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译文] 佳人即使貌美如昔,恐怕早已被他人夺去了。

  [出典]   唐 韩翃  《章台柳》

  注:

  1、 《章台柳》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答词: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2、注释

         章台:长安中街名。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战国时建。台下有章台街。 章台是汉代长安街名,游乐场所的集中地。这里以章台的柳枝比喻长安的柳氏。

  芳菲节:花草盛开的时节,指春季,也指美好的节操。一语双关。

  赠离别:我国古代送别时有以折柳枝相赠的风俗。“柳”与 “留”音近,以此表示挽留

     青青:柔软貌。《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译文:

    章台柳啊,章台柳,昔日青青垂柳是否还在。 佳人即使貌美如昔,恐怕早已被他人夺去了。

 

 

  4、唐朝天宝年间,诗人韩翃(一作翊)羁滞长安,与李生相友善。李之爱姬柳氏,"艳艳一时,喜谈谑,善讴咏",慕翃之才,甚属意焉。李生遂慷慨将柳氏赠翃,并解囊资助三十万玉成二人婚事。翌年,翃得登第,遂归昌黎省亲,暂将柳留长安。适逢安史之乱,两京沦陷。为避兵祸,柳剪发毁形,寄居法灵寺。时翃已被淄州节度使侯希逸辟为书记。及肃宗收复长安,翃便遣使密访柳,携去一囊碎金并写了这首《章台柳》赠之。柳捧金呜咽,答赠了这首《杨柳枝》。但不久柳又遭番将沙吒利劫以归第,宠之专房。及翃随希逸入觐京师乃知其事,肃宗乃下诏断柳归翃 ,夫妻终得破镜重圆。(事载孟棨 《本事诗? 情感一》及《太平广记?柳氏传》)

 

 

  5、“章台”本是战国时所建宫殿,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在今长安县故城西南隅。秦王曾在此宫接见蔺相如献和氏璧。台下有街名章台街。这里借指长安。“章台柳”即暗喻长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后人遂将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两个叠句用于寻觅加强呼唤之急切。“往日依依”,喻柳氏昔日之青春妙龄,丰容艳丽。“今在否"谓是否安全健在,以疑问声口,则其忧虑担心之情可见。“长条似旧垂”,喻柳氏袅袅婷婷的身段和体态仍不减当年。"攀折他人手”,暗指柳氏值此兵荒马乱之秋,恐己为他人所劫夺占有。两句以"纵使”,也应开合进退,将其希望与失望,侥幸与不幸,揣测与担忧等复杂的矛盾心情写得传神活现。“长条旧垂”承上“往日依依”;“攀折他人手”应前“今在否”。错综对比,写尽了一腔抚今追昔,柔肠百折之相思痴情和疑虑焦灼。

  柳氏答词自比为“杨柳枝”,嵌一“柳”字,既双关姓氏而与韩词称“章台柳”之暗语相应,灵犀相通;着一“枝”字,又遥启第三句诉折柳赠别,离怨相思之情。“芳菲节”既回应韩词之“往日依依”,颇见追惜韶华坐逝,顾影自怜之意;而又对第四句写今日凋零之衰柳,起到了欲抑先扬的对比反衬作用,可谓匠心独运。当昔春日旖旎芳菲之际,伉俪蜜月之时,却年年离多合少,宁无长恨 而今失身蕃将,姿容憔悴,纵郎君不弃,欲续前好,而我固深感自卑自愧,岂堪郎君再来“折”乎 末句回应韩词之结句,将其不幸身世,灵肉创伤,悲酸难言之隐,自惭形秽之情,写得极其深沉凝重而又含蓄不尽。

 

 

    6、  唐宋词中夫妇、恋人相互唱和的词作并不多见,其中最知名的当属上面两首与南宋陆游、唐琬的《钗头凤》。

    这两首词包含着一段哀怨的爱情故事——柳氏本长安倡女,为韩翃朋友李生的爱姬,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慕韩翃之才。李生知其意,乃请翃饮酒,席间将柳氏赠之。后来韩翃登第,归家省亲,柳氏留在长安。天宝末年遇安禄山叛乱,陷长安。柳氏因姿容绝世,惧为乱兵所辱,乃剪发毁形寄居尼庵。长安收复后,韩翃遣人寻访柳氏,携去一囊金并题写了这首《章台柳》。柳氏捧金呜咽,回报以《杨柳枝》词。

    二首词的共同点是以柳枝喻柳氏,借柳诉情。韩翃词开头用两个叠句:“章台柳,章台柳!”以呼唤的口气表达他日夜思念之情。接着以“今”、“昔”对比:“昔日青青”象征柳氏的年轻貌美;“今在否”暗指社会动乱,柳氏单身独处,令他担忧。“纵使长条似旧垂”与“昔日青青”呼应,“也应攀折他人手”是“今在否”的进一步推测。

    柳氏答词亦托咏柳自述景况。“杨柳枝,芳菲节”,指春天柳枝繁茂,象征自己年华正好。然而“所恨年年赠离别”,不能与丈夫厮守,年年在离别的景况中度过。下句“一叶随风忽报秋”承上“芳菲节”之“春”,喻安禄山叛军入长安后自己剪发毁容。因春忽报秋,自己的处境亦与秋柳相同。“纵使君来岂堪折!”极写此时心中的哀伤。

    二首词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叙述了一段哀怨的爱情故事。两词各以起句为题。柳氏的《杨柳枝》与韩翃的《章台柳》同属一调(唯首句不入韵),而与七言四句的古调《杨柳枝》并非一体。

 

 

    7、 唐朝天宝年间,诗人韩翃羁滞长安,与李生相友善.李之爱姬柳氏,"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慕翃之才,甚属意焉.李生遂慷慨将柳氏赠翃,并解囊资助三十万玉成二人婚事.翌年,翃得登第,遂归昌黎省亲,暂将柳留长安.适逢安史之乱,两京沦陷.为避兵祸,柳剪发毁形,寄居法灵寺.时翃已被淄州节度使侯希逸辟为书记.及肃宗收复长安,翃便遣使密访柳,携去一囊碎金并写了这首《章台柳》赠之.柳捧金呜咽,答赠了这首《杨柳枝》.但不久柳又遭番将沙吒利劫以归第,宠之专房.及翃随希逸入觐京师乃知其事,肃宗乃下诏断柳归翃 ,夫妻终得破镜重圆。

   爱情悲欢离合,最终却还圆满。

   战火硝烟、才子有遇佳人……本是谈尽的故事,可硬是在词里道的美轮美焕……

    章台,一个迷人的地方,虽为游冶之处,却生出那么多的美丽故事……

    浊处未必浊,清处也未必清。红尘之所未必脏,清廉之士也许只是一个标签。

 

 

    8、 咫尺天涯,擦肩而过。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东风吹绿了杨柳,吹红了百花,也吹动了我的心。不为风花雪月,不为诗词曲赋,只为春风吹拂飘逸惹断怜人相思婷婷袅袅婀娜多姿的背影。我不愿他乡他地他日他时苦苦抚摸着万条垂下的绿丝绦空无语,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我终于试探着伸出颤抖的手,试探着去抚摸婆娑朦胧的背影,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是为了那外在的重重负累,还是心里层层的桎梏。终于,颤抖的手颤抖在半途。刹那间想到天涯,断天涯!

 

 

    9、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花落花开,年年岁岁罢了。渐渐为了相思憔悴。相思是什么,不过是人世一风流而已,然这风流,一朝不慎便伤人甚深,刺碎风流骨。渐渐省起相思渐瘦。和那风起天阑中那句“渐渐地回忆起从前,与恨有别”甚有几分异曲同工。这中间亦是一种相思呢。不解相思,渐解相思,这过程应是漫长的,只心中多的是执念,便不在乎那时日。

     破镜重圆人在否,其实若说破镜重圆,若人不在怎生去圆?但这中间正是有着缺憾。

     人不在了便再圆不了,更遑论其实世上所有感情,既破镜便再难重圆。虽其中缺憾是饱经沧桑后的沉淀,却终究仍是伤痕,我们可将其当为历苦,却无法忽视这些缺憾。也不过是一群人在传说中或故事中自欺欺人罢了。

    章台折尽青青柳。想起韩翃和柳氏的爱情。一直以来,便极喜欢韩翃与柳氏的爱情,极喜欢他二人的两阙小词唱和,即便罅隙横在当中,却在三言两语的小词中彰显了真真的爱。十分艳羡柳氏。虽则我喜欢清照,却并不艳羡她,终究是少了几分暖意。只柳氏是我极艳羡的人。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终究柳氏和韩翃是幸福的,乱世之中,当真极为难得。

   我还是昨日的我,怀揣着一样的小心愿,未曾变了分毫。是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眉尖蹙得紧了,便难以舒展,说什么伤春皱,当真却是为了你,结了太多爱恨,眉间便纠葛不清。我只爱人长久,现今花开花落年年月月的相守,弦月阒寂瘦了相思。章台的青柳已尽被攀折他人手,破镜重圆时可否人还未变,现下且不去想,只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10、孔子四十而不惑,我们恰好相反。先前可能有的一点书生气,此时已荡然无存,神色暧昧的处世哲学,面目含浑的社交经验,趋利远害的市侩作风,都在联袂调教,集体怂恿。

  于是,40岁的中年人开始困惑———为什么真、善、美往往干不过假、恶、丑?道义和神圣为什么总输给卑鄙与阴谋?他们开始区分忌妒与追捧、赞扬与逢迎、鬼话与神话,并因区分而陷入更大的人生迷惘。

  最终,他们从一个人堆,跳入了另一个人堆。策略,随之大行其道,茁壮成长;堕落,因之苏醒,一路顺风,策马扬鞭。“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叹息的他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25

[新一篇]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舊一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