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质教育的辩证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吉林 程海林)
   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搞好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一方面是由应试语文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一方面要善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握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
  所谓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凭借语文教材及课外读物,通过教学及课外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思维和人文素质的教育过程。探索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视角和切入点很多,我们不妨从语文学科教育的要素入手来进行思考。
  一、从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上说,首先要遵循事物矛盾同一性的原理。辩证法认为,事物间的矛盾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即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和互相合作的特点。语文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文道统一”,即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促使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因而,语文教育就不能单纯地偏向于学科智育,而应当在学科智育的过程中,兼容思想情感的陶冶。其实,这在古代就有说法,叫语文教师要既做经师,又当人师。这也是语文学科自身的双关性决定的。一方面;语文学科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语文学科又具有思想性。就课文来说,它是思想内容与语文形式的统一体,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是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的,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必须以思想内容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来阐明语文形式——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等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所起的作用。就写作来说,学生首先要解决文章立意问题,正确而积极的立意基于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而深刻的认识、高尚的情操、较高的思想觉悟。教师必须恰当地通过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在认识上和实施上都一直存在割裂的情况,六七十年代偏左,主张中学语文首先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八十年代后偏右,许多人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只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尤其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思想表现和道德情操难以考查,为了应付考试,撇开学科内容蕴含的思想性,把语文课上成了单纯的“工具课”,大搞“题海战术”,“强化训练”、“模拟考试”实用主义,致使学生身心畸形发展。素质教育要兼顾德智美育,真正的语文素质教育一定要保证在语文智育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觉悟,而不单是其中的哪一方面。
  其次,我们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特殊性的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千差万别,各有其特殊的本质,我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语文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全面发展不等于一个模式,忽视特长,素质教育不但承认差异,而且要培养出具有不同特长的多种合格的人才。它既要求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标准,又力图促使每个学生的天赋、特长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这是因为: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双型性的,一方面,各种人才都需要;另一方面,每种人才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既要“博”,又要“专”。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要因材施教,发展特长。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程度的差异必然导致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身心、学习情况方面的差异。教师要依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把大面积提高语文成绩与培养学生特长结合起来;要依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采的课内外语文活动,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
  二、从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上说,要重视联系性与变化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离开事物的相互联系就无从考察和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心理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认知过程不但与情意过程的产生与发展自始至终互相交织,相辅相成,而且与人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想象、思维、记忆等。一般称作智力因素,情意过程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注意、情感、意志等,它们与性格、气质等一起通常被称作非智力因素。运用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优化人的心理品质,做到两者同步,有机结合,和谐共振,互补互强。智力因素是重要的,语文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本来就是智力活动,教学中,培养的是学生感知、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尤其要注意将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非智力因素也不能忽视,语文教育成功与否,跟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情意状态和个性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是,在应试教育中,人们对素质的衡量偏重于智力,对于情意和个性的培养则显得很不够。不少教师只强调对学生进行技巧指导,帮助学生找到取得考试高分的最近通道。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刻苦性,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你教育目标如何恰当,教育内容怎样完善,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动机、兴趣和意志,其结果必然是教师的空忙。从长远的目标看,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情意状态和个性特征,也就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正确的做法是两者的结合,其结合点就在训练上。在语文训练中融入智力的开发与情意个性的培养。它能使学生既聪明,又对学习有强烈的欲望、兴趣和意志,既能提高训练的效率,又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优化。
  事物之间的联系性表现之一是变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由低级形态发展为高级形态。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是相互依存的。语文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能力。能力是知识和技巧的综合和概括。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既相互依属,又相互区别。说它们相互依属,是因为语文能力总是伴随着语文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发展的,而掌握语文知识、技能的程度和速度又依赖于语文能力的发展。但是,它们又有区别,语文知识主要表现为识记与理解,语文能力则主要表现为分析、综合与应用。重知轻能,人无才干,成了“立地书橱”;重能轻知,能无根基,成了“浮萍”。不过,知识并不能自动地生成能力,它必须通过综合,类推、应用的训练才能成为能力。
  应试教育的严重弊端之一就是片面强调知识和分数,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尤其忽视难以通过考试检测,却为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则注重学生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引导。语文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必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既要重视知识,又要重视能力,更要重视迁移。这样才可避免造就“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跛足学生。
  三、从语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上来说,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学习语文自模仿开始,但是素质教育最终要培养的却是创造型人材。创造性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生机勃勃的创造性劳动将是未来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规范加创造”正是当代人才培养的规格。语文素质教育不满足于引导学生模仿,而是适时地促进学生在创造性的语文活动中得到发展。
  从创造力的形成过程来说,一个人的创造力总是分两步形成的,第一步是模仿,第二步是创造。它们是对立统一的: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模仿的飞跃;模仿是创造的起始,创造是模仿的归宿。由仿而创,先规矩而后巧,从合格到破格,这是形成创造力的基本规律。一味模仿,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光着眼于创造,急功近利,也不能取得好效果。只有在语文教育中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由模仿入手,鼓励创造,才是素质教育的正确做法。
  应试教育偏重模仿,在考试内容方面强调答案的同一性,唯一性,而视有差异却是正确的答案为出格。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试题,它极大地限制了考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大量的习题都是类型重复的模仿题,这对于学生创造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是缺乏积极意义的。素质教育重视在模仿基础上的创造。即使是设计练习或试题,也要顾及到利于学生智力发展。例如,试题的“631”结构,就是由60%模仿为主的基本题或过关题,30%由模仿向创造过渡的提高题或发展题,10%拨尖题或兴趣题组成的。试题既有封闭型又有开放型,开放型题目答案不限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回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挥。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全面素质是很有益的。
  四、从语文素质教育的环境上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想问题,做事情都要充分估计到条件的作用。只有从现有的条件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人们才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只有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出为实现一定目的所必需的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事情做好。学科教育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下进行教育场所的设备,布置等有形环境,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和学习氛围等无形环境,都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语文素质教育既要充分利用课内和校内的空间,又不能局限于这个狭隘的空间,它尤其需要开放的良好环境,这就要求语文素质教育在优化接受学习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认识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自学的机会,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优化学生智力活动的过程。从而由死的经验式的教学变为活的多种多样的语言生活的学习,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和生机。
  五、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说,要把握和摆正内外因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而,我们看问题、办事情首先要注重的是内因。教师和学生是学科教育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两个因素。鉴于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是学生,也即内因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中就应当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放在第一位。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又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外因作用。这二者都是不可忽视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教育中不能调动师生两者积极性的,教育就会失败。赫尔巴特的“教师绝对权威论”和凯洛夫的“教师中心论”导致了“牵牛式”教学;杜威的“儿童为中心”又导致了“放羊式”的教学。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对教师的指导作用却有所忽视。
  学习本来是学生的事,教师的指点只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所以,语文素质教育注重教师认真引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相结合,充分调动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语文教师的主导,在准备教育时,体现为编导和引导,在实施教育时,体现为诱导和疏导。教师的这种点拨向导,因势利导又要落实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上。这就是叶圣陶指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让“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主动发展,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善学、乐学;不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接受知识,而且还善于发现;不但能汲取知识,而且能转化为能力。但是,这些素质又不可能自动生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重视内因作用,尊重学生,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由上可见,语文素质教育是一种辩证的教育,各方面的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语文素质教育辩证统一的整体。语文教学只有遵循唯物辩证法,才能真正搞好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 刘雪坚)*
  
  
  
新语文沈阳6-8G31中学语文教学程海林19971997 作者:新语文沈阳6-8G31中学语文教学程海林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0:53:48

[新一篇] 語文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和課程結構

[舊一篇] 語文老師要做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表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