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孚《我重读香港》:陈寅恪在抗战中是个主和派 开卷八分钟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何亮亮: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香港一位报界老前辈的一本集子,书名叫做《我重读香港》,就是重新阅读香港。作者笔名叫罗孚,这很出名,他的本名叫做罗承勋。这本书是一个集子,是作者晚年的很多文章集成一篇。


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本书?重读香港是什么意思呢?作者是这样说:“十年隔别后我又开始重读香港了,我对香港的初读有三十四年。”就是他在香港已经住了多年了,“但是由于不求甚解,也就不大理解这懒惰和愚昧是惊人的。因此重新归来的时候我就感到很有再读的需要,这是一个国际大城市,虽然又只是一片小土地。这是一本大书,我很高兴又有机会重新阅读它。”


这里面就要讲到为什么有十年的时间作者不在香港呢?因为他是在北京被监视拘留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知道罗承勋先生是香港着名的报人,1921年出生在广西桂林,1941在桂林加入了当时的桂林的《大公报》,1944年到了重庆,1948年到香港来参与《大公报》香港版的创刊,一直在香港的《大公报》,也包括《新晚报》,在此工作了41年。


罗先生实际在长期从事中共地下党的工作,当然他是中共党员。问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可以说由于阴差阳错,也是由于误会,结果他被当作间谍,在北京被监视拘留,并没有失去自由,只是不能回到香港,在北京居住了十年,后来回到香港。回到香港之后,他还是喜欢读书、看报、写作,所以有了这本书。


这本书一共分成三个部分,而且有一些这样的内容。首先是《序言》,序言是由他的女儿罗海女写的。三个部分是什么呢?第一部分是“一流人物,二流堂”,主要是作者散文里面关于人物的部分;第二部分总的题目叫做“中国人民还没有站起来”,这是对中国的国民性或者说是中国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第三是叫做“书中自有乾坤”,是作者对于读书、收藏的一些见解。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书的后面还附录了13篇的文章,这13篇文章都是作者亲朋好友或者是熟人为了纪念他而写的。因为作者是1921年诞生的,是在今年不久前刚刚去世,去世的时候香港的文化新闻界举办了活动来纪念他。


这本书内容也是比较丰富,我在这里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是它其中一篇,这一篇讲到历史也讲到人物。这一篇是作者在2002年写的,发表在《民报月刊》上。文章的题目是叫做《提到陈寅恪,想起蒋百里》,我觉得陈寅恪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一位学者了,蒋百里先生是民国时代的军事思想家。为什么作者会把这两个名字联系起来呢?因为他说是读完了余英时教授的《是历史的推动者还是弄潮儿——张学良与西安事变探微》这篇关于西安事变的文章。我们知道余英时也是一位当代中国文史的大家,是长期在美国工作的。作者说:“我看了很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原来文章最后探出了一点微妙的事实,也就是在“九一八”和“七七事变”当中,作者说:“我所钦佩的陈寅恪先生原来是个主和派。”关于陈寅恪是主和派,这方面记述过去确实我也不知道。


所以作者认为陈寅恪先生在抗日的高潮当中为什么要主和,他说:“陈寅恪是历史学的大师,谈历史头头是道也不得不令人佩服,但是谈起现实来,却不免就有疏失之处了。”


余英时先生是长于考证的,他对陈寅恪先生晚年诗词的考证,可以说相当经典,罗孚讲到余英时实际上是赞成陈寅恪的,但余英时也不能不承认这一点——“1945年日本投降似乎事后证明,陈寅恪的悲观是错误的。”但他却进一步的连中国的八年抗战,也作出了蛊惑人心的言论——“1945年日本投降究竟算不算是中国的抗战胜利?将来历史学家们恐怕还有争论的余地。”尽管他把这一争论推到了后世,他实际上是否定了中国的抗战。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虽然罗孚先生他自己曾经受过错误的处理,但是他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还是比较传统的。比方说特别像面对抗战的问题,虽然他也很佩服陈寅恪、余英时,但是他对于陈寅恪和余英时在抗战问题上,就“第一要不要抗战,第二抗战是不是中国的胜利”还是做出了与他们完全相反的判断。


作者为什么他要讲到蒋百里,他说:“我想起了一个很有名的‘最后’。”这个最后是怎么说起的?就是当年曾经担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最后出任国防大学校长的军事学家蒋百里先生,他在他的很有名的文章叫做《国防论》的最后他是用三句话来结束的,他说:“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和日本讲和。”这真是对于主和派掷地有声地坚决的回答。那么也就说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是主战和主和,蒋百里先生当然是主战的,作者也是主战,而且也因此就批评了他所很钦佩的陈寅恪先生和余英时先生。


这本书里面因为有上百篇的文章,涉及面也很广,香港大山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我重读香港》,里面当然也有关于重新认识香港的部分。对于读者,无论是了解罗承勋先生本人,是了解他对中国当代历史文化的认识,还是对于香港的认识,这本书都是很有帮助的。


这本书出版之后,在香港各界受到了关注,特别是很多青年一代也在关注的。因为你不能用很简单的眼光去看罗承勋(罗孚),他既是中共地下党员,但也是报坛和文坛的老前辈。读一读这本书对大家了解香港也好,了解罗承勋本人,了解这些进步文化人都很有帮助。



凤凰读书 2015-08-23 08:40:31

[新一篇] 梁文道:我們能從自閉癥患者身上學到什么 開卷八分鐘

[舊一篇] 為什么總有丈夫對婚姻不忠? 鳳凰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