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文化环境与人的存在相互作用之优化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由于人们无法实现超越个体生命之上的整体生命的完满,便建造了对象化的人的世界即文化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是与人的存在不可分离的一种生命的形式,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与环境。文化与人相互创造,文化环境与人的存在相互作用、相互沟通,在主体性活动的价值性、效应性以及信息流通等诸层次上,形成了一种日益合理不断完善的自稳自组的系统,并且由此而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使人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达到优化的程度和状态。
    一、建构的方法:自稳自组系统模型
  我们知道,建立模型是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以及实现对系统的操作和过程调控的基本方法。在文化环境与人的存在相互作用中,那种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已不适用。在社会系统论和社会信息论的应用中,把这一模式转换为刺激-状态-响应模型。因为系统信息输出量不仅决定于(输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个人的状态。这是我们所强调的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的统一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内在环境又身兼数任。对于输出者或行为决策者而言,输入或刺激关联外部条件,而状态则关联他自身的内部条件。于是就出现了状态和反应两个变量。从这个思想出发,我们可以得到几类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几个层次的系统模型。
  1、内在-外在尺度相统一的模型。这是在主体活动的价值性层次上的建构。在这里,主体以自己的需要和活动目标为基准进行模型建构,他所依据的原则,就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具体说,这类模型有3个必要的且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一,建立系统的过程也就是形成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及其统一的努力;其二,系统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是主体借助于中介和过程规律而实现的主-客规定型的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即达到所谓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结局;其三,系统活动过程的中介扮演着重要角色,主体为了实现活动的成功而创造了各种手段和工具,这些手段和工具凝聚着主体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体现着主体的内在尺度与客体外在尺度的统一,不仅把主体与客体内在地联结起来,而且成为这一活动过程系统模型建立的关键所在。
  2、“E-模型”。这类系统模型可用来说明主体认知--情感系统与社会控制相互作用的有效性特征,即在状态环节上阐述认知-情感系统。这是个记忆系统,它组织和储存最终是从环境导入的信息;但是,认知-情感系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这种更新即通常所谓的学习过程。只要认知-情感系统的结构有了变化,就一定会发生学习过程,并从而引起行为的修正。认知-情感结构是内环境的心智-人格结构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引起反应和人的行为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一传导装置使得“E-模型”比简单的“S-R”模式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作用力。
  3、信息通讯模型。文化环境与人的存在、人的活动相互作用过程,在信息通讯层次上,可以建构自稳自组的系统模型。现代系统哲学家E.拉兹洛提出了“E1-P-C-R-E2”的分析人类经验的系统方法。E为信息源,P为信息输入,R为信息输出,而C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控制-编码,在E、R、C之间有一股可变的信息流。这是个自稳自组的系统模型,它适用于人类经验领域和信息流过程,其发生作用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其一,关于C控制-编码环节的可变性特征。单纯自稳系统中的C是不变量,它要求输入P促使信息源E变得越来越与系统相吻合。而如果是自稳-自组系统模型,控制-编码C就必须是可变的,即适应任何输入的反应,当E(信源)变化了,系统中原来的密码C就被丢弃,通过正、负反馈探测而产生新的密码,使系统不断地测定出自身密码适应环境的变化区域。即认识到人所处的环境和所面临的任务,改变自身条件,通过学习,改变心智人格结构和脑-神经系统状况,促使信息流畅,并使人的行为合于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在这里,形成自稳-自组系统模型的关键环节是人的心智-人格结构的可调适性。其二,自稳自组系统包括了文化环境与人的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多种层次。拉兹洛把人类经验结构分作三个层次模型,并且每一层次的模型都可作为一种信息流程图。这三个层次模型是具体的、现实的、彼此联结的。在这三个层次模型中,C控制编码系统是人的内环境心智人格结构与生理系统的统一,在这种关系里,它们有着自我相关、自相缠绕的性质与特征。
  对于分析文化环境和人的存在的相互作用来说,价值性层次、效应性层次、信息通讯层次等的自稳自组系统模型均具有某种程度的表达性。我们可以因时因地选择使用,也可以同时性地综合并用。自稳自组系统模型的优长之处,在于能够使我们强调文化环境与人的存在、活动、创造等有着内在的相关性,而不是把文化环境看作“在人之外”的冷冰冰的客体。同时,这些层次与人类文化创造及文化认识的各层次相对应,使我们能在综合性与功能性的意义上,透析文化环境与人的存在、活动、创造等之间的价值性、功能性的信息通讯关系,以及各个环节因素在这些模型中的特征、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我们揭示出一种人类文化创造活动的客观规律性来。
    二、效应环境与人的活动的内在相关性
  文化环境与人的存在、活动、创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的必要因素或环节:主体、客体、中介、信源信息输入、信息控制-编码、信息输出的联结与循环,建起自稳自组的系统模型。在信息通讯的意义上,我们看到,文化环境即事件是信息流的起点,是自变量,而输入和选择P1控制和编码C,输出和表达R,均是因素量,其中,主体人的控制和编码的环节的变化尤为重要。然而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化环境是具体的效应环境。其他变量皆随着效应环境所给予的信息而工作和活动。这是此类自稳自组系统信息流模型的重要特征之一。效应环境是具体的,即由具体的、在特定时空中发生的事件构成,而且这些事件可以是内环境的或外环境的,可以是相对超感觉系统的;也可以是人际沟通关系中的,或是内外环境共同发生作用的,等等。效应环境就是能使人通过信息输入和控制编码而产生反应和行动的事件-信息源。效应环境不但是可调节和可控性的,而且是多层次的,这种多层次性及其逐一分析描述,把其它的各类特征也同时表达出来。比如,效应环境可引起自稳自组系统多种的具体形态。
  1)、效应环境:内环境。“内环境”既是刺激进入有机体接受器的根源,也是通过调节效应作出反应的对象。当有机体产生表示自身状态的刺激信号和接受一个调节指令的时候,它们产生于身体状态与编入“控制工具”(神经系统)规范的一致性,从E开始的系统就在整个人的有机体内发生了。这是体内平衡信息流程,控制编码者是神经系统。
  2)、效应环境:外部世界的可感知领域。有机体是在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在认识可感知的体外环境时,智力称作“感觉密码”或“完型”,它们构成感知理解力的规范,由此而形成了人与环境间的“控制性自稳活动”。即“完型系统”C不仅要控制和编码以适用感觉-认知活动要求,而且能够对认识事物的环境进行“控制”,这是积极的、有目的的人对环境的影响。在这种反馈活动中,我们“发射了我们的密码”;用知觉所产生的、可以认识的事物和事件形成和构造了我们的环境。“这样,‘对环境的认识’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对可感知环境状态的所有主要种类具有相对应的完形系统”。[《系统结构和经验》,第7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效应环境:一个极为复杂的领域,称超知觉层次的“文化活动”;它包括了各种不同性质的认识和目的的行为领域,如科学、艺术和宗教。由各种概念形式分析为被控信息流(性质迥然不同的)反馈环路。由此也形成了各种特殊的超感知的效应环境。
  4)、内外环境:自然界、艺术和宗教的领域,或表示外部环境、自然界、艺术和宗教领域的具体符号。这是与生理密码的、完型的、科学的、审美的和宗教的、思维结构的控制-编码系统相对应的效应环境,是在人际交流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信息流程。与之相联结的循环中,输入P是自动的和外部的感知,包含情感的有意义知觉,而输出R是生理的、行为的和控制的协调反应,审美地产生的、宗教的能动性。
  事实上,人所拥有的内环境又是他们在活动中的控制-编码系统,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密码,因地、因时、因事而选择使用某种相应层次的密码,并在信息流程中调整自身。在与具体环境相互作用中,根据拉兹洛的分类和阐述,只有在人际沟通时,人所面对的是全方位的效应环境,包括自然的、感知的、审美的等等,这时所对应的也就是全面系统的密码结构,自然生理的、心理的,审美方式和认知思维方式等。而且,在与具体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有两类行为方式:适用活动与控制活动。这表明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是人自身学习和行动的统一,以及理解与解释的统一。
  对于文化环境来说,对作品和文本的理解和解释是属于超越感知反馈层次的,同时又是属于人际沟通的过程,因而,对于读者或研究者说来,我们进入到了一个独特的人造意境之中,在这里,文字符号输入的各类信息,使我们通过对作品和文本的了解、把握乃至对其意蕴的理解,达到了与作者的对话和沟通。这是一种跨时空的、超感知的活动信息流程。它对读者和研究者的要求是实现与作者视界统一或融合。因而,通过这种对话和沟通,我们就能够有较大效益,因为,我们身临了一个从未遇到过的世界,通过学习、调整改变自己的心智结构或密码系统而达到了深入理解,并通过输出把这种理解表达出来。这便是一种文化创造。
  我们说,人作为文化的存在,其活动和创造过程都是离不开具体的文化环境的。对于文化环境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把握其具体性、现实性和特殊性,以使我们在了解和适应活动中,与环境结合,即适应环境,使我们的心智结构、密码系统、思想认识适应环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思想认识发展到文化分行的高度,形成一种新的更合理的观念和构设,并把它们付诸实施,继而在对环境的控制中,达到对环境的改变和创新。这便是人的活动的本质特征。换言之,在效应环境与人的状态系统之间形成自稳自组系统的信息流程的同时,适应性--人的密码系统对环境的适应,以及控制性--人的密码系统对环境的控制--编码就相互生成了。只是在这种相互作用向新的自稳自组系统模型转换时,对环境的改造和对密码系统的调整创新才得以产生。自稳自组系统模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按生成--过程--转换的顺序存在着的。由此我们也从信息通讯流程层次上,找到了效应环境与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历时态的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拥有自主性和优先权的仍然是作为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主体的人。
    三、主体性: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优化
  人的真正的存在,是作为主体的真实的存在者,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对自我和文化环境都了如指掌,并通过努力而作用于文化环境、自我和他人,从而把人的本质规定性以及控制--编码系统对象化地投射到文化环境的建设上,使个体有限的生命得以超越达到永恒性和无限性的存在方式。概言之,人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表现在:人通过活动而创造环境客体;人在对环境的适应时调整自己;人在对环境的控制中把“美的规律”施于其上。
  在人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价值性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不管是自稳--自组系统模型,还是效应环境对人的影响力,都是以人的价值判断为特征的。如果说,判断所表示的是从主体来看的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则价值判断表示的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状态,是一种对人与周围环境的认识。在这里,价值正是主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状态在价值评价主体身上的显示。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言,他们是动态可变的开放系统,他们在与环境相互变换和相互作用中保持其生理和心理的同一性。而其所显示的价值判断正是他们在特殊情境中,通过有目的地利用环境客体而成功地保持住这种同一性的表征,同时也是通过按照美的规律改造环境而使其生理和心理的同一性在内环境的摄制和重演过程中得到更新。但是,文化的泉源不是价值,而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当人类生存受到了环境的压抑时,就会产生突进性跳跃,这是一切文化环境的根基。文化创造和发明之后,才有价值与评价。
  换言之,人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价值关系的揭示,主要使我们对主体状态并由此而扩展到对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状态的关注和把握。
  人作为主体改变和创造文化环境的活动,是通过对文化环境的适应性和对自身的自组织功能性来展开的。无论哪一层次的模型--自稳自组系统,人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信息流过程,都强调了人在组织建构和相互作用中的控制--编码系统的调节--适应性或控制性的并存。从人的主体状态来看“……人类是依靠控制论的自保存和自组织功能保证自身的延续的。这种自稳定功能包括范围很广,从内稳定到心灵的最高表现。”[拉兹洛:《人的价值的系统哲学》,载闵家胤等译:《系统哲学讲演集》第12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正如皮亚杰曾经断言的那样:即使是抽象的逻辑数学运算,也是这种机体自动调节的表现。《心我论》作者则把这种过程称作文化基因复制。他们指出,人的生命存在是有着复制本能的,它使得携带文化基因的意识广泛化,生命得以演进。人作为主体与文化环境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在现实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有着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交往活动等等模式,它们表现为“主体抉择客体,或主体建立同其他主体交往相互作用的某种方式”。[M.C.卡冈:《人的活动》第46页。]这些主体与客体的内在结构,被体现为人的活动的本质。主体能动性指向客体,并导致客体的改变、改造、变形,或者导致完整地和原封不动地保留客体及其结构,形成知识,即关于客体的质和现实世界的客观联系、关系、规律的信息向主体回复,或赋予客体价值,即作为关于该客体对主体的意义的信息向主体回复。由此构成了一个主--客关系的动力场或综合效应场。
  人的主体能动性使人在活动中处于主体状态,即自身具有充分的知识能力,以科学的合理的态度对待文化环境客体;在行动过程中,使人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状态达到最优化和有效化。所谓最优化就是使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在一定条件和内部根据下,在某些方面,比如,目标、手段、过程、效应等最大限度地(或最小限度地)接近或适合某种一定的客观标准,实现最优。因而这种最优化和有效化的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状态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目标优化;手段优化;过程优化;功能优化;效应优化等等。所谓目标优化就是根据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选择和确立系统相互作用活动所要达到的最传真状态的水平、程度和性质。在这里,“最优原理的实质就在于内部根据和条件的统一,通过一定条件对根据所决定的多种可能性和趋向进行选择。”[《自然辩证原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94-495页。]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目标优化,并不象纯物质系统那样简单和确定,它对于主体状态即主体内部条件诸因素的要求更高更重要。为了实现目标优化,主体不仅要选择和确立目标,而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调整和增强其自身的内部条件与根据,通过实现外部条件的优化,创造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手段,达到手段优化、过程优化和功能效应优化。 
  所谓手段优化是人在与文化环境客体相互作用有机系统发展目标确立之后,对实现目标的工具、思想观念、道路和途径的选择、改进和创新,使之完全适合并有效地推动最优目标的实现。在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稳自组的系统中,主体并非与客体直接地发生关系,而是通过各种有效的中介环节,以及由此而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信息流程。在这里,内环境与外环境及其相互作用,转化为具有中介性质的因素,而主体不仅通过对C控制--编码系统的调节去适用效应环境,而且通过对C的操作对效应环境加以控制和改变。不仅如此,人作为主体还对社会外在环境中的各种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符号形式体系,以及各种意义结构加以选择、改进与创新,使其对活动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为了实现目标,人还必然要运用物质文明成果,技术的和管理的系统工程,以及其他各种有效的手段。因此,能够满足实现目标需要并推动这一进程的手段是多种性质、多种模式的,物质的、技术的、组织管理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等等。而各种手段又是在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实现优化、发挥效用的。所谓过程优化则是指人在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动态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协同一致的关系及其组构方式的有序性状态、过程的规律性和自组织调控,使实现目标的进程顺利、有序和达到最佳状态。过程优化的基础和养分在于两个因素,一是人与文化环境自稳自组系统的关系组构方式,二是人对这个过程规律的掌握和调控能力。因为在不同层次的模型中,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性质、形式和信息流程均有差异,其结构以及展开过程也不尽相同,实现过程优化的人要对这种结构性质、形式及其过程性的特征有所了解,这是做到自组织过程调控以达到系统有序化状态的主体性行为的前提。而在对自组织过程的调控等操作活动中,人把编码--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特征、人格智慧等投射于其中,但是,这要经过若干程序和步骤才能完成。这一过程所导致的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自组系统建构、自组织过程中主体创造行为,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的文明状态--创序、增值,实现结构合理化和过程优化的状态。
  所谓效应优化是作为主体的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构与自组织过程的正向效果的突出展示。不仅使内环境诸要素和社会的外在环境诸要素都得到发展,而且使彼此相互作用关系的组合方式更合理,在过程中得到较大发挥和展现。也就是说,通过主体的选择、设定、操作和调控,使得自组织的系统结构产生出最佳功能,对人与文化的其他领域产生良好的影响;对本系统过程来说,以最快速度、最佳途径和方式、实现最优化目标。因而,效应优化的表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对于本过程自组织状态与最终目标实现的最优化,二是该系统内在结构的合理化所产生的功能最优化。这是衡量某种文化体系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生命力,能否促进人的生成和发展,是否适合人的存在、活动、创新等的基本途径。
  从上面四种过程来看,人的主体性表征为:其一,人的可调性和自我革命的意识和行为;其二,对人--境相互作用整体关系的把握;其三,对人--境系统模型的建构和依据过程的规律而进行的调控;其四,使系统运行达到自组织状态,实现目标优化。我们看到,在人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愈益显示出自己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他们不仅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建构起与文化环境沟通、交流、适应性和控制性的自组织系统,而且,能够在人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做到最优化和有效化。但是,文化环境对于人的存在、活动和创造来说,又有着规范性和制约性,因为一种文化形式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力量,以物化形态和意识形态、组织形态和技术形态等方式,综合地作用于人本身。我们看到,一种好的思想观念--知识、信念和价值观念,可以把人类生存引向美好和谐的状态;而一种坏的观念,却影响人类创造力的发挥,甚至使人类陷于自己创造力成就所设下的陷阱。因此,人类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导引。
  然而,历史是以辩证的方式行进着的。当文化规范性特征成为人类创造力的桎梏时,对文化体系和文化环境的改变和调整也就开始了。与以往的理论所不同的是,变革文化的过程与人自身的革命是同一的。更进一步说,若要使文化变革,首先要实现人自身的变革,这就是说,人的外在文化环境与内在文化环境的内在联系和同一性质,表现在变革过程中,内在环境的变革是首当其冲的和关键的。而无论对于人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系统的构成,抑或是发展和变革,都是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人与文化环境之间的一切内在相关性和矛盾性都只能在文化创造过程中得到解决。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特约编辑 赖金良
  
  
  
浙江社会科学杭州060-065B1哲学原理李燕19951995 作者:浙江社会科学杭州060-065B1哲学原理李燕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41:07

[新一篇] 為什么需要和需要什么  ——對當今文學存在理由的若干思索

[舊一篇] 主體間性:理解師生關系的新視角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