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赵敏俐博士的《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一书最近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从文化学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力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读后颇受启迪。
  将中国文学传统置于古代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观照,对于本书作者来说可谓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他和赵明、张军联手编着的《先秦大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一书,运用的就是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他为《先秦大文学史》所撰写的结语以《关于先秦大文学的文化思考》为题,从先秦大文学看文学的文化本质,从先秦大文学看中国文学的文化传统。《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专着就是沿着这个基本思路展开的,并将研究范围由先秦时期延伸到整个古代,结构更加宏伟,体系愈臻严密,具体论述也多有独到之处。
  对于文学和文化的关系,书的引言部分作了明确的表述,把文学界定为“民族文化的语言艺术归结”,“民族文化的语言艺术表现方式”。他把文学反映文化的层面划分为两个:经济、政治、道德伦理等属于文学表现文化传统的客体层面,对人自身的表现构成主体层面。这种划分没有完全沿袭有关文化层面的传统模式,但却借鉴了哲学界主体性问题讨论的某些成果,形成了全书科学、合理的结构框架。
  探讨经济、政治、道德等一般文化形态与文学传统的关系,可以说是学术界的古老话题。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以往的研究结论往往给人牵强、生硬之感,未能揭示出文学与一般文化形态之间纷繁复杂的联系。《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一书的作者站在当代文化的制高点上审视自己的研究对象,得出了许多全新的结论。由李泽厚先生首先提出的积淀论,重在阐释人性的历史生成艺术,揭示一种文化性的心理过程。敏俐博士基本上也是从积淀的角度看待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但已不限于人的文化心理结构领域,而是拓展到更加广阔的范围。对于经济、政治、道德等一般文化形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联系,他主要从滋润、渗透、融汇的角度加以理解和发掘,没有把一般文化形态视为某种强加于文学的框架或规范。他所揭示的不是那种直线型的因果律,也不是所谓的直接派生关系,而是展现了一般文化形态与文学传统之间水乳交融的存在方式以及复杂的转换机制。比如,谈到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响时,作者精辟地指出:“它(指农业文明)不但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内容,而且从内容积淀为形式,从表层沉入到深层,从题材转化为意象,从实用升华为审美。”全书各章都是按照类似思路进行探讨,将积淀论具体地运用于研究实践中,使它的内涵更加丰富,使这一理论充满活力。
  文学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它和物质文化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隔着许多中间环节,因此显得若明若暗,模糊不清。这就需要研究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新颖的视角,善于从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敏俐博士在这方面称得上是别具慧眼,能识庐山真面目。比如,对于牛郎织女神话,通常只是从男耕女织的两性分工上去理解它和农业文明的关系。《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一书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从中国古代农民冬窟夏庐的生活方式入手,探讨中国文学有关秋季与相思怀归母题的产生,挖掘出牛郎织女意象的深层底蕴。类似由寻根探幽而得出的真知灼见,在其他许多章节都可以见到。
  书名定为《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显然是一个大课题,用流行术语来说,作者进行的是宏观研究。就全书的结构框架和具体内容而论,确实具有宏阔的性质。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重大问题,虽然不是囊括无遗,但基本都有涉及。同时,在时间上的跨度也很大,从先秦而至明清,能够一以贯之地进行论述,既探其源,又寻其流,形成完整的体系。既然是宏观研究,就应该揭示出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而不能满足于得出几个具体结论。由于书的作者将文学传统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这就使他超脱了常见的是非同异之辩,使文学传统方面的许多问题从文化的普遍意义上得到确认。比如,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古代存在多种解释。书的作者在列举六种有代表性的说法之后指出:“桃花源理想在整个封建社会并不仅仅属于哪一家,哪一派,它具有中国封建社会人们心中普遍的理想意义,它是属于整个中国封建农业社会的。”这种概括是有说服力的,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使历史上许多争论得以化解。再如,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个最基本的学派,任何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研究者都无法回避它们。敏俐博士从中国文化对于人之本质的认识出发,准确而深刻地指出了儒、道两家在文化史上所处的地位: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个体本质与群体本质,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儒、道两家体现的就是二者对立的一面,是中国人文化主体意识中的最大困惑。由于把儒、道两家的差异、对立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联系在一起加以考察,就不再停留于评判孰是孰非,更多的是指出二者相反相成的性质,丰富和发展了学术界得到公认的儒道互补理论。
  《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这部着作以理论阐述见长,思辨色彩很浓,并且颇有深度和力度,然亦不乏精当的考证,对许多重要概念均有详细的辨析。第三章论述文学传统与道德伦理的关系,主要揭示孝、忠、义的内涵及其文学表现形态。其中释忠一节,将忠分为公忠和私忠两种类型,条分缕析,尤为精彩。出就是说,这部着作虽然以宏观研究为主,但并没有忽视概念的辨析、文字的考据,较好地体现了宏观与微客相结合的原则。全书既有完整的体系,又有扎实的基础,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敏俐博士是站在当代文化的制高点上进行历史的反思,因此,他努力发掘自己的研究对象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他认为,面对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现代人,人与自然相依相亲、纯净优美的桃源胜境,已经成了人类新的美好理想。现代文明使人际关系逐渐疏远冷漠,古代农业文明对于人与人之间浓重亲情的讴歌,足以使当代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诸如此类的不刊之论,在书中俯拾即是。作者积极主动地阐释传统文化及文学在当代的存在意义,这种努力是很有价值的。从当代世界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来看,西方传统的基本观念和文学理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背离西方固有的轨道,出现向东方传统接近的倾向。把《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这部着作放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上考察,愈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它必将有力促进中国文学在新的基础上向传统文化的复归,有利于中西文化的融汇。
  按照作者的计划,还将撰写一部着作,从文化传统方面专门探讨中国文学的形式问题。我在祝贺《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一书出版的同时,期待它的姊妹篇尽快问世。  
                      〔责任编辑 张树武〕
  
  
  
东北师大学报长春095-096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李炳海19951995 作者:东北师大学报长春095-096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李炳海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49:00

[新一篇] 論21世紀電視文化的責任與品格

[舊一篇] 評《文藝學新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