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视点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批判与局部医治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使命和重要历史课题。因此,要认清和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弊端,就不能不关注这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潮,尤其是其独具特色的社会政治理论。相比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哲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而言,国内学术界对其社会政治理论的研究还非常薄弱。由陈振明主持的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综合而成的这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打破了这一研究局限,它从社会政治理论的视角,系统而深入地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作出了界定、概括、阐述和分析,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本书在理论研究方面有许多突破和创新,这既表现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研究的总体布局上,也反映在各个专题的具体组织上。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理论的命题,围绕这一命题,作者勾画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基本框架,认为它主要由如下内容构成: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危机趋势;2.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政治效应;3.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阶级关系及阶级意识;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结构和职能;5.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及其克服途径;6.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7.法西斯主义的社会心理根源分析;8.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想与苏联模式批判;9.人类解放之路即社会主义变革理论;10.未来社会主义的特征与模式构想。 这一既有内在联系又层次分明的叙述框架,从整体上再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考察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观。深入分析他们这一理论的成败得失,认真思考其可供借鉴的见解和值得讨论的问题,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更全面、客观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利用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与理性摈弃资本主义的弊病提供某些理论依据。同时,有利于我们从世界历史和世界格局的视野中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在基本论题的专题研究方面,本书紧密联系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见解和值得重视的问题。举例言之,对当代资本主义一系列新变化及其特点的分析与解答,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完整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这也是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立论的出发点。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及表现形态都做了相当详细甚至深刻的分析,但他们往往局限于经济系统讨论经济危机,忽视社会政治、文化系统的危机形式,更谈不上对各种危机形式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本书详细评述了各阶段代表人物的观察视角和基本观点,特别指出哈贝马斯的危机理论的新颖和独到之处在于,它不是孤立片面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而是从系统输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来讨论各种危机趋势的联系和转化: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该社会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新的形式,即表现为产出危机——没有生产出必要数量的可供消费的价值,同时危机转移到政治系统;自相矛盾的调节指令由市场转移到行政系统,出现行政系统的产出危机,即合理性危机——行政系统没有产出必要数量的合理决策;而这种产出又是与没有投入“群众的忠诚”相关,因而在行政系统上产生了合法化危机——即没有提供必要数量的普遍动机;这些投入到行政系统的动因是由文化系统产出的,由于对资本主义的生存至关重要的文化传统被损害,所以它没有产出必要数量的能激发人们去支持决策者的动因,没有产生必要数量的能激发人们行动的意义,因而出现了动因危机。由此可见,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合法化危机、动因危机这四种类型的危机是密切相关、层层推进和互为因果的。从这种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已不再局限在某个领域、方面或部分,而是涉及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这些危机很难分别加以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这也正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一大特点。
  本书还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探索。这些问题包括: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及其危机趋势?这种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什么影响?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与生产关系、政治统治、意识形态等的关系怎样?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干预经济生活是否意味着阶级统治职能的减弱或消失?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白领阶层的成长壮大意味着什么?在该社会,阶级斗争潜伏或消失了吗?应当如何看待异化及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可能性及前景如何?如何正确评价“第三条道路”?社会主义的真正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如何处理好集权与分权、计划与市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关系?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的检验及其适应性问题?在当代应当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此等等。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关论点的评述,作者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解答。
  综观全书,作者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清晰地整理、归纳和提炼出从20年代的卢卡奇、科尔施至当代的哈贝马斯、奥菲等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社会政治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发展线索。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一般性介绍上,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各个方面的理论观点放在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背景中加以研究,进行概括和梳理,对这些理论观点作出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评述,客观地评价其理论上的得失,既指出其合理的、值得借鉴的方面,又分析其错误的、不可取的方面并探求其原因。并且,作者把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该书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陈振明、陈炳辉、骆沙舟着。42万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5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孙 麾
中国社会科学京187~188D1社会主义研究孙麾20002000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京187~188D1社会主义研究孙麾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1:37:18

[新一篇] 研制《規范漢字表》的設想

[舊一篇] 研究方法優化論——藝術理論的研究方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