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译文] 红莲互相依偎着像是全都醉了;白鹭在水边静静伫立似乎在暗自发愁。
[出典] 南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
注:
1、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2、注释:
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山顶积水成湖,东晋时龚氏于此养鹅,故名曰鹅湖。辛弃疾谪居铅山、鹅湖一带近20年。辛弃疾曾谪居于此,后卒于此。
簟(dian):竹席。
白鸟:指鸥鹭一类白色水鸟。
咄咄(duō):叹词,表示惊诧。 据《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被废黜后,虽口无怨言,却终日里用手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咄咄,失意的感叹。
休休:指算了吧。唐司空图晚号“耐辱居士”,隐居虞乡王官谷,建“休休亭”。据《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退休后,隐居条山,筑“休休亭”,表示对仕途失望,甘心退隐。
3、译文1:
闲卧在溪堂的竹席上,冷风习习,已近秋天,水面上的云朵在落日余辉中渐渐消散;溪水映着暮色流向天空。红莲互相依偎着像是全都醉了;白鹭在水边静静伫立似乎在暗自发愁。
大可不必如般浩那样书写“咄咄”,姑且像司空图那样隐居山中,这一山一壑不也潇洒超脱,怡然自得吗!病愈初起,我也不知道身体有多弱,只觉得近来懒得上楼。
译文2:
躺卧水阁,竹席秋寒瑟瑟,临水的烟云到黄昏时渐收。相互依偎的红莲像喝醉了酒,白鹭悄然而立,定是在发愁。
不要像般浩那样书写“咄咄”,且学司空图潇洒遨游,一座山一条谷全都那么风流。不知道病后精力消耗多少,只觉得近来懒得上楼。
译文3:
躺在溪边房间里的竹席上,感觉清冷冷的,就像到了秋天;白云片片,绿水悠悠,在斜阳的余辉中,飘浮在水上的云烟渐渐地消散了。红艳艳的莲花互相偎依着,那媚人的情态就像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鸟在水边静悄悄的,似乎暗自在发愁。
与其像殷浩那样天天空书“咄咄怪事”来发泄怨气,倒不如像司空图那样做个山林隐士,就是只有一丘一壑,也落个逍遥自在。病愈初起,我不知如今身体有多弱,病后精力衰损了多少,只是觉得近来懒得上楼。
4、辛弃疾生平见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王国维说:“幼安之侍处,在有性情,在有境界。”深沉强烈的爱国情怀正是辛弃疾“性情”之所在。归根结底,他讥评朝权勉励友人,都是因为秉持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雄雄北伐之志,其情殷殷,其志切切。词人驱词用典,不失当行本色,全在意气平心之间,全词读来铿锵有声,清切感人。
辛弃疾的这种强烈爱国之情是伴随着强烈的批判而存在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正是因为朝廷腐朽势力和奸佞偏安之徒的阻挠,在造成了他政治上的压抑,而他越秉持英雄的使命感,越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倾尽全力就越是与那些苟安势力相冲突、相龃龉。所以,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忧愤与不平和对朝中投降派偏安误国的讽刺和鞭笞,与抗金北伐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辛弃疾爱国情怀的体现。
宋末刘辰翁高度评价辛对古代语言的提炼与丰富之功: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然犹未至用经用史,牵《雅颂》入郑卫也。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悲茄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及暇。词至此亦足矣。
这首词是辛弃疾谪居鹅湖时受尽权奸排斥,病初愈后抒情寄意之作。上阕写鹅湖自然风光,如老人历尽沧桑后的恬静平淡。下阕开头感情陡转,对朝廷一再强加的无端迫害,感到惊异与悲愤。但随后词人又在大自然中找到解脱。最后两句,倾吐出老弱多病的切肤之憾。
5、此词是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期间(45岁至53岁)的作品,由题目可知:作者游罢鹅湖归来后,曾患过一场疾病,病愈后他登楼观赏江村的夜景,忽然惊叹时光的流逝,深深感到自己的筋力衰退,再一回想过去,更是百感交集,因而写了这首词抒发心中的悲愤。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景中有情,只不过是非常含蓄而已,须细察始能体会。“枕簟”句写气候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冷,虽然还未入秋,但是已能感到秋意。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射。“断云”句写江上风光:飘浮在水面上的片断烟云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消散,眼前出现了水远天长,苍茫无际的画面。这景象给词人带来一种广阔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怅。“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前景物:池塘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静静地兀立着,它一定正在发愁罢!“醉”字由莲脸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这两词用的真是恰到好处。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虽美,但“醉”、“愁”二字表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以上的景物描写,不但隐含着词人忧伤抑郁的意绪,而且为下阕抒情制造了一种清冷、空虚又而沉闷的氛围。
下阕头三句虽承上述氛围和意绪,但在情感的表现上却有显着变化:变含蓄为明朗,于抑郁为旷达。这三句连用了三个典故。“书咄咄”句用殷浩事。《晋书·殷浩传》载殷浩热中富贵,罢官后终日手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意为“哎哎,这真是怪事!”)。“且休休”用司空图事。《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轻淡名利,隐居中条山,他作的《休休亭记》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按司空图的解释,“休”字有二义,一为闲退,一为安适。“休休”即闲适之意。)“一丘一壑也风流”用班嗣语。《汉书·叙传》载班嗣书简云:“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这三句连起来的意思是:何必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呢?倒不如姑且安享闲居的清福罢,隐居山林那也很高雅。前一句作反问语,表示不以殷浩为然;后二句作自慰语,表示隐居也自有其乐。看起来词人好象真的乐意当隐士了,但实际上这是悲愤却故作旷达之辞,比直抒悲愤更感强烈。三个典故用在一起,不但气势连贯,而且意思曲折。末尾二句在情感表现上又有显着变化;变坦率为委婉,旷达为悲凉。“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化用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筋力上楼知”句意。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含有“英雄江左老”(辛词《满江红》)的悲愤。
作者一生志在恢复中原,虽遭谗毁摈斥但坚持如故,因此表现在这里的便不是一般惊衰叹老的感伤,而是深恐功业难成的忧虑。刘辰翁说他“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辛稼轩词序》),乃是深知作者人格与词意之言。
依上所述,此词蕴含的情感是异常深沉的,但词人使用的语言却又极为平淡。上阕描述气候的清冷、云水的舒卷和花鸟的静默,都无奇险之处,而寂寞沉闷的气氛已足以使人愁苦,下阕出语十分旷达,但政治上失意的情绪愈令人感觉凄凉结尾二语尤其淡朴浅近,犹如野叟闲谈,略不经意,“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就表现得极其厚重。这种以淡语写深情的艺术,正如刘熙载说的“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艺概·词曲概),是一种更为精湛的艺术。
6、辛弃疾也是一生壮志未酬的人,平生最大的心愿是恢复中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虽然未被朝廷重用,但一直当着大约相当于局级的官儿。他的词也相当有气势。“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都是他的名句。不过辛弃疾却总爱发愁,尤其爱触景生“愁”,动不动就愁上一把。上楼愁(欲上高楼去消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观景也愁(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有时还口是心非,明明很愁非说不愁(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在我的感觉中,宋词中写愁绪最多的除了李清照,辛弃疾可能要排第二了。
7、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当他接触外物时,将主观情志注入其中,使客观物象融入诗人的感情色彩。如:
8、辛词里,“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柔情豪气,郁结于胸。所以喜欢他,更胜老苏。又一首《摸鱼儿》里,有“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的句子,就算说愁也比别人大气些。另外温软些的,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也感觉很好。
9、面对着这个星球上曾经演绎过的浪漫,惊讶不已。“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天哪,古人哪来对自然这么细腻的观察和体贴?而我们已惯于污浊空气里的车马喧嚣,迟钝的感觉还有没有福气消受那些清香和温暖呢?
10、鸟类秀丽矫健的身姿,穿行于花红柳绿之中,飞翔在长天碧空之上,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情趣和生机。大地渐暖,万物复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笔下的春天多么富有生机;秋风阵阵,万木萧条,“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他描绘的秋景又何等凄然;“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碧水青山分别映衬白鹭红花,好一派绮灿烂的胜景!“一般毛羽结群飞,两岸烟将好景时”(杜荀鹤),飞翔在雾气蒙蒙的江面上的鸬鹚,烘托出浓郁的水乡风情。在众多以鸟写景的诗篇中,当首推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行千古绝唱,既是动人的诗,又是绝妙的画,引起人们美好而悠远的遐思。
千姿百态的鸟类,丰富了我国诗歌艺术的宝库,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愿人们倍加珍惜和保护这大自然的生灵吧!
11、暮色苍茫,河面上弥漫起一层薄薄的暮霭。河边一小水塘的荷花正在怒放,丝丝清香随晚风沁入心脾。不知名的水鸟不时从河中的芦苇丛中飞出来,发出尖锐的叫声。“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此情此景,让人颇生感触,相似的情景,不同的心境。而我此时也不是在垂钓,因为我已经全然看不清鱼漂了。看蜻蜓气定神闲地立在我的鱼竿上,听四面渐起的蛙声,嗅着若隐若现的荷香,平日的人事喧嚷,滔滔名利已不复存在,心灵也走进一种启悟之中。
踏着暮色,和着袅袅炊烟,乡村开始走入静寂。灯下的晚餐简洁而温馨。夜,正慢慢侵来,空气中的热气也正渐渐褪去。 在偶尔的几声犬吠中,我悠然进入梦乡。我梦见自己竟然化成一只蝴蝶,在美丽的村子上空忘我地翩翩起舞。庄生晓梦迷蝴蝶,于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这种迷离,是恬静使然。
12、第一次读辛弃疾的《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只觉意境悲壮苍劲。如今再读却看到满纸凄凉扑面!
岁月如一把刻刀,慢慢地剥去了我们身上的浮华。在这把刻刀面前人人平等,任谁都无法抗拒。我们的本真最后都会被不留情面地显露出来——而不同的只是或美或丑的区别罢了……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2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