继承发展了张载的气化学说,实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优秀传统。
其二,辩证思维的传统。中国的辩证思维尤为丰湛,在哲学上主要有两个表现:一个是儒家的“中和”观念,一个是道家的“反衍”观念。孔子提出“中庸”的观念,他又说过:“过犹不及。”“中”就是无过无不及。“和”的观念含有否定之否定的意义。《国语·郑语》中记载史伯的言论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儒家分别“和”与“同”,就是认为,不应该专求同,而应该重视不同。这是一种辩证的态度。道家主张把物极必反的客观辩证规律运用于生活之中。老子讲“正言若反”。庄子提出了“反衍”的观念:“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反衍含有从反面看问题的观点,此种观点也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应当彻底批判和否定的几个方面中,我认为,对封建等级思想、家族本位传统、直觉神秘主义等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记者:对待传统文化,我们的态度是鲜明的,那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一当对待具体问题,有些人却不甚了了,有的甚至假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大行散布封建迷信之实,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思想混乱。如在对待《周易》这部书上就存在这个问题。对此,我们想听听您的看法。
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优秀的传统,也有腐朽的传统。优秀传统往往并不容易被认识、被理解,相反,腐朽传统倒容易被接受,容易使一部分人所利用,产生很坏的影响。在中国,《周易》是一部很重要的书,有两重性。对待《周易》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研究《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其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一种就是用它来算卦。儒家作《易传》,孔子的态度就是要发挥《周易》中深刻的思想,他并不讲算卦。近年来在湖南发现的《周易》帛书,其中有一段是子贡问孔子,子贡问:先生研究《周易》是什么态度?孔子回答说:因为《周易》中有许多话讲得很深刻,有古代很多深刻的思想。我与算卦的人是同途而殊归。这表明了儒家对《周易》的基本态度是研究其中正确的观念和深刻的思想。但历史上很多人迷信《周易》,用它来算卦。这种现象现在也有,他们还美其名曰“《周易》预测学”。我不赞成这种做法。用《周易》来搞预测,有时似乎也灵验,但那是偶合。把握客观规律,根本还是靠科学,靠当代最伟大的哲学——辩证唯物论。
求是LL京46~48B1哲学原理李下/张西立20002000本刊记者 李下 张西立 作者:求是LL京46~48B1哲学原理李下/张西立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1: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