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电脑新世界-- 多媒体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发表日期 : 1993.08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
一段影片尤胜过千百张图,
这一次我们来看看九十年代的大热门 : 多媒体。

多媒体拉近罹患电脑恐惧症的人与电脑之间的距离。

 

carton-multimedia.jpg (13958 bytes)
我的声音如黄莺出谷,
录一段回家剪接伴唱带

 

我常常拜读大作的知名电脑作家中,可以分为两大型态。型态之一正经八百夫子岸然 (我是指其主题不是指其文笔),从电脑语言、作业系统、电算工业...,每一篇都像要振聋启聩。型态之二则像电脑顽童,灵思不断,创意源源,常有一些非常令你感到趣味盎然的「小品」(我是指其主题不是指其长度)。

Addison Wesley 出版社的当红作家 Andrew Schulman 可视为电脑顽童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点子像 :

⊙ Call Standard C I/O Functions from Your Windows Code Using the WINIO Library MSJ/1991.07

⊙ Porting DOS Programs to Protected-Mode Windows with the WINDOS Library MSJ/1991.09

这两篇文章我在三月份曾经概略介绍过。利用 WINIO 和 WINDOS 两个模组可以使 DOS 程式直接编译为 Windows 程式。当然拐弯抹角的它绝对有其束缚,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写个小程式取些资料来看,不很在意漂亮的输出画面,你会发现呼叫 printf() 比起处理 WM_PAINT 可真得心应手的多。

⊙ Call VxD Functions and VMM Services Easily Using Our Generic VxD MSJ/1993.02

Windows 的虚拟机器管理器 WIN386.EXE 内有许多宝贝。想要从 Windows 程式中送键盘讯息到一个 MS-DOS Box 吗 ? 利用 PostMessage() 送 WM_CHAR 或 WM_KEYDOWN 到MS-DOS Box 的视窗中似乎言之成理,但如果 MS-DOS Box 是全萤幕而非视窗型式,问题就来了,而且同步问题也非常恼人。VKD (虚拟键盘装置驱动程式) 的 VKD_Force_Keys 函式可以解决这问题;想真正享受并控制 Windows 的强制性多工吗 ? WIN386.EXE 中有一整箱函式,如 Schedule_VM_Event,Begin_Nest_Exec,Exec_Int,Simulate_Far_Call,这些都是你在与其他 VMs 沟通时所需要的 (虽然他们看起来不怎麽像!)。这些函式从不曾在 SDK 手册中看过,它们是另一组 API,由 WIN386.EXE 提供。这些函式原是给其他 VxD 呼叫的,但Schulman 却硬是写这麽一个 Generic VxD,使应用程式藉它直接呼叫所有的WIN386.EXE 函式。注意,是所有的 !

⊙ Accessing the Windows API from the DOS Box,Part 1,2,3。 PC-Mag/1992.08.09

想让 DOS 程式呼叫 Windows API 吗 ? 想在 DOS Box 中执行 Windows 程式吗 ? 只看到 "This Program Required Microsoft Windows" 可不能算是成功 ! 这三篇文章介绍 INT2Fh AX=17xx 介面,使 DOS 程式能够处理 Windows 的 Clipboard,再进一步藉着 Clipboard 传递命令,由另一个正牌 Windows 程式将命令句转为 Windows API。也许你问在 DOS Box 中启动 Windows 应用程式又如何 ? 在 DOS 程式呼叫 Windows API 又如何 ? 老实说我真的也答不上来,但是一堆的奇妙幻想中总是能够筛选出闪烁迷人的金砂 : 你可以从中学到动态呼叫的程式技巧。如何能够在程式中不硬梆梆地写上 1000 个 if...else if... 而能够呼叫 1000 个 API (甚至是目前还未出现的 API) ? 许多着名的 Windows 软体都有这种动态的 API 呼叫能力,如果你好奇 ToolBook 利用什麽技术让使用者外挂 DLL,或是 Microsoft Word 如何设计出 Declare Sub 这样的巨集语言,这三篇文章会有很好的启示。自认为 C 语言高手者也可以观摩一下如何使用函式指标,如何欺骗编译器而自行处理堆叠叁数。

小品文有什麽大用途呢 ? 天马行空式的奇想真能为商业应用软体带来什麽爆炸性的威力吗 ? 不知道 ! 重要的不在解决了什麽问题,重要的是过程中运用的许多技巧。世有伯乐而後千里马出,这些技巧是千里马,你是伯乐候选人,Andrew Schulman 则是专门养千里马的弼马温 (哈哈)。他的奇想好似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看文章和吃菸一样会上瘾,不由分说也无可理喻,像我,就对 Andrew Schulman 上瘾了。想看他的文章可别只是死守 Microsoft Systems Journal,PC-Mag 以及 Dr. Dobb's Journal 都可见到这位美国弼马温的踪影,产量惊人。

 

这一期我们来看看九十年代的大热门 : 多媒体。俗话说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一段影片尤胜过千百张图 (当然我是指有声音的那种,默片之不行於世久矣)。但是多媒体绝不只是想像中东加一张图片,西凑一段声音就是,多媒体关系的技术层面很深很广。以最吸引人的动画或视讯影像为例,巨量资料的取样与贮存是一回事,解决了贮存空间的问题 (目前最适当的媒介是 CD),还有资料传输问题。当光碟机的传输速度停留在 150KB/秒,在不借助特殊硬体的前提下我们的视听享受就只能停留在 160x120 解析度、256 色、每秒 15 张影像、8 位元取样值 (sample size) 和 11025 Hz 取样率 (sample rate) 的水准 (CD 唱片的品质是 16 位元/44100 Hz)。

多媒体的特色之一就是缩写字 (所谓的 acronyms) 特别多,我举一些例子给你瞧瞧 :

AVI : Audio Video Interleaved,音讯视讯交错格式,这是 Microsofot 的多媒体资料贮存格式。

DVI : 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d,互动式数位视讯,这是 Intel 的视讯压缩技术。

NTSC : 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

PCM : 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码调变,以固定取样率对声波取样的方法。

MIDI :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数位乐器介面。

MPEG : 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动态视讯影像压缩标准。

JPEG :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静态视讯影像压缩标准。

朋友告诉我,如果懂得网路中多如牛毛的术语意义,侃侃而谈之下可能就被视为一个网路专家。我自己对多媒体也有相同结论。你知道,专家分为很多种,一种是做的专家,一种是说的专家。

这一次的介绍并不逐章进行。我把多媒体的一些基础常识整理下来,本文的保留价值大概可以因此提高一些。你在文字中看到什麽,大抵就是你可以从该书中获得的。

背景资料 :
书名 Discover Windows 3.1 Multimedia
作者 Roger Jennings
出版 Que
页数 25 章,925 页
售价 NT$ 840.0
磁片 Yes

Part I : The Multimedia Functions of Windows 3.1
1. What is Windows Multimedia
2. Understanding Audio Adapter Cards
3. Understanding CD-ROM Drives and Adapters
4. Preparing Your System for Multimedia
5. Preparing Windows for Multimedia

Part II : Using Sound in Windows
6. Playing and Recording Waveform Audio Files
7. Playing MIDI Files
8. Incorporating Sound in Windows Applications

Part III : Musical Synthesis and MIDI
9. Music Synthesizers
10. The MIDI Standard and Windows 3.1
11. Accessories for MIDI Systems
12. MIDI Applications for Windows

Part IV : Digital Audio Techniques
13. Digital Audio Sampling, Reproduction, and Compression
14. Editing and Converting Waveform Audio Files
15. Waveform Audio Recording Techniques

Part V : Adding Multimedia Graphics
16. Graphic Displays and Adapter Cards for Windows
17. Image Acquisitions, Editing, Interchange, and Compression
18. Presentation Graphics and Animation Techniques
19. Incorporating Digital Video

Part VI : Authoring Multimedia Productions
20. The Multimedia Production Process
21. Advanced MIDI and Waveform Audio Techniques
22. Desktop Video Production

Part VII : Multimedia Programming Techniques
23. The High-Level MCI Commands of Windows 3.1
24. Programming with MCI Commands
25. Multimedia in the Future

请注意书名有 Windows 3.1 字样。书内许多题材例子都和 Windows 这个环境有关。Mac 机器也是多媒体的好温床,不过此刻 Windows 当道。DOS 呢 ? 先天不良,在上面发展多媒体会事倍功半。

一般而言 Que 这家出版社的书是比较照顾 end user 的,这本书秉持一贯传统,期望带给多媒体新鲜人广泛的「常识」。别小看这些常识,琅琅上口後你也是半个专家。这些常识包括什麽是多媒体,什麽是 Windows 环境下的多媒体,MPC (多媒体 PC) 的硬体规格,各种硬体配备的建议值 (RAM 的大小,硬碟的大小) ...。另外也介绍显示卡、显示器、音效卡,光碟机,混音器等多媒体配件。这个领域日新月异,产品消息放到书上让你看到时大概已经落伍 (另外有个玩笑话说买电脑的第一天就是後悔的开始) ! 最好最具时效性的选购指南当然是 PC-Mag 上的各类产品评估。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大部份。第一部份 (前五章) 介绍的是多媒体的重要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的音效卡在 MPC 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第一代 MPC 就是把重点摆在声音上头。除非你已经是声音工程师,否则对於「数位取样声音」「FM 合成声音」「MIDI 声音」都应该在此获得一点点先期知识。对於关系到声音品质的所谓取样率 (sample rate) 和取样值 (sample size) 要特别注意,才不会在选购音效卡时面对产品规格茫然不知所措。一般读者了解其物理意义大概就心满意足,如果你属於打破沙锅那一型,那麽佐以大学物理再加上傅立叶级数一旁伺候,应该饶有助益。

第三章介绍 CD-ROM 光碟机与介面卡。CD-ROM 是多媒体电脑的必要配备,基础性与音效卡等量齐观。了解 CD 发展史上的四种规格,大概就能够分清楚什麽是CD 唱片,什麽是 CD-ROM,什麽是 Photo CD :

1) 红皮书 (CD-DA) : 这是消费性光碟的标准规格 (DA 是 Digital Audio 缩写)。MPC 规格中要求 CD-ROM 光碟机必须具备 CD-DA 的输出能力。因此在 Windows 中你不需要任何音效卡就可以享受 CD 品质的音乐。

2) 黄皮书 (CD-ROM) : 这一规格要求资料的贮存格式必须能够被转换为数个普及性高的作业系统 (如 DOS、Mac、Amiga) 的档案格式。转换工作由驱动程式 (如 Microsoft 的 MSCDEX.EXE) 完成。符合黄皮书规格的光碟机都有播放 CD-DA 碟片的能力。

3) 绿皮书 (CD-I) : 互动式 (Interactive) 光碟,用的是 CD-ROM XA 规格的延伸版本。CD-ROM XA 并没有自己的规格书 (XA 是 eXtended Architecture 的意思) 。CD-I 是 Philips 公司准备打入家庭电子消费市场的主力产品,符合绿皮书规格的光碟机可以读取 CD-DA、CD-ROM、CD-ROM XA、CD-I,以及 Kodak 公司的 Photo CD 碟片。

4) 橘皮书 : 这份规格与可覆写光碟有关 (CD-MO、CD-WO、WORM)。Kodak 公司的 Photo CD 就是橘皮书规格的变异品,它可以多次写入,但不能覆写已经存在的资料。

基本上 MPC 中的 CD 光碟机规格可以读取黄皮书的档案以及播放红皮书的CD-DA 声音。

光碟机 (我指的是 CD-DA) 已经走入家庭,读者读起比较技术性的文字可能不至於兴趣索然。CD-ROM 光碟机有四个重要规格也是一定要知道的,选购时才不会当呆头鹅。一是 access (seek) time,二是 data transfer rate,三是 data block size、四是 data buffer size。其中第二项关系尤巨,一般是 150KB/秒,多媒体的许多关键就是卡在这上头。(编按 : 现在已出产二倍速、三倍速光碟机了)

声音资料量已经解决,毕竟还在 CD-ROM 的贮存能力与传输能力之内,视讯就远超乎 CD-ROM 的能力范围了。所以视讯一定得压缩。第三章也介绍了数种普及的压缩/解压缩方法 :

DVI : 可以提供全动式影像和高音质声音的压缩格式。DVI 碟片在录制或播放时需要特殊的 Intel 晶片。IBM 的 Ultimedia 多媒体电脑已经接受 DVI 为其视讯影像的播放标准,因此 Ultimedia 的成功与否就关系到 DVI 成为业界标准的可能性。

AVI : 这是 Microsoft 发展的档案结构,使视讯影像与同步音讯能交错贮存在CD-ROM 的同一磁轨中,有点类似 CD-ROM XA 格式。注意这是档案结构,所以可以放在一般磁碟上。

MPEG : 这是一种在不增加标准 CD-ROM 光碟机 150KB/秒传输速率的前提下,设计出来的一种全萤幕全动式影像压缩/解压缩方法。它和 DVI 一样,需要特殊的硬体支援以求高速。MPEG 是个开放标准,任何厂商可以依此规格自由制造产品。

JPEG : 这也是一个开放标准,压缩对象是静态影像。JPEG 可单独以软体完成。

QuickTime : 这是使用在 Mac 机器上的 Apple「官方标准」,即将也能够被 Windows 容纳。它与 Microsoft 的 AVI 是相同技术水平的东西。

CD-TV Format : Commodore 的 Amiga 电脑上的 CDTV player 就是使用此一格式,它是 CD+Graphics 以及 CD+MIDI。(Amiga 电脑对国内比较陌生,它其实是多媒体界的老大哥,在欧洲卖的不错)。

什麽是对称式 (Symmetric) 压缩解压缩 ? 什麽是非对称式 (Asymmetric) 压缩解压缩 ? 本章对这些术语都有足够的解释。二、三章提供给读者足以分析并判断硬体规格的能力,对於规格上的数字能够产生有意义的联想。不管将来你向零售商或邮购商购买多媒体配件,这些都是很好的常识。

第四章介绍如何安装音效卡和光碟机,第五章介绍安装音效卡和 CD-ROM 光碟机之必要软体 (驱动程式),使它们在 Windows 环境下能够正常运作。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什麽是 simple device (播放时不需档案,如光碟机) 什麽是compound device (播放时需档案,如 MIDI 设备)。

Windows 多媒体架构分为高阶与低阶两部份,各又有许多驱动程式,你如果能够了解各驱动程式的合作流程,譬如说 Media Player 发出 Waveform 命令後,透过 MMSYSTEM.DLL 到高阶的 MCI 驱动程式 MCIWAVE.DRV,转换为能被硬体接受的指令之後再到最底层的装置驱动程式 SNDBLST2.DRV;或者 Media Player 发出 MIDI 命令後,透过 MMSYSTEM.DLL 到高阶的 MCI 驱动程式 MCISEQ.DRV,转换为 MIDI 指令之後再送到 MIDIMAP.DRV 选择适当之硬体设备驱动程式 (如 ADLIB.DRV),这些来龙去脉将十分有助於进一步研究 Windows 多媒体软体设计。观察并了解 Windows 的 system.ini 中的相关设定 (尤其是 [boot] 和[386Enh] 中的叙述) 也是重要的。

第六章开始进入本书第二部份。这部份一共有三章,是对 Windows 提供之关於waveform、MIDI、OLE 公用程式或系统功能实用介绍。如果你的机器是 MPC,跟着书内的介绍玩一玩蛮有趣。没有音效卡的人不必泄气,书附磁片中有一个 SPEAKER.DRV 可以让你播放 .WAV 档案。能够播放 waveform 会使日常的 Windows 工作比较有趣一些 : 一进入 Windows 会有声音欢迎你,有各种特殊音效随时伺候你的各种错误动作,有婴儿的笑声、马桶抽水声...。Windows 内附的 Media Player 这里也有一些介绍,这个播放机器可以播 waveform、CDAudio、MIDI、AVI。书中虽然谈的是搭配 "Video for Windows" 推出的 Media Player 2.0 版,但图片却还是 1.0 版的画面。

MIDI Mapper 是第七章中值得多注意的部份。MIDI 并没有规定哪一种program message (MIDI 讯息) 对应到哪一种乐器,你总不希望预期中的间关莺语幽咽泉流却变成呕哑朝哳的山歌丝竹,如果没有 MIDI Mapper 就做不到与设备无关。不过文中没有先介绍 MIDI 的 16 个channel 殊为可惜,读者没有这一方面基础的话恐怕不知道 MIDI Mapper 在 Map 些什麽东西。这一部份 Charles Petzold 在 PC-Mag 的多媒体专栏就有很好的表现 (後面我会介绍)。本章并介绍五种 MIDI Sequencer 应用软体 : Trax、MusicTime、Midisoft、WinJammer、Power Chords。

多媒体应用上很重要的一环是把不同型态的资料混合在一起,造出一份生动的简报或节目。OLE (物件联结与嵌入) 在这里扮演重要角色,也是第八章的重点。不论是 object 的联结 (link) 或内嵌 (embed),都有详细的步骤说明。对於 OLE 心仪已久而迟迟不知如何动手的程式员,其实你应该先从 OLE 的操作开始。同时我也要为 Windows 程式员进一言,OLE 是一个你最好把它学会的软体技术。

第九章的声音合成器内容稍嫌冷涩,离我们日常生活远了些。十至十二章都与MIDI 有关。MIDI 是近年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了,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电子吉它、电子键盘其实就是所谓的 MIDI 控制器,它们发出 MIDI 讯息给合成器而发出声音。MIDI 档的优点是贮存空间小,大约仅及 WAV 声音档的 1/1000;缺点是各种合成器的声音不一致,因此会受到硬体的影响。CD 唱片录制之所以选用 WAV 声音就是因为以数位取样方式获得的声音资料还原时的差异度远比以合成器还原的差异度要小。你千万不要怀疑一个具备绝对音感的人听得出446 (标准音 La) 和 448 (数秒後的消褪) 之间的差异,一样米养的是百样人! 十一章有许多 MIDI 实物照片。十二章介绍 MIDI 应用软体市场上四个领导产品,每一个都是 Windows 3.x 环境上专业水准的全功能 MIDI 软体,它们都拥有编辑能力以便利作曲。上次一位音乐界朋友问我要 MIDI 工具,想要作曲时方便些,我应该给他这一章。

本书第四部份是对声音的更高级处理,恐怕不是入门者感兴趣或看得懂的。第五部份终於进入图形视讯影像的领域。十六章介绍适用在 Windows 的显示卡与显示器。十七章很广泛,告诉我们图形影像分为 bitmap 的 vector 两种贮存格式,然後告诉我们从哪些来源可以获得用来制作简报内容的图形影像 : 可以从扫描器读静态图片,可以从影像捕捉卡撷取电视录影带画面,或是购买专门作此用途的图画库商业产品 (CD)。这其实隐含一个颇为可观的多媒体市场 : 好听的声音和好看的画面都可以录制下来放到 CD 去卖。当然你会反问好听的声音好看的画面都是有版权的,但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大自然是不会向你要权利金的。

第十八章就不是从技术看多媒体了,而是很实际地介绍你三个简报软体,它们都可以产生声光十足的简报效果。第一个是 Asymetrix 的 Multimedia Make Your Point,这是个事件驱动系统,是以多媒体软体界相当知名的Multimedia ToolBook 发展而成 (後者也是 Asymetrix 公司的产品);第二个是 CorelShow!,是随着 CorelDRAW! 3.0 附赠的软体。由於它是 OLE client,许多知名软体无形中就成为它的後援部队 (所以我再强调一次,要设计宏观性前瞻性的 Windows 软体,一定要加入 OLE 功能)。第三个是高贵不贵的 Action! 2.0,具动画能力,采 timeline 设计方式,能让声音与画面同步的控制更精准,这一套软体是工研院电通所发展多媒体编制系统时的重要叁考。

十九章介绍的是 MPC 1.0 规格中并未涵盖的视讯影像。最早 Microsoft 对此的支援仅是 Pioneer LD-V4200 工业用雷射影碟的驱动程式,这是一种可以远端控制的机型,其实就是多了一条 RS-232 ! (这条 RS-232 价值不斐,值 NT 25000.0 --- 把工业用机型减掉家庭用机型得到的就是这个数。初时国内没得买,现在不知有没有)。这一章介绍电视讯号的基本技术观念,也描述三种基本的视讯卡 : 静态画面攫取卡、动态视讯捕捉卡,以及 VGA 转 NTSC 讯号卡。内容对软体人员而言也是稍嫌冷涩,常接触硬体的人可能会喜欢。

有一种卡目前很红 : View in a Windows (VIW) 卡,这种卡可以让电视讯号经过类比数位转换器後贮存到 VRAM 中,然後送到电脑萤幕上的一个可变化大小的视窗内播出。想想看多麽有趣的事 ! 老姊问我为什麽要虐待自己在小小视窗中看电视 ? 这问题我答不上来,但我还是打算买一块来享受一下走在时代尖端的滋味。关於 VIW 你还可以叁考 Charles Petzold 的 Video for Windows Brings Interleaved Audio and Full-Motion Ditital Video to the PC (MSJ/1993.02)。

第六部份包含二十至二十二章。前面我们获得的都是多媒体的生菜和佐料,应该是做一道大餐的时候了。可是二十章有点儿形而上,告诉我们多媒体适用在广告、促销、训练教育,告诉我们制作 CD 需要一个制片人、一个艺术监制、一个文字作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想普罗大众会喜欢从「器」开始。二十一章讲如何把 MIDI 声音同步化加在原先录好的资料上 (声音或视讯都行),对非专业人员似乎深了点,对非专业人员好像又不够深。二十二章是作者对於所谓桌上视讯产品 (DTV) 的期待,他根据

o. 美国拥有 VCR (录放影机) 的人口数

o. 观察家对「VCR 用户远超过一般读物之读者」之肯定判断 (这一点我颇怀疑)

o. 近年内大萤幕投射电视普及的预测

断言 DTV 的兴旺指日可待。而正如雷射印表机的普及使桌上排版 (DTP) 事业得以实现,DTV 的催化剂正是那些 VGA-to-NTSC 卡、手提摄影机、遥控 VCR。雷射印表机的价格已经到人人可以买又不会痛的地步,如果这些视讯周边设备的价格也这样 down 下来,下班後大家最愉快的事可能是自己剪辑家庭 KTV 伴唱带。

第七部份包括本书的最後三章,讲的是多媒体程式技术。像这种定位的书,我们不能预期它在程式设计方面有什麽深入表现,而它也的确符合我们这种预期。书附磁片中有 PC-Speaker 驱动程式,以及 Cakewalk、WinJammer、Power Chords 三套软体的 DEMO 版。

纵观全书,我认为是令人满意的,内涵不错,制作也佳。每一章最後都有一个摘要,同一主题而比较深入的後续章节会在摘要中先提出来,对读者是一个方便。连贯性不错,如果有相关资料,会在文字旁边空白处加上一个 "Related Topics"。这种对读者的贴心动作,是好书的条件之一。硬体卡的安装与讯号线的连接也有很够水准的示意图。本书非常丰富。国内如果有译本或相同水准的多媒体书籍,我相信不仅造福读者,对整个多媒体产业都有间接贡献。(你知道人家怎麽说 Peter Norton 吗 ? 说他的一支笔足以影响 PC 业界)。不过出版社一定要找有「内行气」的人翻译,否则译者共读者成长,钞票与恶评齐飞,那就难看了。

我个人在进入多媒体领域之初,被一大堆术语名词搞的七昏八竖,很一阵子自己的思维才能够跟得上同事的讲话速度。金观涛说人类的文字和语言笨拙地拖住思想的翅膀,我的思想却笨拙地拖住了别人的嘴巴 --- 人家花半秒钟说出来的话我得花三秒钟搜寻脑袋资料库。技术人员搞多媒体,把各种不同型态的媒体装置、驱动程式、规格意义、数据由来等等来龙去脉搞清楚,是头等重要之事。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帮助就在充实我的common sense,使我不至於脱离世界的脉动太远。一个人在自己专业范围之外的,最重要的就是这些 common sense,使我们在与其他专业人士对谈的时候,能够「使用同一种语言」,能够多一点点「内行气」。

 

背景资料 :
书名 Multimedia Madness!
作者 Ron Wodaski
出版 SAMS
页数 13 章,616 页
售价 US$ 44.95
磁片 : 一片软碟与一片光碟


Part I Getting Started in Multimedia
1. This Book Is Multimedia
2. Sound Advice
3. Sights to Behold
4. Putting It All Together
5. Windows Multimedia

Part II Pumping Up the Volume
6. Pumping Iron : Hardware
7. Priming the Pump : Software
8. Manning the Pump : Multimedia Programming

Part III 3. Full-Blast Multimedia
9. Animation
10. Eenie-Meenie-MIDI : Keyboards
11. Lights, Camera, Action : NTSC Video

Part VI 4. Shopper's Guide
12. Hardware Shopper's Guide
13. Software Shopper's Guide

Appendixes
A. A Guide to the Floppy Disk
B. A Guide to the CD-ROM

这本书不注意看封面, 会以为书名是 Multimedia Adness!,你不妨仔细瞧瞧封面。查电子字典,它告诉你「adness 可能是ad 的名词」(这就是电子字典,唉),而 AD 是广告的意思。Madness 表示狂热。

许多人买书会先看看有没有附磁片 (有的话好像比较划算),那麽这本书会给你一个惊讶,它竟然大手笔地附了一张 CD 片,内容很丰富。想听听 Bill Gates 的声音吗 ? CD 里头有一段他演讲时录下来的 AVI。不要愁没有 Media Player 2.0 播放 AVI 档,这片 CD 也给了一份。想看看举世闻名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多媒体title 而又不想花 NT$ 1700.0 (我买的价格) 吗 ? 这片 CD 内有一个 DEMO。里面还有不少图片、动画 (3D Studio 做出来的),音乐 (莫札特奏鸣曲、佛瑞孔雀舞,棒得很)。

这麽多资料必须要有组织 (BBS 上拿下来的 Shareware、PD 不加整理通常就变成废物),这片 CD 被编辑成 Nautilus 型式。Nautilus (鹦鹉螺) 是一份多媒体月刊,有趣的是它以 CD 型式存在。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在这片 CD 中得到鹦鹉螺的订购资讯。读者拿到这本书先别急着看,我倒建议先按附录 B 的介绍安装好 CD,好好进入多媒体世界享受一下,更会加强你接触多媒体的动机。

这本书分为四大部份,多媒体的知识部份可以说全涵盖在上一本书 Discover Windows 3.1 Multimedia 范围内,不过它在介绍多媒体软体时较擅胜场。所准备的资讯对於一个只是不想哪一天被世界淘汰的多媒体新鲜人来说是足够而适度。不曾使用过这些软体的人光凭书内说明大概也能够知道它们的操作特色以及性能。软体操作过程的图片很多也很精良。(图片的制作国内书籍明显比国外差一截,不是解析度,而是灰阶对比不佳,我真希望知道问题在哪里)。这本书谈的软体不只是应用软体或多媒体title (第七章),也有发展环境 (第八章)。尤其第八章介绍以 Visul Basic 写多媒体应用程式,扼要明白,让向来奉 C/C++ 为圭臬的我也跃跃欲试。

我想在此顺带说明一点,多媒体发展环境是指像 Visual Basic、Microsoft MDK、Borland ObjectVision 这种可以辅助你设计出具备多媒体能力之程式的发展环境;多媒体编制系统 (Authoring System) 指的是如 Action!、Icon Author、AuthorWare、ToolBook 这类提供各种友善人机介面(通常是 Icon、timeline、辅以 Script) 以制作多媒体节目的软体,它们因功能不同还分为简报型、全功能型 (反应在价格上);多媒体title 则是指像 "Muitimedia Beethoven : The Ninth Symphony" 或是 "Microsoft Bookshelf for Windows" 这样的 CD 节目成品。至於像 PhotoStyler、Video for Windows、Sound Editor 则是用来准备各种生鲜材料的所谓 "Domain Editor",这也分「普罗」级和一般级。普罗级售价七、八百美金,一般级则往往沦为 Shareware 或为PD (Publish Domain),常随书附赠。

本书第四部份是多媒体软硬体购买指南。好像不少人对广告反感,其实当你秣足马骠准备要踏出第一步,就用的着广告了。一份整理过的广告分类目录是有价值的。读者中如果有负责软体采购工作者,The Windows Shopper's Guide (松岗售) 可能对你有点帮助;R&D 计划主持人或许也可以从中得到何去何从的一些灵感。

同样是以一般电脑人员的角度来谈多媒体,这一本书并不见得因为资讯较上一本少而不够看。这本书亲和力高些,何况它还拥有一张内容琳琅满目的 CD。

 

 

前面两本书都是给多媒体入门者看的,如果你想开始在 Windows 环境上发展多媒体程式,市面上有三本书 :

⊙ Microsoft Windows Multimedia Programmer's Workbook
⊙ Microsoft Windows Multimedia Programmer's Reference
⊙ Microsoft Windows Multimedia Authoring and Tools Guide

它们都是 Microsoft Press 出版。这三本书是当初随 Windows Multimedia Extension 推出的 MDK 手册;就像 Windows 3.x 另外发行的手册一样,它们也可以在软体之外单独购买。拥有 MDK 的人当然拥有它,我也就不提了。但是技术方面另有一些好东西不能不提。(注 : MSC 7.0 也含 MDK,多媒体手册变成两本)。

 

背景资料 :
书名 PC-Mag 多媒体专栏连载 (10/29/1991-11/10/1992)
作者 Charles Petzold


01. Beyond the Beep : The Comming of Multimedia Windows
02. Putting Sound on PCs : An Introduction to Waveform Audio
03. Exploring Waveform Audio : Generating Sine Waves in Software
04. Waveform Audio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 An Overview.
05. Exploring Waveform Audio : Building a Digital Tape Recorder
06.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dia Control Interface
07. MCI Command Strings : The Easy Multimedia Interface
08 Storing Sound : A Look at Waveform Audio Sound Files
09. Experimenting with Additive Synthesis in Multimedia Windows.
10.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11. Device-Independent Access to MIDI Under Multimedia Windows
12. Making Music : An Introduction to MIDI Sequencing
13. Playing a MIDI synthesizer from Your PC Keyboard
14. Creating a Computer Drum Machine Part1.
15. Creating a Computer Drum Machine Part2.
16. Exploring the 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17. Creating a Computer Drum Machine Part3.
18. Exploring the Low-Level MIDI Input Functions
19. Buffered Input and Output of MIDI Short Messages
20. Recording and Playing Back MIDI Sequences
21. MCI, MIDI, and the Nature of Time
22. Playing MIDI Files Using The Midea Control Interface
23. 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MIDI Files
24. Saving Your Music in a MIDI File

Programming Windows 的作者 Charles Petzold 於 PC-Mag 上的二十四篇连载 (1991/10-1992/11) 是很棒的技术资料。他从声音的物理意义讲起,许多生活化的名词都解释得很好,像人耳的极限,分贝的意义与计算,钢琴的音域。接下来讲 Waveform、MCI、MIDI、RIFF 档,而後又回到 MIDI,讲更低阶的 MIDI 档案格式、MIDI 录音。整个系列对 MPC 的音效部份作了十分透析而且广泛的介绍。Petzold 设计程式范例向来是有名的,他设计了一个小号、双簧管和单簧管的纯软体乐音合成器,虽然只是短短一秒的乐音,弭足珍贵;他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打击乐器,可以发出 47 种打击乐器声音;他把巴哈 (J.S. Bach) 着名的管风琴触技曲「D 小调触技曲与赋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的第一小节转换为 MIDI 讯息贮存起来再播出,让你真实体会 MIDI 讯息;还有一个以电脑键盘弹奏音阶的程式。

除了少数几篇是讲 MCI 高阶介面,剩馀的都是 Waveform 和 MIDI 的低阶 API 介面。也许你会对於舍高阶的 MCI 而就低阶的 API 发展多媒体软体感觉疑惑,这是一种trade-off,以程式发展的容易性换取程式的弹性与精准度。利用 MCI 设计一个媒体播放控制面板,再简单不过,但多媒体编辑系统对时间的控制很要求,难免需要低阶 API 的辅助。

都没有视讯 ! 我们不免抱怨。前面提过 1993/02 的 MSJ 上头有 Petzold 一篇关於 Video for Windows 的文章,加起来恰能统统涵盖 Windows 3.1 的多媒体部份。这二十五篇文章不论就质或量都抵得上一本书,事实上我听说这一本书也在筹划之中。好书总是令人期待,也值得期待。

多媒体令人兴奋,也拉近罹患电脑恐惧症的人与电脑之间的距离。几位音乐界朋友平日看到电脑就手软,看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title 却高兴的拍手叫好。你不知道他们有多欢喜,每个人抢着回答 Ninth-Game 的问题,抢那只可怜的滑鼠。我自己也常常在工作时打开 CD 边听音乐 (希望边看新闻的日子亦不太远。如果太座把饭菜送到书房来就更理想)。九十年代的确是多媒体擅场的年代。

许多专家评估桌上型电脑带给人类的贡献,远不及它目前已具备的硬体能力。真的要让桌上型电脑更接近人类甚至走入家庭成为家电用品,电脑多媒体将是一个契机。

後记

上个月开了天窗,要向读者说抱歉。心理疲乏导致生理也虚弱不堪,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躺了两礼拜,自己觉得有点儿像白肉鸡。心理疲乏的原因是... ? 本栏文字风格鲜明,读者反应两极化,爱之欲其生而恶之欲其死,虽然一切都在侯捷理解范围之内仍不免心绪澎湃。古今多少人有金圣叹的豁达,杀头前还告诉你花生米配馒头有火腿味 ?! 金圣叹因话多贪言而贾祸,我看侯捷这小子也差不多了吧。没关系,喜欢的人还有二期可以看,不喜欢的人再看二期,就不会碍你的眼了。

carton-joke1.jpg (3373 bytes)          carton-joke2.jpg (3450 bytes)


侯捷 2010-07-15 08:32:57

[新一篇] 推動視窗的手-- 驅動程式

[舊一篇] 眩麗迷人的電腦藝術 圖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