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译文] 要不是为了养主人的贵体,我怎么会呆在这泥水中呀!
[出典] 春秋 《诗经·邶风·式微》
注:
1、《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2、注释:
邶:音贝,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
式:作语助词。
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
微:非。微君:要不是君主。
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
躬:身体。
3、译文1: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译文2: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不是因为君上的缘故,何必会顶着霜露!
夜已黑夜已黑,为何不即归家去?若不是因为主子的差遣,又怎会在泥泞中!
译文3:
暮色昏暗天将黑, 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官家事, 怎会顶风又饮露!
暮色昏暗天将黑, 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老爷们, 怎会污泥沾满身!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由于“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因此实际为305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为“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计40篇。《诗经》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大雅》、《小雅》之分。“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各个时代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民间乐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并对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制作乐歌。经过修改后,这些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易于记诵,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东汉以后,毛诗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放到现在来说,诗经在交际应用方面虽然没有那么重要了,但对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却依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5、关于此诗主旨,《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刘向《列女传·贞顺篇》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二说均牵强附会,因为无论是实指黎侯或黎庄妇人,都缺乏史实佐证。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诗经选》),乃最切诗旨。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从此诗所用韵脚分析,前章用微韵、鱼韵,后章为微韵、侵韵,这些韵部都较适合表达哀远沉痛的情绪。诗人的随情用韵,使诗情藉着韵脚所体现的感情基调获得了充分的强调。所以方玉润评此诗云:“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未许粗心人卤莽读过。”(《诗经原始》)
由于《毛诗》将此诗解说成劝归,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所以“式微”一词竟逐渐衍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唐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孟浩然“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贯休“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别杜将军》)等等,由此也可见出此诗对后世的影响。
6、 关于《式微》有两种经典解释,各自都有成立的充分道理。
古典派以为这是讽喻仕宦归隐。看似讲述臣子执行君命、忠而忘归的美德,实则希望他请辞归隐。
马列派研究者认为这是被压迫者(小臣,即奴隶)或受役使者(自由民执行徭役官差)的痛苦景象:夜以继日地在野外艰苦条件下干活,有家不能回而苦不堪言。于是作歌唱出心中的牢骚不平。
个人倾向于古典解释,原因如下:
马列派的观点立足处在于将“君之躬”理解为君主的身体,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如成语“事必躬亲”的用法,躬在上古最常见的用途表示亲自过问、处理或差遣。
其次,假如是奴隶劳作或自由民服役,“为了君主身体”范围也有限,大概是修造宫室、城墙等工程之类活动。开个玩笑,为君主把脉治病概率近乎为零;制作器具、开矿伐木等露天劳作的可能性也极小。至于归家,就奴隶而言回去也未见得条件有多好,即留恋“家”(奴隶无家、只有“集体宿舍”)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是自由民,则家可远可近,远者有可能距离劳作点数日之遥远,又何必嗟谈天黑了不能回家?
再者,尽管受奴役者可能文化水平很低,也大可以更准确地具体刻画出劳动场景,表述劳作条件艰苦。比如,风雪中伐木或者大雨中搬运东西。而诗中恭敬的语气和遣词造句,谨慎地描写环境艰苦,更像是出自士大夫之手笔。他不可过度渲染困难和流露埋怨情绪,担心影响前程。
所以本诗还是看作士大夫执行君命比较贴切。他们家庭条件不错,居家也可能较近(如果理解为宫廷近臣而非家在远方采邑、在京效命的封臣),故而会有强烈的对比感,发出有家而暂时不能回的感叹。
7、道家以“盗”质疑儒家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这首《诗经》中的诗,翻译成现代文字就是: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去?若不是主公的缘故,我怎会披风戴露?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去?若不是因为主公,我怎会身陷泥中?
在阶级斗争的年代,这首诗自然可以解读为百姓对贵族发泄不满。但如果你不那么紧张地在黄昏微光浸透的窗下反复吟诵,怨气自见,美人自现:“式微,式微!胡不归?”
黎侯失国,隐退卫国“泥中邑”。他劝夫人、卫侯之女离开自己,去追求幸福与自由。但夫人不忍背叛爱情,幽怨惆怅地吟诵着“式微,式微!”如果“泥中”就是“泥里”,只需拔出腿来一走了之,就完了。一位农民,乃至贵妇人处理这样的小“事故”,能这般幽怨?这样的话,这诗也太无病呻吟,缺乏流行与穿破时空的力量了。
我们可以胡乱地“古为今用”,但庄子不会。如果他胡来,那他就不是庄子了。
“庄子钓濮”,就在“泥中邑”的濮水之上。“泥中邑在哪儿?就在濮阳县城的南边,那时濮水从这儿流过,濮阳也由此得名。”华建华先生说。
“庄子钓濮”,是他隐居着述的开始。两位使者奉楚王之命来这儿拜访庄子,问:“我们大王想请您出来做事,不知您意下如何?”
庄子头都不抬,还是持竿而钓,说:“我听说你们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但龟甲还被放在宗庙里。我问你们,你们说这只神龟是愿意送了性命、留下龟甲受人敬重呢,还是想活着在泥中打滚呢?”
使者答:“那一定是想活着在泥中打滚!”
庄子说:“这就是了,两位请回吧!我也是愿意夹着尾巴在泥中打滚!”
在这儿,“泥中”还是不能理解为“泥里”。不然,庄子就是瞪眼说瞎话,太没智慧——“泥中”是泥中邑,庄子隐居于此,钓于濮上。
8、从形式上说,繁丰的特点是词采卓烁,长于铺陈。因面它的语言不追求朴素、古拙,而喜爱细腻、绚丽、新奇。
繁丰并不等于修辞上的反复。有的作品善用反复,但其风格却非繁丰,如《诗经·国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虽然采取了反复的手法,但并不繁丰,而是简朴、古拙的。
9、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邺风·式微》
我是这样挑剔的人,看见荒凉心生感慨,向往着热闹。看见繁华到不堪的事物又反感,觉得闹腾做作。夜间于山顶看见城市灯火招展如花,对它却没有一丝动荡。并非厌弃它,而只是知道,它与每个城市并无不同。那美与光华不过世间物质吞吐出来的蜃楼。万千繁华终有令人厌弃,自行消散的一天。因此没有深入探求的欲望。当人真正了解内心需要,并遵从指示去做时,如同傍晚穿越花阴归家的少年,看到繁花错落满衣襟也不留恋。
总想起《式微》。
这悲辛的曲子,原是劳作的奴役,在不堪重负的间隙,以对歌的形式唱出的哀歌。式微,式微,胡不归?”是有意的设问,作歌的人自然知道天黑了还不能回家的答案。
生活的艰辛是上天设置的考验。众生如地上蚂蚁天天战战兢兢匆匆忙。农夫们感慨着“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忙碌而错杂,虽然不用像农夫一样顶风冒露趟泥水,然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物质的极大丰裕亦叫人难以回复旧时只图温饱的简单无求。日日重迭的应酬交际,不见流汗,所耗费的心力却足以惊天动地,朝九晚五的辛苦未必在起早摸黑的农人之下。
文字的美和存在的力量,其实在于它传达一种真理和坚定,因此获得冲破时间空间禁制的力量。不同年代的人,一样会在夕阳西下,有所思忆的时候,不自觉的吟出:“式微,式微,胡不归?”
守候千载不变。式微,待归。心中那份柔软牵念柔软绽放,未因时间的迭转而凋谢,是心海深处波平浪稳的蔷薇岛屿。只是,当时光演进了千百年之后,我们再吟唱时,就没有那么重的压抑无奈之感了。婉婉的歌调,拖延出的更多是倚门而立的温柔守候。
人生长行寂寥,赏心悦目却少。有人终其一生也只是为等待一个人,一声唤。若在天黑欲转归程时,得你一声唤,唤我回家吃饭。那么,无论这双脚是行在露水中,还是泥水中,如何的满心疲累都可以卸下,对你展颜一笑了。
10、“式微,式微,胡不归?”是有意的设问,作歌的人自然知道天黑了还不能回家的答案---因为繁重的徭役,要养活高高在上的君。
如今都市中的我们忙碌而错杂,虽然不用像农夫一样顶风蹚泥水,然而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物质的极大丰裕叫人难以回复旧时只图温饱的简单无求。想到今日的乌镇,同里,已不简简单单是小桥流水,桨声灯影。日日人潮汹涌,太多人过来放松,过来忘记。花千元机票往返,只为在这里晒晒太阳,偷得浮生半日闲。何时我们的生活如此逼仄。
现时亦有农夫,仍需日日劳作田土之间,早早衰老,尽力维持一家人生活。纵然不再供养君王官家,生活仍以毫不留情的姿态出现,逼视人面。
《式微》有一种薄弱的未剪绝的美,似在黄昏时望见的天际最后一缕霞光,远处小屋透出的一点橘光,遥远难求,却未至绝望。
守候千载不变。式微,待归。心中那份柔软牵念柔软绽放,未因时间的迭转而凋谢,是心海深处波平浪静的蔷薇岛屿。只是,当时光演进了千百年之后,我们再吟唱时,就没有那么重的压抑无奈之感。婉婉的歌调,拖延出的更多是倚门而立的温柔守候。人生长行寂寥,赏心悦目却少。
1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邶风·式微》
=1=
关于《式微》,始终有不同的声音。
我不知道哪一种更接近于已经睡下的真实。我曾一厢情愿地想,老人读《式微》,必定会读出沧桑,中年读《式微》,必会读出凄凉,而少年读《式微》,会读出薄薄的眼泪。
后来我求证了不同年纪不同阅历的人,这些人中有对诗经很感兴趣的,也有不甚了解的。感兴趣者侃侃而谈,不论年长年少,谈及时竟都关乎了一个爱字。不甚了解的,交了命题让他们去读去思量,再说回来时,竟是对爱彻底悲凉的注解。
我想起我初读时的感觉,一片空旷地,放眼茫然,有人在痴等。仅此一个意象,就惹得愁肠百转千回。
所以对不同的声音,我们姑且接纳,而对内心的声音,我们惜之如珍,这便是对《式微》最大的敬畏了。
=2=
我所读过的《式微》解析有三种版本,但无论哪一种,都关乎一个男人--黎庄公。据说,春秋初期,赤狄国兴起,夺取了黎侯的国土。黎庄公的夫人是卫侯之女,大难当头,黎侯自然首先想到的是携臣带眷投奔亲家。但是当时卫国自己也不复强大,根本无力协助黎侯复国,只好将他们安置在卫东二邑(在今河南省范县),躲避一时。《式微》就是这个时候在民间流传开来的一首诗歌。
《毛诗序》解《式微》,认为它是“黎侯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寓于卫,其臣劝归之辞。”诗是以臣子的口吻来作的,用第一人称自问自答。
“这种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日子,多么卑微!您为什么不回国呢?
“要不是为了效忠国君您呀,我又怎会彷徨在泥泞的道路中!”
这个解释的确很切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诗中所提及的理儿也的确是这个理儿,但作为人臣,用这样的话语劝解君主未免有点儿曝君之过的怨怼意味。难怪清人魏源会说:“出‘微君胡至于此’之怨词,殉国之忠,恐不若是。”
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种解释:此诗是外人与黎臣之间的对话。
“这种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日子,多么卑微!你们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呢?”
“谁不想回家呢?可国已破家已亡,如果不是为了要与君王复国仇共死生,谁会徘徊在这泥泞的道路中呢?”
这样的解释就合理了许多。不过,无论是哪一种解释,不归的原因都是黎侯,不归的结果也终是“中露”、“泥中”。这是一个君主的悲哀。这是一段历史无尽的苍茫。
12、 几千年了 ,人们总是拖着沉重的负担朝着自认为幸福的道路走着。狭隘的观点让人们无暇顾及别人,而是选择各走各的。为了比别人更快到达目的地,他们开始相互残杀,抢掠。死神肆虐人间,人们过着如处深渊的日子。如何摆脱这凄厉的绝望?也许只要他们抬头,就会从前边虚化的物像中找到答案……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邶风 式微》
《诗经》这首悲辛的曲子描绘的是薄暮西山的时候,女子对在外辛勤工作的男子的担忧和呼唤。也可理解为劳作的奴役,在不堪重负的间隙 ,以对歌的形式唱出的哀歌。
对歌是民歌独有的方式,起自《诗经》。与官方的乐曲相比,它是山茶开在山壁,自在而清新。汉乐府中有“相和歌”是一唱一和或者一唱众人和,可以说是对歌形式的发展和延续。如今,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每到日落月上之时,仍会有人隔水对唱。而这种形式在汉族已经没落,他们已经习惯倚重物质器械的修饰,渐渐失去了自然甜美的本色。
“式微,式微,胡不归?”是有意的设问,作歌的人当然知道天黑了还不能回家的答案——因为繁重的徭役,要养活高高在上的“君”。
生活的艰辛是上天设置的考验,众生如地上的蚂蚁天天战战兢兢匆匆忙忙。农夫们感慨着“微君之故,胡为手中露。微君之躬,胡为手中泥。”——要不是因为官家的徭役多,我们怎么会顶风冒露的劳作?要不是为了将养老爷们的贵体,我们怎么会天黑还蹚在泥水里?劳者不获,获者不劳,是讽刺的 ,像身体里的肿瘤一样残酷存在的现实。
西川说:“历史只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沉默”当然这些少数人绝不会承认,他们嘴边说的最多的是人民和民主等字眼。这些字眼说多了 ,人们就会听出它的象征意味。
在皇权下呆久了的人们回望历史的时候很少看到专制的苦而只是看到专制的威福。想想,别人吃不到的新鲜荔枝,她杨贵妃就能吃到;杜甫可怜巴巴的住在被秋风吹破的茅草屋里的时候,唐玄宗却过着“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的快活日子;穷人家的孩子犯了人命案,当然要杀头,他高俅的儿子高衙内却毫发无损……这样的特权摆在面前,有谁会拒绝呢?所谓”等贵贱,均贫富”等农民起义的口号,不过是说给穷人听的,胜利后的农民起义领袖,比如天王洪秀全,依红偎翠,花天酒地,其腐化堕落的程度,是很多皇帝都望尘莫及的。
“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有一种薄弱的未被剪绝的美,似在黄昏时望见天际最后一缕霞光,远处小屋透出的一点橘黄灯光,遥远难求,却未至绝望。
文字的美和存在的力量,其实在于它传达一种真理和坚定,因此获得冲破时间空间禁制的力量,不同时代的人,在夕阳西下而有所思忆的时候定会不自觉地吟出“式微,式微,胡不归?”
此刻我想到了王维,他曾在春游郊野的时候,吟出:“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侯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这个天生的完美理想主义者,他以他的天性中的冲淡清和,举重若轻的佛去了《式微》上的汗水和泥土,让愤懑变成宁静。他的眼睛看见的,是一幅悠然自足的田园风光,展现在他诗中的,有人间烟火,而无人间疾苦。
处在已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当代社会,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拨开迷雾,反思下这一路走过的历程,用更大度,换位思考的方式而不是自私自利的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报复式的方式去追求我们想要的“真善美”。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式微,式微,胡不归?”;从陶渊明构建的桃花园到王维追求的乡间田园。似乎古人在千年前就已指出了我们在追求幸福路上偏离了正道,且还煞费苦心的给我们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只是我们视而不见罢了。
也许这也正是生命的不可代替性。老祖宗留下那么多人生宝典,处世箴言,可是许多年轻人还是会走不该走的弯路,会犯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等到他们一切体验过之后,悟出点人生的哲理,却发现前人早就讲过多遍了。(刘达)
13、 我窝在被子里探着无辜的脑袋看那些无聊的杂志,嘴里还没心没肺的啃着零食,每根神经都好像和你有联系,不管这样的生活有多颓废,我却只想跟你在一起。“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这是爱情了吧,我愿意生活以这样涣散靡离痛苦忧伤的姿态召示着我是怎样的一步步走向堕落。
人在感情汹涌的时候智商是最低的,我忽然一下子觉得很开心并且安于这样的萎靡。
起身打开窗户,大片大片的阳光洒进来,暖暖的,内心的波澜却不能抗拒,我喜欢这样把它们通通都想一遍。这样的氛围让我悲观起来,卡夫卡说:时间软弱,我们终究会忘记我们曾经深爱的人。
只是那种相见如初的感觉让人如痴如醉,如何可以风轻云淡……
14、一切曾经的美丽,譬如魏晋人物、晚唐绝句、南宋词等等,忧伤也好,诗意也罢,俱已往矣!挂冠而去的张季鹰如何能例外?所谓书生意气,所谓不合时宜,也都早已随秋风逝去;“莼鲈之思”毕竟离我们太遥远了,即使乡愁,只能藏在心底,说得多了就有矫情之嫌,到头来也不知道终究说了些什么,不知所云。
想起《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语调苍凉而无奈,但能归么?且聊作一偈以为结语:莼菜莼菜,不过浮萍,无论如何,总是无根 。
详情请看:http://bbs.cnhan.com/thread-314316-1-1.html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0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