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庞效民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 为了明确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参照性,本文对国际性区域合作的基本理论概念及其演变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首先阐述了用来描述在国家之间建立区域化、集团化合作关系的基本概念——“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内涵,然后概括分析了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发展实践对“区域一体化”概念的传统理论界定的挑战,并对近年来有关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现象的理论概念的新发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澄清有关认识的必要性。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区域经济合作 理论概念发展
  * * *
   1 问题的提出
  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向,而且自60年代以来一直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理论的研究热点。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机制的重要时期,区域经济关系逐步趋向市场化。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成为现阶段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政策导向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家对开展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高度重视,并持较积极的态度,希望通过开展国际区域合作提高吸引和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的能力;第二,国家把开展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作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对通过开展区域横向联合吸引其它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持积极态度,至今全国范围已出现100多个区域经济协作组织和网络。
  与国际经验相比,我国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区域发展实践很独特,有关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亟待加强,借鉴国际理论和实践是加强适合于中国实践的理论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直接参照国际理论和实践的做法并不可取。而近年来在我国的有关国家政策和学术观点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即把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作为中国开展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根据之一,并用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模式制定国内地区间经济合作的目标、结构和方向。这种做法有明显缺陷:首先,忽略了两种事物的不可比性,把基于国家之间关系的规律和经验直接推广到中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区域关系上,而且把基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域经济规律直接应用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中的中国区域经济实体;其次,把国际经验简单化,对国际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认识不足。进入9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和趋势,国际性的区域合作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趋向复杂化、多样化,发展中的国际经验正有待理论革新和发展。
  为减少国际比较的盲目性、探索和选择适合中国实际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以及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途径,必须明确中国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参照性和可比性,寻找正确认识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和规律的良好出发点。为此目的,本文从明确有关概念界定入手,概括总结国际性区域合作的基本理论概念及其演变。
  二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一直是国际关系的重要主题之一。几十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世界体系的运行规则和环境不断演变,相应地,不同国家之间开展国际合作的实质内容以及合作的目标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总体上看,趋向复杂化、多样化、非统一化和非确定化,加大了有关的理论总结和理论体系建设的难度。“区域一体化”是用来描述在国家之间建立区域化、集团化的合作关系的最基本的理论概念,80年代以来,用以描述国家区域化、集团化的合作关系的名称增多了,除“区域一体化”外,在文献中出现较多的还有“区域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等。需要指出,这些概念的内涵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
   2 区域一体化(regional integration)基本概念
  在日常用语中,一体化被定义为把各个部分结为一个整体。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是进行有关“一体化”的理论研究的两大主要学科,其中国际经济学侧重从宏观经济角度认识和刻划伙伴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以经济分析为基础建立一体化的理论体系,使一体化完全被赋予一种经济学的涵义,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60年代的成果最有代表性。而政治学根据国际关系理论来研究一体化现象,关注焦点是一体化伙伴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由于所依据的国际关系理论基本上是构筑在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上的,冷战结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政治学有关一体化的理论基本上失去现实合理性。
  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经济学界就以欧洲国家的集团化发展实践为主要实证基础,提出区域一体化的一般概念,该概念包括四个基本假设:第一,主权国家是国际一体化的主体;第二,国家一般都倾向于通过进行集团性的区域内部贸易来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水平,伙伴国家都看重以区内贸易利益为主的集团利益;第三,参与一体化集团的伙伴国家在国家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共同构成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利益集团;第四,一体化是一个有明确顺序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在这些假设基础上,一体化被定义为伙伴国家之间逐步加强经济合作联系、结合成为范围更大的区域经济实体的过程,主要发展阶段是:
  阶段1:自由贸易区,在区内伙伴国家间取消一切贸易壁垒;
  阶段2:关税同盟,除了形成自由贸易区外,还达成了一致的对外关税,提高一致对外的整体竞争能力;
  阶段3:共同市场,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和资本在伙伴国家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阶段4:经济联盟,伙伴国家的经济政策、市场规则、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等等统一化;
  阶段5:货币联盟,伙伴国家之间使用统一的货币。
  显然,在上述概念诠释中,一体化被单纯地作为经济范畴来理解,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两个名称也被看做是基本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具体名词用法上有时是区域一体化,有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另外,上述对一体化的阶段性划分一直被用作一体化类型的主要分类方法,即区域一体化的主要类型包括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货币联盟。8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学界开始注意区分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两个概念,把经济一体化界定为一体化的经济层面。一种理论观点是,经济一体化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3 区域化、集团化发展实践对区域一体化传统概念的挑战
  经济学界以欧共体经验为基础建立的“区域一体化”概念框架有着较为确定的理论假设和内涵,较为规范。但是,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以空前的规模取得进展,发展实践已明显突破了其传统理论范畴。国家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起点、途径和范围都发生了变化,“区域一体化”不再能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来简单替代了。历史实践在以下方面突破了经济学对区域一体化概念的传统理论界定。
   3.1 国家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起点在变化
  国际关系经历了重大的历史性转变,现代国际关系趋向全球性互相依存、政治经济密不可分。从二战后到冷战结束前,国际政治关系一直是全球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国际政治分割直接导致国际经济分割,国际集团化合作关系往往以国际政治伙伴关系为前提。东西两大集团的政治冲突是国际矛盾核心,西方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两个平行市场长期相互分离。冷战结束后,形成多极化格局,国家间政治走向全球政治,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对整个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做出决定性的影响,为数众多的全球性问题进入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国际矛盾和冲突也在全面展开;同时,全球性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以国际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区域集团化正在重新塑造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格局,任何一个国家对国际事务的政治和战略考虑不能脱离其国际经济关系,反之亦然。在这种历史趋势下,竞争与合作成为两条密切交织的国际关系主线,寻求和参与区域化、集团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做提高自身国际竟争实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与区域一体化的传统经济学概念相比,国家之间谋求建立集团联盟的动机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利益权衡层次增加,除自身利益和地区集团利益外,还要在全球利益层次上审时度势,事实上,90年代,国际关系陷入全球主义和地方主义并行的困境;另一方面,国家自身利益出发点多元化,不但要在政治、安全和经济利益之间把握平衡,而且也要在经济利益的多种领域之间进行选择。鉴于此,要冷静看待在60—70年代与80年代以来掀起的两次区域集团化高潮,不能就此得出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于乐观的结论。
  国际组织成为影响与协调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力量,增大了对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个体利益和集团利益的环境约束。区域一体化追求区域共同利益,实行一体化合作的国家集团一般采取对区内优惠,而同时对区外实行差别待遇的做法,而以关贸总协定(GATT)(1995年1月国际贸易组织(WTO)成立)为代表的国际机构组织和有关协议条约,以推动国际合作、建立全球自由贸易体制为目标,推行非歧视和多边互惠主义原则,要求所有国家在比较利益原则下寻求多边或全球性途径。显然,区域一体化的区域封闭性与关贸总协定(GATT)原则有矛盾。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成功和WTO的建立,GATT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趋于上升,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逐步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监督、管理和规范。GATT第24条及乌拉圭回合对第24条的谅解肯定区域一体化对自由贸易发展具有一定价值,但明确规定了组成区域一体化的目的,并对区域一体化的建立和运行做出程序上的规范,目的在于使区域一体化建立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尽可能最小化,把区域一体化的建立和发展纳入GATT的管理和规范体系;第二,GATT(WTO)正在更大范围(扩展到服务贸易、环保等领域)对世界体系加以影响和规范,并对区域一体化建设产生示范效应(田春华,1996)。国际机构组织对于国际关系的重要职能既针对国家政府,也针对私有部门和企业,对跨国公司实行国际监督和控制。
  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性不断提高,国际分工从贸易主导型演变到投资主导型。国界是国家利益的分割界线,除政治意义外,长期以来一直是有关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区域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人为地域界线,是保持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差别的空间界限。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伴随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和电子通信技术带来了时空观念的革命性变化。在商品流通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同时,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性也在不断提高,除土地外,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跨国流动趋势上升,而且市场销售知识和管理控制等在全球流动的可能性也提高了,其中资本的国际化流动最为突出,战后国际金融市场逐步发育和成熟,这为扩大经济活动空间,特别是资源利用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市场全球化创造了需求和可能条件,国家之间有可能通过经济活动的跨国性组织来实现市场优势和生产要素优势(Dicken,1994)。国际贸易中有形产品逐渐让位于无形资产。国际化的经济利益竞争由经贸扩展到生产、投资、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源的利用等广泛领域,相应地,国家之间发展共同经济利益的可能范围和实现途径也增多了。
   3.2 形成和发展跨国性经济合作关系的主体构成在变化
  世界经济发展主体和利益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体系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种类和数目增加了,国家不再是发展和建立跨国性经济合作关系的唯一主体,一体化不再是主要由国家政府来驱动的协调和平衡国家利益的区域过程,而成为国家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体交互作用的多层面动力过程。
  除国家政府外,企业成为开展跨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和主体。跨国公司打破了国家作为唯一国际行为体的垄断局面,对国家在国际舞台和国内事务中的传统权力地位提出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获得迅速发展,在全球生产、金融和贸易体系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其规模和影响力已经超出某一国家的范围而国际化了。迄今全世界跨国公司总数已超过3.7万家,它们的20万家子公司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国公司的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50%;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工业研制的80%、生产技术的90%、世界技术转让的75%;8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增长的33%,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构筑实现自身全球发展战略的国际分工体系,而且有自己的全球技术战略。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向“无国界经营”方向发展,对国家主权和国家政府的国际权威和职能提出挑战。跨国公司的国际性使之可以成为独立发挥作用的权力中心,而不仅是国家的政策工具,跨国公司首先考虑的是公司的利益和目标,而不是国家的利益和目标。另外,跨国公司有能力对国际组织的控制实行反控制(陈斌进等,1995)。
  国家政府调控本国国际经济关系的职能方式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权力已相对削弱,跨国公司对于国家主权造成挑战,国家越来越不能单独地对经济事务作出决断。但是,国家仍是当前唯一能够有政治主权和军事实力,控制着人口、领土和资源的地域实体,国际生产和世界市场仍被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分割,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下,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仍然由国家政府来掌握。许多国家政府根据国际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职能战略,更重视通过规范本国企业和进入本土的外国企业的企业行为以及调整本国对内对外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本国的国际经济关系。国家有权利对跨国公司实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和管理,同时有义务对本国公司对外扩张和竞争给予支持。例如,美国《关税法》337条款就是针对私人厂商和其进出口商品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另外,国家政府可以通过具体的金融政策和产业贸易政策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环境(R. Grant,1994)。
  寻求和参与跨国经济合作的基本单元的地域特征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由完整的主权国家扩展到一个国家的局部地区。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使国际集团化区域过程突破了以国家为基本地域单位的传统权利层次和空间界限。另一方面,地理接近性和空间紧密性对构成区域合作伙伴关系的约束力趋于降低。
   3.3 差别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在致力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基于欧盟经验的区域一体化概念中,伙伴国家的均质性是个重要初始条件,欧洲共同体的8个初始成员国的国家政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接近,技术、文化、意识形态、消费习惯和水平也大体接近或相似。正因如此,得以形成一套完整的与成员国大体平行的超国家组织和管理机构。但是,除早期欧盟外,近几十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建立地区性集团不再是经济发展水平相接近国家之间的事了,大多数区域集团的伙伴构成均质性较低,不仅有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而且还有政体、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别,从国家类型来看,集团成员组合趋向复杂化,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都是典型代表。在60年代~70年代第一个区域集团化高潮中的主要代表性区域性合作组织,包括欧共体(EEC)、经互会(CEMA)、东盟(ASEAN)、东非共同市场(EACM)、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等,伙伴成员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较为相近,而在80年代以来的区域化、集团化浪潮中新近涌现的区域性合作组织,由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起组成的集团在增加。集团成员差别大往往意味着集团成员利益结构的非一致性,事实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和资源环境联系是当代全球国际关系的矛盾焦点。由于集团成员利益不同,利益冲突增加,从而加大达成共同集团利益的难度,有时即使名义上达成集团利益,由于合作成员在合作框架中的利益得失不均衡,实际上往往是成员自身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合作难以取得预期进展。另外,难以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
   3.4 区域合作目标选择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缺少现实基础
  基于欧洲经验的区域一体化传统概念,设定了一个明确的阶段性逐级深入的规范性目标体系,欧盟在近半个世纪中基本上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但是,几十年来的区域集团化实践表明,在合作伙伴构成复杂化的趋势下,合作伙伴各自的利益基准点和实际利益目标差别加大,阶段性的统一目标常常是名不副实的。
  驱动伙伴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因素呈现鲜明的时代历史特征和动态性。有学者(Linge & Hamilton,1981)指出,60年代~70年代出现的经互会、东盟、东非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等组织的具体目标与传统的一体化概念有明显偏离,由于当时有关国家以通过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来加强国民经济建设为基本动力,工业化、工业生产合理化大概是它们加入区域集团的基本目标,主要关注一体化的工业发展能给各自工业结构带来什么变化。有些国际学者认为,目前许多国家政府对加入区域经济合作所持积极态度实际上是出于对资本流动国际化的迫不得已的政策响应:一方面希望保持和加强资本流动性,增加本国资金来源和资金利用有效性,另一方面要限制来自外部的对国内市场的威胁,保持国土界限在保护国内市场方面的传统权威。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扩展和深入,具有共同集团利益的合作成员国之间的目标分歧也会增多,例如,目前欧盟成员国在决策机制上就存在着重大分歧,德国、意大利等国主张建设“联邦制”的欧洲,或说“欧洲合众国”,而英国等则坚持欧盟应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联盟。
  合作伙伴的利益权重结构有差别。尽管经济互补性被普遍认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性经济联系的主要合理性根据,但是二者的利益兴趣和争取自身利益的能力差别却是明显的。80年代以来,全球性竞争加剧促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样积极寻求政治性解决方案对付区域贸易问题,尽管大多数合作组织名义上都以区域贸易自由化为首选目标,如目前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都提出了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明确目标,有关成员国真正关注的并不一定是区域共同贸易利益,各自的长远目标更不尽相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资源更感兴趣,因而在合作领域上主要强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而发展中国家希望从发达国家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因而更重视经济与技术合作,亚太经合组织的这一特征十分典型。发展中国家面临两难困境:希望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来使自己的产品更容易地进入发达国家,但同时,发展中国家对自由贸易的承受能力不强。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了灵活而务实的开放政策,以逐步开放市场作为争取吸收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有利条件。相反,欧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
   4 区域一体化理论概念的新发展
  以上分析表明,就本世纪后半期世界范围发生的区域化、集团化历史实践而言,传统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学理论是相对薄弱的,在实际应用中有关区域性合作关系的概念定义精确性下降,使用上也有些混乱。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有关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合作现象的理论概念有新发展。
   4.1 把区域一体化概念分解为多个新概念
  鉴于区域一体化动力过程中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两个层面存在的明显分异,即政府目标和企业私有部门行为的经常性背离,以及进行区域一体化的政府政治意愿和区域一体化的实际进展的差别,一些学者提出把区域一体化概念分解为两个新概念。一种划分方法定义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性区域一体化和以公司(跨国公司为主)为主导的功能性区域一体化(陈斌进等,1995),也有人用政治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来划分。不论用什么名称,问题的核心是把区域一体化的两个重要方面——组织制度建设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进展——区分开来,避免将区域合作的组织制度建设等同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制度性区域一体化(institutionalization)概念已逐渐被广泛采用,用以描述在区域集团化方面的政府行为,指合作伙伴国家之间出于发展合作关系的政治意愿建立一定形式的组织和制度(institutions)。制度性区域一体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和功能:第一,对开展合作(或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第二,高效及时地获得和相互传递信息;第三,开辟进行实质性政策协调(如对外政策)的可能途径(Higgott,1993)。
  同时,有关经济层面的区域一体化,即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进展的概念使用灵活化。在一般性论及区域化、集团化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时,对于欧盟的经济合作,使用“区域经济一体化”;除欧盟外,多采用“区域经济合作”,而非“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明确大多数区域集团在区域经济联系紧密程度和协调发展方面与欧盟的差距;有学者建议使用“贸易一体化”来描述以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目标的经济合作(Missen & McKay,1995);在分析及描述某个区域集团的类型时,不再依赖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阶段分类法,而是根据其实际性质加以定位,例如用“区域性贸易集团”来概括当前存在的多种国家间合作组织(Grant,1995);一些学者提出用“区域产业圈”一词概括东亚区域化经验更恰当(小林实,1994)。
   4.2 提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
  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出现一种国际性区域合作的新现象,即不同国家的一部分组合在一起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如东南亚增长三角、湄公河区域三角、图们江区域三角等。学者普遍认为它们不符合区域一体化的传统概念,与一体化的几种传统类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完全经济联盟、完全政治联盟都不同。经济学家们一般称之为“跨国经济区”,地理学者把它定义为“跨国次区域经济区(SREZs)”。尽管人们对此新现象的认识与概念定义远未统一,但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个描述国际性区域一体化的新概念已基本被接受。由于它们主要位于亚洲,有人称作“区域一体化的亚洲解决途径”(kettunen,1995;Chen,1995)。
  目前关于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代表性观点是:资源互补性和比较优势、地理接近性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开展这种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条件;通过资源合并和产业互补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把发达经济和欠发达经济的资源结合起来,把可利用的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可利用的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结合起来,通过开发规模经济和地理集聚来提高竞争能力,产生经济效益。与传统一体化概念的主要差别在于:第一,在合作目标方面十分强调经济互补性的重要性,而不太在意均质性与共同利益;第二,在合作主体方面不依赖于成员国政府之间通过正式协议来协调,而通常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导向的交互作用,其中有的虽由政府出面,但主要是由私有企业互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组成的新的跨国界的空间经济组合。有学者故谓之“自然经济地区”、“自然战略联盟”、“松散的联系同盟”;第三,突破了国家界限:虽然有毗邻或共同的国界,但在这类区域合作中主要发挥作用的不是国家的国界,而往往是民族、人文联系的地域界线。
   5 澄清基本概念认识
  目前全世界已成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有24个,参加的国家达140多个(崔冠杰,1994),这些区域合作组织的具体合作背景、合作伙伴构成、合作形式和合作目标差异较大,较难作系统严密的类型归并。一些区域合作组织的名称叫法明显地与一体化传统概念的内涵有出入,有关名词使用不规范,例如,“阿拉伯共同市场”中“共同市场”的用法言过其实;近年来成立的一些区域合作组织在发展目标提法上沿用传统一体化概念体系下的阶段性目标,如目前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以自由贸易区为目标。另外,学术界也有一些模糊认识,有些学者仍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混同使用,有人根据传统概念对在几十年来出现的具有不同发展背景的各种区域合作组织实例进行归类。
  我国有学者对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类型划分,提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基本模式,比较普遍提及的是欧盟类型、北美自由贸易区类型和“雁行模式”三种基本类型,也有人把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即所谓“增长三角”看作基本模式之一(亚非所,1996;金明善,1996)。他们对这些模式的描述是:
  欧盟类型:各成员国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相近,通过产业水平分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北美自由贸易区类型: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围绕核心国形成区域性市场体系,并形成有一定排它性的自由贸易区域。
  “雁行模式”:以经济大国为领头雁形成产业体系,各合作成员间形成以垂直分工为主的产业联系。
  “增长三角”:利用不同国家毗邻地区经济的互补性,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跨国或跨地区经济合作区。
  从表面上看,上述模式是依据合作伙伴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特征对当今世界区域合作集团组织多样本的归纳总结,实际上,根据前面对区域一体化基本概念及其演变的讨论,不难发现,它们是对属于不同层次的一些概念即“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贸易集团”、“区域产业圈”和“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不太恰当的归并。
  参考文献
  1 张万清主编.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265~268.
  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浙江亚太研究所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亚太经济合作.时事出版社,1992(3):132.
  3 小林实.东亚产业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崔冠杰.澳门高技术产业发展之路.澳门基金会出版,1994(8).
  5 田春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1996(12):56.
  6 亚非所.环渤海区域联合亟须强化国家政策干预.环渤海经济liào@①望,1996(5).
  7 金明善.展望世纪之交的环渤海经济合作模式.环渤海经济liào@①望,1996(3).
  8 宋坚.相互制约与促进——从欧盟一体化看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国际贸易.1996(12).
  9 谭东白.协调立场面向未来——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liào@①望,1996(15).
  10 傅东辉.打开他国市场的总体战略——欧盟的市场准入战略.国际贸易,1996(11).
  11 李长久.亚太经合组织方式行之有效.liào@①望,1996:50.
  12 丁兆林.人力资源.亚太经济腾飞的又一主动力.liào@①望,1996(6).
  13 施本植.湄公河流域国土次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贸易,1996(6).
  14 Richard Grant.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rade.Progressin Human Geography,1994,18(3):301~306.
  15 Xiangming Chen.The evolution of free economic zones and therecent development of cross-national growth zon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5,19(4):606~616.
  16 Chung-Tong Wu.The Edges of China-Cross Border Development.Conference paper,1995:5~6.
  17 Erja Kettunen.ASEAN and the growth triangle:regional economic profile of integration.Conference paper,1995.
  18 Geoff Missen,John McKay.Asia pacific regionalisation:realityand rhetoric.Conference paper,1995.
  19 Won Bae Kim.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in Northeast Asia:towards a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Asia,1996:22~24.
  20 F.E.Ian Hamilton,G.J.R. Linge.Spatial Analysis,Industry and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1981:5~6,21~23.JOHN WILEY & SONS.
  21 P. Dicken.Global Shift,1994.
   THE CONCEP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RELATED DEVELOP
   MENT
   Pang Xiaomin
  (Institute of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
   Abstract
  Aiming at getting clear about the reference implic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o intra-applications in China,this paper gives an analy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changing basic conception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based onEuropean experience is elaborated at first,and the major challenges faced it by the real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n terms of cooperation and grouping in the past decades have been discussed.Then the recent academic development concerning the extending of the conception over the worldwide experience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been summarized.
  Key words Regional integration,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Conception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
  庞效民,女,1965年5月9日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在职博士生,近年来一直从事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研究。*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目加潦右
  
  
  
地理译报:地理科学进展京39-47K91中国地理庞效民19971997 作者:地理译报:地理科学进展京39-47K91中国地理庞效民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34:15

[新一篇] 北村小說的文化心理特征

[舊一篇] 區域發展規劃基礎理論述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