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的经济互动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亚太经济的整体发展中,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包括澳门)、台湾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从70年代末开始,由相互隔离的独立发展状况迅速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经济互联互动的格局。中国大陆借助于香港和台湾所拥有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和人才,极大地弥补了中国大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不足;同时,香港和台湾也借助于中国大陆的生产要素成本低和市场容量潜力极大的优势,成功地进行生产过程转移,提升了港、台的产业结构。而且这种转移和提升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并对整个亚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
      一、中国大陆与香港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外资来源
  中国大陆与香港的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双方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外资来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方向统计》1993年年报的资料:香港与大陆之间的贸易额从1980 年的49.23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579.75亿,13年间增长10.78倍,平均年递增20.9%。 香港政府统计处的《香港统计月刊》1992年第2期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数据:1988 年香港对大陆的进出口以及转口贸易额占其进出口和转口贸易总额的32.8%,居第一位;其中从大陆的进口额占其总进口额的31.2%,列榜首;对大陆的出口额占其出口额的17.5%,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位;对大陆的转口额占其转口总额的47.8%,也独占鳌头。到1993年上述的比例相应提高为44.3%、37.5%、28.4%和57.6%。截止1996年11月底,香港与大陆间的有形贸易总额就达9591.46亿港元。大陆是港货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占其出口总额的27. 4%,亦是香港转口货物的最大市场,经香港转口的货物,约有34.5%是转往大陆。同样,大陆对外贸易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香港。据《贸易方向统计》的资料计算,1980年大陆对香港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13.1%,1992年上升到34.65%,超过了1/3。 香港作为大陆对外贸易的转口基地,将大陆每年对港出口的95%转口它地,并日益成为中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商业知识的转口港。
  事实上,已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大陆与香港两地的贸易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香港的出口制造业的生产基地能够顺利逐步地迁入中国内地,尤其集中于“出口加工”为主的制造业。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为香港解决了发展经济所需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两大世界性难题,增强了香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实力,仅就劳动力一项,就可使香港产品成本大大降低。据估算,港商在大陆的厂家雇佣大陆工人超过500万, 而支出的工资仅为香港本地同类工资的10%。按此推论,仅此一项,一年中,香港厂商即可从中降低成本3240亿港元。在此巨大诱惑力作用下,大量港资投资中国大陆。
  1979年以来,香港一直是外商向中国大陆投资的先导和主力。据外经贸部统计,从1979年至 1994年, 港商回大陆投资设立的企业已达13.9万多家,实际投入金额高达600亿美元, 约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和实际投资额的60%以上。迄今香港制造业已有4/5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转移到大陆,在大陆雇佣的工人要比香港多出五六倍,有5 万多香港技术人员进入大陆工作。香港制造业的大量内迁,一方面,有利于香港制造业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另一方面,由于香港已把80%以上的制造业内迁,制造业在其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而第三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则相应上升,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香港经济结构体系逐渐形成。香港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高度发展的服务型经济中心,其中围绕制造业外移所形成的转口贸易又成为香港服务业经济的核心。从发展趋势看,香港工业发展将转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使港制产品向多元化及高档化方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的加工制造业仍会向大陆转移,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中国大陆而言,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弥补了内地生产建设资金的不足,帮助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增加国家税收和劳动就业机会,促进内地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香港资本大量投资中国大陆的同时,大陆在香港的投资90年代亦继续迅速增加。截至1996年底,大陆在香港的企业约为1818家,在港直接投资累计已逾250亿美元,中资仅次于英资, 成为香港第二大外来资本。中银、华润、招商局、中旅、中信、光大、中远等七大集团,在香港的经济活动令人瞩目。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在香港的陆续上市,成为中资企业的新组成部分,对香港股市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港中资也已提出“一个中心,两个扇面”的经营思想,即立足香港,把触角伸向内地和海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向集团化、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发展。
  中国大陆的内地因素不仅直接推动着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还以香港直接依存的腹地作用,吸引各国商贾赴港投资。外商看好香港,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由12亿人口组成的广阔市场,对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香港作为联系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被外商视为走向中国大市场的跳板,“立足香港,进军大陆”已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经营方针。据统计,外商在香港直接投资已超过600亿美元,有76 个国家和地区的4317家公司在香港登记注册,有1850个跨国企业在港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其中有700多家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设在香港。全世界100家最大银行,已有85家在香港设立分行或办事处。外商在港投资,加强了香港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带动了香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随着“九七”香港回归,香港与中国大陆内地市场的联接将更加紧密,其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的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提升。对于中国大陆内地市场来说,高度自由化的香港是对中国贸易和投资开放度不足的有力补充。无论中国进入WTO(世贸组织)与否,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10年)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仍将落后于大部分亚太地区经济体。这就为香港继续作为中国大陆内地市场和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之间的通道和转口枢纽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九七”以后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将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转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大中型企业,并且可能兼并或收购一部分具有技术优势的内地企业,这样将能够较快地改变香港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趋势。而内地一部分具有高技术优势的企业在走向世界其他地区之前,将首先投资于香港,利用香港的枢纽地位、商业网络和广泛的科技信息优势来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大陆海外投资高潮的序幕将首先在香港揭开。香港的服务业优势和内地的制造业实力可以在更高的起点上结合起来,这也是大部分东亚国家所没有的互补优势,理应成为“九七”以后香港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
  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的因素,“九七”后的香港,不仅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进入中国的中介和桥梁,而且将在充当这种中介和桥梁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其在亚太经贸关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成为亚太地区经贸发展的桥头堡和排头兵。
      二、海峡两岸已开始形成互补型的产业协作体系
  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逐步公开化,形成了两岸贸易和资金并举的局面。1993年两岸的贸易额与1987年相比已增长了3倍, 约达60亿美元。1994年底台湾和祖国大陆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大陆对外贸易总额的13.4%,台湾和祖国大陆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1995年两岸贸易发展迅速,两岸贸易总额为178.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9.5%。到1996年12月为止,累计两岸贸易总额为965.7亿美元, 其中祖国大陆自台湾进口总额为817.9亿美元,对台湾的出口总额为147.8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为670.1亿美元。 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随着近年来祖国大陆经济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热有增无减。据外经贸部的一份报告显示,1995年台商在大陆投资达4778项,协议金额为57.77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为30.04亿美元。1996年1月到12月投资项目为3184个,协议金额为51.4亿美元, 实际投入金额为34.75亿美元。到1996年12月为止,累计投资项目为35000个,协议金额353.22亿美元,实际投入资金150.6亿美元。 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已超过美商和日商,仅次于港商。台湾百大企业已有1/3在大陆投资兴业。从发展趋势看,台湾大企业将可能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主导力量,并会带动岛内相关产业来大陆投资,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的发展。贸易结构和项目投资都已由原来的初级原料与工业产品的交易逐步转为工业生产的分工与交易,两岸之间已开始形成互补型的产业协作体系。
  迄今为止,台商到祖国大陆的投资主要涉及劳动密集型、环境利用型、土地开发型、市场占领型、技术合作型和天然资源开发型等6 种类型,这些投资类型反映了两岸各自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台湾土地、劳工、环保等成本高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低附加值产业优势逐步消失。随着近年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加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祖国大陆丰富的资源和原材料、领先的基础科技、富余的劳动力、低廉的地价和潜在的市场正是台湾经济发展所欠缺的;而台湾所拥有的充足资金、较先进的技术、经营管理能力和从事国际运作的经验是祖国大陆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优势的互补是两岸产业合作的基础,而两岸产业结构、制造业结构及某些产业发展速度上的差距,也为两岸产业的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机会,有利于两岸贸易从部门间贸易发展到部门内贸易,有利于两岸由垂直型分工发展到水平型分工。祖国大陆中、西部的开发,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将为台湾的产业转移,资金、技术的运用开辟广阔的前景。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经济整合对台湾的总体经济整合具有重大的影响。台湾“经建会”经济研究处处长萧峰雄撰文指出:“台海两岸间的经贸活动,由初期单纯的贸易行为,衍生为投资与贸易结合互动的经济活动,两岸彼此的经贸依存关系日益增强,并进而影响双方产业结构的变动。因此如何规划两岸经贸事务,建构两岸产业分工体系,以发挥两岸互利互惠之最大利益,应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近年来台湾提出了“建设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的计划。单从经济方面考察,不能不说此一计划确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构想。事实上,未来台湾经济可能也必定要沿着此类的方向发展,然而在此一发展中,台湾经济以大陆为腹地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前提。从台湾希望建成制造、海运、空运、金融、通信及传播活动六大中心来看,台湾不与祖国大陆“三通”,其海运、空运中心就不可能建成,通信及传播中心缺少经济腹地也不可能成功。因此台湾目前先致力于发展制造和金融中心。台湾在发展制造中心上有一定优势,但在金融方面,与新加坡、香港地区差距很大,短期内不易改变。从目前状况看,台湾只可能建成六大中心中的制造中心。如果两岸关系恶化,台湾的经济腹地只能变为东南亚,台湾就要与世界竞争力排名第一的新加坡竞争,其亚太营运中心的设想就会成为泡影。反之如果两岸关系进一步缓和,实现“三通”,那么祖国大陆就为台湾在经济腹地上提供了保证,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为台湾建成多功能的亚太营运中心创造可能。
  从两岸暨港、澳地区关系看,台湾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企业拥有对外运作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在高科技产业方面有一定基础;香港拥有金融服务优势、营销优势、航运优势,祖国大陆则拥有广阔的市场、大量优秀科技人才、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如果台湾致力于发展制造中心,两岸暨港、澳地区就会优势互补;如台湾致力于发展金融中心、转运中心,就会与香港和上海形成竞争关系。但从目前看,台湾在贸易、金融方面不如香港,在转运方面不如香港甚至不如上海,如祖国大陆不与台湾合作,其在金融中心、转运中心方面也难有作为;相反,如两岸暨港、澳地区相互扬长避短,则互补性能相得益彰。
  由此可见,海峡两岸经济已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岸政治分歧非短期间所能解决,倘若因此而阻碍两岸经济的发展,实非两岸人民所愿。1995年年中两岸关系恶化以来,台湾当局一再表示要大幅紧缩两岸经贸,调整各种原来计划开放的规划。李登辉在1996年8 月有关“亚太营运中心非西进大陆依据”的谈话,更让原本开放的大陆政策紧急刹车,台湾当局有意整合经贸资源以进行长期的政治对抗的行径,令台湾工商各界及民众感到普遍的不满和忧虑。有识之士一再疾呼:大陆改革是中国的希望,两岸交流,台湾才有前途。应当看到,大陆与港台地区的经济互动,是市场经济下追求利润与扩大市场的诱因驱动所致,在两岸共同增进与分享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两岸的交流不再是互见胜负,而互赢互利。台湾民进党籍“立委”王拓认为:“事实上,今天对两岸关系的思考应当扬弃留守资金盲目投资国内的心态,选择优势产业做重点式发展,以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及加速产业升级,同时制定明确的投资大陆策略,扩展两岸产业分工的规模以达成两岸在经济利益上的互赖共利。”王拓并非经济学家,但此意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商界人士的观点,可说是颇有见地。可喜的是,1997年1~8月份,两岸贸易金额达120.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其中祖国大陆对台湾出口金额为20.2亿美元,增长16%;祖国大陆自台湾进口100.6亿美元,增长5.4%。这表明,尽管台湾当局采取许多不合理的作法,企图限制两岸经贸发展,但两岸经贸的发展势不可挡。从长远看,海峡两岸经济的互动将会成为21世纪祖国大陆与台湾关系发展的基础和桥梁。这种互动既是厂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反映,也是资源寻求最优配置的结果,更是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这种互动将成为两岸经济互利、互惠、互赢,最终走向整合的开始。
  中国大陆经济增长和结构性转变新阶段所孕育的巨大的“中国机会”,促进了大陆和港台地区经济的分工、市场、投资、技术和经济周期的更深的咬合和联动,从而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内部化、整体化的增长,而港台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又反过来扩张巨大的“中国机会”。香港回归后,随着中国内地市场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国际化方面的加速进行,中国的三个经济体——大陆、香港(包括澳门)、台湾之间将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联合体。这种联合体不同于国家之间的区域集团化,其特点在于它既具有全方位开放即对世界各个市场开放的环境,同时又是由三个经济体本身的结构优势和文化认同所推动的。尽管三个经济体在政治体制和国家统一的目标上仍有不同,但是市场互补所产生的内在动力将大大超过政治因素所产生的阻力。因此,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个经济体结合对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金融、制造业等各领域的市场趋势所产生的影响,将在2000年以后越来越显示出来。
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东营33~36F52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丁又双19981998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地域研究所 作者: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东营33~36F52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丁又双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26:54

[新一篇] 中國大陸與港臺地區信息產業發展的比較分析

[舊一篇] 中國大陸與香港地區CPI的內涵與編制方法的比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