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译文] 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清新静谧的夜景真是怡人。
[出典] 苏轼 《永遇乐》
注:
1、《永遇乐》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空锁楼中燕。古中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2、注释、译文见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3、苏轼 生平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燕子楼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据说此楼乃唐张尚书为爱妓关盼盼所筑。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张氏死后,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白居易有《燕子楼》诗三首并序叙其事。历代诗人有感于此,也为燕子楼留下了不少诗篇。
苏轼这首词作于元丰元年(1078)十月,自熙宁四年(1071)以来,苏轼已相继接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其时正改知徐州。由于仕途上的波折和远离政治中心,加以频繁迁调,孤寂落寞之感不时袭上心来,以致使他十分向往探寻心灵上的超脱和自由。这首词以“夜宿燕子楼,梦盼盼”为题,可能是托为此言,但他不从红粉艳情着笔,只用“梦云惊断”稍作点染,便一笔宕开,由燕子楼生发出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和感慨。
词的开端以景生发,融情入景,铺写燕子楼小园之夜。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词人提笔就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结着景由大入小,由静变动:曲港跳鱼,泼剌有声;圆荷泻露,晶莹可爱。港之曲,荷之圆,足见画面的线条与图案美。鱼之上跳,露之下泻,呈现了一上一下的动态美。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深;“寂寞无人”之意,先已逗出,“见”字也于句外知之,盖得见然后才能写也。但“跳”之倏忽,“泻”之细微,又非胸次无尘,心中有会,何能见而写之?“寂寞无人见”一句,含义颇深。园池中跳鱼泻露之景,夜夜可有,终是无人见的时候多;自已偶来,若是无心,虽在眼前,亦不得见,所以就此景而论,迳说“寂寞无人见”,亦无不可。《记承天夜游》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很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东坡往往有此妙语,二例可互参。
以下转从听觉写出:三更鼓响,秋夜深沉;一片落叶,铿然作声。梦被鼓声叶声惊醒,更觉黯然心伤。“如”和“铿然”写出了声之清晰,以声点静,更加重加浓了夜之清绝和幽绝。好梦难圆,怅然若失,自有寻梦之举。词人于半睡半醒中寻绎断梦,然夜色茫茫,寻梦无处,惆怅满怀,低徊欲绝,便踏遍小园以自遣。“茫茫”既描绘了无边的夜色,也写出了猛醒后的茫然之情。词先写夜景,后述惊梦游园,故梦与夜景,相互辉映,似真似幻,惝恍迷离。又因这一布局之巧,前六句小园之景既是寻梦时所知所见,也成了词人着意要表现的一种悟境;世人被名利所扰,营营终日,犹如自已睡里梦里,眼前身畔有多少良辰美景交臂失之。这真是“清景无限”可叹“寂寞无人见”!词人心与境会,借景抒怀,于上片已透出消息。
下片直抒感慨,议论纷陈,触处生辉。词人登高望远,油然而起身世之感。“倦”字道出了他内心的无限怅惘和烦恼。七载外任,久别京城,怎不牵动去国怀乡的愁思!山隐隐,路茫茫,望不到迢迢故乡,欲归无期,徒存此愿,何处可诉心曲?面对燕子小楼,幽情难已,不免发出“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的喟叹。发生在楼中悲欢交织的爱情故事,有道不完的要眇情,写不完的凄迷境,但苏轼只十三个字便说尽了,由人亡楼空悟得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然后以空灵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梦未醒,只因欢怨之情未断。其感慨超越了自我,推及了人生和宇宙。词人的词思还在驰聘,他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今日又思及未来。黄楼为苏轼所改建,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也是苏轼守徐州政绩的象征。但词人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已,亦同今日自已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抒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无穷感慨。这是词人思考人生的结晶。词人把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致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政治波折而带来的感情镣铐,精神获得了解放。尺幅中竟蕴含了如此深广的喟叹,沉挚之思,浩瀚之气,令人玩索不尽。
此词在《东坡乐府》中极有艺术特色。首先是章法的独到之处。上片前六句正写燕子楼小园夜景,后六句则追述梦醒之由和寻梦之行,用的是倒装逆挽手法,因其倒装逆挽,凸出了小园清幽的夜景,使其成为上片的主体。其次词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楼情事而发。景是燕子楼小园的清幽之景,情为词人于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黯黯之情,理即由燕子楼关盼盼事而悟得的“人生如梦似幻”之理。然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中有理,以理化情。燕子楼小园之无限清景和深夜寻幽的词人之澄澈心境可谓合而为一,心不为名利所绊,所见之景则淡远清空。而寂寞无人见之美景与“寂寞而莫我知”之词人又何其相似。物我一境,情与境谐。梦断盼盼之情黯黯,望断故园之情惘惘,词人悟得古今同梦,使情为理化,从情之缠绕中获得解放,变得超旷放达,喜怒哀乐乃至荣辱毁誉,全然无意留存于心间,见出格高韵胜。故此词虽和婉淡丽而不失其高旷清雄,议论洒脱而不流于枯燥寡味。
词中论及的人生哲理,无疑是受了佛老思想的影响。词人在对外部世界的追求中接连失败,于是便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在这样的情况下,借景抒怀难免有些超尘绝俗之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5、“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永遇乐》词中的名句。词的开端以景生发,融情入景,铺写燕子楼小园之夜。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词人提笔就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接着景由大入小,由静变动:曲港跳鱼,泼剌有声;圆荷泻露,晶莹可爱。港之曲,荷之圆,足见画面的线条美与图案美。鱼之上跳,露之下泻,呈现了一上一下的动态美。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
6、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音乐飘然,飘出一份清雅,一份宁静,
滴滴点点,如丝如缕,如一阵淅淅沥沥的小雨,慢慢浸透干涸的心田。
纷扰远去,浮躁淡去,那弹拨素琴的手,穿越尘世的喧嚣,送来天籁之声,由远而近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倾听一场古筝与心灵的对话,我被音乐的丝丝细雨浇了个透湿。
好风如水,带着水的清凉,音乐是清澈透明的涓涓细流,清越悠扬的音韵沁人心脾;
月明如霜,携着风的自由,音乐是黑暗中的光芒,抚慰无依的游魂。
好风如水。风是温柔的手,轻抚灵魂; 好风如水。水若一地月光,拨动心弦。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唯有月光如水 水如天,唯有风定落花 香满袖。
一曲好风如水,将水的温婉柔情,风的自由轻灵,化作弦上清音,化作满天星光,在心灵的海面上映照出一片清明
天光云影,月色无边,齐落于琴弦之上。 风动,弦动,心动,和着清风,踏着月光,照着水影。
心置其中,莲花次第开放,伴着荷香淡淡,洒满心湖……
风清,人淡,心宁,水流,弦动,神安,古筝声声,弹不尽的哀婉,诉不尽无限情愁,
云破月,花弄影,思悠悠,情悠悠,多少无奈和迷惘,多少离合与悲欢,悄然一声叹息。
思绪翩然处,但听曲声峰回路转,低眉,已是清景无限……
聆听古筝与心灵的对话,我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在水之湄调素琴的女子,
一架琴,一溪水,一枚淡月,一杯香茗,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
唯愿悠悠,伴着月明如霜,心随流水,醉舞清风…… 本文来源:旋律猪-纯音乐网
原文地址:http://54wood.cn/pig/yueyue/2009/1124/519.html
7、中秋赏月,乃人生清雅美事。月夜总是充满诗情画意,崇高神秘皎洁美好的月亮,魅力永恒。骚客文人频频为之吟诵歌赞,举如苏轼的“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范仲淹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等等,清美雅丽的意境,令人读之总觉隽永堪品,让你玩赏不已。咏月古诗词,把个传统中秋佳节仿佛渲染得更富民族色香。
月色溶溶,满院银辉,吟着唐诗宋词赏月,那月色更觉清丽古雅;桂魄辉映下,诗词里望月牵恋远乡故人的情味,似乎也益发浓郁了。
8、喜欢看月,尤爱秋天的月色,觉得有一种清冽而寒凉的霜意,让人无端地沉静下来,无端地心生感慨。或许是因为人近中年的缘故,那些曾经炽热的青春年华已经不再,眼角眉梢渐渐染上了些许岁月的风霜,此际看月,也如同染了秋霜的痕迹———四季的月光固然都美,但春月多了一份慵懒,夏月多了一份浮躁,冬月则多了一份清冷,只有秋月最恰到好处,如一位温柔端庄的佳人,凝眸静思,沉默不语,恍若将一切世事都看淡了,沉淀下来的只有无边的宁静。
月有圆缺,仿佛人生,有圆满,有缺憾,有相聚,有离散。所以东坡先生会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因为懂得世事的轮回变迁是自然与命运的规律,无法强求,更不能违逆,所以东坡居士才能在宦海浮沉、人事沧桑中,始终宠辱不惊,无论上苍赐予他怎样的坎坷磨难,他都坦然待之,从容不迫,笑看清风明月,写下了许多如月光般清朗飘逸的诗句。
爱情也像月色,有盈有缺,有分有合。爱到深处,温柔缱绻,像如水的月光,盛满了柔情万种,而爱的岩浆一旦冷却,清冷的光也足以让人窒息,让一颗心浸满了寒霜。想起唱《城里的月光》的歌手许美静,当她唱这首歌时,正沉醉在美妙的爱情里,歌声中充满了温柔的情意,而时隔数载,歌声犹在耳畔,旧情却早已不堪回首,唱歌的女子更是为情所伤,一颗心变得破碎而迷茫。倘若她真能够像歌中所唱的“看透了人间聚散”,或许就不至于困顿迷惘。对待爱情最好的态度应当像席幕蓉所说的:“在年轻的时候,你如果爱上一个人,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她)……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静静的满月。”
一直觉得心中盛着月光的人,在俗世的风尘中,会比别人多了一份澄澈,因为有月光润泽与滋养着灵魂,洗涤着尘世的风霜与心上的尘埃。翻阅唐诗宋词,在那些忧伤而唯美的字句中,随处可见月色的痕迹。无论是“明月松间照”的禅者王维,还是“带月荷锄归”的隐士陶潜,无论是“举杯邀明月”的侠客李白,还是“千里共婵娟”的哲人苏轼,他们都爱极了那一轮朗照千年的皓月,他们的心间都浸润着澄明的月色。月光穿越锦绣的诗篇,穿越唐宋的清风,穿越时光的隧道,至今仍盈盈地照耀着我们的心空。我的文友中,也有着诸多爱月的女子,她们都有着如月光般明净的情怀,如月色般纯美的心境,她们的文字因为有着月光的浸润,在典雅之中透出一份安静。
最爱苏东坡的那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读之,仿佛看到一轮明月凝结着时光的霜露,伴着如水的清风,悬挂在浩瀚的苍穹中,沐浴在清风明月里,心中毫无挂碍,只有无限的清景。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8:2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