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其实你就是老板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求知若渴
  我们把目标和员工的补助与奖金结合,这个方法,显然对他们有很大的鼓舞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运用方法,把“所有权”的观念灌输给员工,并且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才能,使他们发挥全部潜力。
  其中一种方法,就是不断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我从提出问题的立足点开始学习,包括:怎样可以让你在戴尔公司的工作更轻松、更成功、更具意义?顾客的喜好为何?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希望看到我们有什么样的进步?我们要如何改进?我以提出很多问题的方式着手,并且拼命聆听意见,因为人在说话的时候是不可能学到任何东西的。我们不管是在营运检讨、业务现状报告或小组讨论等会议上,都花了许多时间提问题。我们提出许多现今的重要议题,讨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不进行另一个方案?我们鼓励大家发挥好奇心,因为没有任何一本操作手册可以提从所有的答案。(即便其中有答案,我们也不希望大家依赖手册)。
  我们的学习方法,还包括在全公司各部门询问同样的问题,比较其结果的异同。如果其中一个小组在中型企业市场出奇制胜,创下佳绩,我们便会把他们的想法传布给全世界的分公司;而另一个小组可能想出了针对大型律师事务所进行销售的方法,我们也会把他们所学到的经验与整个组织分享。这些创意,让我们发展出对一个全球性的公司而言非常必要的大格局思维方式。我们通过电子邮件和因特网来交换概念,也通过各种把全球各地不同团队聚在一堂的顾问会议来交换信息。
  人们受到这样的思考程序刺激时,便会有极大的成长与学习能力。
  这是得到真正创新性思维的方法。
  寻求突破性的新观念
  当一家公司的所有人员都以同样的方式思考时,是非常危险的现象;而由于大家都把焦点锁定在同一个目标,这种情况却很容易发生。当你陷入了以类似方式来处理问题的陷阱时,危险就来了。
  你可以鼓励公司员工,以创新的方式来思考公司的业务、所处的产业、顾客等课题。以不同的观点来处理问题、反应或机会,便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机会,得到新的理解或学习。而经由对公司营运的所有层面提出疑问。可以不断把改进与创新注入公司文化中。
  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管理的人个电脑”(ManagedPC)曾采用这个方法,当时,整个产业和媒体正着迷于全新推出的产品“网络电脑”(Network Computer,NC)。这个理当是具有革命性的创意,其实只不过是拿掉硬盘和软盘驱动器,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放置在大型的服务器中,NC只让使用者执行应用程序,以及存取服务器里的资料,许多人预测,它终将宣告PC时代的结束。
  事实上,这根本不是一项新的概念,而是重新包装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所有运算仪器的种类中扮演非常渺小的角色的“笨哑终端机”(dumbterminal)。我不太相信,NC若现在卷土重来,就能够得到比较大的接受度。因为大部分的使用者都太过于依赖他的PC,把电脑视为极具生产力的工具。若要把他们在安装软件方面的弹性和控制力拿掉,无异于拿走他们的个人电脑,给他们一部打字机。此外,移动运算(mobilecomputing)日益重要,一旦切断NC和服务器的连线,比方说在飞机上时,它就完全是废物一个。
  但顾客对NC的需求还是渐渐增加。于是,我对我们的产品部门提出挑战,要他们找出原因。NC想要解决的基本议题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结果发现,NC满足了许多企业的一项重要需求:他们需要知道,如何维持对网络标准的控制力,还有,当使用者的系统死机时,NC可以降低所产生的相关时间和费用。也就是说,PC变得太过有弹性了。
  我们的适应之道,便是推出“管理的个人电脑”,它们除了具备使用者所重视的功能、弹性及威力之外,还有远端管理的功能,可以让网络管理人员从中央控制地点,进行配置、管理及维护硬件和软件等动作。
  现在,NC几乎已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被弃置的碍眼残骸;然而,几乎所有公司都已发展出类似“管理的个人电脑”系统了。
  我们的公司文化不屑于只满足现况,总是试着训练员工,去寻找突破性的新观念,让他们在公司面对大型的策略挑战时,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迅即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你必须经常训练员工提问的能力,要他们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改变游戏的规则?哪些做法可以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而其他人从未想到过?
  当你拿下遮蔽视野的传统眼罩,就会对自己可做到的成就深感惊讶;如果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以非传统智慧为基础的成功历程,更能激励员工全力以赴。而营造出能敦促员工以老板角度来思考的环境,就能不断发想出新的另类创意,也赋予员工更大的自由,鼓励他们冒险。
  不要粉饰太平
  从1993年到1994年间最让我开心的事情,是我们正面迎接问题,而不否认问题存在,也不找借口搪塞。我们试着用这种斩钉截铁的态度去面对所有错误,坦白承认:“我们遇到问题了,必须进行修正。”
  不过,这样作并不容易。当坏消息传来,或发生令人失望的事情时,人自然会畏缩逃避,冀望奇迹出现。但奇迹通常不会发生,而我们浪费在否认事实的时间,通常是最重要的时机。事情发生的速度很快,所以必须做到立即掌握问题,马上进行修正。
  我们的口头禅之一是:“不要粉饰太平。”这话意思是说:“不要试图把不好的事情加以美化。”事实迟早会出现,所以最好直接面对。
  你应该要认清事实真相,而不是沉浸在自己想看到的结果之中。如果你有着清楚的期望和一份明确的度量表,议题的真正面貌就会很快呈现。立即面对问题和接受问题,可以立即处理它。
  我们的员工很清楚,他们自己既是问题的一部分,也是解决办法的一分子。我们的企业文化鼓励经理人员站起来向大家说:“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但还不确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必须知道他们可以要求协助,在处理大型、牵涉层面众多的问题时更是如此。
  愈早指出问题的所在,就能愈早开始解决问题。
  对等级制度过敏
  在我们开放的企业文化中,大家可以尽情采取直接的渠道,得到所需的信息。电子邮件穿梭在传统的“等级”路线中的情况,在整个组织中随处可见。如果任何人觉得只因为他是副总裁,就应该只跟其他副总裁讲话,我们便会打压这类的想法。过度僵化的等级制度会限制信息的流通,对谁都没好处。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套在过度僵化的商业程序中。在许多组织里,管理的程序已经深刻在组织中,创造出永久的官僚制度。我们意识到,程序应该要助于商业的发展,而不是反倒产生牵制的效果。我们告诉所有员工,只要他们想到改进营运的更好程序或解决办法,而且所有相关单位都同意的话,便可以径行修改。
  事实上,我相信现今企业大部分的迷惑,来自于沟通上的困难及等级的复杂。我们相当排斥等级制度。对我而言,等级制度不但代表速度慢,也暗喻着信息流通的阻塞;它代表着一层又一层的许可、命令及控制,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可以”和“不行”。这在步调快速的市场中,不管是对领导者或是公司而言,都与做决策所需的速度背道而驰。
  信息在成形的最原始阶段,并不是以很明确清楚的完整面貌呈现,所以公司更必须鼓励信息在各阶层自由流通。我如果发现任何异状,便会立刻询问任何一个可能知道事情原由的人。反之亦然,任何员工都有问题时,也会知道公司希望他能把问题提出来,通过电子邮件或在会议中提出都可以。
  当然,重要不是在于规避管理的责任。相反的,直接的连接有助于提供更多知识,以便能以更快的速度,进一步了解在营运中实际发生的状况。如果某个产品小组的某位工程师对某件事有看法,而顾客的意见也证实了他的疑点,我希望能知道这个状况。从公司内外的源头所得到的片段信息,也许无法每次都有助于找到答案,但至少有助于把重心摆在紧急问题、机会或新的创意上。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京F1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12001 作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京F1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1:44:23

[新一篇] 戰時東南兒童文學創作拾遺

[舊一篇] 戴著口罩掏垃圾箱  ——紀念熊偉教授逝世五周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