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自杀意念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背景
  关于自杀率的确切数值在我国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总体上认为这个比率大约为每年30/100000。这个数字三倍于全球平均水平,由于我国拥有约13亿人口,这意味着我国占据了全球所有已报告自杀人数的40%以上。我国自杀人口的人口统计学模式与西方的有很大不同。在西方城镇人口自杀率最高,在我国则是农村人口自杀率最高。据报道我国农村自杀总比率三倍于城镇地区,女人则比男人有高于30%的更大自杀可能性;在农村地区性别差异更大,那里的女人与男人相比有两倍以上的可能性自杀;自杀可能性最大的是75岁以上年龄段,15-24岁年龄段是另一个稍小的高峰。在西方,老年人自杀率一直比较高,我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在全世界则是最高的;在西方,过去的2-3个世纪年轻人的自杀比率持续增长,在一些国家甚至已经赶上了老年人的比率,而在我国对自杀增长的认识很少,速度尚不知道。但是由于青年妇女中的高自杀率,中国已经开始注意青年人的心理健康,并对原因进行思考。研究者在解释中国农村妇女的高自杀率时,把社会和文化要素的重要性置于精神病学要素之上,也就是说社会文化要素比精神病学要素更加重要,而在男性自杀居多数的西方国家和另一些华人为主的国家,精神病学要素则被认为是主要影响因素。心理疾病发病率在任何国家都在研究之中,由于初级护理和专业医师的低覆盖率、对疾病的不同定义、精神疾病的折光现象,还由于精神健康问题强烈的躯体化趋势,在我国这个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各国要消除种种差异是困难的,但是,在任何社会自杀都可以被看作是同样历程的结果,人们应该提出完全的措施,在自杀可能发生的所有时期进行介入和干涉以阻止其发生。这个研究采取多因子病原论,试图找到在上文提到的中国青少年中的这个历程。所以这个研究的明确目的就是量化在中学生中自己报告的压抑和自杀意念的比例和严重程度,从而确定压抑与自杀之间的关系,并做出宏观和微观环境中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的预测。
   方法
  在浙江省城市和乡村的六所中学(主要在13-17岁年龄段),开展了一次交互式调查。研究开展的位置在杭州和淳安,杭州是东部繁华城市,而淳安是杭州西南150公里处的一个贫穷多山地区。1998年杭州和淳安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为1400美元和580美元,两地的中学入学率分别为99%和96%。在每个地区邀请了六所中学参加,这些学校在学习成绩或者学生的升学率基础上被选出来作为浙江农村和城镇学校的代表。这些学校的学习成绩从20%到85%变动,也代表了浙江的变动范围。学校的每个年级有三到五个班,从中随机抽取了两个班。1999年二月和三月研究人员(QJD)和助手在每个教室里分发了自填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在测验环境下完成。学生们被告知,如果他们发现任何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同辅导员进行讨论(三个学生确实用到了这个帮助)。与心理疾病有关的问题是从英国儿童心理疾病调查中取得的,最初使用交叉图表(性别,城镇/农村户口,年龄,父母文化水平,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独生子女家庭以及自己报告的学习成绩)来确定重要的联系(以95%置信度),然后使用多项loyistic回归来评定哪一个特征是与压抑参数独立相关的。
   结果
  1.研究对象群体的特征:这次调查回收问卷162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576份,占回收问卷的97%,45份问卷不完整(缺少超过10%关键变量的相关回答)。数据统计处理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8.0版本进行分析。研究对象群体的特征在表1中给出。独生子女家庭部分的巨大差异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模式。这个政策允许在农村地区生两个孩子,特别是如果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只是中间要有五年间隔。
   表1 人群特征
                 城市(杭州) 农村(淳安)总人数                784    792男孩                 369    401女孩                 415    391平均年龄              13.9+1.1 14.4+1.2年龄区间               12-17   12-18独生子女家庭             91%    16%人均居住面积             12m[2]   38m[2]家庭收入 高 (>800 RMB)       71%    48%     低 (<800 RMB)       12%    21%父亲受教育程度 高 初中毕业或以上   59%    24%          低 初中以下    37%    69%母亲受教育程度 高 初中毕业或以上   50%    12%          低 初中以下    44%     79%父亲职业 熟练             73%    13%     不熟练            24%    71%母亲职业 熟练             53%    5%     不熟练            47%    83%
  
  注:总计未达100%是数据不完整。
  压抑症和自伤现象:关于压抑症和自杀的问题是严格定制的。回答见表2。所有回答者的大约1/3说他们经常悲伤流泪,尤其是女孩(P<0.001)和农村居民(P<0.001)更多;与更严重压抑症(悲伤以致什么都不想做的程度)相关问题的回答显示出在女孩中带些普遍性,而在农村居民中则普遍的多;这些年轻人中的大约1/6多少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其中女孩较多,农村居民较少;在自杀企图方面也有同样的表现,在女孩中更普遍,在农村地区则不太常见。其他起源于loyistic回归模型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联系如表3所示。结果一致认为压抑症的诱因为女性、农村居民、学习成绩不佳这三者;自杀意念的诱因则为性别、学习成绩、城镇居民这三者。低家庭收入和父母文化水平低下与压抑症有关但和自杀意念无关;独生子女表现出对压抑症的防御能力,但和自杀意念无关。不佳的学习成绩和女性性别是压抑症和自杀意念仅有的共同诱因。
   表2 焦虑和自杀意念(百分比)
  附图D421M505.JPG
   表3 焦虑和自杀意念,社会人口因素:调整概率(95%的可信区间)
  附图D421M506.JPG
  求助:学生们被问到当他们感到压抑时曾向谁寻求过帮助,也被问到愿意从哪里获取帮助。回答如表4。令人震惊的发现是几乎1/3的人从未向任何人求助,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曾向父母和朋友以外的人寻求帮助。朋友是最重要的帮助来源,其次是父母。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意愿求助部分的答案显示出更多的人愿意求助于专业人员,包括辅导员和教育业的专业人士(包括老师),这说明还有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另外,电话求助热线是一种潜在帮助途径(在调查的时候浙江仅有的求助热线是当地广播站以电话的形式提供的)。
   表4 心理问题的求助模式(n=1070)
      你从哪里获得了帮助?(%) 你想从哪里获得帮助?(%)朋友       40               35父母       26               20老师       2.2               9其他亲属     1.1              1.2医生       0.2              0.7校医       0.1              3.3心理医生     0.1              4.9热线电话     0.3              14不求助      30               12
  
   讨论
  1.宏观环境:研究显示中国的宏观环境对这些年轻人在压抑症和自杀意念方面的独特影响主要是女性和不佳的学习成绩。社会经济地位角度上讲影响较低的因素是:居住在农村、家庭收入低和父母文化水平低,这些因素和压抑症有关,但和自杀意念及自杀倾向无关。由于这个年龄组中其它研究没有多少,对照关系有局限,但其他研究确实显示出女性中心理病态的优势地位。在对北京高中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女生中有压抑症和自杀意念症状的比例更高;在山东省的一个13-22岁的学生样本中发现在压抑症水平上没有性别差异;一个在香港进行的专门研究成年人中自举报心理病态的性别差异,得出的结论是性别差异是因为女性更富于感情和更愿意承认个人困难;中国农村地区压抑症的高水平被归因于:较低的地位受不到尊重(尤其是女人)、较低的日常生活综合满意度和舒适度、国民的陋习以及精神病学服务性行业实际上的不存在。农村地区心理病态的高水平表明,被认为是心理病态诱因的都市化程度和高密度生活空间,在我国人群中并没有表现出来。在我国大陆和香港显示出人们很能忍受过度的拥挤,在高生活密度的情况下,与空间本身相比,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才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对不佳学习成绩的重视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除女性性别之外唯一一致的诱因,由于它只是自己报告的而未经实际确认,这里可能存在自尊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中教育和考试中的成功被看作向上升迁的重要途径,在学校里教育孩子们努力工作和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是他们进步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这种看法得到加强,因为向市场经济的迅速过渡已经改变了从前的分配工作和“为生活工作”的体制,并代之以找工作和失业的巨大竞争。据证明获得好成绩的压力对中学年龄组影响最大(潜在地最让他们疲累),因为初级中学结束时进行的考试决定高中的录取,而进入一所好的高中广泛被认为是进入一所名牌大学的通行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研究中,压抑症和自杀意念的比例大大高出年龄的范围。通常人们认为中考是进入高中最重要的考试,压力的程度会和忧虑、压抑的程度一起增长,年龄段缺少差异性显示青少年的压力和中学阶段频繁的考试和评估有关系,这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个事实。在台湾和日本只有在有限的一些高等教育场所有这样激烈的竞争,有研究显示这些压力已经成为心理和神经失调的主要原因。
  2.微观环境:包含那些引发人们严重郁闷心情的生活事件。从我们的和其他的研究中可以推断一些生活事件在这些年轻人中间的重要性。研究显示对失败的恐惧和在考试中的实际失败会导致焦虑和压抑。在一个对11-14岁年龄组的研究中,焦虑和压抑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在考试中失败和获得糟糕的成绩。另外,在这次研究中,少数因某些原因离开父母中的一位或两位的学生更有可能有压抑症症状;可以推断,因离婚、死亡或父母在异地工作导致的分开对孩子或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3.从压抑到自杀意念:少年有压抑症状的人会发展到自杀意念。在我们的研究中一半有严重压抑症状(忧伤以致对做事失去兴趣的地步)的人承认有自杀意念(16%)。在城镇,压抑症状的人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因为在城镇地区压抑病态的综合水平较低,而来自死亡率研究的证据显示自杀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因此调查的结果与期望相矛盾。对于这个明显的矛盾有很多可能的解释:首先,这是小范围采样和不严密报告的假象。其次,城镇和农村居民是自然的社会变量,他们之间有巨大的差异,虽然总起来说农村地区自杀率较高,但也会有例外。再次,这些数字代表实施自杀行为的比率,关于这个在我国还没有可信的数字,自杀和实施自杀行为的关系是不明确的。高自杀率明显与缺乏对压抑病症的重视和治疗部分相关。治疗不足的情况在农村更加普遍,在那里心理病学服务工作事实上不存在,而且健康保险的缺乏使得很多人无法获得像城镇里那样的服务。但原因不止这一个方面,如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们普遍不愿因心理问题向职业人员寻求帮助,30%的人说他们从不将其问题与任何人分享,大多数只会向朋友和父母求助,只有很小数量的人寻求过职业帮助。有大量理由可以解释这种求助模式:包括缺少有质量的心理病学服务工作;已经很明显且很重要的是习惯和传统;还有我国人的躯体化倾向;在使用心理病学服务的地方,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形式。在一项对中国城镇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他们不愿意使用精神健康性服务,不是因为精神病的坏名声,而是对这种职业缺乏信心。在我们的研究中男孩们更可能依靠自己解决个人问题,而女孩则更倾向于向父母求助。
  4.从自杀意念到实施自杀行为和自杀:在我们的研究中超过一半有自杀企图者确实尝试过自杀。以美国对国内11-18岁青少年健康研究的纵向研究为对照:10.2%的女孩和7.5%的男孩考虑过自杀,而5.1%的女孩和2.1%的男孩报告确实有过自杀企图。在西方国家实施自杀行为在女孩中更常见,而成功的例子则更多存在于男孩中。这一特点被广泛认为和自杀模式有关。在西方男子喜欢暴力并因此使用有效的方式。中国农村女子也喜欢使用很有效的办法:摄取大量致命毒素,比如很容易获得的杀虫剂,而乡村地区缺乏好的医疗条件尤其是救生设备,导致她们被救活的可能性很小。在我国精神病和自杀有着传统上的坏名声,这就使人们不敢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对坏名声的嫌恶有可能阻止自杀企图,最后也可能影响报告的行动。两性之间不同的报告行为已经被作为男性自杀率更高的一个原因:对于男人来说自杀会更加丢脸。
   结论
  这次研究的发现已经对三种政策的改变作出了贡献:
  第一、2000年6月浙江省教委宣布将于2005年前在浙江省的全部中学提供咨询服务;
  第二、教委宣布为了减小学生的压力,学校将大大减少考试的频率;
  第三、中学健康教育课程中将加入一个新的部分。这个部分包含心理学对话,特别是与青少年及其思考机制等问题有关的内容。
  还计划对这个地区自杀行为展开更多的调查,9%的人宣布曾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的需要和以后的行为将得到更多的了解。这明显是一个可以确认的高度危险群体,他们应该得到有用的帮助。
青年研究京44~封三D421青少年导刊屈坚定/高伟娜/余星池20022002中国的自杀率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15-24岁年龄段的女性自杀率更高。目前关于中国青少年压抑及自杀意念流行性和预测方面的信息十分缺乏,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量化在中学生中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的比例和严重程度,从而确定压抑与自杀之间的关系。调查显示有1/3的人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的人承认有自杀意念,9%的人承认确实尝试过自杀。严重压抑在女性、学习成绩不好者和农村孩子中常见,有自杀意念和尝试自杀的则存在于女性、学习成绩不好者和城镇人群中。作为独生孩子是避免压抑的有利因素。求助模式显示了他们对朋友和父母的信任,很少人经常寻求帮助(大约1%),而30%的人从未因心理问题寻求任何帮助。屈坚定 高伟娜 余星池 浙江大学人口所 (邮编:310028) 作者:青年研究京44~封三D421青少年导刊屈坚定/高伟娜/余星池20022002中国的自杀率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15-24岁年龄段的女性自杀率更高。目前关于中国青少年压抑及自杀意念流行性和预测方面的信息十分缺乏,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量化在中学生中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的比例和严重程度,从而确定压抑与自杀之间的关系。调查显示有1/3的人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的人承认有自杀意念,9%的人承认确实尝试过自杀。严重压抑在女性、学习成绩不好者和农村孩子中常见,有自杀意念和尝试自杀的则存在于女性、学习成绩不好者和城镇人群中。作为独生孩子是避免压抑的有利因素。求助模式显示了他们对朋友和父母的信任,很少人经常寻求帮助(大约1%),而30%的人从未因心理问题寻求任何帮助。

网载 2013-09-10 21:28:21

[新一篇]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企業

[舊一篇] 中國音樂史教學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音樂史學會第六屆年會召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