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译文]  雨声啊,不懂得离人不爱听,敲打着空阶一直到天明!

[出典]  宋朝   万俟咏  《长相思·雨》

注:

 1、 《长相思》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2、注释:
 万俟:读“末期”,复姓。
 一更更: 一遍遍报时的更鼓声。
 道: 知。
 阶: 台阶。

 3、译文:
 一声声雨滴声中熬过一更更光阴。窗外雨打芭蕉,窗内孤灯耿耿,此时此刻触发起无限离情。
 美梦做不成,心情难平静。  雨声啊,不懂得离人不爱听,敲打着空阶一直到天明!
 4、  万俟咏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5、 这首词写听雨失眠之愁情。全词通篇不出“雨”字,而全是夜雨之声,愁人之情见于言外,极尽含蓄蕴藉、深沉委婉之致。前一首中“一声声”见雨之稠密,“一更更”见雨不断绝,而失眠者侧耳倾听、长夜难熬的意态就暗示出来了。“窗外芭蕉 ”因雨击声而显其存在,又写出雨声之响亮呼应“声声”字 ;“窗里灯”点“夜”,体现“更更”意 。写“灯”写“芭蕉”,俱是写雨之影响。“ 此时无限情”亦因雨而兴发了“ 梦难成”,本来就愁苦,那堪风雨助人凄凉,平生心事一时百端交集,故觉“恨难平”。这雨不管“愁人”喜听也罢,“不喜听”也罢,只是下个不停,“空阶滴到明”。阶无人曰“空”,强调空,也是突出离人寂寞孤苦之感,而那“愁人”肯定也是一夜未眠,否则怎会知道雨一直下到天明呢?
 
 6、这是北宋万俟咏的一阙词,全篇写雨,却不出一个雨字,但又句句不离雨意,极尽含蓄蕴藉、深沉委婉之致。纱窗细雨,滴滴答答,总是增人凄凉况味,令人魂销肠断,想起平生的心事,幽梦难成,孤恨难平。虽是如此,但这诗词之中凄清的意境,却又总为我们所爱。

  爱它的细如牛毛的淅淅沥沥,爱它的个大比豆的噼噼啪啪;

  爱它润物无声的温柔细腻,爱它卷洗千山的恢弘气势;

  爱它风雨故人来的心灵慰藉,爱它阡陌别人去的寸断柔肠。
  
  我们爱它是因为我们曾若有若无的体验过相似感觉,然而却没有心思和时间去细细体味,只能从哪些遥远的诗词里借用,以便拷问自我,寻求自我,认识自我。
  
  在这一袭风雨里,有人凄怆欲绝,有人酩酊大醉,有人拍手狂笑,有人闲情逸致。不管他们如何,通过那些诗句总引得我们与之同欢同默,同哭同醉。他们通过不同情感的表达,把那些隐藏在喧嚣尘世之后的风雅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劳顿麻木的心灵得以在其中遨游栖息,令我们在迷茫困惑时候有了一种美好的向往。那里面有爱情,亲情,友情,温情,这正是我们辛苦追寻却在现实当中很难得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对之爱不释手。
  
  萧萧风雨若为情,静下心来,忘记世俗的烦扰,才能仔细品味出那一袭风雨里的温存与凄凉。
 
 7、自从杜牧在《雨》一诗中抱怨“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以后,雨中的芭蕉,就成为中国文人诗词中用以寄托寂寞忧愁的独特的艺术形象,正如明人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所说:“书窗左右不可无此君。”唐人许凝《宿冽上人房》诗:“觉后始知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汪遵在诗《咏酒二首》里写道,“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宋人李清照曾写过《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吴文英词中也这样写:“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林逋《宿洞霄宫》:“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万俟咏《长相思·雨》词中写道:“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这首词明白如话,短小易诵,最后一句容易令人唏嘘。不过最凄楚的还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含蓄之极,无奈之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还好,后来的许多文人开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雨打芭蕉”了,尽管有的还带伤感,但也不再悲戚戚的。宋人汪藻在《即事》诗中说:“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与辛弃疾齐名的大词人贺铸(字方回)在《题芭蕉叶》诗里写道:“十亩荒池涨绿萍,南风不见芰荷生。隔窗赖有芭蕉叶,未负潇湘夜雨声。”张镃在《菩萨蛮·芭蕉》词里就认定雨中芭蕉有“索诗句”的功效:“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芭蕉的身影已经变得“多情、风流”。特别是杨万里在《芭蕉雨》中表现了淡定的心态:“芭蕉得雨更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铿若山落泉。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簌不生秋夕静,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更休。”
 8、风儿飘飘,雨儿潇潇,那芭蕉杆挺叶茂,巨大的蕉叶伸展开来,又漫垂下来,轻摇慢摆有如少女婆飒。雨点打在叶儿上,溅如玉散,滴如珠落……不容置疑,雨中的芭蕉是最美的。

“独坐窗前听风雨,雨打芭蕉声声泣。”这是李白写的。他听到的雨打芭蕉竟然如哭似泣……看着那亭亭玉立的芭蕉,我却怎么也无法将她和忧愁联系在一起。

“窗前谁种芭蕉树?”李清照在问,原来她“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可能正是因为李清照的这首《添字采桑子·芭蕉》,后人才在清照祠种植了芭蕉,可怎么忘了清照根本就不爱听雨打芭蕉的声音呢?

李白不爱听,清照不爱听,这声音也让万俟咏很不爽,他写道:“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万俟咏为李清照“不惯起来听”找到了理由,这雨打芭蕉闹得他情难消、人难眠、好梦难成,已经由愁到恨了……

雨打芭蕉人忧愁,也许李白、李清照、万俟咏他们都有愁心事儿,本来失眠,再遇到夜雨打蕉,或临窗徘徊,或辗转反侧,听着那没完没了的雨打芭蕉的声音,似隔窗有人细泣慢诉,能不愁上加愁?——看来都是下雨惹的祸!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或许说出了芭蕉与雨的缘分,没雨的芭蕉缺失了灵性,没芭蕉的雨没有了诗情,诗人和芭蕉,芭蕉和雨,用忧愁连接着,谁能离了谁?……

对此,我却不以为然,我喜欢芭蕉,也喜欢雨打芭蕉。“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在我看来,那雨打芭蕉的声音应该是清脆的,悦耳的,动听的,也许芭蕉和我一样,并不爱忧愁……

9、人有情,雨生情,秋雨饱蘸了中国文化的墨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道巴山夜雨时”,秋雨是相思的一种寄托;“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秋雨是英雄壮志未酬的一种悲凉;“若夫淫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狼排空……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秋雨是政客失意的一种倾诉。


  秋雨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也离不开秋雨:它在《国殇》中吟唱过,在《楚辞》中低吟过;李白高歌过,李商隐低唱过;苏轼叹息过,辛弃疾伤感过。更有万俟咏的“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把秋雨文化推向了鼎盛。


  余秋雨说过:“我是迷茫的雨雾中的一名旅者。”秋雨是迷惘的,令人伤感的,看到了秋雨就如同饮下一杯苦茶,一种令全身麻醉的酸楚油然而生。不如吧,在麻醉中沉沉醉去,让酸楚洗遍全身,那或许是一种解脱,一种安慰。


  走吧,在秋雨中走走,或许有几个同伴,到时别忘了把你的感受告诉他,也许他能揭开这份秋雨的谜底。累了,不如找个小店,找张靠窗的桌子,一个人,一壶酒,面对秋雨 ,细细地品吧……

10、我一直在惦记着,九月的金菊。幻想铺一张菊花的眠床,在梦中与你相逢。

   难道你只能是我生命中的一名匆匆过客?你涉水而来,踏浪而去,来的潇洒,去的从容。凝望你的背影,在烟波浩渺之中,我只能站成一棵守望的树。

 也许你根本就不曾来过,我只不过是在编织自己的梦。

 也许你一直都在我的身边,以气息的方式,非云非雾。

 

 你来自何方?又去向何处?在虚实之间、在远近之间、在有无之间、在醒着和梦着之间,我总不能看清你的真实面目。与你相隔一个尘世,你在山水之外,更有山水处;你在空灵之外,更为空灵。你蛊惑着我的思念。我寻你,踏着黄鹤归去的云路,在无缘的路上擦肩而过。我已疲惫不堪,何不找一处半云半山的地方结庐而居?入禅境,练我千年之身,等你。

 多想用我的千种风情、万般温柔,为你舞出满天的彩虹。用我颤动的心,弹出一首宋词小令:“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也曾想,在你必经的路口,仰卧成一丛篱笆,用金色的蔷薇,缠绕我的全身,让盛开的花朵,开启你的望眼。

也罢!而今,我的心己如萧条庭院中的一株腊梅,凄苦如雨、寂寞如雪。即便是济慈有诗:“它绝不衰残,永远,你在爱,它在吐艳,”如若你破门而入,我仍然会坠地而死,绝望成灰。灰飞烟灭,消失的无影无综。

秋风瑟瑟,天气很冷,滴泪成霜。心也很冷,血液成冰。再也没有什么能把我冰释溶化,我就这样冰清玉洁,直到永远。

 11、今夜。我怎么心如止水。

 无尽的思念,伴随那皎洁的月光,肆无忌惮的穿透玻璃窗落在我的床上,使这个寂寞的人突然有了一种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的感觉!古人尚且被思念折磨成这个样子。何况我辈一个凡人!
 无尽的思念,混合着淡淡的烟味,茫无目的在我的脑海四处奔流。让我感受那深爱一个人的痛苦,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无尽的思念,怎能让我心如止水,无处不在的是你的身影在盘旋,纵然有梦也是,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绝连珠弄

 今夜我无法心如止水,只因那无尽的思念!

  12、时光流逝,世事无常。曾经在风口浪尖冲击的我,几经波折,几经分聚,在岁月长河慢慢的荡涤中,逐渐回归平静的海面,找寻停泊的港湾。沧桑过后,才渐渐体味出“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道明”的个中味道。没有离愁,何来别绪。

  13、喜欢雨,喜欢那种在雨帘穿梭的感觉。



 细数那些飘倾的雨丝.听着雨点演奏生命的音符……我会有一种特别的宁静和祥和的感觉.在我惆怅的时候它们会带给我希望.而我也时常会在这样的时刻站在窗前泪水莹莹...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在这时悄悄流淌……



 曾经走过的,或是现在的,抑或以后的日子……我明白了……一切都是命运的轮回.是我无法逃避和抗拒的……夜阑人静时.寂寂无人处……现在唯有这雨滴的音韵在我耳边低语……向我低诉说着一切的一切……



 一阵风儿吹过.我听见“咔嚓”一声.知道后窗的那棵果树上的果子离开枝头了……心里忽然有一种萧然的感觉.逝者如斯.蓦然回首.一个生命的历程就在这个起着风的晚上结束了……我绕窗而去.在这样落寂的夜里.捡起了这个被风吹落的东西.看着它.心里竟然有着一种隐隐的疼痛……经历了多少个日子.经历了多少的风吹雨打的日子呵……居然在这样的午夜.瓜熟蒂落了……那样的悄然无声.那样让人心痛……用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丝生命.发出了清脆的"啪"的一声……给自己挣回了所有的尊严!



  雨.依然在下.如诉如泣……风.依然拂抚着这个寂寞而又诗意的夜晚.窗纱在它的拨动下翩翩起舞.无声地演绎着孤寂的心声……我临窗而坐.铺开信签.真想在这个晚上留下一点什么……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是谁在这个飘着雨的夜晚.浅唱着这样的词?


  凝墨搁笔,聚神细聆……凭空又添了许些忧伤……冷雨敲窗终为谁?谁在雨夜叹?曲曲惹人心儿碎.情为谁醉?人又为谁而憔悴?

 寂夜无声!

 无声寂夜!

  14、高山的沉稳,给情感真实的依靠;海洋的宽广,包容着涌动的潮汐;绿树的纯净,带来清新的气息;白云的飘逸,把日子圈在梦里。掩上门窗遮上帘,点一盏烛光,伴我悠然无眠,任思念恣意渲染!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天明……
 

 浓郁的情思向天涯海角而去,虔诚的心境不知用怎样的文字来描述。如果风儿将它吹散,那是情谊无基。思想里孕育出的绮丽,不会轻易被风刮走,了无痕迹。红尘过往,心和心只是一根红丝线距离。


 一颗真诚的心,不会因世事莫测而改变。如果时光真的轮回,我愿重新回到生命之初,像先人那样,重新接受生命的洗礼……诉不尽的千言万语,化作心底最真最美的祝福:愿你永远健康平安!


 淡淡的季节里是一片淡淡的落英,想到的是心情的亮丽;淡淡的季节里是一丝淡淡的牵挂,渴望的是相念的清香;淡淡的季节里是一缕淡淡的相思,发出的是醉心的轻叹。愿天空飘下的相思雨啊,温柔地落在你的肩头,洒在我的心里……


 有意无意间,带着几分想往,几分依恋,把青绿的叶儿当作真情的音符,在蓝色的心湖上点醒了相随的乐章。情之所在,在之所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日子如歌,想你如歌……


 相念的日子就像初春里的雪,美丽而纯洁,多希望飘落的阳光没有温度,让雪永远覆盖着彼此柔美的心!我一定会用丰富而又睿智的文字描绘得如诗如画,系在记忆的年华树,当我们老去的时候,给你留下一份感动,想起一生有缘的遇见,想起一份痴情的灵动,想起:遇上你是我今生的缘,从见到你的那天起,特别的爱就已经给了特别的你。

 15、南方的早春二月,冰冷的气温与冬天对比,显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寒风夹杂着细雨,天空阴沉的让人感到郁闷、压抑、寒冷。坐在古旧的藤椅,端一杯微温的清茶,打开书房的窗户,呼吸着略微潮湿、带有寒意的空气,倾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闭目遐想……斑驳布满青苔的屋檐,为袅娜雨滴滋润,泛着郁郁的春光。一滴滴晶莹的甘露沿着轻灵的轨迹悠然而落,在石阶一排排的小坑中,绽开一朵朵水花,铮然有声,那是千百年的回响。


  然而,纤细的雨丝之中,酝酿的往往是最清晰的哀怨,氤氲的常常是最模糊的愁绪,所谓“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在那潇潇雨水中,不知孕育了多少浓得化不开的深沉情感与人生况味。


  而今,古人早已作古累世,只有那雨滴仍然不知疲倦地循环往复于天地之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斯时斯境,心情也会不知不觉蒙上一层雨雾,调和着“梧桐更兼细雨”的感觉,一丝淡淡的愁绪油然而生。带着一屡感伤,轻轻体味人间百态,静静感悟世态炎凉。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15

[新一篇]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舊一篇] 不須浪飲丁都護, 世上英雄本無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