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译文]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出典]    王维   《山居秋暝》

    注:

    1、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注释: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画家。

  暝:夜,这里指傍晚。

    空山:幽静的山。

  新:刚刚。        喧:喧哗。

  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

    随意:任凭。

  春芳歇:春天的芳华衰歇了。歇:尽,消失,消散。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3、译文1:

  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译文2: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晴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悄悄地在大石上缓缓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上岸收网。

  尽管春天的芳菲已经消散而去,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译文3:

     刚刚把一阵新雨送走,      青山翠谷格外空旷清幽。

     夜幕降临,凉风悠悠,      使人感到秋意浓厚。

     皎洁的明月在松间浮游,苍松把月光染得碧油油。

     月下的山泉清澈、亮透,一鸿鸿地从石上潺潺奔流。

    静静的竹林忽然间喧闹不休,是洗衣女一路笑声回到村口。

    小河上莲叶纷披银珠儿乱抖,是顺流而下载满月色的渔舟。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已久,   再不是万紫千红的气候,

   为什么我仍然长往不走?山中的秋色呵美如醇酒。

   译文4: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4、王维生平见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5、这首诗写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融怡陶醉的心境,大约是诗人隐居终南或辋川别墅时所作。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首联整体着眼,大笔勾勒,交待季节,点明状态,给人以身临其境,神清气爽之感。“空山”、“新雨”、“晚秋”,平平实实的几个字,极易引发人们的联想,山居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白日向晚的安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明洁之气。“空山”是王维惯用的词语,耐人寻味。此处绝无冷清、空洞之意,也不是禅宗所谓的空寂、虚无,结合全诗来看,“空山”包含以下四层意思:一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如王维《鹿柴》所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二是指此处远离尘嚣,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花源记》),有如世外桃源,遗世独立,又如洞天福地,快乐怡人;三是指山雨初霁,万物一新,银辉四射,天地生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四指空而不虚,静而不寂,活力无限,意趣万千,因为山中有欢歌笑语,渔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可见,雨后空山带给人们的不是孤独、寂寞,不是沉寂、死灭,而是生机活力,妙趣横生。 

    颔联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皓月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松叶如针,清翠欲滴;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给人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落一“照”字,不同于“泻”,朱自清《荷塘月色》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用“泻”写出了月光如水,静谧朗照,柔媚生辉的特点。王维写月光用“照”字,光色兼备,状态逼真,活现月照松林,回光返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山松林沐浴月华的恬静光洁和明亮空灵。如果说第一句侧重写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话,那么,第二句就是写月下溪流的活泼生机。你瞧:山泉流淌,淙淙作响;月映溪流,素洁如练;流水空明,清澈见底;溪流弯弯,活泼机灵。面对这一溪清幽洁明,空灵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润沧桑的面庞,撷一缕清音唱响心灵的浪花。着一“流”字,尽显风流,颇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韵味,也引导人们去体味小溪或水石相激飞花溅玉的闪亮或穿林绕石琤琤琮琮的合鸣。王维一“流”,可谓意态横生,妙趣无穷!

    颈联拓展一步,进到人事生活,而这种生活出现在山中黄昏这一特有的情境中,便显现出迷人的色彩。上句写姑娘:一群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浣衣归来,结伴同行;她们嬉戏玩闹,笑逐颜开,吵醒沉睡的山林,激活了寂静的生机,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旷幽深的竹林中。下句写渔人:几艘小船满载星辉,尽兴而归,满眼荷叶纷纷倒向两边,掀翻了无数晶莹剔透的水珠。此情此景,让人心生羡慕,多么想,摇一船沉甸甸的丰收喜悦来迎接又一个静谧幽美的夜晚;多么想,唱一池脆生生的渔舟小调去欢送又一个余辉掩映的黄昏。姑娘也好,渔人也罢,诗人只听见竹林中的喧闹而不见其人,只见到莲株的摇动而不见行舟,自可想见竹林莲丛的茂密幽深,人们竟是裹在这样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世界里,这是何等动人的景象啊!而且,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想,生活在这个世外桃源的人们,勤劳纯朴,心性高洁;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率性真诚,一派天然。难怪末联诗人要由衷地倾吐出“王孙”可留的感叹了。

    尾联巧用《楚辞?招隐士》之典,《招隐士》末句云:“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原意是招王孙出山入仕,王维反用其意,自成佳构,增无限趣味,“随意春芳竭,王孙自可留。”春芳虽然自然而然的消歇了,但秋光一样美丽迷人,“王孙”自可不必离去了。貌似劝人,实则自勉。“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山中”比尘世好,纯洁空灵,可以远离世俗庸碌而修养性情。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另外,从全诗所用意象也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情趣。皎皎明月,纯洁空明;郁郁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森森翠竹,修直挺拔;卓卓清莲,污而不染;……凡此种种,在传统诗文里面,都是一些清闲雅致,高洁不俗的意象,由此不难看出王维对理想生活的念念不忘之心。(徐昌才)

 

 

   6、常常羡慕,古人笔下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怎样一番幽静恬淡的境界,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又是如何的超然洒脱。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放逐思想,游骋世俗之外,任谁,恐也会变得澄澈空灵了吧。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具体的意思是“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8、岁末,照例有许多贺年片飞来飞去,像候鸟一样。

    这里,作为起始点,也要起飞了。
    好多的朋友,不同的亲疏、不同的期待与理解,何以抒怀?
    面对等候起飞的白色鸟群,竟微微凝眉沉思了。
    仿佛一股清凉的气息拂来,一句遥远的诗句流到心间。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微笑了,就是了,这淡远而润泽的墨痕。
 
    不禁想起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想起在漠漠红尘中平淡或奇特的相遇,怎么交换第一朵微笑、第一瞬凝望,然后在彼此生命的画纸上留下深深浅浅、枯枯润润的痕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我向往的画面,我迷恋的音乐,把它送给你,你会明白吗?

    人生不可能有太多的狂喜大悲,在这里找不到的浪漫奇情,在别处、在远方也依然是海市蜃楼。流浪的日子是累人的,为此,已投掷了不少黄金韶华。真要把所有的青春千金一掷,作一次豪赌吗?为什么不回到起始的单纯?一切的一切,听其自然,如松间明月朗朗地照,如石上清泉涓涓地流,不好吗?
  
    让其就这样飞向你,愿你明白这一种真挚。
    对你,这句诗是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你喜欢吗?

    我们原该相知很深的,但也许太熟悉了,反而无法真正沟通。一株柳树与一株水杉,栽得再近也无法彼此了解。我只想在自己的围墙之内,让我的心灵自由生长,迎风开出素淡的花。
 
    对你,这句诗是一种无须防范、了无芥蒂的默契。你会珍惜吗?
    对你,这句诗是一种单一洁净,不染尘埃的人间情怀。你能领悟吗?
    我把这句诗直接寄上,连依托的翅膀都不用了。我想你知道,我多想走出这个千年好梦,找一段树根为枕,静静藉草而眠,让泉水在我身畔流淌,松针在我身上堆积。这时,我的心中只有一片安谧、温柔,不知道什么叫忧虑,什么叫复杂。连你我的名字也模糊了,如云如雾如烟如岚,在山间若隐若现地浮动。

    对你,这句诗是什么?物我两忘、浑然天成的禅吗?
 
    我只知道,在十丈红尘之上,有这样一个去处,安宁、纯静、隽永、亘古不变。
 
    
 
     9、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
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晖。哲学家培根说过: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荫,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
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
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齿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
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斤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
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
从而永葆住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
”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
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语金铂
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
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贾平凹)
 
  
 
    10、一泓清泉,一轮明月,恐怕是诗词中最美的一对意象了。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那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将流淌如水的月光和透澈如月的泉水隽刻在永久的画卷中,流传千年。其意境之幽、之美、之和,千百年来,都令人回味无穷、向往不已。也让人于妙手偶得间,体味了超脱世俗之心,回归自然之态。与松涛为伴,生命是长青的;与皓月为伴,心灵是明澈的。明月松间中,汩汩着那一泓清泉,是佛性的,空灵的。此刻,将心中的杂物腾出,让一泓清泉流入,一轮明月朗照。如是自得宁静,自得清明。

     一泓清泉,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纯而无色、淡而无味、聚而无形、淡而无情的礼物,带着天然的古朴,流过天涯海角,江河湖海。一泓清水激活了大千世界的动脉,同时也汇集了水的灵性。看清泉石上流,仿佛是大自然谱就的音符,一滴滴,一串串,奏响在石的键盘上,交汇出细腻的、跳跃的、欢乐的、澎湃的乐曲。大千世界的山水之美,是令人惊叹而铭心的。走进大山,那自然、特有的灵秀,使人顿生弃绝世间浮躁之感。山谷中,涧石纵横,瀑布如银河落地。特别那清泉,抚着岩石,百转千回。由不得你被它迷住,思绪神驰不已。峡谷里响彻着美妙的乐章,流淌在空灵山谷中的音乐,可以和倾听她的一切情感对话。

     静静地坐在电脑前,走进美妙的音乐中,走进一泓清泉如诗的画面里,心中涌动出一泓清泉,生出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轻灵之感。于喧嚣的闹市,置身于意念中聚而无形的一泓清泉边,我感觉到了清澈灵动的泉水,宛如清泉从石上淙淙流过,给人一种夕阳西下,小桥流水的静美。这里有明月、清风、流水的清唱,更有一颗坦荡的心荡漾在水月之间……  八斗文学(http://www.8dou.net)

 

 

   1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隐者呢?却将山水风月一并收入眼中、心中、诗中。

    《山居秋暝》,延续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摩诘诗风。令人如临其境,引人更感其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的山,空灵通透;这样的雨,清新怡人;这样的傍晚,秋风习习。摇曳生姿的起兴之笔,一下子将人拉入诗家的视之所及的独特意境,静谧中映出几丝落寞,落寞中透着些许洒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看到这样的诗句,我多么羞愧!那么多华词丽藻,那么咬文嚼字,怎么比得上这种“天然去雕饰”的古朴、清隽与永恒?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这又是怎样自然和谐的音诗画呀!天地原本如此,万物原本如此。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静默黑白的山水画中,凭空传出笑语人声,如同风过琴弦,雨敲琉璃。竹林中传出洗衣服姑娘的谈笑声,莲蓬微微活动,渔舟正下水撒网。原来佳山好水、良辰美景,均为人子所设,这样的山水才灵动,这样的风景更迷人。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在醉情于韶华吗,还是在自述出尘的胸怀?可是,我却听出了深深的无奈。《楚辞》有语:“王孙归来兮,山中不可久留。”你反其道而行之。可是,摩诘,你真能做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可是,人生在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烦心。羁留红尘已深,你的一生早已打上官场世俗的影子。何必要去极力地去辩解、讳避?大隐隐于市。因此,不好意思,我不能称你为真正的隐者。

   但无论如何,我得感谢你,留下了这样的山水,以及隐在山水后的诗心、禅心、红尘心。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8:2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