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译文]  空中鸥鹭凌空翱翔,上下翻飞,时常出现在池塘的水面。娇艳欲滴的红色荷花倒映在水中,散发出点点清香。

   [出典]  苏轼  《鹧鸪天》

   注:

   1、《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2、注释:

    《鹧鸪天》,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采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按鹧鸪为乐谓名,许浑《听歌鹧鸪》诗:“南国多倩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郑谷《迁客》诗:“舞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又《宋史·乐志》引姜夔言:“今大乐外,有曰夏笛鹧鸪,沈滞郁抑,失之太浊。”故鹧鸪似为一种笙笛类之乐调,词名或与《瑞鹧鸪》同取义于此。至元马臻诗:“春回苜蓿地,笛怨鹧鸪天。”则似已指词调矣。此调五十五字,实由七绝两首合并而成;惟后阕换头,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通体平仄,除后阕首、次两句有一定,及前阕首尾,后阕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与七绝相通。但应仄起,不得用平起

     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白鸟:指鸥鹭一类白色水鸟。 

   翻空:飞翔在空中。

   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后来相沿称人生为“浮生”。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3、译文1:

    树林断绝处,一片山峰显现出来。青青翠竹,遮掩了一座座房舍。蝉鸣零乱,衰草萋萋,一片池塘。空中鸥鹭凌空翱翔,上下翻飞,时常出现在池塘的水面。娇艳欲滴的红色荷花倒映在水中,散发出点点清香。

手持藜杖,徜徉于村舍外,漫步于古城旁,但见夕阳青山,风景如画。人生短促,世事难料,昨夜三更的细雨,仿佛懂得人的心思,给人带来了一阵阵清凉。

    译文2:

    茂林的尽头露出秀丽的青山,扶疏的竹影遮住了围墙,蝉声嘈杂衰草长满小小的池塘,翻腾翱翔在空中的白鸟时隐时见,映照在水面的粉红荷花散发着微微的清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老的城旁,我拄着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时分。昨夜三更的时候下过一阵霖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清凉了。

 

   4、苏轼 生平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作品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开头两句,作者以推移镜头,由远而近,描绘自己所处的特殊环境:远处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象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池塘,池边大约由于天旱缺水,满地长着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令人烦躁不安。在这两句词中,竟然描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容量如此之大,在古典诗词里也是不多见的。这里呈现的景象,跟词人熙宁十年(1077)任徐州知州时所描写的景象迥然不同。那时作者写下的词句是:“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浣溪沙》)那是一种奔腾奋发、蒸蒸日上的景象。而“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则完全是一种杂乱、衰萎的景象,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生机。词人为何会描写出此等景象呢?原来,词人在徐州任知州时,政绩卓着,深得民心,所以他当时写的词作,充满着积极奋发的精神。后来,他受到打击,被贬到黄州,充任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才能无从施展,被迫过着隐退生活,所以心情苦闷,精神不振。这就无怪乎他的词章变得这样凄清苍凉了。

  三、四两句,含义更深邃。从词句上看,这两句描写得比较优美:在广阔的天空,不时看到白鸟上下翻飞、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颇有些诗情画意。“红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是说荷花散发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如果不是别的原因,这样的境界的确是修身养性的乐土。然而,对于词人来说,他并非安于现状,有心流连这里的景致。他虽然描绘出白鸟翻空,红荷照水的画面,但这和他倾心欣赏杭州西湖那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透过这样一幅画面,读者能够隐隐约约看到词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词的下片,作者又用自我形象的描绘,作了生动的说明。

  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这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但他表现的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是老态龙钟,还是病后的神态?是表现自得其乐的隐者生活,还是百无聊赖、消磨时光的失意情绪?读者仔细玩味,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犹言“多承”。细细品评,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苏轼的这种消极思想,就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总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从词中写翠竹丛生、鸣蝉四起、红蕖照水、雨后天凉等来分析,可以判断,它是写于夏末秋初之际。

 

    6、这首词描绘出了夏末秋初的山村景色:远处有明丽的山峦,耸立在夕照如火的林巅;近处则秀竹丛丛,遮隐了村舍院墙。移步间秋草衰黄、蝉声喧乱,然后欣喜地发现一片清亮的池塘,看翻飞水天的白鸟之影,闻映照绿涟的红荷幽香……浓淡相衬的着色,动静相对的勾勒,使整个画面充满神韵。树林、青山、绿竹,都是静物,但在作者笔下却一点不显得过于静寂,反而给人一种曲折变化、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得力于动词的巧妙使用。
  一个“断”字,既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突然出现以及与树林色调的反差,又点出作者此时观赏景色的情态。“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说白鸟“翻空”,透出孩子般的顽皮;说荷花“照”水,俨然顾影自怜的女子形象。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香”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却用“细细”这个状态词来修饰,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香清淡,又不绝如缕的特点。再从整个画面看,蓝天、白鸟、绿水、红蕖,色彩明丽而协调。两句有动有静,有香有色,不仅意境淡雅清新,而且透着活泼的生机。

 

    7、苏辛虽以豪放而着称词坛,而其二人在婉约词上的造诣却也高于其他词家。东坡的‘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对仗工整,足见其基本功力;‘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显出词人别致而略带诙谐的情趣,和对人心境细致准确的把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其狂放堪比太白;‘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则非用情至深者,不能得也!而‘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早已流传千古,使后人未识词人而先知其词了。在此方面,稼轩丝毫不输东坡。论对仗工整,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红莲相依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论情趣,有‘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论放浪,有‘问松我醉何如’‘以手推松曰去’;论小儿女情怀,有‘柳塘新绿却温柔’‘频依栏杆不自由’;而‘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句,不经雕琢,似是信手拈来,而别具神韵,却是词人阅历日久,功力日深,自然而出,绝非搜肠刮肚,皓首穷经所能得也。这就是词家与大家的分别了。


 

    8、喜欢苏东坡,喜欢他卓尔醉人的意味:“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漫步诗里行间,默然地触动我的情怀,也铮然地拨动我的心弦。我会遥想起当年的青梅竹马痴爱深情。我会感慨于一生的兴衰,一段恋情的缠绵。我惊异于一代诗人抒怀历史沧桑与儿女情长时那种凄婉与芊美,就像花香浸过的雨丝,悄然地飘进我的心野,也洒进我的梦乡。这就是我喜欢在雨天品读苏东坡,而那种“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宁静,那种“白云乡里有温柔。挽回霜鬓莫教休。”的温润,总会让我远离浮躁的世事,沉浸在感怀人生旧事的境地里,而满心满心的拥有一片清澈的天地。

    时而在苏东坡诗文里小憩,是一种休闲,更是一种修炼。诗中的哲理和智慧,诗中的笑意和泪水,诗中的激情和神韵,不仅蕴藏着阔宇天地的大美,也蕴藏着永恒不灭的力量。“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诵之味之,就有了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就有了一种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让我多一份自信和昂扬。我时常一边品读诗文一边揣猜苏东坡的神色,是捻须而吟,还是仰天长啸?是默默沉思?还是怅然浅唱?想象着他那倾心而歌的恸情时,我的耳畔就有了滟滟的千里水波,绵绵的青山鸟鸣,而双目如诗心翼如画,向往如诗如画的人生......

 

    9、苏轼始终是一个活得美好、丰富的人,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无论在怎样的境地中都能发现自然之美,发现生活之美。他品读潋滟水光,轻吟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抒一丝缱绻之情;他细看田野青峰,轻吟出“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描一幅多彩画卷。他无时无刻不在自然中发现美丽,并将其融入人生的欢乐。他在生活中也总是发现美:贬谪之地贫苦,他便创出“东坡肉”自娱自乐,竟传承千古;被贬至江南,就竭尽全力造福当地百姓,修建苏堤……他总是在最艰苦的环境里发现最美好的事物,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色彩,也为别人带来阳光。

     苏轼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他教给了我的是一种人生态度,烦躁时、抑郁时翻开苏轼的诗词集品读一下,朗读几首,心情就回归平静和信心。感谢东坡,感谢他教与我的本色、旷达和坚强,只愿跨越时光的洪流,举杯道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一直以来生活中或多或少总有一些失衡的感叹,看人家山南海北优哉游哉,而我却像一只蜘蛛,躲在角落里,为了一张巨大的网,晃晃悠悠不知疲倦拼命地结着结着结着。

    妒忌古人那广阔大自然的依居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向往安逸幽静、悠然自得的生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思归。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从小就渴望着无掬无束奔放任情的活着。到海边观海,追逐浪漫;去名胜古迹艺术殿堂,寻求学识教养、高雅端庄;到草原牧场、野林空旷,采撷千年的无边风月。可是,渴望是夜里数星时涌出的梦,是成熟时系在心中的结,时至今日我真正洒脱地走出家门逛一逛着实屈指可数,大多时都是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吟诵中自勉自慰自梦着。

    时光交错,蜕变成虫。在无数次沉湎,无数次梦醒,无数次颓废,无数次奋起的沉浮轮回中,我终于在暮霭将至的天空抖落开我心中的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说,我休假旅游去!同事说,这回你活明白了?

 

    11、俗世的烟尘太多,我不希望自己被彻底湮没。读书与写作,是我对抗的方式。无论身处何方,有一份古朴、简约的心境如影随行,我会非常轻松自在。苏轼说“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他接着说“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正合我此时的心情。

  村舍外,古城旁,斜阳下,是我永恒的心灵家园。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41

[新一篇] 翻手為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舊一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