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不认识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置身于这山中。
[出典] 北宋 苏轼 《题西林壁》
注:
1、《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题:书写;题写。
登:攀登。
侧:从侧面看。
识:看清楚。
面目:指庐山的景色。
3、译文1: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译文2: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4、苏轼 生平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6、 西林,即西林寺,在江西庐山上。《题西林壁》就是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元丰七年(1084)五月,苏轼由黄州改迁汝州团练副使,特地取道游庐山。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也就各不一样。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步移景异、姿态万千的庐山景色。意思是,横望庐山,山岭逶迤,连绵不绝;侧看庐山,奇峰突起,峻峭挺拔。无论是远处观望,近处细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并没有像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山中,所见只是一峰一岭一丘一壑等局部景致而已,而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 这两句是谈游山的体会,即景说理,有着丰富的内涵: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发人深思的空间。 评 解 清赵翼评《题西林壁》时说:“庐山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苏轼的这首诗妙在不在写景上与前人一分高下,而是以意理胜出,道前人所未道之理,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这正是苏诗的一种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晓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不时闪烁着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其内涵却是丰富的。诗人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特征,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7、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着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8、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留恋,“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像。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9、在山中观察,都只能从一个角度或者限在具体的角度里是无法认识“庐山真面目”的。这些浅近不过的观山感受,给人的联想却是无限的:由于人们看各自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多少带有片面性;要对客观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超越个人的狭小范围,摆脱一己之见。“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说的这道理。 诗人是从看山悟出这理的,又把这理通过看山的感受告诉人们,情景和哲理融成了一体;两者构成比喻,耐人寻味,诗意隽永,就成了这首绝句的显着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朴素,不事雕琢,谁都能看懂。但就在这浅近的意象背后,蕴含着余味无穷的诗意,不同的人,不同的阅历,都可以得到深浅不同的启迪,有自己独到的感受,浅者不觉其深,深者不觉其浅,言近而意远,是诗作的第二个特色。 苏轼看庐山而有这样的感受,与他的思想和经历是分不开的。这一年,他已49岁,政治上受到沉重的打击,“乌台诗案”还差一点让他送了命。一系列的挫折,是他对政治乃至整个生活产生困惑。另一方面,佛家和道家的处世态度是他遇事达观、超脱,不管打击多么沉重,他的精神始终没有垮掉。“只缘身在此山中”,既是困惑和烦恼的根源,又是摆脱的途径。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所限,看到的只是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全貌,必须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现在,人们经常有这两句诗来比喻看东西不全面去考虑。 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其实,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全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精警简括,逸趣横生,读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巧妙地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成为启迪后人的哲理名句。
11、几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庐山于平地之间兀然拔立的块垒式山峰,造就了庐山叠障九层、崇岭万仞的赫赫气势,伴生出峰诡不穷、怪石不绝的刚阳之美。 大自然以它的神奇伟力,创造了神奇的庐山。同时,近代波谲多变的政治风云,也给庐山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时间似水东流,现在,庐山也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它绝美的风采! 远看,庐山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铜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中国众多名山之中,庐山的文化积淀是最深厚的。观山如读史,游庐山如果只带了一只“风景眼”,而不带另一只“文化眼”的话,那可真是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庐山是我国着名的佛教圣地。东汉明帝时,庐山就是中国佛教中心之一,当时山上寺庙多达三百多处,其中号称庐山“三大名寺”的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和“五 大丛林”的海会、秀峰、万杉、柄贤、归家等,最为着名。庐山更是一座名人山,历代许多帝王和文人到庐山游历。相传夏禹王疏九江来过庐山,秦始皇南巡时也曾登临;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苏轼、陆游、王阳明等历代大文豪都曾纷纷赋诗填词,岳飞、文天祥、李时珍、徐霞客等亦曾到此游历。据统计,现存历代名人歌颂庐山的诗词达4000多首。山上的历代名家书法、碑刻也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旅游文化的瑰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奇秀幽美是看不完的,庐山的历史文化也是说不尽的,这或许不失为对此诗的另一种理解吧?
12、徘徊在美丽的含鄱口,看天上白云,望脚下江水,真的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那些关于浪漫关于美丽的畅想,在庐山之颠越发变的灵动起来,心绪象插上了双翼,真想化作一抹天上的白云,无忧无虑地荡漾在无边的天宇;真想永远停留在这美丽的日子,看风淡云轻。闲适,安逸,平和……霎那间所有的功名利禄变的遥远起来。心与心的距离之间触摸到了一种诗意。 登庐山,不仅仅是领略山之雄浑,水之秀丽,雾之迷离,瀑之风姿,更重要的是,能在山水中找回迷失的自我,找到人生的座标,心可以飞翔,但脚还得走路。回味世俗中那点点滴滴的人生趣味,体会平凡和宁静的生活当中所包含的幸福。平静的日子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喜大悲,但确有丝丝缕缕的苦辣酸甜。恰如庐山的一树一草,一石一溪,它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却构成了庐山美丽的元素。
13、佛的本意是觉悟或者觉悟者,教大家无论什么事,都不要过度沉溺或者执着。 诱惑、困扰你的不只是身外的世界,还有你体内无形、任性的情绪和幻觉。认识你的主观,把握你的主观,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觉悟者,一个佛。
14、苏东坡悟禅有三境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信远是阳光土壤,生长风标高峻;是无声的觉悟,有声的事业;是硬骨慈心,机缘担当。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包容的智慧)
15、佛教可以吸引愚夫愚妇,也能吸引许多聪明贤达之士。对于后者,佛教的出世思想是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人不能脱离世间,但人的精神却可以超脱俗尘。 在某些时候、某种环境下我们往往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出世的念头。我们反躬自问一下,难道没有这种情况?其实这也无足奇怪,这正表明了人类精神之伟大,求之动物绝无可能。超脱的心态,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坚强、更加坚韧,能让我们抵御更大的打击,承受更大的挫折。 真正的教士,也是勇往直前的战士。“无欲则刚”,不执着于欲,才能刚强。感情太过执着、太过投入、太过热烈,只会酿成悲剧。人在世间,却看不破世间;佛出世间,却可看透世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辩证法。佛家就是要破我、法二执,叫人少执着、不执着。儒家讲“内圣外王”,也是要人以超脱的心态,积极从事世俗的活动。这个“内圣”,不是与佛家有相通之处吗?
16、 “中国人在其春风得意的时候就是儒家思想的信徒,而在其失魂落魄的时候就会在道家的思想中寻求慰籍。”是很妥帖的说法。似乎是对始终居于主流的儒的一种嘲讽,更是一股清流,注入无比惆怅的胸怀,注入行将崩坍的秩序,护持住文化的千年传承。 注入熔炉的另一股清流是佛。佛从进入中国之始便是宗教,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精神舶来品。如果我们分别请儒道释以一句话来概括人生,他们会如何表述呢? 我猜测道家会第一个抢答,而且会回答地很潇洒,你且听他说:人生?人生是一场盛筵啊!没有得失可以令我萦怀,没有分离可以令我悲伤,没有责任可以令我流连,没有禁忌可以令我却步……这些都被我的那把拂尘了无痕迹地拂去了。我呼吸天地的精华,聆听万物生长的节律,探究宇宙和自身无极的奥秘,快乐啊快乐! 儒呢?我猜测他会很为难,因为他忙着做贤君,做忠臣,做慈父,做孝子,确实很少考虑这样无端无用的问题。又因为他扑腾在这人世间,更多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就像超大型广场表演的演员,什么时候往什么方向运动,怎样运动,是跑是跳,是知道的,但不知道全貌,只有升腾到很高很高的地方,或许才会了然:“哦!原来是如此盛大的一场仪式啊!” 佛呢?我猜测他最简捷,你且听他说:众生皆苦。人生?不论是轮回中的哪一生,都是一场苦难啊! 道视人生为一场盛筵,故而不舍得离去,因不舍得离去就生出对死亡的大恐惧,因对死亡的大恐惧反而生成了追求永生的大欲望,于是视修炼成仙为终极的目标。佛视人生为一场苦难,反而生出“舍”的大勇气,生出普渡众生的大慈悲。我总以为轮回也罢,因果也罢,终究不是觉悟后拈花微笑的原因,明悟了“空”才是原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是佛对一切的总结,“色”不能解释成颜色,更不能解释成美色,“色”是形形色色的事物和思想,关系和情感,一切能够感知和不能感知的存在,终极的一切。“色即是空”是大悲哀大解脱,“空即是色”是大欢喜大解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轮回,是因果。 文/韦择学(长沙)
16、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佳句早已传诵了千年,而今的我们却处“此山中”。 历史可以谱着无尽的曲,人生却只可以唱着短暂的歌,有时外界的喧闹声太大,大得超过了生命的歌声,让我们听不到来自灵魂深处的控诉,周围像高高的庐山,却怎么都看不清它的真颜。 生活中的我们就像西天取经的唐三藏,西去的路途诱惑重重,面对貌美的妖怪,他坐如钟,一句“阿弥陀佛”让他心性淡定。 佛祖他本可以脱下佛衣,穿上国王的华服,尽享荣华,一揽大权,可他没有他知道他的目标是西天,人生追求是普度众生。他将荣华与富贵当作过眼云烟,通晓人生的真谛,才让他取得真经,造福人类。人生之路又何尝不是充满诱惑与迷雾呢? 面对成功,我们需要一笑而过,鲜花和赞美会让我们沉醉于过去进而忘却前进的方向。像是水中月、镜中花,很美,却丧失了真实性。 历史不光是诗人笔下风花雪月的情致,也有现实的批判和警醒。鲁迅笔下写出了中国人的麻木,可中国人却甘愿再封坚持吃人的本质中苟且安活。他们的无知麻木早已掩盖了生命的最初面目,他们终生被封建礼教压迫着、包围着却不知,终究成为历史的牺牲品。只有看清本质,自我觉醒,才可能唱好人生这支歌。前人给了我们新的时代,需要我们填充的很远也很多,我们需要有清醒的意识才可能让时代绚烂。 魔术告诉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不全是真的,更不要说层层诱惑下包围的我们。在迷失自我时,不要忘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内心才是人生的底牌。别人无法探知底牌下的内容,只有自己才是这张牌的持有者,要时时握紧更要时时翻看,才可让人生之歌不被喧闹掩盖,时时唱响,完成历史的一曲。 识得“庐山”真面目需八戒,更需悟空。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1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