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合一建立完整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全国各地的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语文教育更不例外。尤其是在语文教材的使用上,改变了全国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种版本的实验教材纷呈异彩。
  概括起来,这些实验教材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在内容上,一是调整原有的课文篇目;二是增加课文的数量;三是增加写作及口语的系统训练。这虽然使语文教材有了些改变和新意,但严格说来,还不是什么改革,还是停留在修修补补的层面上,还是在旧教材的窠臼上绕圈子。总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令人满意的语文教材出现。
  笔者曾提出了“大语文”教学的理论观点,对语文教材的改革也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主张打破旧的语文教材观,进行内容和编排体例上的大改革——建立“文史”合一的完整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
   一、语文教育及其弊端
  从整个中国教育史可以知道,基础教育的科目是由少到多地发展的。一部中国教育史主要就是一部语文教育史。从真正的学校诞生那天起,一直到清朝中期,无论是私学还是官学,都主要是以《百家姓》、《千字文》及“四书”、“五经”等作为基本教科书的。其教学内容都是属于语文科的。也就是说,那时的学校,主要是学习语文这一门课程。后来,“书学”、“算学”等科目才单独开设(占用课时相对较少)。旧教育的课程虽然单一了些,可是,那时学生的“素质”却是极高的。“这个人上过‘四书’学!”这句话是充满了肯定和赞扬的。
  清朝末年,“西风”渐进,洋学堂在中国兴起,教育科目也划分细了。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必修的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的中学基本上仍然开设这十几门课程。
  面对如此多的学习科目,学生们学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教师们教得吃力,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学了十几年语文,还赶不上旧时只读过几年“四书”、“五经”的人;大学毕业,甚至连一篇像样的论文都写不出来。“误尽苍生”的语文怎么能不引起举国上下各界人士的关注和不满?语文教育的确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二、现行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1.没有处理好一套好教材应该处理好的一些关系
  第一,处理好同一学段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使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之间能互相配合、衔接,形成一个整体,才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第二,处理好某一学科中不同年级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学生掌握的可能性。
  第三,处理好某一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学生心理发展程序的关系,力求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
   2.语文教材没有形成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在目前使用的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人教版(2000年版本)的教材,只有“汉语知识”这个内容算是形成了“基本结构”,其他内容是没有形成的。更谈不上形成整个学科的“基本结构”了(文选体例是难以形成“基本结构”的)。其他版本的教材也是如此。
  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教授和学习结构”。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没有形成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怎么让学生理解、学习“基本结构”?怎么让教师教授“基本结构”?
   3.在内容上摒弃了大量优秀文化精品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许多多优良的文化传统。从“五四”运动前到“文化大革命”后的这段时间,对这些否定得多,肯定得少。对语文教育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体现在语文教材中,就是追求大众化,摒弃了大量的优秀文化精品,文化内涵弱了,语言水准低了。韩军先生有一段话是切中要害的,他说:“自建国以来,大陆的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趋势,传媒及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与古风,变得‘浅白化’、‘粗俗化’,这实际就是整个社会轻视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的恶果!”连语文教本都是如此状况,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怎么能不流失呢?
   4.在课程安排上,把本来不应该分开的“文史”分成了两科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民族,有时也可能走极端,教学科目由一门(或者说极少的几门)一下子分为十几门,就是较典型的一例。笔者这么说,不是要开历史倒车,回归到旧教育中去,而是说教学科目是不是划分得过于细致了一些,把那些本来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科目割裂开来,“各自为政”,不利于教学了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旧的教育体系课程单一,是不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各科文化知识的。但是,过多过滥地分解本应为一体的科目,对教学是不利的,也是不科学的。毛泽东早在1964年就曾说过:“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现在时间已过去近四十年,我们的教育状况仍旧是如此。
  把本来有密切关系的语文和历史分为两科,编成两套教材,使许许多多的内容重复、交叉,教学费时费力,学生又难以接受。如:初中语文教材,无论哪种版本,都不会不编选陶渊明的作品,初中历史教材也一定是要讲他和他的诗文的。限于篇幅和授课时数,历史教材上,连插图在内,有关陶渊明的内容只不过一页。在不到一页的介绍中,有其生平简历、主要着作,还选摘了其《归园田居》(之三)一首(诗),并提出一个问题: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特色?当时,初中语文课本上还没有学到他的诗文,再加上初一学生还没有多高的诗文欣赏水平,让他们回答这个问题,难度是不小的(甚至是根本回答不出来的),怎么办?只有靠历史教师把答案分析、总结出来,学生去死记硬背。不过,分析诗文的特色,可不是历史教师的“职责”,那是语文教师的份内事。
   三、为什么要建立“文史”合一的语文教材新体系
   1.语文教育及现实需要建立完整的新体系
  邓小平早在1977年就曾指出:“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确如此。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搞好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依附体和重要保证,是教学之“本”,因此,各国教育家对教材的设计和编排都是十分重视的。目前,我们的语文教育存在着种种问题,语文教材还采用单一的文选体例,已难以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网络社会和经济时代广泛应用语文的要求,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因此,改革单一的文选体例,建立完整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2.“文史”本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笔者提出的“大语文教学”理论体系中的“大语文”,首先是教材的“大”。它包含了语言、文字、文学、文章、历史知识等诸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用文化一词来概括。“文化”指什么?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历史”指什么?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科技、外交等方面。这些内容是“文化”这个概念中最主要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其实主要就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在教学上,讲文化发展史是离不开讲“文化”(内容)的,讲“文化”(内容)是离不开讲文化发展史(历史背景)的。初中历史课上讲“国民政府”消极抗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资本主义制度中“民主政治”,普法战争等,初中语文课本上讲《“友邦惊诧”论》、《活板》、《竞选州长》、《最后一课》等。历史和语文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3.“文史”两科有着共同的教学目的,语文和历史两科有着许多共同的教学目的
  (1)让受教育者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为了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
  (3)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4)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文史”合一的教材更有科学性、人文性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和学新先生认为:“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和实际来看,教材内容学术性、工具性强,生活性、现实性差;科学性强,人文性差,造成了内容偏难偏深,脱离师生现实生活和社会现实实际,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主动发展。”和先生的这段话是针对整个中小学的课程内容来说的,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其实,单就语文教材来说,其科学性不强,人文性也不强,它还丢掉了我们这个民族传统文化中许多极宝贵的东西。“文史”合一的语文教材,不但能增强科学性,而且能增强人文性,更有“文化”观念。它以历史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摒弃其糟粕,汲取其精华,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内涵,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四、“文史”合一的教材的优越性
   1.“文史”合一,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使学科的知识结构明确清晰
  语文和历史分为两科,把联系极为密切的一个整体一分为二,造成人为的肢解和割裂。初中语文教材文选型的编排体例,选文无一定之规,使“语文学科不像别的学科知识结构那样清晰,每课书教学要求也没有别的学科那样明确、单一,……决定了语文学科难以驾驭”。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历史知识,由于授课时数及篇幅的限制,既讲不深,又讲不透,许多历史知识还造成残缺。如果把语文和历史合为一科,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为经,以有关的文章和历史为纬来编排课文(一条主线),与之相关的汉语知识分开编排(一条副线),与之相应的写作口语训练内容单独编写(另一条副线),就能使语文教材(或者叫“文史课本”)形成一个完整的新体系,就可以使学科的知识结构明确清晰,就可以改变过去的语文教学“松散的‘粗放经营’的状态。”
   2.“文史”合一,可以使教学内容紧密地配合和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交叉
  教学内容是指学校所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种科目的知识体系。只有对教学内容作最优化处理,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同一学段中不同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配合和衔接是十分重要的,而初中语文和历史两科的配合和衔接却是十分糟糕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配合、不衔接)。许多内容,语文教材中有,历史教材中也有,造成大量的重复和交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前边已有该例子)。两科合为一科后,就可以合理而有序地安排其内容,形成一个链条,避免重复和交叉,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文史”合一,可以使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适当的位置,都有其自身的作用
  我们目前使用的各种版本的语文实验教材,大都是文选型的,选人教材的文章,都是可有可无的。即使是那些《大纲》中指定的基本篇目,也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编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观点、要求等来收编某一篇文章;收编的课文安排到哪一册中,也无统一的标准,随意性极大。语文教材中的这一篇篇课文,表面看来,好象在某一册、某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好象在“各司其职”,其实都是些“散兵游勇”,都是可有可无的。编者根本没把每篇课文都统一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
  语文和历史合为一科后,整套教材便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所有的课文都进行了合理、有序地排列,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都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文史”合一,可以加强传统文化的“滋养”,防止“人文底蕴”的流失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五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沉淀了浓厚的文化宝藏。一个多世纪以来,面对世界列强崛起、中国被动挨打的现实,许多有思想的中国人梦想学习、赶超西方强国,多注重于外国文化科学的东西,遗忘丢失了我们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上个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语文教育的问题之一,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是极有见地的。
  语文和历史合为一科编成教材后,就可以找回我们丢失的许多传统文化的“宝贝”,增强传统文化的分量,就可以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最好的、最有“营养价值”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防止“人文底蕴”的流失,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健康、更茁壮的成长。
   5.“文史”合一,有利于教
  语文和历史分为两科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和历史教师都有苦衷。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教材的编排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合理的顺序,知识结构不够明晰,语文教师难以驾驭。每篇课文各自独立,许多知识和课文的时代背景要重复多遍地讲授(以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把握主题或中心思想)。在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学科内容庞杂抽象、知识点又多,而历史科教学时数又有限,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常常顾此失彼、疲于奔命,教学效果也极不理想。
  纵观现在的语文和历史两科的教学,由于教材内容重复交叉、知识结构不明确、无完整的教材体系等原因造成的费时费力、教学效果差,是十分惊人的。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提出教学最优化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学最优化的标准。其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学效果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最优化。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这才是“最优的”教学。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历史教学都不是“最优的”教学,是“少慢差费”的教学。
  语文和历史合为一科编成教材后,由一个教师来授课,既便于统揽“全局”,又便于做到重点突出,还能避免讲授内容的重复交叉和顾此失彼,为“最优的”教学打下基础。
   6.“文史”合一,有利于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文史”合一也是有优越之处的。教育心理学上说,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高,学习历史科时,一些抽象的历史知识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只有进行直观教学,才能在其头脑中形成比较精确、完备、稳固的表象。可是,历史教学的“直观”是比较难以做到的。虽然历史教材的编者为了增强其直观性、形象性,是做了不少努力的,如增加图画的篇幅、人物事件和详细介绍等。由于受教材篇幅、教学时间的限制,这种努力的效果是极有限的,学生学到的常常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
  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由于教材上是各自独立的一篇篇课文,这些课文不是统一于系统的历史背景当中,由于其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因此,他们往往是就(某篇)课文学课文,往往是孤立地理解课文内容、主题思想及思想感情。即使语文教师介绍时代(历史)背景,因为这些时代背景是从历史中截取出来的,是不够完整的,因此,他们仍然难以做到把课文内容和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和历史合为一科,以历史为主线来编排相关的课文,其知识结构明确了,发展顺序清晰了,抽象的知识直观了,学生也比较容易掌握了。同时,语文科和历史科的知识内容没有了重复交叉,学生的负担也减轻了,学习效率也相应提高了。
  社会学家邵道生先生在《WTO与中国教育改革九人谈》中说:“我们的教育模式到现在还没有跳出过去的框框,我们的教育理念离市场经济的要求差得很远。因此,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的,社会各界人士期待素质教育的实现和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期待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用现代教材观整合而成的语文教材”出现。建立“文史”合一、完整而系统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只是一点思考和探索。
教学与管理京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倪义省20022002倪义省 山东微山县田陈矿中学 作者:教学与管理京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倪义省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1:54:09

[新一篇] “文化大革命”時期清華工宣隊諸問題述評

[舊一篇] “文革”期間知識分子的精神形態與話語方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