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主体性的确立:走出人类困境的根本途径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0)06-0001-07
  随着当今人类全球问题即反主体效应的逐步升级,也随着人们普遍怀旧情绪的高涨,学术界似乎也有一种哲学观念上的怀旧倾向在萌动,这表现在过分强调客体本位和客观性原则,淡化主体本位和主体性原则。例如,有人认为,当今全球问题或人类困境的祸根主要是某些哲学观念引导上的失误,特别是主体性原则和人类中心论强调过分所致;甚至有人“反客为主”,主张用自然中心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笔者认为,当今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的某些偏颇,也有实践中的某种盲目性所致,更有社会制度和体制上的不合理或不完善性。因此,仅仅把人类困境的根源简单归结于哲学观念上的缺失是不妥当的。人类要最终摆脱生存困境,不仅不能取消主体性原则,相反,科学合理的主体性原则的逐步确立和人类在实践中主体性的进一步发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一、主体性原则在人类困境中的尴尬境地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并从主体地位出发以各种方式掌握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功能特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不仅在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得到确证,而且被确立为哲学特别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就是把主体性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并从主体人的内在尺度出发,以主体的方式来对待和把握世界,使世界按照人的方式存在。
  自近代以来,正是在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人类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了越来越发达的社会文明。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使人类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某些负价值和反主体效应,如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危机、人的“异化”的加深、效率与公正的失衡、人际关系的冲突等等,这些人类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带有全球性的重大现实问题正在把人类自身置于一种生存困境之中,人们称之为人类困境。从哲学层面上讲,人类困境即指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个人与自身等种种关系上出现的某种危机和负效应。
  以上全球问题或反主体效应的确是伴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主体活动所带来的某种消极结果。因此,当人们在反思全球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时,也就自然会反思主体性问题。在这一反思过程中,少数人试图消解或否定主体性原则本身,希望重新回到客体本位和客观性原则中去;多数人则希望通过这一反思,克服现有主体性观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建立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主体性原则。勿庸置疑,当今学术界中持前一种态度和观念的确实不乏其人。有的学者认为,哲学主体性原则和人在实践中主体性的发挥是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生态危机等全球问题的根本原因。例如,陈中立先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思维方式》一文中指出:“如今世界环境恶化到这个地步,既表明人类中心论的破产,也是对所谓‘主体性原则’的最好否定”[1]。并说:“现时代人的主体性已经太膨胀了,已经在严重威胁事物和人的存在。所以,少一点主体性,少一点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才真正能够成为人,才更本源地成为人。”[2]显然,陈中立先生把当今全球问题和反主体效应的祸根归结于哲学思维方式上的错误,而这里的错误思维方式又特指主体性原则和人类中心论。因此,他主张取消或否定主体性原则,告诫人们少发挥点主体性,并幻想这是解决全球问题,摆脱人类困境的一剂良药。与这种观点相类似,学术界还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这就是同人类中心论分庭抗礼的非人类中心论(或自然中心论)。人类中心论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人类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是唯一的价值主体,它是随着人类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而逐步确立的。人类中心论和主体性原则基本属于同一序列的哲学观念,不过,它的形成似乎比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更早一些。非人类中心论是随着全球问题的出现以及人们对它的反思而形成的颇有代表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它否认把人类当作世界的中心和主体,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着平等的价值主体地位,甚至干脆以自然界为中心和主体,并注目于“地球上千百万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福利”[3],人类应当反过来服从自然的利益。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基本否定,例如主张“人不是万物的尺度”[4],“人不是存在者的中心,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5],人应完全顺应自然等等。由此看来,随着现代人日益陷入某种生存的困境,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似乎正在陷入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
  在主体性原则被确立为近现代哲学的基本原则已有几百年的今天,在人类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文明的今天,面对人类日益凸现的生存困境,是否可能和必须消解或否定主体性原则,重新回到马克思早已批评过的客体本位和客观性原则中去,这恐怕是当今哲人应该冷静思考的问题。我认为,重走旧唯物主义的老路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反思现有主体性观念,并建立一种更为科学而合理的主体性原则才是明智之举。
  二、主体性原则并不是导致人类困境的根本原因
  在人类困境和反主体效应逐步升级的现代社会,反思人类的主体活动,反思人的主体性观念,并提出非人类中心论的思维方式,无疑有某种积极意义:它促使人们注重外部对象世界、自然界对人的活动的先在性和客观制约性,给当代人类日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敲响了警钟,并呼吁人们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树立生态意识。但是,因此而试图消解或否定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重新强调客体本位和客体性原则,并简单否定人类中心论,把“非人”(或自然)作为世界的中心,这不仅在思维方式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而且是向原始社会自然崇拜的某种复归,也是哲学思维方式上的倒退。这种观念不仅无助于全球问题的真正解决,而且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思维误区:
  第一,这种观念把造成人类困境的根源完全归于哲学思维方式指导上的失误,而不是首先从人们现实的实践和生活活动本身特别是物质生产方式中去寻找根源,似乎哲学观念决定着人们现实生活和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因而有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嫌疑。例如,陈中立先生说:“造成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根源,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也不是生产实践本身,而是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发展观起导向作用的传统的发展观”[6],以及对这种发展观起支配作用的哲学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人类中心论。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原理无疑对我们理解全球问题和哲学思维方式的关系也是适合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第二位的,派生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才是第一位、根源性的。陈中立先生恰恰只看到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一面,而忽略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一面。勿庸置疑,人的一切活动都要有一定的思想、观念对其进行指导和支配,当然也离不开一定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和支配。但是,作为社会意识层面的哲学观念,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本身,它并不是少数思想家、哲学家主观虚构出来的,而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同样道理,那种极端的、片面的、不合理的哲学主体性观念的产生恰恰根源于人们现实生活和实践中极端主体性发挥的状况,无疑也根源于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状况。极端的主体性原则本身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生产方式的确立而逐步形成的。例如,片面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一方面直接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人的“异化”(人反过来被机器所统治)和人的畸形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精神生活的贫困),从而引发了愈来愈严重的人类困境;另一方面,技术、工业以及自由合法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直接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天经地义”的掠夺和占有关系,这种状况使得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征服与胜利,而不再反思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地位和制约性,这就促使了那种片面强调人的主体性,忽视自然界先在性和客观性的极端主体性原则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当然,这种极端、片面的主体性原则一旦形成以后,反过来在指导和支配人们的实践活动时,又加深了极端主体性在实践中的发挥程度,并促发了人类困境的日益升级。事实上,生态危机等全球问题直接是由人类极端主体性的发挥而引发的盲目的、不合理的实践活动所造成的。
  由于各种主观的和客观的复杂原因,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免不了会犯错误,从而导致实践活动的失败,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人的实践活动也会发生严重分裂:一方面是合理发挥主体性所产生的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不合理主体性的发挥而产生的损害并危害人类生存的实践活动。这种不合理的实践活动首先表现在片面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不顾自然界对人的活动的先在性和客观制约性,不遵循自然界规律,无节制、无理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资源,结果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惩罚,自然生态系统出现严重危机,并反过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次,这种不合理的实践活动还根植于人们某些不合理的需要。现代人们由于某些不合理需要和欲望的膨胀和满足,直接诱发了不合理的实践活动。例如,过分的享受和奢侈的需要,违背社会基本规范的需要,牺牲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的需要等等的追求与满足,既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了主体代内和代际的不平等。再次,这种不合理的实践活动片面追求人们物质利益的满足,盲目追求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精神价值的实现,忽略了对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社会机制的完善,从而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以及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
  第二,这种观念没有对两种不同性质的主体性原则作严格的区分,从而简单地否定一切主体性原则,并导向了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另一个极端——客体本位和客观性原则。尽管不同的人对主体性原则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主体性原则不外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端的、片面的、不合理的主体性原则;另一种则是科学的、辩证的、合理的主体性原则。主张消解和否定主体性原则的人们恰恰混淆了以上两种不同的主体性原则,因而导致反对一切主体性原则的片面化思维方式。
  确切地说,那种没有任何约束的极端主体性原则才是引发人类困境的根源之一。与这种极端主体性原则相呼应,人类中心论也由古代朴素的人类中心观演变成现代性人类中心主义。现代性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与现代化进程粘连一体的自觉的人类中心主义,它的形成乃显示了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的不断自觉,这本应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次进步。但它同时又带来了思维方式上的某种偏颇和极端化倾向,这就是极端主体性原则和人类沙文主义的形成。这种思维方式把主体性理解为人的具有本位地位的,不存在任何限制的属性,这就必然导致无限夸大主体性的作用,否认客体的制约而走向唯我主义。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们似乎不再反思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地位和客观制约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被看成活动论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自然被剥夺了丰富的属性,包括它的存在论意义以及对人的生态价值,由此,人作为主体的生存根基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抽掉了。同时人类也变成表面上唯我独尊,无所不能,但实质上只是形只影单、无所傍依而又刚愎自用的“独裁者”。
  第三,这种观念没有看到,造成当今人类困境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此,仅仅把其根源归结为哲学思维方式指导上的过失,是不公平的。人类困境和全球问题的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除了以上谈到的几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这就是社会制度和体制的不合理或不健全。例如,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经济的贫富悬殊以及不平等,社会效率与公正的失衡,经济增长伴随着道德退化,物欲泛滥和精神失落等问题的出现,都无不与这一因素密切相关。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不能消解人的主体性,相反,只有靠历史主体自觉地发挥主体性来选择、制定更加合理完善的社会体制,其关键又在于创造各种社会条件,逐步消除私有制,建立和健全公有制。因为,私有制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公有制则为最大限度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为社会各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第四,这种观念主张人不做自然的改造者,只做自然的看护者,这显然是一种静观自然的消极态度与行为。这种理念和做法不仅带有超越现实的极端理想主义色彩,而且是对原始自然崇拜的某种复归,况且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马克思说得好:“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7]这里,人“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实际就是对人的主体性以及人类中心论的确证。简单地否定它,就是对人类价值的否定,也是对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的否定,更是对人类自由自觉活动的本性的否定。
  实际上,主张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不等于一定要以自然为中心和主体。众所周知,撇开人类改造自然的主体活动,纯粹自然物多少也会满足人的某些基本需要,但自然界在给予人类某些恩赐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灾难。因为在自然界中完全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在起作用。如果人类不积极发挥主体性征服自然灾害的话,人类极可能已遭毁灭,人类也就会像其他动物一样,迟早被自然所淘汰。因此,非人类中心主义往往陷入了一种思想误区;非历史性地假定一个比现实社会更和谐的古代社会图景,甚至认定一般生物的存在状态更比人的生存状态更和谐。这一观念没注意到,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的险恶与脆弱程度远远超过了人类社会。另外,非人类中心论者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对自然的保护并不是为了实现自然的什么内在价值和主体地位,而且为了保护作为人类生存空间和条件的自然家园,为了自然对人而言的生态价值,为了更有利于人类整体长久持存的发展。一句话,保护自然环境就等于保护人类自身,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所在。
  综上所述,认为哲学主体性原则以及人们在实践中主体性的发挥,必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人类生存困境的观念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主张通过否定人的主体地位并消解主体性原则,回到客体本位和客观性原则来解决全球问题也是行不通的。当今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恰恰是人类主体意识的自觉程度越来越高的表现。况且,人类要最终摆脱人类困境,还必须靠主体性的最大发挥,来创造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种社会条件。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反思主体性问题,逐步确立科学合理的主体原则,遵循主体性的合理限度并积极有效地发挥人的主体性。
  三、科学合理的主体性的确立是人类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
  立于西方现代哲学起始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既唯物又辩证地理解人的主体性,认为主体性原则应该是包含客观性、受动性和类主体性在内的整体性、综合性原则。从马克思对主体性问题的科学阐释出发,结合当代西方哲学对近代主体性原则改造与发挥的积极成果,科学的主体性原则起码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主体性是主观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7]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唯心主义也因为不懂得实践,而把人的主体性抽象化、不真实化了。马克思正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既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尊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
  同时,主体性又是包含受动性在内的能动性。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7]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作用于客体,必须要受客体的制约和限制。也正因为主体的活动具有受动性,才激发主体通过改造客体的能动活动来掌握客体并获取自由。因此,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前提,改造客体、影响客体以受客体制约,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只有受动性而无能动性,那就根本不会有主体性;只有能动性而无受动性,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能动性,只能导致实践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实践活动的失败。当代人类困境和反主体效应的产生,显然是由后一种情形造成的。
  其次,主体性原则应内在地包含类主体性或主体间性。基于近代以来主体性原则中无限夸大主体性特别是个体主体的作用并导致唯我主义的极端倾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各派哲学对其作了新的改造与发挥。例如,他们力图超越近代主体性原则的封闭性,不再把主体性仅仅归结为孤立个人的意向、倾向和活动,而要求把个人的意向、活动同他人的类似意向、活动联系起来。主体不只是作为孤立的个人存在,而是与他人共在,这样,主体就不只是作为个体主体,而同时具有交互主体或类主体的意义。类主体或“主体间性”的提出和研究无疑是对解决全球问题的有益尝试,并对完善和发展主体性原则有积极意义。但是,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大都没有正确理解现实的人及其生活和实践,他们把日常对生活的体验和日常语言交往视为人的生活的唯一内容,因此,在他们那里,作为人的意向、倾向、活动等的主体实际上成了缺乏实在性和确定性的抽象规定。这样,主体性就必须导致主观随意性。
  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不仅深刻阐明了人的主体地位、主体性与外部对象世界的先在地位、客观性的辩证关系,而且十分强调人的类主体和类意识。马克思抛弃了费尔巴哈抽象的“类”概念,得到的是具体的类概念。他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引出人的类本性。他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7]。在马克思看来,主体性本来就是个体主体与类主体(群体、社会)的统一。他说:“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与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7]。接着,他又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7]。由此可见,孤立的、离开他人和社会的个体及其活动是根本无法存在的。以个体与类相统一的主体,也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每个个体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如上所述,极端的主体性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发挥必然导致人类困境。人类困境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各层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对立和不协调,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也就是人本身处于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状态(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分裂、人的异化状态的加深等等)。科学、合理的主体性原则及其发挥既是人类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人类克服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状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
  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就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个人与自身等各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人的自由发展。它是指每个个人,基于人格的独立和平等,在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依照自己的自觉意志而充分展开自己的生命活动,积极能动地发挥自己无穷的创造才能。二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是指每个个体不是片面而是全面地实现自己的才能,它意味着人的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格的饱满、充实和完善,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发展、人的各种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等。三是人的和谐发展。它不仅是指人的物质和精神、感性与理性、现实和理想、创造与享受等的合理平衡和协调一致,更是指每个人在自由地展现自己丰富的个性、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才能时,还要注意同他人、社会乃至自然界保持亲近和谐的关系。可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意。
  再次,主体性必须要以人的合理需要为限度。人类总是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改造和评价外部对象世界,这正是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如何完善人的需要的社会评价机制,摒弃人的那些无节制的、不合理的需要,保证人的合理需要的实现,乃是正确有效地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关键。当今自然生态环境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就是由于人们贪婪地掠夺和享受自然物而直接引发的。
  同样道理,随着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讨论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两者之间并不是某种非此即彼的尖锐对立关系。因此,如何辩证地理解这一关系,超越两者的对立,形成一种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恐怕是这场争论的根本旨向,也是解决全球问题的根本途径。
  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是随着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确立以及未来社会匮乏状态的来临而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生存观念。这种观念主张把人类的长久持存和自由全面发展看成是最高价值;强调在生活环境的意义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环境看成人类生活的内在要素;把实践看成是积极调整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并赋予自律意识的合理性行为。另外,以人为中心的多极主体化思维模式是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底蕴,它要求我们始终把人作为世界的中心,并把人作为互有平等地位的多极主体,自觉树立类主体的意识,克服区域中心主义,强调人类整体和长远的生存利益。以这种合理的主体性原则和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今后人们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相吻合,也是我们逐步克服全球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融合的根本途径。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7]在马克思看来,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本来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还把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真正融合,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成是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他说:“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4]共产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符合社会规律的历史必然趋势。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合理的、自律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社会机制的完善,也随着社会制度和体制的逐步健全与合理化,人类终将依靠自己的主体力量走出生存困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期待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表达的这一伟大思想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生动的现实。
  收稿日期:2000-08-10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沙1~7,91B1哲学原理余晓菊20012001学术界有人认为,当今全球问题或人类困境的理论根源是由主体性原则和人类中心论等哲学观念,并因此主张消解主体性原则,而重新回到客观性原则中去。事实上,全球问题或人类困境是由多方面的极其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把其根源简单归结为主体性原则引导上的失误,并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这一原则,不仅有失偏颇,而且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某种倒退。简单消解主体性原则,决不是解决全球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相反,只有通过反思传统主体性原则,摒弃其中的不合理因素,逐步确立科学的、合理的主体性原则,才是人类走出生存困境的根本途径。人类困境/主体性/主体性原则/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余晓菊 (1965-),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讲师,哲学硕士,从事哲学原理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哲学系,湖南 长沙 410081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沙1~7,91B1哲学原理余晓菊20012001学术界有人认为,当今全球问题或人类困境的理论根源是由主体性原则和人类中心论等哲学观念,并因此主张消解主体性原则,而重新回到客观性原则中去。事实上,全球问题或人类困境是由多方面的极其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把其根源简单归结为主体性原则引导上的失误,并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这一原则,不仅有失偏颇,而且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某种倒退。简单消解主体性原则,决不是解决全球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相反,只有通过反思传统主体性原则,摒弃其中的不合理因素,逐步确立科学的、合理的主体性原则,才是人类走出生存困境的根本途径。人类困境/主体性/主体性原则/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网载 2013-09-10 21:42:47

[新一篇] 合法性危機:治理興起的原因分析

[舊一篇] 同義成語的辨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